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几点体会 

作者:唐毓华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已经由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与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相比,《物理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导思想、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结构和目标体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是我国高中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只有学好《物理课程标准》才能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粗浅体会,与同仁们交流、商讨。
  
  一、《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物理教学大纲”)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大纲一样,是解放后为了规范教学要求和全面学习苏联,由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教学指导性文件,经多次修改实施。它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教学联系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指导纲要。目前所使用的《物理教学大纲》,是2002年新修订颁布的,包括物理教学的目的与目标、物理课程的安排、物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具体的必修及选修课内容、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7个问题、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与考核、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教学大纲是使得有目的的学习的组织与结构能在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因此,《物理教学大纲》是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在教育部颁币的《振兴教育21世纪教育行动纲领》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课程理论背景的大转型、教育目标的深刻变革而采用的新的指导教学纲要,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是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及其考试、评估的基本依据,凸显着关注高中学生在物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基本理念、内容框架结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因此,《物理课程标准》是当前高中物理课程的总体设计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是国家对课程管理和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指针。
  《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但是两者所体现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物理教学大纲是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其价值定位是打好基础和培养物理能力;而《物理课程标准》是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其价值定位是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强调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应该包括的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含着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帮助教师树立“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观念进而加强对教材的优化整合。
  
  二、《物理课程标准》结构框架的科学合理性
  
  《物理课程标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与《物理教学大纲》完全不同的具体格式和陈述方式,构成其独特的框架结构,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高中物理的特点、课程的背景,规定课程的性质,提出课程的五条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设置的课程结构模块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系列,分为物理1、物理2、选修系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规定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知识技能,培养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索兴趣。而具体目标则结合物理学科的教育特点,强调关注物理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要培养各种物理学习能力,阐明物理的教与学要注重物理与社会、生活、科技、人文的联系。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提出物理学习和教学中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同等重要看待。分别阐述三个学段中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及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了确保《物理课程标准》的权威性、易操作性、导向性,实施建议提出四条教学建议、四条评价建议、四条教科书编写建议、四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第五部分,两个附录。物理实验专题、物理专题研修,给出这两个专题的标准和案例。
  《物理课程标准》则用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的课程理念进行全面设计,体现生活物理、社会物理、科技物理、人文物理,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对某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是采取“了解……”“认识……”“会……”“知道……”“掌握……”等主动式的行为描述方式。因此《物理课程标准》结构框架科学合理。
  
  三、 《物理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物理学本质观
  
  什么是物理学?《物理教学大纲》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高中生需要了解物理的本质。因为物理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所有方法,与生活、社会、科技、人文联系十分密切,高中物理只涉及其中的一隅,因此介绍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发展现状,从而帮助学生窥其全貌是很有必要的。
  《物理教学大纲》在引言中指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接着指出“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他们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生活、形成终身学习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两段话一方面表明物理的基础作用,而且这种表述所体现的基础作用还是比较笼统;另一方面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者进行表述。
  《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许多社会需要、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理内容,增加许多与社会、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课程标准》对什么是物理学以及物理的基础作用、课程的性质进行重新审视,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指明了物理的研究是物质世界的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这种研究所采用的手段是实验,因为人类只有掌握了宇宙法则、物质世界的最一般的运动规律,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遵循规律办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一点是物理学的魅力所在。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为此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了科学探究活动,增加许多学生动手的小实验活动建议。“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原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这高度概括了物理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而说明物理在科学和技术中的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