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
作者:顾润生
一、价值选择能力包含的内容
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称为价值选择。面对同样一个客体,有的人能正确判断其价值而充分利用,有的人却错误判断其价值而错失良机或导致错误行为,这反映了人们价值选择能力的差异。从人们做出价值选择的过程来看,价值选择能力主要由价值判断、践行和调节三种能力构成。
判断能力: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先导,决定着价值选择的方向。“曾子杀猪”这个故事中,曾子判定信守承诺对教育孩子是很有价值的,于是他做出了杀猪以实现承诺的选择。价值判断能力强的人,能明确价值判断的标准,并能根据标准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践行能力:在做出价值判断之后,要能够作出选择并付诸于实践,才意味着价值选择的完成。价值选择不仅包括认识上的选择,而且包括行为上的选择。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人物武秀君在丈夫去世后,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替夫还债之路。如果她仅认识到人要言而有信,而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并不意味着她真的选择了诚信。
调节能力:在价值选择过程中,人们的选择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而放弃选择,这就需要我们能调节自己的心态,能相信自己的选择。在践行自己价值选择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用意志去坚守自己的选择。随着形势的变化,事物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也需要我们去调节自己的选择。
二、培养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是指要逐步提高学生在复杂的、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1.有效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需要
与其它课程相比,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它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排在了三维目标的第一位。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突出课程的性质,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
2.思想品德课教学适应价值多元化时代的需要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生活在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背景下,现代与传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等多种价值观念交汇融合。在矛盾冲突面前,学生如果不善于选择,就会导致盲从,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形势,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吸取其合理内核,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3.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有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这句话强调了掌握生存本领的重要性。在价值观教育上也是如此,告诉学生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对学生解决特定情境下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但随着情境的变化,事物对人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如在欧洲中世纪,个人主义在反对神学的统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今天却危害很大。因此,我们要转变价值观教育方式,改变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做法,重视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判断、筛选、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使学生不仅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实际,而且能够适应将来的变化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基本要求
1.要研究学生现时的价值认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地由我们挥毫泼墨;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的观念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去挽救。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形成固定的、明确的价值观,社会流行因素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影响很大。因此,研究学生的价值观念可以从研究学生成长的焦点和他们关注、议论的热点,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与成人、与同龄伙伴的矛盾点等人手。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通过观察、交谈、问卷等方式,把握学生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选择。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给予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承认多样性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无论怎样选择,都要坚持正确的判断标准。掌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是进行价值选择的前提,依据的标准正确,选择的结果才会正确。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进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有两个,一是要合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要合乎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两者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学生指出了一条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是规范人们价值选择的尺度。
3.帮助学生掌握价值选择的方法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澄清的过程有了解、关联、评价和反省四个阶段,即教师先了解学生过去的经验;帮助他们澄清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评价和反省。一般采用谈话法、书面答卷和讨论几种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中立者”的角色,起“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力戒主观论和暗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帮助学生掌握价值选择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一教师在教学“承诺是金”(江苏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上册第9课)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看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陈健的视频,了解陈健为兑现“要在那片黑土地上为金训华守墓一辈子”的诺言而坚守37年的事迹。然后教师提问:“陈健这样做值得吗?”学生大多回答这样做是值得的。就在教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