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张典兵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富有争议的一种道德教育流派。价值澄清理论旨在当人的价值混乱时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的能力;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能通过灌输,而只能通过澄清的方法,通过自由选择、赞扬与评价的实践过程来增进富有理智的价值选择。价值澄清理论的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论价值澄清的日要素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澄清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其一是以生活为中心。学生或许会集中注意他们的某些行为,或者是态度,或者是目标、兴趣、抱负、情感、烦恼;或许一开始就集中于一般的生活问题上,尤其是经常使生活复杂化或使价值问题显得扑朔迷离的问题。其二是对现实的认可。当我们的意图是澄清价值时,我们必须不偏不倚地接受他人的立场,这种认可意味着帮助他人接受自我,互相开诚布公,不管他们的思想是多么混乱或消极。其三是鼓励进一步思考。价值澄清不能仅仅停留在认可水平上,而应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价值问题。其四是培养个人能力。学生不仅能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而且能更好地选择、珍视和行动,在以后的几年内他们能独自继续这样去做。由此可见,“价值澄清不同于传统学校价值教育方法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所谓正确的价值,而是强调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教给学生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并使他们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为”。
  
  2.论价值澄清的过程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澄清的过程可分为“三阶段七步骤”:第一阶段是选择。包括三个步骤:一是自由选择,即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控制和影响下,由学生完全自由地进行价值选择,个体越是感到自己是主动且自由地选择价值,就越有可能觉得这一价值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二是从各种选择中进行选择,即在某一需要做出选择的情景中,向学生开放的可能选择越多,学生就越有可能发现自己完全珍视的事物。三是对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即选择中蕴含着重要的认知因素,学生越是理解每一种选择所引起的后果,就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第二阶段是珍视。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珍爱,即学生正在解释的价值格调积极,学生尊重它、热爱它,对自己的价值观感到满意。二是确认,即当学生明智地思考各种可能选择之后,自由地选择某一事物,并为之感到自豪,欣然赞同它们。第三阶段是行动,主要包括二个步骤:一是根据选择行动,即学生拥有了某种价值,就会相信它应该体现于生活和行为的诸多方面,只空谈某事而不躬行实践,他所处理的一定不是价值而是别的事物。二是重复,即某一事物已达到价值层面,它很可能在许多场合影响持有该价值的学生的行为,会在不同的时候表现出不同的情景。
  
  3.论价值澄清的策略
  价值澄清理论提出了两种主要策略和方法:一是澄清反应。这是最灵活、最有效的价值澄清策略。“它是教师针对学生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而做出的反应,旨在鼓励学生进行特别的思考。教师有时在与某个学生进行非正式的对话时,或全班课堂讨论中间做出口头上的澄清反应。”教师在运用这种策略时要注意:首先,教师的提问或回答要避免道德说教和批评,避免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应将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其次,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宣过长,只要能启发学生触及到有关价值问题的思考就适可而止,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以培养其道德评价能力。二是价值讨论。价值讨论可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选择主题。价值讨论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富有重大价值问题的主题,为了确定这样的主题,教师应该认真留意学生深感困惑的问题,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虑设计出富有价值意义的主题。其次是深思熟虑。教师有时可要求全体学生安静地坐着思考问题一两分钟,有时则要求学生把思考问题的最初反应记笔记。第三是组织交流。教师利用小团体进行价值讨论,这既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又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余地发表考虑周详的意见。最后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可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然后和全班同学一道相互交流其学到的知识。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1.重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轻视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措施和方式,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某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固定的道德行为习惯,结果却造成了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与教师所期望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加剧。这种单一的灌输和说教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价值澄清理论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就在于重视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价值是个人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如果某一事物确实能指引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否有权威在监视,那么它必定是经自由选择而来的。如果选择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强迫,我们就不可能长时间地坚持选择结果,尤其是当施加压力者鞭长莫及时。换言之,个体越是感到自己是主动且自由地选择价值,他就越有可能觉得这一价值对他来说至关重要。”重视自由选择在学生个体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校德育要从“教会学生顺从”转向“教会学生选择”,是当代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强调学生内在道德冲突的激发
  学生的道德生活是由不断的道德选择构成的,而面对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的道德选择境遇常常又是以道德冲突为前提。由此可见,学校德育不能仅仅围绕某种“正确”、“理想”的价值观来运作,而应以学生内部的道德冲突为逻辑起点,采取“价值澄清”的姿态和方法,让学生勇敢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在师生、生生互动的道德情境中澄清问题和价值。价值冲突是学生道德人格确立的内在动力,是德育的重要资源。因为价值冲突对于学生体会认识文化的多元化,确立主体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和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没有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并由此引发的学生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和发展是不可能的。正如价值澄清理论强调的那样,任何道德价值都是经验的产物,既有普遍性,也有相对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价值并依此行事的权力,任何人不能也不应该把某种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忽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忽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道德教育只会使学生安于习俗、服从权威,而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道德价值,形成真正的道德人格。
  
  3.追求道德情感与理智、行为的整合统一
  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也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的根本动力。传统重知识轻情感的德育模式既不利于驱动学生道德行为的产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精神,这样的德育必然会陷入形式主义的弊端之中。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负有责任地判断是非、更新思想观念、选择价值取向并自主行动。因为只有在审慎的思考和对选择的结果倍加珍视的基础-上,实践主体才会言行一致并始终对自己的行动负责。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道德情感在学生价值形成中的突出作用,增强学生主体行为的社会责任感,并把情感与理智、行为的整合统一看作价值形成的重要条件,这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启迪。
  
  4.注重道德教育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价值澄清理论不是通过对道德概念的逻辑论证和对道德事实的理论分析来建立理论体系的,而是借助于对学生具体价值生活的现实思考,以期为学校的价值教育提供具体的指导。为此,可以设计价值澄清的策略和价值教学活动,编写教学指导手册,以便为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需要提供指导。价值澄清理论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最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澄清学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相对于当代道德教育领域多囿于理论层次的思辨而少有实践水平的探索,价值澄清学说对价值教育实践或实用的重视意义尤显重大。”
  
  (作者单位:荷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 荷泽,27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