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一曲离歌

作者:剑 飞






  
  7
  
  郝奕在经历了这么一场骗局之后,心情极为沉重,在等索宝人无果,而家中藏有珍宝的事又弄得满城风雨的情况下,他生怕再出现什么闪失,便和秀敏商量,决定春节过后,按冒云铭信中最后所言,将珍宝献给国家博物院,以保其安全。
  然而就在家中张灯结彩张罗着准备过节之时,突然又有三位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家中。这三位客人两男一女。男的一位六十出头,满头银发;另一位四十挂零,身材微胖;女的则在20岁左右,生得不仅青春貌美,而且打扮也十分入时。来人进门后即向郝奕讲明,他们是祖孙三代,均喜好手谈,闻言郝奕乃华奕围棋学校校长,故不远千里寻上门来,目的是让郝奕指点一二。郝奕闻听三人是上门切磋求弈之人,马上热情相迎。在此之前,类似此类上门求弈的客人郝奕曾接待过无数,眼下尽管春节在即,但人家言称不远千里而来,郝奕自然不能推辞,当即便在客厅摆棋恭迎。客人也不含糊,推出那位貌美的姑娘与其对弈。然而这一弈不打紧,却让郝奕心头不由得一阵狂跳,因为他从姑娘与他对弈的着式中发现,姑娘所弈每着棋式同他所藏冒湘舟棋谱上的着式一模一样,特别是开局时左下角的定式部分,完完全全是按着冒湘舟的棋式行棋的,而且姑娘超强的棋力也大大地超乎他的想象。“敢问姑娘,你的棋师从何人,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国手冒湘舟与你可有渊源?”郝奕弈棋间终于忍不住问起了姑娘。“我师从父亲和爷爷,我是冒湘舟的第十二代传人。”“你……你们可是……”郝奕闻听惊喜得早已顾不得再弈棋。“是的,我们是特意从台湾赶来的。”年长的老者告诉了郝奕。“那您是……”“我是冒湘舟的第十代传人——冒云铭之子冒林。这是我的儿子冒之毓和孙女冒竹。”老者指着中年人和那位姑娘向郝奕作了介绍。郝奕心中虽然一阵颤动,但这一次,他却不再着急,“能说说你们来此的真正目的吗?”他先投石问路。“说来话长啊。”
  冒林老人开始慢慢讲了起来——
  解放前夕,冒湘舟的第九代传人冒云铭——即冒林之父,因害怕其祖传珍宝在兵乱中失落,同时又怕共产党得天下后对他们这些富人进行掠杀,便将家中珍宝埋藏后,投奔了远在南京国统区在国民党政府中当国会议员的二叔。不久,二叔一家逃亡台湾,冒云铭一家人也跟着离开了大陆,这一走,就是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1996年,年近80高龄的冒云铭携冒林和冒之毓曾借道香港回大陆取宝,但当时,冒家镇已不复存在,映入他眼帘的只是一望茫茫的水库,冒云铭以为家宝已沉于水底,只好带着遗憾返回台湾,不久便驾鹤西去。前不久,冒林看新闻时,突然得到了《松下手谈图》的真迹惊现于万安县郝先生之手的消息,当时,他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松下手谈图》所画内容乃冒家先人冒湘舟与乾隆皇帝松下弈棋时的情景,世间仅此一画,难道该画……冒林当即将此事告之家人,全家人闻听均感惊喜,于是祖孙三人便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乘坐大陆与台湾刚刚开通的春节包机,直飞大陆,再次回到故土,寻到了郝奕的门上。冒林在讲完这一段不平凡的往事之后,眼内禁不住滚下了两行热泪。
  望着满含泪水的老人,郝奕触景生情,禁不住吟出了信中的诗句:“这真是‘一曲离歌两行泪’啊!”“人间由命非由他哟。”叫冒之毓的中年男子听了郝奕的上句之后,随即对出了下句诗。两人的对句一字不差,这一次,郝奕才彻底地相信了眼前的来人——他们正是自己日夜都在盼望的取宝之人啊!
  当下,郝奕将自己获宝的经过告诉了冒林祖孙三人,随后急呼秀敏,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冒家珍宝,以及剩余的金银财物,一一对着麻纸上的留言,一件不差地取出来,摆放在了客人面前。望着眼前完好无损丝毫不差的珍宝,冒家祖孙三人上前紧紧地同诚实守信的郝奕拥抱在了一起。自此郝奕得宝还宝的故事为这万安县的弈林掌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责编:文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