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给自主探究的“不良症状”把脉开方

作者:高威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为广大教师所倡导和运用,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不良症状”。
  
  症状一:重形式轻内容
  
  [病例]乘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6+6+6+6、4+4+3、4+4+4、4+5=6、3+3+3+3+3这些加法算式。
  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分分类吗?
  生:把6+6+6+6、4+4+4、3+3+3+3+3这些算式分为—类,因为它们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把4+4+3、4+5+6分为一类,因为它们算式的加数不相同。
  师:能不能探究一下,6+6+6+6还能用别的不同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12+12
  生2:6+18
  生3:18+6
  师:还有吗?
  生:(学生犹豫了一下,小心地举起了手)6×4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不知道,我是从课本上看来的。
  [把脉]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把“探究”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不择时间、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一堂课下来总免不了要安排几个探究环节,于是课堂上常常出现有过程无结果的现象,甚至出现尴尬的场面,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导致自主探究的形式化、表演化。
  [处方]自主探究要看学习材料是否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是否有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否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再理智选择,合理使用,让自主探究落到实处。
   
  症状二:重自主轻引领
  
  [病例]乘法的初步认识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幅画面(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这儿真漂亮!有小桥、小河,有大树、白云、小鸡、兔子、金鱼。
  生2:我看到小河的水在哗哗地流着。
  (教师为了体现知识的习得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就是不开口,依旧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
  [把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认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越“放”越好,导致学生的探究游离于教师的引领而放任自流。
  [处方]教师只要在一些学生回答后,点拨一下即可:“你的想像真丰富,你能不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呢?”通过这样的引领,既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把学生的思维转向正确的轨道,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曲中有直,更有实效。
    
  症状三:重行为轻思维
  
  [病例]圆锥的体积
  (师出示一个空心圆柱和一个空心圆锥,通过验证得出圆柱与圆锥是等底等高。)
  师: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老师边说边演示)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
  (出示要求:①实验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②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 系?③圆锥的体积怎么算?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在我们用的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是相等的,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生l: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2: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把脉]以上教学片段,看似学生个个都主动
  参与了操作活动,经历了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动手操作过程的每一步,都是依据教师的实验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的,即使再差的学生也能按图索骥,找到教师需要的答案,学生自己的思考又体现在何处呢?
  [处方]上述案例可创设如下情境进行教学:(1)把圆柱形的一段铅笔削成了圆锥,使学生自悟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2)出示一个圆锥,先扩大其底、再延升它的高,让学生联想到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一定的关系。(3)用一个圆柱形萝卜削成一个最大圆锥体,又让学生体验到“等底等高”的重要前提,同时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究竟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4)最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不同的圆锥、圆柱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推导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作者单位:连江县明智学校,福建连江,3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