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思品课堂中若干关系的新解读

作者:马颂行




  2006年10月,第四届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在南京隆重举行。风格各异的优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思品课堂中的诸多关系也有了新的感悟。
  
  一、课堂的内外关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不断扩展的学生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重要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思品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部,而应该放眼于课堂之外的丰富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课堂内外的衔接,课堂的生活味道越来越浓厚。但是课堂的内外关系即课堂与生活的关系怎样才算合理与和谐呢?换言之,是否把外面的世界搬到课堂内部就算是正确处理了课堂的内外关系呢?笔者听了浙江德清的陆敏浩老师执教的《自我新形象》,发现处理课堂的内外关系另有一番新天地。陆老师发挥自身特长,从演唱学生喜爱的歌星林俊杰的《江南》引入新课,然后组织课堂活动“我猜我猜我猜猜”,让学生以活泼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偶像和偶像的优点,再从反面例子“如此追星”引发讨论: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我们追星到底要追什么?在学生得出“追星应追其行而勿追其形”的结论后,又水到渠成地展示丛飞、任长霞、袁隆平等事迹,正面引导学生的追星方向。最后通过“班级中我最佩服谁,你对他有什么期待”的课堂活动,挖掘身边的榜样以及同学对他的希望。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前的3分钟都未曾出现“自我新形象”的课题,但是,自我新形象应该怎么设计、怎样努力的命题,却像一条暗线贯穿课堂始终,而这条暗线上串联的一个个学生生活侧面,则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使课堂充满生机和魅力。最后3分钟的教师点拨使“自我新形象”的课题不攻自破,让学生心领神会。陆老师的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内外的关系并非是把外面的生活从课外搬进课内那么简单和线性!思品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但也不是生活的复制。如果光是把学生视听上喜欢的课外生活搬进课内,那么我们的思品教学就可能流于庸俗化。以学生生活为设计基点,但是一定要对生活进行选择和提升,即所呈现的内容并非是蚂蚁搬家搬到即可,而是进行点拨、分析、探讨、提炼,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思考和运用。思品教学的课堂内外只有以外养内、以外促内、外为内用,才能使课堂充满灵动、趋向丰盈。
  
  二、课堂的动静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贯通。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思品课堂中的动静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说的课堂的“静”既指教学设计中的预设、不变,也指学生形体的静态;课堂的“动”既指教学流程中的生成、变化,也指学生形体的动态。如何处理课堂中预设的不变和动态的生成之关系,学生形体的静态与思维的动态、形体的动态与思维的静态之关系,成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颇为棘手的现实问题。现实中仍有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看起来完美无缺,往往对课堂中的一切进行事无巨细的设计,大到教学目标、问题设计,细到学生的回答甚至教师的每一句课堂语言,教师上课就是按照剧本在演戏,静止不变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而变化生成却成为课堂的盲点。也有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呈现所谓的活力,往往不顾一切地让学生在形态上动起来。而很少顾及学生思维上的运动,课堂上小品、情景表演、讨论、辩论应有尽有,而思品课堂睿智、理性、严谨的思维特质却荡然无存。在本届优质课比赛的现场,我体会了许多选手巧妙处理课堂动静关系所带来的意外喜悦。如江苏清江的蔡学之老师在执教《天下父母心》时,设计了“展示歌曲《天亮了》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被父母感动的事情”的教学环节。在凄婉的歌声和低沉的讲解中,学生鸦雀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中学生内心的感动却在不断地滋长,内心与思维的运动已经超越了形体和表象的静止,这才是真正的“动”。生命在于运动,思品教学的课堂活力也在于运动,我们要正确认识课堂的动态,追求本质意义上思维的律动、情感的律动、生成的律动,才能让课堂展现运动的力量和美感。
  
  三、课堂的人际关系
  
  课堂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新课程改革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实践中不少思品课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却从一个偏颇走向另一个新的偏颇,即从“生的被动、淹没”变成“师的消极、隐退”。同样,许多教师十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与探究,他们在课堂实践中每课都有4人小组的讨论。课堂讨论当然是生生互动交流最便捷、经济的形式,但关键问题是生生互动只有课堂讨论吗?生生之间到底讨论了没有?讨论的是什么内容?小组代表的发言是个人意见还是小组交流的汇集?小组代表的发言是否是课堂“话霸”的新变式?由此可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守教师为主导,创新生生互动的形式、关注互动的过程与内容,应该或为我们处理课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四、课堂的人机关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不鲜见。甚至对科技的顶礼膜拜,在课堂的人机关系中也有所体现:某些教师在课件制作中过于关注视听的可欣赏性,过于展现操作技术的高超,而忽视音像资源的必要性、有效性论证。本届大赛优质课给我们的启示是,并非媒体使用越多越好,并非动态效果出现越多越有吸引力。美仑美奂的课件只有为课堂服务时才能展现风采。质朴简约的课件只要能为课堂提供有力的辅助依然焕发科技的魅力。如上海的沈俊佳老师所采用的课件非常简单,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要从多角度评价自己,媒体展示了从三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锅”的图片,虽然没有华丽的画面,但又有谁能抹杀这最低成本所带来的最大课堂效益呢?反之,部分参赛教师的课件可谓是煞费苦心,但由于过多注重了技术含量而忽视了人文内涵,课堂中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角色,所以“机”非但不能为“人”——教师与学生所用,反倒成为束缚“人”、制约课堂的累赘。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课堂人机关系中的误区:教师的讲解能达到目的为什么要通过喇叭里的声音来解决?教材里的文本为什么要通过屏幕去展示……只有理性、合理地处理课堂人机关系,即坚持“机”弥补“人”所不足的必要性原则、“机”为“人”所用的实效性原则、“机”被“人”乐用的创新性原则,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驾驭着技术的翅膀翱翔。
  
  (作者单位: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 余姚,3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