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一曲离歌

作者:剑 飞






  郝奕还真是说到做到,从此之后,不论何人寻上门来同他赌棋,他都婉言谢绝,可谓是言必信,行必果。赌,他是彻底戒了,但他对围棋的爱好却是丝毫没减。暇余时间,他仍旧经常一个人在家中摆棋,有时还特意将冒湘舟的那册棋书拿出来进行研究,果然棋技大增。秀敏见他对围棋如此上心痴迷,便鼓励他上市里参加每年一度的围棋大赛,郝奕言听计从。然而,这一赛不打紧,他却一下子夺得了全市围棋大赛的第二名。这一荣誉使得他一夜间名声赫然,他家中从此门庭若市,前来求教和学弈的人络绎不绝。秀敏见此情景,劝他干脆开办一所围棋学校,走教棋育人的道路。郝奕闻言,更合心意。自己原本就是教师出身,办学校教围棋一来名正言顺,二来也不会舍弃他的爱好,可谓是一举两得。于是他便向有关部门申请,挂牌办起了围棋学校。从此他由一位黑白场上的“杀手”,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位“棋师”。
  
  4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十多年来,郝奕教棋育人,开办棋校,一直过着富足充实的日子。然而公元1994年的那场变故,却一下子打破了他平静规律的生活。这一年,因政府要在郝奕的居住地冒家镇一带修建一座中心水库,冒家镇包括周围十几个村庄内的居民都迁出了原住地,从这以后郝奕的心便开始整日地揪着。郝奕自打得了那些珍宝之后,日夜都渴盼着能有人前来打探索取该宝,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他手中所藏宝物却一直无人问津。在此之前,他曾向冒家镇老辈人打探过留书之人——冒云铭的大名,但老人们回答得都相当模糊,他们只知冒云铭解放前曾是冒家镇有钱有势的人物,但具体详情却无人知晓。如今水库建成,冒家镇早已不复存在,他还从哪儿再等或再找这留宝之人呢?他若找不到宝物的主人,这一辈子又怎能安心呢?须知他手中的这些宝物不仅挽救过他的生命,而且还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轨迹,所以他出于感恩也好,守信也罢,总之他今生今世一定要想方设法寻到宝物的主人,将宝物完璧归赵。为了寻找宝物的主人,他曾想过各种办法,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也登过一些寻人启事,这些启事虽然没透露宝物的内容,但寻找冒家镇的冒云铭以及他后人的消息,却在报刊的显要位置刊登得十分清楚。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宝物的主人却始终没有出现过。他心中感到了万般的无奈。
  又过了几年的时间,索宝之人仍没有一点消息。这天晚饭过后,郝奕在客厅用电视摇控器搜索电视节目的时候,中央电视台2套正在播放的《鉴宝》节目,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他立刻将频道锁定,聚精会神地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眼前突然一亮,一个念头立刻闪现在了他的脑海中。嘿,我何不带着宝物上中央电视台走一趟呢?想到此,他急忙将正在厨房洗碗的妻子秀敏喊了过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了秀敏,秀敏听后,怀疑地问道:“这法子行吗?”“试一试嘛,万一人家看了节目找上门来呢?你可知道,央视的节目海外有转播呢。”郝奕这么一说,秀敏也觉得可行:“那你就去试试吧。”
  说办就办。翌日,郝奕先给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言明自己有宝物需栏目组的专家帮助鉴定。在征得栏目组人员的同意后,郝奕兴奋地来到地下室,将那幅《松下手谈图》拿了出来。明日,他将亲赴北京,上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组,请专家对《松下手谈图》做一个权威性的鉴定,看看此画是否为郑板桥的真迹,价值几何。为了行程安全,郝奕上路时,秀敏特意叫上了她的弟弟孙秀川陪郝奕一同前往。
  去央视《鉴宝》栏目组鉴宝的过程十分顺利,专家不仅鉴定出《松下手谈图》乃郑板桥真迹,并且还给出了150万元的高额估价。而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鉴宝》栏目组将鉴宝全过程在央视经济频道进行了全程播放,起到了郝奕来此的真正目的——宣传作用。在回家的路上,郝奕的妻弟孙秀川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姐夫,你这下可大发了。我陪你来这么一趟,将来你卖画的钱怎么也得分我十万八万吧。哎,对了,你这画是从哪儿得来的?”秀川好奇地问道。郝奕却微微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5
  
  郝奕在央视露脸后,经多家媒体又加以报道,郑板桥《松下手谈图》惊现万安县郝先生之手的消息在全国不胫而走。
  郝奕刚一回家,不少的文物商贩,古画收藏者便纷纷寻上门来,要求收购该画,而且画价一涨再涨,最后竟然涨到了200万元。尽管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前来索画的,但郝奕心中却也喜不自禁——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他相信,有购画者就一定会有索画者。他对那些前来购画的均一一婉言谢绝,言明此画只是代人收藏,并不出售。来人见郝奕在高价面前毫不动心,只好一个个败兴而去。
  秀敏的弟弟秀川自从得知姐夫手中有张现在价值近200万元的珍画之后,便不时地前来家中走动,力劝姐夫将画出手,以便向姐夫借些钱买辆小轿车玩玩,因为他太喜欢车了。可无论他怎么劝说,郝奕就是不理他的碴儿。秀川见郝奕愚顽不化,只好背地里向姐姐埋怨,说郝奕小气抠门死脑筋一个。秀敏见弟弟不是外人,只好将珍宝一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秀川在得知了详情之后才打消了心中奢望,不再上门。
  这天,郝奕家中突然来了两位广东男子。这两位男子,一位五十多岁,生得满脸虬须;另一位二十出头,生得清秀挺拔。二人一进家门便上前热情地拉住郝奕的手,用粤语问道:“你可是郝奕郝先生?”“是的。”郝奕连忙回答。“我可找到你了,我是冒云铭的儿子啊。”郝奕闻听冒云铭三字,心中顿时大喜:“你,你们……我可盼到这一天了!”他高兴得语无伦次,急忙招呼秀敏为客人沏茶让坐,询问客人详情,二位客人也不客气,直截了当地讲明了其来意。
  虬须客名叫冒飞,是藏宝之人冒云铭的儿子。同冒飞一同前来的年轻人是他的儿子冒小龙。前不久,父子二人获悉祖传珍宝之一的《松下手谈图》惊现央视《鉴宝》栏目之后,才知家中埋藏珍宝已被人取走,于是便按图索骥,寻到了郝奕这里……郝奕在听了冒飞的讲述之后,激动万分,正欲前往地下室取宝,忽然想起冒云铭书信中所言:凡取宝人须对上“一曲离歌两行泪,人间由命非由他”的诗句方可给予认领,于是他在说明事由后,将“一曲离歌两行泪”缓缓吟出。冒飞闻听立时答出下句:“不知何地再逢君”。郝奕听后心头一紧,冒飞所答并非书中要求对的“人间由命非由他”的句子啊。为了慎重起见,郝奕特意又强调了一次:“我说的是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一曲离歌两行泪。’”“是啊,我对的是韦庄的下一句‘不知何地再逢君’啊。”冒飞仍旧没有对上“人间由命非由他”一句。对方对句有了很大出入,郝奕心中立时警觉起来,来人难道有诈?为了探明事情的真伪,郝奕当下并不动声色,而是满脸堆笑地先稳住对方:“好,二位先在此稍等,我这就去取宝物。”冒飞父子相互对视一笑:“不急,不急。”
  郝奕出得家门,找一僻静处,掏出手机,拨打了公安局110报警台。
  十五分钟后,两辆警车风驰电掣般地向郝奕家驶来。车停后,车上的几名公安人员立刻冲进了家中。等待取宝的冒飞父子俩见状,不由地大惊失色,二人很快被公安人员带到了公安局。
  
  6
  
  郝奕的怀疑一点没错,经过公安人员的严厉审讯,冒飞父子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冒飞真名叫李大宽,冒小龙名叫刘爽,二人均为文物贩子。前不久,二人闻听郝奕手中藏有郑板桥《松下手谈图》的真迹之后,便前往万安县,准备以高价购买该画。二人来到万安县打听郝奕的过程中,经人介绍认识了秀敏的弟弟孙秀川,于是便同孙秀川交谈了起来。孙秀川自从从姐姐那里知道了画的来历之后,对郝奕卖画一事虽然已不抱任何奢望,但近200万元的画价却仍时时地攫着他的心。眼下,眼见得又有人前来买画,他突然生出一个邪念——趁郝奕寻找珍宝主人心切之际,加上从姐姐秀敏处了解到的一些内情,何不借助广东的这两位文物贩子,将郝奕手中所藏珍宝骗到自己手中呢?于是他将自己这一想法告诉李大宽二人,他要二人扮成珍宝的主人冒云铭之子之孙,前往郝奕处骗宝,事成之后,双方二一添作五,平分画款。李大宽二人在听了孙秀川的计谋之后,自然喜不自胜,三人一拍即合,很快便付诸了行动。然而,令其没料到的是,在最后眼看宝物就要到手之际,李大宽对出的诗句却出现了错误,使得这一骗宝美梦最终破灭。其实在此之前,这三人对所要答对的诗句也进行过一番研究。当时秀敏在同孙秀川讲述珍宝来历的时候,孙秀川只记住了秀敏所言的第一句诗“一曲离歌两行泪”,而要求取宝人所对出的下一句诗,秀敏当时没讲,秀川那会儿也没想到将来要骗宝,故而也没当回事去问。眼下骗宝要应用下一句诗,孙秀川才感觉到了其重要性。他想返回头去再问一下秀敏,可他做贼心虚,又怕露了马脚。于是他搬来诗歌词典找出“一曲离歌两行泪”一句,发现该句乃唐代诗人韦庄之作,便想当然地将“一曲离歌两行泪”的下一句——“不知何地再逢君”转告李大宽,结果正是这一句看似合意,但却并非所对的诗句坏了他的大事,使得郝奕产生警觉,让眼看就要到手的宝物付之东流,而且自己还招来了身陷囹圄的灾祸。看来世间万事真的是“人间由命非由他”,该你得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得的,上天定不会让你得到。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