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移情:儿童期家庭德育的关键

作者:王福益




  摘要 研究表明,移情是道德行为的动机来源。对于感觉先于认知发达的儿童来说,培养他们的道德移情能力是家庭德育的关键。儿童移情的培养需要遵循人际关系的亲疏层次的原则。移情的培养可以综合移情情绪体验和移情认知两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移情 家庭德育 关键
  
  家庭是儿童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地方,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血缘纽带关系以及儿童对父母在情感上和经济上所具有的安全感、信赖感等因素,都使得家庭在培养儿童德性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而儿童天生对情感具有敏感力,就培养儿童道德情感能力而言,培养儿童的道德移情能力无疑是家庭德育的关键。
  
  一、移情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移情是一种对他人情绪的反应的能力,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且能够由真实的或想像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移情是道德行为的动机来源。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一种“亲社会动机”,它具有引发助人行为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
  移情主要是通过对主体的道德情感的影响进而影响道德行为,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之源。因移情而产生的痛苦、同情、愤怒、自责、内疚、不公平的感受,都是道德行为的动机力量。真实的或想像中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的情绪感染,激起受到情绪感染的儿童内心的波浪。为了缓和这种波动,儿童必须作出一些行为,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移情性愤怒会促使儿童维护公正,保护他人;移情性内疚则会避免做出伤害性的行为,或做出弥补性的行为,以求解除伤害而降低内疚的感受;而因移情产生的痛苦和同情,会促进儿童去帮助处在痛苦或需要帮助的人,以减缓他们的悲伤,并在助人后体验到愉悦。
  也就是说,移情之所以能在道德行为中起动机作用,关键在于移情引发的道德情感能促使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即移情能够促使人在道德行为中去追求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并避免或降低消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促使人更多地从事能够产生积极道德情感体验的道德行为,避免重复做出会产生消极道德情感体验的行为。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奖赏,成了特定情境与行为产生联结的自我强化物,也促进了助人等道德规范的内化。而这一过程将促使在下一次的类似情境中产生类似的移情体验,进而再次做出一定的道德行为。
  
  二、移情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移情能力需要早期培养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种群还是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情绪的发展都早于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对个体道德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说儿童早期移情能力的形成、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后期的道德移情的发展。因此,父母要站在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整体视角,在儿童早期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移情能力。
  我们知道,儿童生来便具备道德情感的体验能力。婴儿就具有一种本能的间接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痛苦的能力。初生的婴幼儿看到母亲的悲伤表情会表现出不安。虽然儿童在早期已具有移情倾向,具有对他人产生移情反应的能力,但是这种先天的移情能力若得不到强化和发展,就会使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情绪互动受到阻碍,使得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失去协调性。因为移情能力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感受能力,这要求人对自身情绪情感的感受能力很强,发展比较健全。如果得不到成人有效的情感互动,儿童自身的情绪情感发展将受到阻碍。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成长是有顺序的,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特殊的敏感期,如果顺应了敏感期的要求,儿童便能自然、轻松地健康成长。反之,则会错过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机会,再要挽回难度甚大。所以,儿童早期的家庭德育,父母需要对儿童先天的移情倾向加以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发展水平。积极地对婴儿的情绪作出相应的反应,积极地引导婴儿表达各种情绪,是婴儿形成良好情绪的关键所在。而良好情绪的形成和发展是良好的母子依恋的基础,也为儿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移情培养的原则:遵循人际关系的亲疏层次
  
  移情研究表明,移情和道德都体现出一定的人际关系层次,同时又是在由近及远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
  一方面,无论是移情水平高的人还是移情水平低的人都容易对其亲近的人产生道德情感,而面对所讨厌的情境对象时,移情水平高的人更易显示出较高的道德情感的水平来。道德的发展也是如此。人总是倾向于做出有益于自己所亲近的人的事情,而较少做出有益于不相关的人的事,更别说厌恶的人了。也就是说,移情与道德发展水平较高的个体既容易对亲近的或喜欢的人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也容易对陌生人甚至讨厌的人乃至仇敌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另一方面,移情和道德又总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父母首先要让儿童领会:学会尊重和爱护自己、亲人、朋友,才能去爱戴和尊重陌生人,进而才能去尊重不喜欢的人,只有学会爱亲人的人才更可能去爱其他人。因为只有在亲近的人际关系中学会了移情,才能更好地对其他人产生移情;只有先形成对亲人的道德,才能更好地发展对其他人的道德。也因此,遵循人际关系的亲疏层次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家庭德育要遵循的原则。
  
  四、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条件反射、直接联想、模仿、象征性联想、充任角色等都可以产生移情,它们被称为移情的五大“心理机制”。分析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得出,移情体验的产生需要三大条件:第一,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知,即对他人情绪的外显表情如面部表情、躯体表情来感知他人所处的情绪状态。第二,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即个体能从当事者的角度来看待其所处的情境,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情绪表达的真正意义。第三,相应的情绪体验的经验,即个体若有了类似情境中的情绪体验的经验,如受伤时的痛苦,受欺负后的愤怒等,那么当其看到受害者的情绪表达和所处情境时,就会唤起自己生活经验中的类似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移情体验。同时,心理学家发现,在移情的产生过程中,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实际上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认知水平和情绪唤醒共同决定着移情的性质、强度、方式和内容。所以,移情的培养,可以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向父母提出的要求:主动向儿童倾诉自己的情感
  儿童具有本能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情感主动向孩子开放,这就为儿童了解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就会逐渐深刻。所以,父母应该向儿童陈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绪状态,以及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从而培养孩子从别人的语言、声音、表情等辨别情感的能力,即培养儿童对情感的敏感性。其实,听大人倾诉,孩子不仅有了了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