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道德失范时期的价值迷茫

作者:马知遥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而这种延宕和等待的手法无形中成就了内心世界的描画:老孙头想独自见姑娘是不是只是为了告诉她真相,他还有别的目的吗?是不是还想满足小小的报复,对中年男子或者说一切不守规矩的男人女人(比如老孙头的前妻)们?而小龙是不是想认识这个姑娘,想成为姑娘的保护神,或者竟然想和姑娘谈恋爱?
  “当内心涌上一股情感,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这股情感,也许就会发现那些痛苦、害怕、喜悦等确定字眼,并非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它们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要是使用不确定的叙述语言表达这样的情感状态,显然要比大众化的确定语言来得客观真实。”4的确,在以上所举的各处内心描写中,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将人物内心放到了有兴趣的情节中,一方面也将人物整个地放到了一种不确定的设置中,因此这样的表达注定是不确定的,也为读者增加了读解的多义性。
  
  4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呈现的“主题”
  
  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回到作品意义的读解。看上去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开照片冲洗店的父子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关于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女子的婚外情。这看似通俗的故事却在作者戴来的叙述中波澜重重,令读者和作品中的两个人物一起紧张着叹息着不安着,甚至于小说还在引导读者不自觉地参与到创作中来。我们发现作者将作品的意义完全化解为冷静的叙述,那些在叙述中不断呈现的情节为作者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种声音需要读者仔细地揣摩。
  首先父子俩是善良的。不论他们的本意中是否还搀杂着别的什么目的,但为姑娘担心和要挽救姑娘的初衷,让这父子的善良得到了形象的体现。但当知道那个令自己担心的姑娘本来就知情的时候,父子俩同时都感到了迷惑:为什么一个年轻的姑娘在知道那个男子有妻子儿女的情况下还和中年男子那样?刚开始他们的担心是姑娘不知情,害怕姑娘上当,所以他们要充当拯救者,甚至儿子小龙在想像中认定自己就是姑娘要等的那个来搭救她的男子,颇有些英雄救美的气概。而有过前妻背叛之苦的老孙头,带着对中年男子的恨和对姑娘的可怜要去通知她,但所有这些善良的担心都破碎了,因为姑娘本来就知情,姑娘是明明知道还要去做。那么姑娘的性质显然在父子心目中有了巨大的变化:姑娘是第三者,成为了不能同情的对象。我们会发现知道这个残酷的事实以后父子俩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女孩的回答,都让他意外和吃惊。现在的女孩怎会这样轻率地处理男女之间的问题,根本不在乎什么道德伦理,好像只要自己快乐,什么都无所谓。”“他想不通那女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好心好意为她好的人,自己这么做,又没什么可图的,可她竟然说他有病。”
  作为父亲的老孙头遭遇到的和儿子大同小异,不同的表现是,作为老孙头他马上从迷惑中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告这个姑娘,让中年人的老婆知道家庭出现了第三者,他做了,然后也达到了目的——那边的妻子要过来看照片。
  儿子小龙则是另一种表现,他不断地打电话给姑娘,一次一次地遭受到辱骂,他认定那个姑娘如果当面和他谈谈,他是可以挽救她的。他始终相信自己是她的保护神。但后来电话换了,他连打电话的机会也没有了。
  从两人对此事处理的方式看,父亲是一定要让社会的道德和正义去惩罚他认定的错误。儿子则是怀着对美的醉心的爱去挽救。父亲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毁掉作为第三者的年轻姑娘,儿子则始终怀着对姑娘的希望。但随着姑娘的一声怒吼以及电话的消失,儿子内心一定有了巨大的挫败感,作者不说。
  如果老孙头和儿子都感到了正常的符合社会伦理的好的传统被公然地拒绝甚至侮辱后的不甘和失落,那么在文章的结尾,他们在失落和不甘后则是长长的迷惑和沮丧。
  因为老孙头自认为将第三者告之中年男子的妻子会惩罚坏蛋的,但后来的场面是,中年夫妇又来洗相了,“自始至终,女人一直挽着男人的胳膊,即使后者掏钱包付钱的时候也没松开,就好像要说明什么似的”,这中年女人的表演实质上是对老孙头立场和道德感的最后打击。原来对于第三者问题,这位本不知情的女人也表现出了不在乎,而且更加让那虚假的夫妻关系“密切化”。
  至于因为照片而和小龙分手的梅子也找到了新男友。他们的照片也洗出来了。作者没有用任何笔墨表现老孙头最后的态度,甚至最后老孙头基本上就没有出场。而出场的只有小龙。他默然地看着那个让他父子关注的男子来洗相,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他也默然地看着前任女友梅子和新男友在照片上幸福的合影。小龙的内心怎么想呢,他在照片风波中的最后态度是什么呢。全文最后一段只有这么一句:“看完一遍,小龙又看了一遍,然后把它们摞齐了,塞进照相袋,放回照相筐。”
  他的态度近乎麻木,然而在这份麻木背后,本文已经将一个深刻的主题传达出来,就好像一定要在最后这最后一段结束后传达出来:那些照片用“茄子”的口型喊出来的快乐是虚假的,照片上的人和事也可能是虚假的,因此那些看似幸福的爱情也不值得羡慕,也许那也是虚假的——谁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中年男子和年轻姑娘类似的故事呢?人类对社会对人对爱情最美好的感情因为照片风波开始烟消云散,留给原本善良的老孙头和新潮一代的小龙的是什么呢?除了对传统美德道德观的怀疑、沮丧和迷惑,他们还将失去什么呢?小说是敞开的。一切都没有说,而一切都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道来,令人真的感到了一本大书的含量,和令人窒息的沉重。
  
  1《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33页。
  2《小说的艺术》,戴维洛奇著,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版。
  3《小说的艺术》,戴维洛奇著,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版。
  4《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余华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