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他不是我等

作者:曹进东等




  他不是我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
  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戴斗笠,汗水淋淋地专心工作着。道元关切地说:“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老和尚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作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听了老和尚的回答,豁然开朗。
  (摘自《思维与智慧》文/曹进东)
  
  放弃
  
  王府井举办景德镇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套标价3980元的青花餐具。对于我的收入而言,这个价格当然太贵,但对于让我一见倾心的餐具而言,我觉得值。而且,我刚搬了新家,买一份有缘相遇又确实动心的奢侈品,即使是错,也错得很美啊。我努力说服自己。
  叫来导购小姐,请她从铺着金丝绒的玻璃展柜里将我心爱的餐具取出,我想零距离地再好好亲近一番它的精美。导购小姐一边开锁一边热情地推销:“这套餐具特别显档次,要再配上一套高档的餐桌椅,更显得高贵豪华!”
  我真得感谢这位导购小姐!她过分的热情就像溢出开水壶的沸水一样不合时宜,一下子烫醒了我的理智,也浇灭了我想拥有这套精美餐具的欲望。“对不起!小姐,我不看这套餐具了。”我立马转身走出了展厅,留下导购小姐一脸惊愕地僵在那里。
  导购小姐不知道,我的放弃,并不是因为这套餐具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她的话提醒了我:这套餐具太好,还需要一套高档的餐桌椅相配!我家已买的餐桌椅显然与之不是一个档次。
  在王府井的步行街上,我边走边想,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只能拥有和他相配的东西。所谓好东西,是好到正好的东西,而不是好到太好的东西。太好的东西往往会转化成为一种负担。
  (摘自《中国青年》文/彭明榜)
  
  摆脱过去的桎梏
  
  一位心理学医生常给自己的病人放一两段羽毛球或网球比赛录像。
  录像1:一位羽毛球选手判断对方回过来的球出界,就没有去接,结果显示压在线上,第二回还是如此。她很快输掉了第一盘。休息调整后,第二、三盘,对无法判断是否出界的球,她都极力地回过去。她扭转了败局。
  录像2:一个网球选手把球回过去后,对方很快将球击打回来,可此时他却冲向裁判说,对方刚才打过来的球已出界了,自己是下意识地将球击回去的,没想到对方又打回来了。裁判并未理会他的辩解,依旧判他失分。后来又出现过一两次类似情况。这名选手显然情绪受到了影响,最终输掉了比赛。
  录像放完后,医生问“病人”,羽毛球选手和网球选手在休息调整时,你估计他们都想了些什么?
  “病人”稍加思考后回答,羽毛球选手一定在想既然拿不准就接吧。医生打断“病人”又问,那不吃亏吗?肯定有的球已经出界啦!“病人”回答,当然有这种可能,但她心态调整得好,因此没有像网球选手那样影响情绪,因而赢得比赛。
  医生说:你说得多好!其实你心理没什么大毛病,只是犯了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后悔综合征。既然已经把球接过去了,就不应患得患失,唯一有意义的就是将后面的球打好。许多人患上“抑郁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无法摆脱过去所经历的一些阴影,从而陷入了后悔、恐惧、担心、自责之中,甚至无法自拔。
  (摘自《辽宁青年》文/慧玲)
  
  已饥方食 未饱先止
  
  苏东坡著有《问养生》、《续养生论》等。他认定人世间不存在长生不老的“活神仙”,更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只有慎于起居饮食,节制色欲,能劳能逸的人才能享尽天年。他对自已的饮食生活有严格要求,曾给自己立下约法三章:“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一餐不超过一杯酒,一道荤菜),如有至爱亲朋,荤菜可增至3个;别人请他赴宴,也事先“声明”,如果主人不听,荤菜超过3个,他就不去。他在贬官黄州期间,规定每天费用不得超过150钱。每月初,取4500钱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取一串使用,只能少花不能多用,如有剩余就另存一个竹筒内,以待宾客登门之需。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年之道。”他曾将自已的养生之道归纳为三条: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如何宽胃以养气?他主张:“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已饥而食,吃起来味香爽口,虽吃的是粗茶淡饭,而胜于美味佳肴;“未饱先止”,是指不要吃得过饱,中医认为“清淡以养胃,少食以宽肠。”他还主张,“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杨吉生)
  
  闲来搓搓脸 疲劳远离你
  
  许多人都会感觉到,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也明亮些,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惬意。其实,搓脸的好处不仅能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和肩周炎。
  面神经不仅较细,而且必须穿过几支动脉间隙及颞骨的一条小管道才能到达面部。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面神经的脆弱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神经炎,出现口角歪斜,下睑外翻,甚至进食时漏汤漏饭等现象。因此面神经必须细心呵护,除增强体质,不让风寒趁虚侵袭外,经常搓脸是一项很有效的保养措施。因为搓脸使面部血液循环加快,表情肌和面神经都得到了活动和滋养。
  与此同时,眼周的血液循环也会加快,不仅可缓解视力疲劳,也会使视神经的活力增强,而减缓眼睛的退行性病变。
  搓脸时双手上抬,肩关节上下活动,这种双手上抬的活动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好方法,类似五指爬墙法。
  搓脸时的轻重以自己的感觉而定,但宜稍重一些;搓脸时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如搓脸时双肩酸软,可休息一会儿后再进行,直到脸上有热烘烘的感觉为止。
  干性皮肤的人在搓脸时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过快,以免搓伤皮肤。
  (摘自《老人报》文/晓刚)
  
  爱好是一味保健药
  
  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了,有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人有点失落。形成这种反差,与往日有无爱好有关。退休后,有爱好的人,自由度更大,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无爱好的人,感到心里空空,很是沮丧。有一位老同志,退休后无事可做,他说十分怀念上下班的时光。我说你找点爱好。他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什么爱好。这不,他把爱好当成了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了。我告诉他,所谓爱好,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乐。
  爱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人有爱好,精神上就有寄托,活得也就十分充实。爱好并非仅仅是琴棋书画,虫鸟花卉;并非仅仅是发明创造,鉴宝收藏;并非仅仅是练功习武,旅游探险。我看到报上曾有一则报道,一个老人将捡破烂说成是他的爱好。他有退休金,并不为生活发愁,他把捡破烂换来的钱,用来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为此,他觉得很快乐。
  清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素常乐为之事可以当药”。这就是说,平常喜欢做的事,或者说,爱好可以当药。从养生角度说,爱好确实是一味药,是一味养心之药。爱好这味药,不仅仅适合退休的老年人,同样适合还在工作的人们。
  (摘自《浙江老年报》文/大秋)
  
  书中自有妙药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