首页 -> 2004年第4期


宇宙的琴弦

作者:罗益民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从诗歌内部音响的组织和安排来看,诗歌安排了一些巧妙的伏笔,其意义是由声音来提供的。比如,诗中有两个辅音出现得比较有规律,一个是m,另一个是1。{12}m在语音学上是唇辅音,带有噪音的性质,但并不喧哗或吵闹,因而全诗体现的是一种低声的絮语,有如心语的呢喃,而不是汹涌澎湃的征服式的宣扬。这个音响在诗中的分布,根据实际需要,又匠心独运。前九行中出现得频繁,后五行到了高声赞美并向死神示威之时就变得激越起来,m这个声音也就逐渐减少直至消失。1音虽是辅音,但也比较软,不那么噪,起到缓和气势,平息急躁的作用。在第一至十一行中出现的shall,all,eternal,shall,shall形成一种“无形”的内韵;而此音放在音节之首时,又形成类似汉语中的双声,英语叫头韵。其他还有一些现象也比较有意思,尤其是最后一行: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其中的long,lives和life形成头韵,先后又从短音再到长音的模式,暗示了急——缓的情绪波动模式。而lives和gives不仅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也是音响效果方面的内韵,具有韵律和音乐的美感和节奏感。本行还有this,this和thee三个词,形成第三个头韵,虽然前两者是短音,后面的是长音,大致是相似的,而且也暗示诗中被歌咏的人短暂的生命被诗歌超度成永恒的含沙射影之意。另外,该诗前几行中重复使用的and一词看似强调,其实还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即美丽的夏日有无穷无尽的弊端。诗的第三节,即诗的第三个四行中重复使用的nor一词,不仅加强了气势,也列举了时间之神在受诗歌超度的友人面前的种种无奈。诗的最后一节,即作为结束句的双行诗中也同样出现了重复的句法。这些重复不应当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上修辞学的重复(So long So long),它们同时也在诗歌的音乐大厦的构建中做出了贡献,也有头韵和内韵的作用,这本身既是意义,也是美。诗中的声音、拼写形式是彼此配合,相得益彰的,它们的关系是血与肉,灵魂和形式的有机而不可分割的关系。著名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注家,哈佛大学诗歌教授凡德勒(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该诗的音乐素质。她说:“当诗行进入一个又一个不确定的事件,这些互相关联的事物通过声音摹拟的方式全面高涨起来。”比如,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其他的还有shake,short,shines,complexion,shade;day,darling,dimmed,declines,Death;lovely,lease,lose,lines,long,lives,life等等。{13}总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不论从宏观的建筑结构还是微观的音乐塑造来看,都是一首绝妙的乐曲。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以和谐的世界灵魂为原型的。因而,与世界灵魂一样,人的灵魂也应当是和谐的,也应当充满音乐。{14}正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所说,“奥菲斯用音乐感动石木、平息风浪,/……任凭它有多么迟钝、顽固、狂暴:/听到了音乐,都跟着转移本性。”一个没有音乐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的心胸:地狱一般幽暗。”(第五幕,第一场){15}莎士比亚的这首十四行诗,不仅仅是这样一首“感动石木、平息风浪”的作品。如前所述,莎翁笔下的在人体中再现的至高无上的纯然神性的音乐和音域,是对天体音乐模式的再现,也是对音乐和谐的本质的再现。在基督教诗人的笔下,世间万物都参与天体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弥尔顿和亨利·沃恩(Henry Vaughan)都是这方面的巧手名家。“大自然伟大和谐的乐声”(沃恩:《晨望》)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得到了再现和应和。{16}
  
  四、结语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的丰碑。德国诗人歌德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und kein Ende!’,1815)也许最能概括莎士比亚的伟大成就。{17}任何一篇莎作,都有莎士比亚富于个性的成就。这在他的诗歌里面,也不例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正如诗评家凡德勒所说,“有很多值得赞扬的地方”{18}。如果避开有关莎士比亚的那些不明不白、或明或暗的纠纷和争论,也许就可以更加清楚地听见莎翁谱写的天籁之音了;也许就能以世俗的触觉触及到他那把宇宙的琴弦了。
  
  1见A.D.Cousins,Shakespeare's Sonnets and Narrative Poems (Harlow,United Kingdo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P148,P181-182 note 12;Stephen Booth,ed.,Shakespeare's Sonnets,edited with Analytic Commentary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P546-549的附录1“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事实和理论”;James E.Person,Jr.and Sandra L.Williamson,eds.,Shakespearean Criticism(Vol.10.Detroit,Mich.:Gale Research Co.,1990),P147-153有一个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批评史,其中包含了有关传记学研究的成果;最新的对有关争论的总结见James Schiffer,“Introduction:Reading New Life into Shakespeare's Sonnets:A Survey of Criticism”,Shakespeare's Sonnets:Critical Essay(Shakespeare Criticism Series.gen.ed.,Philip C.Kolin,ed.James Schiffer.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P19-31.
  2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53页。胡家峦教授所用的汉译文本为屠岸所译。本文也采用屠岸译本,以下不再说明。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I。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4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125页。
  5同上,第118-119页。
  6Katherine Duncan-Jones,ed.,Shakespeare's Sonnets(The Arden Shakespeare.Nashville: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1997),P126.
  7Millar MacLure,ed.,Christopher Marlowe:The Poems(Manchestr,England: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8).
  8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253页。
  9参看S.K.Heninger,Jr.,Touches of Sweet Harmony:Pythagorean Cosmology and Renaissance Poetics(San Marino:the Huntington Library,1974),P184转引自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119、121页。
  10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254页。
  {11} 见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ed.Judy Pearsall.Oxford and New York:Clarendon a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2} 本文使用的原文版是Helen Vendler《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艺术》(The Art of Shakespeare's Sonnets.Cambridge,Mass.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fourth printing.)以及Stephen Booth编注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的1609年影印四开本和Vendler,Booth的拼写现代化版本对照本。
  {13} Helen Vendler,The Art of Shakespeare's Sonnets.P121
  {14}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121页。
  {15}方平译,见方平主编的诗歌体《新莎士比亚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84页。
  {16}胡家峦《历史的星空》,第118页。
  {17}Harry Levin,“Critical approaches to Shakespeare from 1660 to 1904,”in Shakespeare Studies,ed.Stanley Wells,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222.
  {18}Helen Vendler,The Art of Shakespeare's Sonnets.P1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