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卷 妇人

 



  妇人一

  此卷宋版原缺,予考家藏诸书得十一人补之,其余缺文尚俟他日,十山谈恺志(本卷原缺,谈氏初印本有此卷,未知所出,后印本撤出。附增识语云云,今将初印本此卷附录于后,以资参考)。
   洗氏 卫敬瑜妻 周迪妻 邹待征妻 窦烈女 郑神佐女 卢夫人 符凤妻 吕荣 封景文 高彦昭女 李诞女 (以下俱缺) 义成妻 魏知古妻 侯四娘 郑路女 邹仆妻 歌者妇
   洗氏
   洗氏。高凉人。世为南越首领,部落十余万。幼贤明,在父母家,能抚循部众,压服诸越。高凉太守冯宝闻其志行,娉为妻。每与夫宝,参决词讼,政令有序。侯景反,都督萧勃征兵入援,遗刺史李迁仁召宝。宝欲往,氏疑其反,止之。后果反。宝卒,岭表大乱,氏怀集之,百越晏然。子仆尚幼,以氏功封信都侯,诏册氏为高凉郡太夫人,赉繍幰油络驷马安车,鼓吹麾幢旌节,如刺史之仪。仆卒。百越号夫人为圣母。王仲宣反,夫人帅师败之。亲披甲乘马,巡抚诸州,岭南悉定。封谯国夫人。幕府署长史,官属给印章,便宜行事。皇后赐以首饰及宴服一袭。时番州总管赵纳贪虐,黎獠多亡叛。夫人上封事论之,敕夫人招慰。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德意,所过皆降。文帝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卒谥诚敬。
   洗氏,高凉人,世代为南粤首领,部落有十余万人。洗氏自幼就贤惠聪明,未出嫁时,就能安抚部落中的民众,压服各方粤人。高凉太守冯宝听说了她的志向和操守,娶她为妻子。她常常与丈夫冯宝一起,参与决策诉讼,使这里的行政措施和法令井然有序。侯景反叛,都督萧勃调集军队支援,并派遣刺史李迁仕去召见冯宝,冯宝想要前往,洗氏怀疑他也要反叛,就阻拦了他,后来果然反叛。冯宝死后,岭南大乱,洗氏又使人们归顺于她,百粤之地平静下来。当时洗氏的儿子冯仆还小,但由于洗氏的功劳封他为信都侯,皇帝下诏书册封洗氏为高凉郡太夫人,赏赐一驾挂着刺绣帷幔悬垂着丝质网绳套着四匹马的安车,鼓乐喧天,仪仗旗帜飘拂,并持有旌节,如迎接刺史一级官员的仪式。儿子冯仆死后,百粤人称夫人为圣母。王仲宣反叛,夫人率师平乱,并披甲骑马,亲自到各州去安抚,岭南一带全部安定,又被册封方谯国夫人。幕府中的长史,及所属官吏都授给印章,遇事不必先上奏,可以自行决断处置。皇后还赐予她各种首饰及一套宴礼服。当时番州总管赵讷十分贪婪残暴,当地土著人纷纷逃亡或反叛,夫人上了一份密封章奏要求给他论罪,皇帝下诏让夫人对当地的民众进行安抚并招之归顺。夫人亲自带着诏书,自称是朝廷的使者,经历了十几个州,宣扬讲述皇帝的恩惠,凡是她所经过的地方全都归顺。文帝赐给夫人临振县汤沐邑。死后谥号为城敬。
   洗氏
   洗氏高州保宁人也。身长七尺,多智谋,有三人之力,两乳长二尺余。或冒热远行,两乳搭在肩上。秦末五岭丧乱,洗氏点集军丁,固护乡里,蛮夷酋长不敢侵轶。及赵陀称王,遍霸岭表,洗氏乃赍军装物用二百担入觐。赵陀大慰悦。与之言时政及论兵法,智辩纵横,陀竟不能折。扙委其治高梁,恩威振物。邻郡赖之。今南道多洗姓,多其枝流也。(出《岭表录异》,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洗氏是高州保宁人。身高七尺,很有智谋,有三个人的力气,两只乳房长二尺多,有时冒着酷暑远行,便把两只乳房搭在肩上。秦朝末期五岭之地起祸乱,洗氏招集选派兵丁,固守家乡,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不敢侵袭。等到赵陀称王,占据整个岭南地区时,洗氏便带上要赠送的二百担军装和物资去拜见,赵陀极为喜悦。洗氏与他谈时政论兵法,智谋和辩才都纵横自如,赵陀竟辩驳不倒她,委托她治理高凉之地。她的恩威震动了远近的民众,相邻的州郡都依附于她。如今岭南多有洗姓,那大多数都是她家族的后代。
   卫敬瑜妻
   卫敬瑜妻,年十六而夫亡。父母舅姑欲嫁之,乃截耳为誓,不许。户有巢燕,常双飞,后忽孤飞,女感其偏栖,乃以缕系脚为誌。后岁,此燕果复来,犹带前缕。妻为诗曰:"昔年无偶去,今春又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原缺出处,许刻本作出《南雍州记》)
   卫敬瑜的妻子,十六岁时就死了丈夫。父母及舅舅姑姑都打算让她改嫁,她割掉耳朵立誓,决不改嫁。她家住着一窝燕子,经常是双双伴飞,后来忽然变成了单飞燕,此女有感于它的孤处,便用一根丝线系在它的脚上作记号。第二年,这只燕子果然又飞回来,还带着以前的丝线,她写诗道:"昔年无偶去,今春又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
   周迪妻
   周迪妻某氏。迪善贾,往来广陵,会毕师铎乱,人相略卖以食。迪饥将绝,妻曰:"今欲归,不两全。君亲在,不可并死。愿见卖以济君行。"迪不忍,妻固与诣(诣原作请,据黄本改)肆,售得数千钱以奉迪。至城门,守者谁何,疑其诒,与迪至肆问状,见妻首已在于枅突。迪裹余体归葬之。(未注出处,谈氏引自《新唐书》)
   周迪的妻子某氏。周迪很善于做买卖,往来于广陵,正好遇上毕师铎叛乱,人们都互相抢掠出卖而赚钱吃饭,周迪已经饿得快要死去了,妻子道:"如今想要回去,就不能两全了。你有老人在世,我们二人不能一块死,只希望把我卖掉以便救济你返回去。"周迪不忍心,妻子决然地来到贩卖人口的店铺,卖钱数千都送予周迪。走到城门的时候,守门人盘查审问,怀疑他们是在欺骗,便要与周迪去店铺核实,此时见妻子的头已经置于她依靠的横梁木上。周迪包裹起剩余的尸骨归来后把她埋葬。
   邹待征妻
   邹待征妻薄者,武康尉自牧之女也。从待征官江阴。袁晁乱,待征解印窜匿,薄为贼所掠,将污之,不从。语家媪,使报待征曰:"我义不辱。"即死于水。贼去,得其尸,义声动江南。闻人李华作《哀节妇赋》曰:昔岁群(群原作随,据《全唐文》卷三一四改)盗并起,横行海浙。江阴万户,化为凝血。无石不焚,无玉不折。峨峨薄媛,炯然名节。自牧之子,邹征之妻。玉德兰姿,女之英兮。邹也避祸,伏于榛莽。婉如之宾,执为囚虏。匍匐泥沙,极望无睹。出授官之告,托垂白之姥。姥感夫人,爰达邹君。兵解求尸,在于江滨。哀风起为连波,痛气结为孤云。凫雁为之哀鸣,日月为之蒙昏。端标移景而恒直,劲芳贯霜而犹存。知子莫如父,诚哉长者之言。(未注出处。谈氏引自《新唐书》)
   邹待征的妻子名字叫薄,是武康县尉自牧的女儿。待征到江阴做官,薄也跟随而去。袁晁叛乱,待征扔掉官印逃跑躲避,薄被敌人抢走,想要污辱她,薄不依从,告诉她家的一个老女仆,并让她告诉待征说:"我的义节不能玷污,我宁可投江而死。"敌人退走后,得到了她的尸体,她的声誉传遍了江南。听说此事的人有个叫李华的写了一篇《哀节妇赋》:"去年群盗并起,横行于沿海江浙一带。江阴的千家万户,都化为一片片凝血。他们无石不烧,无玉不断。巍巍薄女,名节光耀,自牧之女,邹郎之妻,洁白的品德,芬芳的姿质,是女中的英豪。邹待征避祸,藏于丛生的草木之中,她仿佛被抛弃了一样,被捕捉而成为囚徒。当时是在泥沙中尽力爬行,极力盼望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而被投降的官吏告密。夫人托一个白发老妇给带话,老妇被夫人所感动,于是把夫人的话转达给邹待征。兵乱解除后去寻找尸体,发现于江畔。哀风为她荡起水波,云气为她结成孤云。凫雁为她哀鸣。日月为她蒙辉。端标移景而恒直,盛开的香花即使遭了严霜而香气依然存在。知道孩子的谁也不如自己的父亲,最可信的是长辈的话。"
   窦烈女
   奉天县窦氏二女伯娘、仲娘,虽长于村野,而幼有志操。住与邠州接界。永泰中,草贼数千人持兵刃,入其村落,行剽劫。闻二女有容色。姊年十九,妹年十六,藏于岩窟间。贼徒拟为逼辱,乃先曳伯娘出,行数十步,又曳仲娘出,贼相顾自慰。行临深谷,伯娘曰:"我岂受贼污辱。"乃投之于谷。贼方惊骇,仲娘又投于谷。谷深数百尺,姊寻卒,仲娘脚拆面破,血流被体,气绝良久而苏。贼义之而去。京兆尹第五琦感其贞烈,奏之,诏旌表门闾,长免丁役,二女葬事官给。京兆尹曹陆海,首赋以美之。(未注出处,谈氏引自《唐书烈女传》)
   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谓希烈曰:"忠而勇,一军莫如陈仙奇。其妻窦氏,仙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以坚仙奇之心。"希烈然之。因以姊事仙奇妻。尝间谓曰:"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因早图遗种之地。"仙奇妻然之。兴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俾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桂娘曰:"希烈子谓分遗仙奇妻。"且以示无事于外。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殡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次朱染帛丸如含桃。仙奇发丸见之,言于薛育曰:"两日称疾,但怪乐曲杂发,尽夜不绝,此乃有谋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明日,仙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衙门,请见希烈。烈子迫出拜,愿去伪号,一如李纳。仙奇曰:"尔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妻及子函七首以献,陈尸于市。后两月,吴少诚杀仙奇,知桂娘谋,因亦杀之。(出《樊川集》,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奉天县有两个姓窦的女子叫伯娘、仲娘,虽然生长在乡村荒野,但自幼便有志向和节操。她们居住在与邠州相邻界的地方。唐朝永泰年间,有草贼数千人手持兵器,进入她们的村落,进行抢劫。他们听说这两个女子很有姿色。当时姐姐十九岁,妹妹十六岁,他们正藏在岩洞里,贼徒们想要对她们强行污辱,于是先从洞中拽出伯娘,走了数十步,又拽出了仲娘,贼徒们相互望了望,心中都很满意。等走到深谷边上,伯娘说了声:"我怎能受你们这些强盗的污辱!"便跳下深谷去。强盗们还在惊惧中,仲娘也跳下去。谷深有数百尺,姐姐很快就死去了,仲娘摔得脚断脸破,遍身流血,断气很久又曾苏醒过,强盗这才作罢而去。京兆尹第五琦感叹二女的贞烈,便奏于皇帝,皇帝下诏表彰了她们的世家,并永久免除她们的丁役,二女的葬事花费全部由官家付给。京兆尹曹陆海,头一个写赋赞美她们。
   烈女姓窦,字桂娘。父名良,唐朝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桂娘生得很美,从小读书,很有文采。李希烈攻破汴州,派兵到窦家把桂娘抢走,快要走出门的时候,回头对她的父亲说:"多加慎重不要悲伤,我一定能灭掉这些贼寇,让大人在天子那里取得富贵。"桂娘是因为有才能和姿色,李希烈才让她伴随于自己身边的,因此她很快就巧妙地取得了李希烈的信任。凡是李希烈的机密,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的,桂娘全都能够听到。李希烈要回蔡州时,桂娘曾对他说:"要论忠诚和勇敢,全军谁也不如陈仙奇。他的妻子窦氏,陈仙奇是极宠爱信任的,我希望能与她互相往来,以姊妹相论,好对她慢慢劝说,以便使陈仙奇的心更坚定。"李希烈答应了她。于是桂娘把陈仙奇的妻子当做姐姐来事奉。桂娘曾为离间李、陈之间的关系而对她说:"李贼凶残无道,早晚会失败,姐姐应该及早谋划投奔的地方。"仙奇的妻子同意这样做。兴元元年,李希烈暴死,他的儿子迟迟不公布,他打算全部杀掉那些老将校,让少壮派取代。计谋尚未决定时,来了一个进献樱桃的人,桂娘说:"希烈的儿子请你分出一些赠送给仙奇的妻子。"并以此来表现出自己对外面没有任何不正常的事。于是她在一片蜡帛上写道:"李希烈前日已死,灵柩停放在后堂。其子打算诛杀各大臣,你们自己要想好计谋。"接着用红色把帛丸染得如樱桃一样。仙奇发现了帛丸看到字后,告诉薛育说:"两天来一直对外称病,只是演奏一些杂怪乐曲,彻夜不停,看来是有计谋没有定下来。其实这是想对外表示出空闲无事,好不让人们生疑。"第二天,仙奇、薛育各自派兵到衙门喧哗,请求见希烈。希烈的儿子被迫出来拜见,并愿意去掉伪号,仍如过去一样称李纳。陈仙奇道:"你等叛逆,天子有令!"于是斩了希烈的妻子儿子等七人的头献给朝廷,并把他们的尸体陈于大街上示众。两个月后,吴少诚杀了陈仙奇,他知道前事出于桂娘的谋划,于是也杀了桂娘。
   郑神佐女
   大中五年,兖州瑕丘县人郑神佐女,年二十四,先许适驰雄牙官李玄庆。神佐亦为官健,戍庆州。时党项叛,神佐战死,其母先亡,无子。女以父战殁边城,无由得还,乃剪发坏形,自往庆州,护父丧还。至瑕丘县进贤乡马青村,与母合葬。便庐于坟所,手植松桧,誓不适人。节度使萧俶以状奏之曰:伏以闾里之中,罕知礼教。女子之性,尤昧义方。郑氏女痛结穷泉,哀深陟岵。投身沙碛。归父遗骸。远自边陲,得还闾里。感蓼莪以积恨,守丘墓以誓心。克彰孝理之仁,足励贞方之节。"诏旌表门闾。□赞曰:政教隆平,男忠女贞。礼以自防,义不苟生。彤管有炜,兰闺振声。"关睢"合雅,始号文明。(未注出处,谈氏引自《唐书·列女传》)
   唐朝大中五年,兖州瑕丘县郑神佐的女儿,二十四岁,已答应嫁给驰雄牙官李玄庆。郑神佐也是个当兵的,戍守于庆州。当时党项叛乱,郑神佐战死。郑女的母亲先已死去,他们没有男儿。郑女因为父亲战死在边城,再也无法回来,便剪去头毁掉女子的相貌,独自一人前往庆州,护送父亲的遗体回来。将遗体运送到瑕丘县进贤乡马青村,与母亲合葬,便住在坟地的房子里,并亲手栽种了松柏,发誓永不嫁人。节度使萧俶将此事写成文状奏予皇帝说:"在乡里之中,很少懂得礼教,而乡村女子的本性,尤其不明白做人的正道。但是郑氏女子把悲痛完全凝结在坟墓中,以深深的悲哀怀念父亲,她投身于沙漠,收回了父亲的遗骨。从遥远边陲,能回到她故乡,并由悼念亡亲的悲郁之情而聚结为对敌人的仇恨,决心守护坟墓而发誓不再嫁人,应该表彰这种孝道精神,鼓励这种忠贞的节操。"皇帝下诏表彰了她的家庭。并赞扬道:"由于赏罚和教化使天下太平,男人忠诚女人坚贞,讲礼仪而能自我防范,讲正义而不苟且偷生。大笔生辉,闺房的名声大振,《关睢》符合雅的教化,这是第一个被称为文明的。"
   卢夫人
   卢夫人,房玄龄妻也。玄龄微时,病且死,诿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卢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龄,明无他。会玄龄良愈,礼之终身。□按《妒妇记》。亦有夫人,何贤于微时而妒于荣显邪?予于是而有感。(原缺出处,许刻本作《朝野佥载》)
   卢夫人,房玄龄的妻子。还是在房玄龄地位卑微时,有一次他病得将要死了,于是对她托言道:"我病得快要死了,你还年轻,不可守寡,你要善于侍奉那个后来人。"卢夫人哭着进入帷帐中,剜出一只眼珠示于房玄龄,以证明自己决不会有二心。恰巧房玄龄的病康复了,房玄龄对她终身都很敬重。可是考察一下《妒妇记》,那里面也有卢夫人,为什么在房玄龄卑微的时候她很贤惠,而到他地位显赫时她便有了妒忌之心呢?我于是很有些感慨。
   符凤妻
   玉英,唐时符凤妻也,尤姝美。凤以罪徙儋州,至南海,为獠贼所杀,胁玉英私之。对曰:"一妇人不足以事众男子,请推一长者。"贼然之,乃请更衣。有顷,盛服立于舟上,骂曰:"受贼辱,不如死。"遂自沉于海。(原缺出处。许刻本作出《朝野佥载》)
   玉英,唐朝时符凤的妻子,生得十分美丽。符凤因获罪而被流放于儋州,走到广州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并威胁玉英供他们奸淫。玉英道:"我只一个女人,哪里能侍奉这么多男子?请推举出一个年长的人来。"强盗们答应了她,便请她去换衣服。过了一会儿,玉英身着盛服站在船上,骂道:"受贼人的污辱,不如一死!"于是跳入海中。
   吕荣
   许升妻吕氏字荣。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荣父积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荣叹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感激自励,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寻被本州辟命,行至寿春,为盗所杀。刺史尹耀捕盗得之。荣迎丧于路,闻而诣州,请甘心仇人。耀听之。荣乃手断其头,以祭升灵。所郡遭寇贼,贼欲犯之,荣逾垣走。贼拔刀追之,贼曰:"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荣曰:"义不以身受辱。"寇虏遂杀之。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贼惶惧,叩头谢罪,乃殡葬之。
   许升的妻子吕氏字荣。许升年轻时是个赌徒,不修养自己的品行。吕荣曾经亲自去操持家里的产业,以便奉养她的婆母。并多次劝他钻研学业。许升每次有不良行为,她就流着眼泪对他进言规劝。吕荣的父亲长期积蓄的愤恨终于暴发出来,于是要叫回吕荣打算让她改嫁。吕荣叹息道:"这个命中应有的遭遇,在道义上也是不该离异再嫁的。"始终不肯回去。许升因此受到感动而自勉自励,于是到外地去求师学习,终于取得功名。不久被本州推荐任命为官,走到寿春县时,被强盗杀害。刺史尹耀捕捉到了那个盗贼,当吕荣去大路迎丧的时候,听说捕到盗贼。便来到州府,请求戮杀仇人,尹耀听允了她的要求,吕荣便亲手砍下盗贼的头,用以祭奠亡灵。后来郡内遭遇寇贼,强盗们要奸辱她,她越墙而走,强盗持刀将她追获,说:"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吕荣说:"为了节操道义,决不让身子受到污辱!"强盗于是将她杀死。这一天,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雷击电闪,强盗恐慌了,立即叩头谢罪,并把她埋葬了。
   封景文
   殷保晦妻,封敖孙也,名绚字景文,能文章草隶。保晦历校书郎,黄巢入长安,共匿兰陵里。明日,保晦逃,贼悦封色,欲取之,固拒。贼诱悦万词,不答。贼怒勃然曰:"从则生,不然,正膏我剑。"封骂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犹生也。"终不从逆贼手,遂遇害。保晦归,左右曰:"夫人死矣。"保晦号而绝。(未注出处,谈氏引自《新唐书》)
   殷保晦的妻子,是封敖的孙女,名绚字景文,会写文章,并擅长草书、隶书。殷保晦任校书郎时,黄巢进入长安,夫妻一起藏于兰陵。第二天,殷保晦逃走,贼人喜欢景文的美色,想要娶她,被她严厉拒绝。贼人好话说了千千万,封景文仍不答应。贼人勃然大怒道:"从我则生,不然的话,正好用你来润滑一下我的剑!"封景文骂道:"我乃是公卿之后,守节而死,虽死犹生!"一直不肯依从贼人而让他得手,于是被杀害。保晦回来,左右告诉他说:"夫人死了!"保晦痛哭而死去。
   高彦昭女
   高愍女名妹妹。父彦昭,事正己,及纳拒命,质其妻子,使(子使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守濮阳。建中二年,挈城归河南都统刘玄佐。屠其家,时女七岁,母李怜其幼,请免死为婢,许之。女不肯曰:"母兄皆不免,何赖而生。"母兄将被刑,遍拜四方,女问故,答曰:"神可祈也。"女曰:"我家以忠义诛,神尚何知而拜之。"问父所在,西向哭,再拜就死。德宗骇叹,诏太常谥曰"愍",诸儒争为之诔。彦昭从玄佐救宁陵,复汴州,授颖州刺史,朝廷录其忠。居州二十年不徙,卒赠陕州都督。(原缺出处,许刻本作出《广德神异录》)
   高愍女,原名叫妹妹。父亲高彦昭,原来在正己手下做官,等到让他归顺时被他拒绝。于是留下他的妻子儿女为人质,派他去驻守濮阳。唐朝建中二年,高彦昭带着城池归府河南都统刘玄佐,因而他的家属全被屠杀。当时他的女儿才七岁,母亲李氏可怜她还年幼,请求免她一死去做婢女,他们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女儿不肯,道:"母亲哥哥都不免死,还依靠谁活着?"母亲和哥哥将要被执行,于是遍拜四方,女儿问为何要拜,母亲说:"这是向神祷告乞求。"女儿道:"我们家是因为忠义而被杀,神怎么不知道而还要去拜它?"她问过父亲在哪里,便面向西方痛哭,再拜而后赴死。德宗对此女很惊叹,下诏由太常博士为此女立谥号为"愍",许多儒士都争相为她写悼念文章。后来高彦昭随刘玄佐援救宁陵,收复汴州,被授予颖州刺史,朝廷记载了他的忠君事迹。他在颖州任职二十年而未迁调,死后追赠为隘州都督。
   李诞女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下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围一丈。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喻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患之。共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辄夜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前后已用九女。一岁将祀之,募索未得。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留。今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不听去。终不可禁止。寄乃行,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作数石米糍蜜麸以置穴口。蛇夜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赐赏。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法。其歌谣至今存焉。(出《法苑珠林》,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东越的闽中县有一座庸岭,从下面到岭顶要走数十里路。在岭北坡的阴湿地带,有一条大蛇,长有七八丈,身围有一丈,当地的土著人对它常常感到恐慌。东治的都尉以及所属县邑的长吏们多有被蛇咬死的,于是使用牛羊祭祀,可是仍然不太平,或者给人托梦,或者告诉巫师,说想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都尉令长们都很担忧害怕,就一起去寻找那些婢奴生的或罪犯家的小姑娘先领来养着,到了八月初,便祭送到蛇洞口,蛇到晚上就出来将她吞食了。年年如此,前后已送去了九个童女。有一年,快要到祭礼的日期了,可是没有招募童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个女儿没有一个男儿,他的小女儿名叫李寄,应招要去,父母不让,李寄道:"父母不要相留,如今只生了我们六个女儿,没有一个男儿,你们虽有孩子也像没有一样。我活着不会有缇萦拯救父母那样的功劳,不能供养老人,白白地浪费衣服粮食,活着也对家庭无益,不如早点死了。把我卖了,还可以少得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这不是一件好事吗?"父母仍然疼爱她不让她去,然而终于没能禁止,李寄还是去了。她去求要到一把好剑和一条咬蛇犬,到了八月初,便到庙中来坐,怀中藏着剑并领着狗。她先把几石用蜂蜜炒的糍粑放在洞口,到了晚上蛇便出来了,那蛇头大如谷仓,眼睛如二尺镜,闻到糍粑的香味,先去吞食。这时李寄放出狗,那狗扑上去便咬,李寄随后冲上去用剑砍杀。那蛇于是窜出洞来,到了庙的庭院便死了。李寄到洞中去察看,得到那九个童女的头骨,全举在手中走出来,悲痛地说:"你们太怯弱了,全都被蛇吃掉,实在太可怜了!"于是李寄缓步而归。越王听说此事后,娶李寄为王后,授予她父亲将乐县令,母亲及姐姐们也都有赏赐。从此东治之地再也没有妖邪作乱,那赞颂李寄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义成妻
   汉源县人义成妻,壮年无子。夫死将葬,及先殡时,含毒药酒,至未入墓时,抚棺吞之而死。乃为合葬焉。时以状闻,有诏赐帛。事见常琥《国志》。(出《黎州国经》,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汉源县人义成的妻子,到了壮年也没生儿子。丈夫死了将要埋葬,在没有下葬之前,她先含上一口毒药酒,等到就要入墓时,她抚着棺材吞酒而死。于是把他们一起合葬。当时皇帝从上奏的文书中知道了这件事,下诏书给予表彰并赐予布帛。此事见于常琥国志。
   魏知古妻
   唐工部尚书魏知古,性雅正,善属文。年七十,卒于位。妻苏氏不哭。比至,香水洗浴,含袭讫,举声一恸而绝。与尚书同日合丧。时奇其节,以为前代未之有。(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唐朝时,工部尚书魏知古,性格文雅正直,善于写文章。七十岁时,死于任上。他的妻子苏氏开始并未哭,等她来到之后,先是用香水为他擦洗身子,再给他口中含上玉换好衣裳之后,一声痛哭而死去,与尚书同日合葬。当时人们十分惊奇她的节操,认为这是从前没有过的。
   侯四娘
   至德元年,史思明未平,卫州有妇人侯四娘等三人,刺血谒于军前,愿入义营讨贼。(出《独异志》,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唐朝至德元年,史思明叛乱尚未平息,卫州曾有侯四娘等三名妇女,刺血为誓拜于军前,要求加入正义之师去讨贼。
   郑路女
   郑路昆仲有为江外官者,维舟江渚。群偷奄至,即以所有金帛罗列岸上,而恣贼运取。贼一不犯,曰:"但得侍御小娘子足矣。"其女则美色,贼潜知之矣。骨肉相顾,不知所以答。女欣然请行。其贼即具小舟,载之而去。谓贼曰:君虽为偷,得无所居与亲属焉?然吾家衣冠族也。既为汝妻,岂以无礼见逼。若达所止,一会亲族,以托好仇足矣。"贼曰:"诺。"又指所偕来二婢曰:"公既以偷为名,此婢不当有,为公计,不若归吾家。"贼以貌美,其言且顺,顾已无不可者,即自鼓其棹,载二婢而去。女于是赴江而死。(出《玉泉子》,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郑路兄弟有到江南去做官的,他们把船停泊在江中的小岛旁,突然来了一群强盗,他们就把所有的金帛等贵重物品都陈放在岸上,任贼人随便拿取。可是贼人却一件不要,说:"只要得到侍御史的小娘子就满足了。"郑路的女儿是个美人,贼人是在暗中知道的。骨肉亲人面面相顾,不知该如何回答为妥,而郑女却欣然同意随他而去。那贼也有小船,便载她而去。郑女对那贼人道:"你虽然以偷盗为生,可是能没有家和亲属吧?然而我家是士大夫家族。如今既然要做你的妻子了,怎么能对我无礼相逼呢?要是到达你所去的地方,见到你的亲属,能把你的妻子安顿托附好我就满足了。"那贼人说:"行。"郑女又指着带来的两个婢女道:"你既然以偷为名,就不该有这些婢女,为你打算,不如把她们送回我家好。"那贼人因为她貌美,她说什么他都顺从,因此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便亲自划桨,载着二个婢女走了。郑女于是跳江而死。
   邹仆妻
   梁末龙德壬午岁,襄州都军务邹景温移职于徐,亦绾都军之务。有劲仆(失其姓名),自恃拳勇,独与妻策驴以路。至宋州东芒砀泽,素多贼盗,行旅或孤,则鲜有获免者。其日与妻偕憩于坡之半双柳树下,大咤曰:"闻此素多豪客,岂无一人与吾曹决胜负乎!"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一夫自后双手交抱,搏而仆之,其徒遽扼其喉,抽短刃以断之。斯仆随身兵刃。略无所施,盖掩其不备也。唯妻在侧,殊无惶骇,但矫而大呼曰:"快哉!今日方雪吾之耻也。吾比良家之子,遭其俘掠,以致于此。孰谓无神明也!"贼谓诚至而不杀,与行李并二驴驱以南迈。近五六十里,至亳之北界,达孤庄南而息焉。庄之门有器甲,葢近戍辷警之卒也。其妇遂径入村人之中堂,盗亦谓其谋食,不疑也。乃泣拜其总首,且告其夫适遭屠戮之状。总首闻之,潜召其徒,俱时执缚,唯一盗得逸。械送亳城,咸弃于市。其妇则返襄阳,还削为尼,誓终焉之志。(出《玉堂闲话》,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后梁朝末期龙德壬午年,襄州都军务邹景温调任去徐州,仍然掌管都军之务。他有一个很强健的仆人(姓名已不详),仗着自己有武功而勇猛有力,便独自与妻子骑驴上路。走到宋州东芒县的砀泽,这里平素多有强盗,路经这里的人凡有孤单的,很少能免除被抢劫杀害的,这天他便与妻子在这里的坡旁双柳树下歇息,他大声讲道:"听说此地平素多有豪客,怎么没一个敢来与我决一胜负啊!"话音刚落,便有五六个强盗从树丛中跳出来,一人从后边双手将他抱住,与他拼搏并把他扑倒,那贼手下的众徒便立即按住他的脖子,抽短刀将其斩断。这个仆人随身携带的武器,丝毫没有用上,是乘其不备而袭击的。他的妻子在旁边,没有表现出一点惊慌,只是假装地大喊道:"痛快!今天才洗刷掉我的耻辱。我本是良家之女,遭到他的抢掠,才到了这里,谁说没有神明啊!"强盗们认为她很真诚而没有杀她,带着她和行李并赶着两头驴一起向南走去。走了将近五六十里,到了亳县的北界,在孤庄的南面开始休息。庄子的大门站着带兵器的人,那是在这里警戒和守卫村庄的人。那妇人便径直走到村民的家中。强盗们也认为她去要吃的,没有怀疑她。妇人于是哭着去拜见了村中的总首,并且讲述了她的丈夫刚刚遭屠杀的情况。总首听说后,秘密地召集他手下的人,一起把他们拘捕绑上,只有一人逃走。然后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亳城,他们都被斩首于市并陈尸示众。那妇人则返回襄阳,削发为尼,立下终身当尼姑的志向。
   歌者妇
   南中有大帅,世袭爵位,然颇恣横。有善歌者。与其夫自北而至,颇有容色。帅闻而召之。每入,辄与其夫偕至,更唱迭和,曲有余态。帅欲私之,妇拒而不许。帅密遣人害其夫而置妇于别室,多其珠翠,以悦其意。逾年往诣之,妇亦欣然接待,情甚婉娈。及就榻。妇忽出白刃于袖中,擒帅而欲刺之。帅掣肘而逸,妇逐之。适有二奴居前阖其扉,由是获免。旋遣人执之,已自断其颈矣。(出《玉堂闲话》,原缺,据谈氏初印本附录)
   南中地区有一个大帅,世袭爵位,然而十分放纵蛮横。有一个善于唱歌的女子,与她的丈夫从北方来,那女子很有姿色,大帅听说后便召见了她。每次到大帅的府第,总是与她的丈夫一起来,轮唱和声,歌声回旋缭绕。大帅想要和她做爱,那女子拒而不允。大帅便秘密派人害死她丈夫并把她安置于别室,还为她置办了珍珠翡翠等许多首饰,以取悦于她的心。过了年后大帅到她那去,那女子也欣然接待,而且情意十分缠绵。等到上了床,那女子突然从衣袖中拔出一柄雪亮的匕首,按住大帅想要制服他,大帅拉住她的胳膊抽身逃走。那女子去追他,正好有两个奴仆在她到来之前抢先关上大门,因此幸免逃脱。随后便派人捉拿她,那女子已自己砍断脖子。

  妇人二

  贤妇
   徐才人 卢氏 董氏 高睿妻 崔敬女 李畬母 卢献女 邓廉妻 肃宗朝公主 潘炎妻 刘皇后 河池妇人 贺氏
   才妇
   谢道韫 杨容华 上官昭容 张氏 杜羔妻 张睽妻 关图妹 鱼玄机 牛肃女 慎氏 薛媛 孙氏
   贤妇
   徐才人
   徐氏名惠,坚之女也,生五月能言。唐太宗以为才人,特迁为充容。军旅未宁,上疏谏修宫室,词甚典美。上然之。(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大事神异运》)
   徐惠是徐坚的女儿,出生后五个月就能说话。唐太宗把她选为宫中的才人,又特意将她迁升为随军充容。在战事尚未平息,军旅生涯尚未结束时,徐惠便给唐太宗上疏,劝谏不要修建宫室。她写的奏章文词极为典雅华美,皇上欣然采纳了她的建议。
   卢氏
   狄仁杰之为相也,有卢氏堂姨居于午桥南别墅。姨止有一子,而未尝来都城亲戚家。仁杰每伏腊晦朔,修礼甚谨。常经雪后休假,仁杰因候卢姨安否。适表弟挟弓矢,携雉兔而来归,进膳于母,顾揖仁杰,意甚轻简。仁杰因启于姨曰:"某今为相,表弟有何乐从,愿悉力从其旨。"姨曰:"相自贵。尔姨止有一子,不欲令其事女主。"仁杰大惭而退。(出《松窗杂录》)
   狄仁杰身为则天女皇的宰相时,有个姓卢的堂姨住在午桥南面的庄园里。堂姨有个独生儿子,从来没来过都城的亲戚家。仁杰为皇上办事勤勤恳恳,十分认真,直到年末才能休息几天。休假之日,仁杰便到庄园看望卢姨,正赶上表弟腋下挟着弓箭手里拎着山雉野兔从外面回家。他进屋后就侍候母亲用饭,一面向旁边的狄仁杰随便地打招呼致意,并不把这位当朝宰相十分放在心上。仁杰便向堂姨说:"我现在是朝廷宰相,表弟喜欢干什么,我一定尽力让他如愿以偿。"卢姨说:"宰相的权势自然是极为显贵的。你姨只有这么个独生儿子,我不想叫他去侍候女皇。"狄仁杰听了,心里十分羞愧。
   董氏
   则天朝,太仆卿来俊臣之强盛,朝官侧目,上林令侯敏偏事之。其妻董氏谏止之曰:"俊臣国贼也,势不久。一朝事坏,奸党先遭。君可敬而远之。"敏稍稍而退。俊臣怒,出为涪州武隆令。敏欲弃官归,董氏曰:"速去,莫求住。"遂行。至州,投刺参州将,错题一张纸,州将展看,尾后有字,大怒曰:"修名不了,何以为县令?"不放上。敏忧闷无已。董氏曰:"但住,莫求去。"停五十日。忠州贼破武隆,杀旧县令,略家口并尽。敏以不计上获全。后俊臣诛,逐其党流岭南,敏又获免。(出《朝野佥载》)
   武则天当朝时,太仆卿来俊臣权势显赫,专横拔扈,深为朝廷官员所不满和警惕,而上林令侯敏却偏偏与他靠近。侯敏的妻子董氏劝诫他道:"来俊臣是个国贼,他的权势不会长久的。有朝一日他垮了台时,他的奸党同伙就要首先遭到制裁。您应当对他敬而远之。"侯敏听信妻子的话,渐渐与来俊臣疏远了。来俊臣对此十分恼怒,立即将侯敏逐出朝远放涪州武隆县令。侯敏不愿赴任,想弃官留在家里,董氏说:"要速速离京赴任,不要希求留在这里。"侯敏便带着家眷启程,到了涪州府衙,将文书交给参州将。原来文书中另外多写了一页,当州将打开文书看时,看见了正式文书之外的文字,便大怒道:"你的名分德性都未修养好,凭什么资格去做县令!"便不放他去上任。侯敏非常忧虑和纳闷,妻子董氏说:"只管住在这里,不要企求去上任。"住了五十天,忠州的叛贼攻破了武隆县城,杀死原来的县令,连他的家眷也大都被抄斩了。侯敏一家则因未能及时上任而保全了性命。后来,来俊臣被杀,他的同党也被逐出朝廷流放到岭南,侯敏则因早已与他疏远并被排挤出京城,所以又一次免受灾祸。
   高睿妻
   赵州刺史高睿妻秦氏。默啜贼破定州部,至赵州,长史已下,开门纳贼。睿计无所出,与秦氏仰药而诈死。舁至啜所,良久,啜以金狮子带紫袍示之曰:"降,我与尔官,不降即死。"睿视而无言,但顾其妇秦氏。秦氏曰:"受国恩,报在此。今日受贼一品,何足为荣?"俱合眼不语。经两日,贼知不可屈,乃杀之。(出《朝野佥载》)
   赵州刺史高睿的妻子是秦氏。当默啜逆贼攻破定州守兵,兵临赵州城下时,长史以下的官吏都去打开城门,迎接贼兵入城。高睿无计挽回局势,便与妻子秦氏仰卧在床上服药装死。他俩被抬到默啜的住处,过了好长时间,默啜手持绣着金狮子的授带紫袍展示给他看,说:"如果投降,我就给你大官做;不投降就杀死你!"高睿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转过脸去看着妻子秦氏。秦氏说:"平生蒙受国恩,报答就在此时。今日接受逆贼加封的一品高官,也绝不是什么荣耀的事。"说完后,夫妻两人闭上眼睛一言不发。过了两天,逆贼知道不能使他们屈服,便把他们杀害了。
   崔敬女
   唐冀州长史吉懋(明抄?髡埽戌锶⒛瞎刎┐蘧磁>床恍怼R蛴泄省P?以求亲。敬惧而许之。择日下函。并花车。卒至门首。敬妻郑氏初不知。抱女大哭曰。我家门户底不曾有吉郎。女坚卧不起。其小女白其母曰。父有急难。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遂登车而去。顼迁平章事。贤妻达节。谈者荣之。顼坐与河内王武懿宗争竞。出为温州司马而卒。(出朝野佥载)
   唐朝,冀州长史吉茂,要娶南宫县丞崔敬的女儿给儿子吉顼当媳妇,崔敬没有答应。吉茂用某种过失威胁崔敬,强行求亲,崔敬害怕了,只好答应这门亲事。吉茂选择良辰吉日下了婚帖,并派花车前来迎亲。花车来到了崔敬的门前,崔敬妻子郑氏原先不知道这回事,便抱着女儿大声哭道:"我们家门里从来没有这个姓吉的女婿!"要作新娘子的那个女儿则躺在床上坚决不起来。这时,崔敬的小女儿便对母亲说:"父亲如今着急为难,我们应当舍身解救。如果是让我们去作奴婢,还不可以拒绝,我们也是名门望族,这并不值得视作耻辱。姐姐如果不同意这门亲事,我愿意去替她。"说完便登上花车走了。吉顼迁升为平章事,贤惠的妻子通达礼节,人们交口称赞他们的美满姻缘,以为是夫贵妻荣。吉顼后来因与河内王武懿宗争权获罪被贬,离开朝廷出任温州司马,最后死在那里。
   李畬母
   监察御史李畬母清素贞洁。畬请禄,米送至宅,母遣量之,剩三石。问其故,令史曰:"御史例不概。"又问:"车(车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脚钱几?"又曰:"御史例不还脚车钱。"母怒,令送所剩米及脚钱以责畬。畬乃追仓官科罪。诸御史皆有惭色。(出《朝野佥载》)
   监察御史李畬的母亲为人清白正派。一次,李畬发放奉禄,禄米由差役送到家里,母亲令人按照标准过数,结果多出三石,询问多出来的原因时,差役说:"御史的禄米出库时一向不将高出斗口的部分刮平。"母亲又问应付多少车脚钱,差役又说:"给御史家送禄米一向不收车脚钱。"李母生气了,命令差役送还多出的禄米与应付的车脚钱,以此表示对李畬的责备。李畬得知后便追问仓库官员,并且治了他的罪。各位御史见此情景,脸上都现出羞愧的颜色。
   卢献女
   文昌左丞卢献第二女,先适郑氏。其夫早亡,誓不再醮。姿容端秀,颜调甚高。姊夫羽林将军李思冲,姊亡之后,奏请续亲,许之。兄弟并不敢白。思冲择日备礼,贽币甚盛,执致就宅。卢氏拒关,抗声詈曰:"老奴,我非汝匹也。"乃逾垣至所亲家,截发。冲奏之,敕不夺其志。后为尼,甚精进。(出《朝野佥载》)
   文昌左丞卢献的二女儿原先许配给一个姓郑的,丈夫早早去世,她便立誓不再改嫁。她姿色秀丽容貌端正,格调十分高雅。她有个姐夫叫李思冲,是羽林军将领,姐姐去世之后他便奏请续弦,卢献的二女儿便许给了他。兄弟们知道此事后,谁也不敢对她说。李思冲选好日子置备了丰厚的聘礼,带上聘礼登门送去时,卢献二女儿却把他拒之于门外,并且高声骂道:"老奴才,我可不是你的配偶!"于是跳墙出去,到了亲戚家,剪去了满头秀发。李思冲将此事奏禀皇上,皇上的敕令不改变她矢志不嫁的决心。后来她出家当了尼姑,潜心修行,十分虔诚。
   邓廉妻
   沧州弓高邓廉妻李氏女,嫁未周年而廉卒。李年十八,守志,设灵几,每日三上食临哭,布衣蔬食六七年。忽夜梦一男子。容止甚都,欲求李氏为偶,李氏睡中不许之。自后每夜梦见,李氏竟不受。以为精魅,书符咒禁,终莫能绝。李氏叹曰:"吾誓不移节,而为此所挠,盖吾容貌未衰故也。"乃援刀截发,麻衣不謵,蓬鬓不理,垢面灰身。其鬼又谢李氏曰:"夫人竹柏之操,不可夺也。"自是不复梦见。郡守旌其门闾,至今尚有节妇里。(出《朝野佥载》)
   沧州弓高人邓廉娶妻李氏,结婚不满一年邓廉就去世了。李氏年方十八,矢志守节,为丈夫的亡灵摆设牌位,每天三时供奉饭菜并在榍鞍Э蓿涣吣曜苁巧泶┎家滤胤怀?腥荤。忽于一夜梦见一位男子,容貌举止甚为端庄笃诚,欲求李氏作自己的配偶,李氏在梦中没有应许他。从此以后,李氏每天夜晚都能梦见他,但始终未接受他的请求。李氏以为他是个精魂鬼魅,便写了符咒驱除他,结果未能除掉。李氏感慨地说:"我要矢志不变节,却为此事屡屡干扰。大概是我的容貌尚未衰老的缘故吧。"于是用刀割掉了秀发,身上的麻布衣服从不洗涤,鬓角蓬乱也不梳理,脸上身上布满了尘垢。那个鬼魅便在梦中向李氏称谢道:"夫人的节操真如松竹一般坚贞,实在不能使你改变呀!"从此再也梦不见他了。沧州太守为了表彰李氏的贞节,在她的门前修建了牌坊,至今仍有贞节牌坊矗立在那里。
   肃宗朝公主
   肃宗宴于宫中,女优弄假戏,有绿衣秉简为参军者。天宝末,蕃将阿布恩伏法,其妻配掖庭,善为优,因隶乐工,是以遂令为参军之战。公主谏曰:"禁中妓女不少,何必须得此人?使阿布恩真逆人耶,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若果冤横,又岂忍使其妻与群优杂处,为笑谑之具哉?妾虽至愚,深以为不可。"上亦悯恻,遂罢戏而免阿布恩之妻。由是贤重公主。(公主即柳晟之母也,出《因话录》)
   唐肃宗在宫中聚会宴乐,由歌女们化妆扮演戏剧,剧中有个身穿绿衣手持简板的参军。天宝末年时,有位蕃将阿布恩被判了刑,他的妻子被充侍在掖庭,此人擅长歌舞,便被分配在歌妓队里。这次宴乐演戏时,肃宗便让她来扮演参军的角色。公主劝告肃宗道:"皇宫里的歌妓很多,为什么偏要这个人来扮演。如果阿布恩真是叛逆的话,他妻子也是同样受刑的人,不宜于靠近皇上身边。如果他是冤枉的,那又怎能忍心让他妻子与歌妓们混在一起,充当笑乐的工具呢!我虽然非常愚昧,但深以此事不合情理。"皇上听了,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停止演戏,赦免了阿布恩的妻子,并由此敬重公主的贤惠。
   潘炎妻
   潘炎侍郎。德宗时为翰林学士,恩渥极其异。妻刘晏女也。京尹某有故伺候,累日不得见。乃遗阍者三百缣。夫人知之,谓潘曰:"岂为人臣,而京尹愿一谒见,遗奴三百缣。"其危可知也。"遽劝潘公避位。子(子原作于,据明抄本改)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夫人忧惕,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必之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同列,吾观之。"因遍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俦也,不足忧矣。"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出《幽闲鼓吹》)
   侍郎潘炎在唐德宗时任翰林学士。受到极为深厚的恩宠。他妻子是刘晏的女儿。一位京尹有事要见潘炎,一连几天未能见到,便向守门人赠送了三百匹细绢。夫人知道此事后,对潘炎说道:"哪有身为大臣,连京尹想要见面都要送给守门人三百匹细绢的道理!官场的可怕与身居高位的危险由此可知。"她急劝丈夫潘炎辞去官位。儿子孟阳刚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时,夫人非常担忧,对他说:"以你的人才而得坐侍郎职位,我真害怕有灾祸临头啊!"户部衙门再三催促孟阳上任,夫人便道:"不行,不能马上就位。你先把你的同学同辈请来聚会一下,由我观察观察看看。"儿子便将交往深厚的同僚都找了来,客人来到后,夫人垂下帘子在一旁仔细观察了一番。聚会结束后,夫人高兴地对儿子说:"他们都是和你一类的人,用不着担忧了。"夫人问及坐在未位的那位身着惨绿衣服的少年是谁,孟阳答道:"那是补阙杜黄裳。"夫人说:"这个人跟别人都不一样,将来一定是位有名的卿相。"
   刘皇后
   后唐太祖至州上源驿之变,太祖愤恨,欲回军攻之,刘皇后时随军行,谓太祖曰:"公为国讨贼,而以杯酒私忿。若攻城,即曲在于我,不如回师,自有朝廷可以论列。"于是班师。天复中,周德威为汴军所败,三军溃散。汴军乘我,太祖危惧。与德威议出保云州。刘皇后曰:"妾闻王欲弃城而入外藩。谁为此画?"曰:"存信辈所言。"刘后曰:"存信本北蕃牧羊儿也,焉顾成败?王常笑王行瑜弃城(城字原缺,据《北梦琐言》补)失势,被人屠割,今复欲效之也?王顷岁避难达靼,几遭陷害。赖遇朝廷多事,方得复归。今一旦出城,便有不测之变。焉能远及北蕃?"遂止。居数日,亡散之士复集,军城安堵。刘后之力也。(出《北梦琐言》)
   后唐太祖至州上源驿之变,太祖十分恼火,便要让部队掉过头来去攻打对方。刘皇后当时正随军行进,便对太祖说:"您是在为国讨伐贼寇,若以杯酒之微的个人恩怨而去攻城,过错就在我们一边,不如收兵回师,是非功过自有朝廷判定。"太祖于是收兵回师。天复年间,周德威的守军被汴军打败,部队四散溃逃,汴军从而进逼城下。太祖临危恐惧,便与德威商量出城去守云州,刘皇后说:"我听说国王要弃城而去边外藩镇,这是谁的主意?"太祖道:"这是存信他们的意见。"刘皇后说:"存信本是北蕃的牧羊小儿,哪管我们的成败。国王常常耻笑当初王行瑜因为弃城而丢掉了根基,结果被人宰割,如今竟要效法起他来。国王曾经年避难于鞑靼,几乎遭到陷害,幸因朝廷多事,才得重新返回来。如今一旦出城,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故,怎么能去遥远的北蕃云州呢?"太祖于是放弃了出城的计划。过了几天,逃散的人又渐渐聚集了起来,守军将城池把守得严严的。这乃是刘皇后的功劳。
   河池妇人
   梁祖攻围歧陇之年,引兵至于凤翔。秦师李茂贞,遣戎校李继朗统众救之,至则大捷,生降七千余人。及旋军,于河池县掠获一少妇,甚有颜色。继朗悦之,寝处于兵幕之下。西迈十五余程,每欲逼之,即云:"我姑严夫妬,请以死代之。"戎师怒,胁力以威,终莫能屈。师笑而悯之,竟不能犯。使人送还其家。(出《玉堂闲话》)
   当年梁祖攻打歧陇的时候,领兵来到凤翔。秦军李茂员派戎校李继朗率众救援,秦军一到即获大捷,活捉梁兵七千余人。李继朗率兵凯旋途中,在河池县抢到一位少妇,很有姿色。继郎很喜欢她,把她放军营之中,往西行进了十五余里路程。每当逼她就范之时她便说:"我婆婆管束极严,丈夫嫉妒心极重,我愿以死来代替对我的侮辱。"秦军官兵非常恼怒,强行胁迫其就范,但一直没能使她屈服。官兵转怒为笑,并对她表示同情怜惜,最终未能冒犯她;派人将她送回了家。
   贺氏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贺初为妇,未浃旬,其夫出外。每出,数年方至,至则数日复出。其所获利,蓄别妇于他所,不以一钱济家。贺知之,每夫还,欣然奉事,未尝形于颜色。夫惭愧不自得,更非理殴骂之,妇亦不之酬对。其姑已老且病,凛馁切骨。妇傭织以资之,所得傭值,尽归其姑,已则寒馁。姑又不慈,日有凌虐。妇益加恭敬,下气怡声,以悦其意,终无怨叹。夫尝挈所爱至家,贺以女弟呼之,略无愠色。贺为妇二十余年,其夫无半年在家,而能勤力奉养,始终无怨,可谓贤孝矣。(出《玉堂闲话》)
   兖州有一户平民百姓,妇媳姓贺,邻里叫她织女。贺氏的父母以务农为生。丈夫是挑担的商贩,常年往来于郡城之间。贺氏初嫁为新妇时,未满十天丈夫就外出经商。每次外出都是一连几年才回家,在家里住不了几天就又外出了。他用经商挣来的钱在外面养了别的女人,不给家接济一个钱。贺氏知道这件事后,每当丈夫回家,他依然殷勤侍奉,脸上没有丝毫不快的颜色。丈夫无可挑剔,心中不免有些惭愧,后来又无缘无故地辱骂贺氏,贺氏亦从不生气与他对骂。婆婆已经年老而且有病,经受着饥寒的煎迫。媳妇贺氏便给人家织布挣钱接济家用,挣得的工钱如数交给婆婆,宁可自己挨冻受饿。婆婆又不知心疼儿媳,天天虐待她。贺氏生怕老人生气,更加毕恭毕敬,整日低声下气,和颜悦色,以遂其心意,讨她喜欢,自己从无怨言。丈夫时常把情人领到家里,贺氏便以妹妹相称,脸上毫无怨恨的表示。贺氏为媳妇二十多年了,丈夫没有在家里住上半年,而她仍能勉力奉养老人侍候丈夫,从来没有怨言,堪称贤惠孝顺的女人啊!
   才妇
   谢道韫
   王凝之妻谢道韫。王献之与客谈义不胜,道韫遣婢白曰:"请与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障自蔽,与客谈,客不能屈。(出《独异志》)
   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一天,王献之在家里与一位客人谈论文理,始终辩论不过这位客人。道韫打发使女告诉献之道:"请让我来为小郎解围。"于是用青色绫缎当做幛子遮住了自己,隔着幛子与客人辩论起来,这位客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辩论过她。
   杨容华
   杨盈川侄女曰容华。幼善属文。尝为《新妆》诗,好事者多传之。诗曰:"宿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月下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出《朝野佥载》)
   杨盈川的侄女叫杨容华,自幼善长诗文。容华曾写过一首表现年青女子新妆情景的诗,喜欢这首诗的人都争相传诵。这首诗写道:"宿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月下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
   上官昭容
   唐上官昭容之方娠,母郑氏梦神人畀之大秤,以此可秤量天下。生弥月,郑弄之曰:"尔非秤量天下乎?"(乎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孩哑应之曰:"是"。襁中遇家祸,入掖庭。年十四,聪达敏识,才华无比。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至若幽求英隽,。郁兴词藻。国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玄宗平难,被诛。(出《景龙文馆记》)
   唐朝的上官昭容,在母亲刚怀了她时,梦见有个神仙投给她一杆极大的秤,用它可以秤量天下。出生满月之时,母亲郑氏逗弄她道:"你就是秤量天下的人吗?"小孩咿咿哑哑地答道:"是。"孩提之时家中遇难,上官昭容便随母郑氏配入掖庭。十四岁时,聪明颖达敏捷博识,显示出无比的才华。则天皇后听说后便要考考她,只见她提笔即书,文章立成,全像早有成竹在胸一般。自从武周通天年间以后,在建立景龙文馆之前,她一直掌管则天女皇的诏命文告工作。朝廷的军国大计,生杀大事,多由她来裁决。至若搜求英俊人才,网罗擅长文辞的词客强人,她更是竭尽其力。一时间,国内多有好文之士,朝廷少有不学之臣。一连二十余年,民间出现路无拾遗的升平景象,这是上官昭容善于辅佐朝政的功劳。然而晚年之时她却多与宫外朋党沟通,玩弄权术,成为朝廷的危险人物,唐玄宗平息祸乱时,上官昭容被杀掉了。
   张氏
   燕文贞公张说,其女嫁卢氏。尝谓舅求官,候父朝下而问焉。父不语,但指搘床龟而示之。女拜而归室,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出《传载》)
   燕文贞公张说的女儿嫁给了一家姓卢的。她说过要给公公求一个官职,等到父亲退朝回家时便向他打听。父亲不说话,只是指着支撑床的龟向她示意,女儿张氏便领悟其意,拜谢父亲回到自己屋里,告诉丈夫说:"公公得到了詹事的官位。"
   杜羔妻
   杜羔妻刘氏善为诗。羔累举不中第,乃归。将至家,妻即先寄诗与之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到来时近夜来。"羔见诗,即时回去,竟登第。(出《玉泉子》)
   杜羔的妻子擅长写诗。杜羔屡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及第,打算作罢回家。快要回到家时,妻子便先写好一首诗寄给他,激励他重返考场。诗中写道:"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到来时近夜来。"杜羔看了此诗,立即返回京城,终于考中了。
   张睽妻
   会昌中,边将张睽防戍十有余年。其妻侯氏,绣回文作龟形诗,诣阙进上。诗曰:"睽离已是十秋疆,对镜哪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迭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敕赐绢三百疋,以彰才美。(出《抒情诗》)
   唐武宗会昌年间,边将张睽戍守边防长达十几年未能回家,妻子侯氏绣回文作龟形诗,表达自己思念征夫的心情,绣成之后进宫献给皇上。诗中写道:"睽离已是十秋疆,对镜哪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迭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皇上为了表彰她的才华,敕令赐绢三百匹。
   关图妹
   关图有一妹甚聪惠,文学书札,罔不动人。图常语同僚曰:"某家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后寓居江陵。有鹾贾常某者,囊畜千金,三峡人也,亦家于江陵。深结讬图,图亦以长者待之。数载,常公殂。有一子,状貌颇有儒雅之风纪,而略晓文墨,图竟以其妹妻之。则常修也。关氏乃与修读书,习二十余年,才学优博,越绝流辈。咸通六年登科,座主司空李公蔚也。初江东罗隐下第东归,有诗别修云:"六载辛勤九陌中,却寻歧路五湖东。名惭桂苑一枝绿,绘忆松江满棹红。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惟应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又《广陵秋夜读修所赋三篇》,复吟寄修云:"入蜀还吴三首诗,藏于箧笥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物景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明年二月东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修名望若此,关氏亦有助焉。后修卒,关氏自为文祭之。时人竟相传写。(出《南楚新闻》)
   关图有个妹妹天资十分聪明,所写的文章和书信,无不情辞并茂生动感人。关图常常跟同事们说:"我家有个进士,可惜不爱梳理。"后来关图家客居江陵。有个姓常的盐贩子,积蓄了很多钱,是三峡人,也定居在江陵。此人与关图交情深厚,关图也把他当长辈对待。几年之后,这位常某去世了。他有个儿子,相貌风度颇为儒雅,而且略通文墨,关图就把自己的妹妹给他做了妻子。此人就是后来很有名气的常修。关图妹妹嫁过去后,便与常修一起读书,刻苦修习二十余年,常修的才学十分渊博,远远超过了同辈人。咸通六年科举及第,主考官是司空李公蔚。江东举子罗隐落第之后返回故乡,临别有诗赠常修道:"六载辛勤九陌中,却寻歧路五湖东。名惭桂苑一枝缘,绘忆松江满棹红。浮世到头须适性,男儿何必尽成功。惟应鲍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风。"他还有一首《广陵秋夜读修所赋三篇》,同样流露出对常修才华的敬重,写成之后也寄给了常修,诗中写道:"入蜀还吴三首诗,藏于箧笥重于师。剑关夜读相如听,瓜步秋吟炀帝悲。物景也知输健笔,时情谁不许高枝。明年二月东风里,江岛闲人慰所思。"常修的名望如此之高,与妻子关氏的帮助和影响大有关系。后来常修去世,关氏亲自动笔写了一篇祭文,此文被当时人竞相传抄。
   鱼玄机
   女道士鱼玄机字惠兰,甚有才思。咸通中,适李亿补阙。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道士。诗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又云:"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自是纵怀,乃倡妇也。竟以杀侍婢,为京尹温璋杀之,有集行于世。(出《北梦琐言》)
   女道士鱼玄机,字惠兰,很有文才。唐懿宗咸通年间,她嫁给了补缺李亿。后因丈夫不再爱她,便下山到咸宜观当了道士。她曾写诗悲叹自己的身世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自此之后,她放浪情怀,是一个娼妇。后来竟然亲手杀死侍婢,结果被京尹温璋杀掉了。鱼玄机有诗文集流行于世。
   牛肃女
   牛肃长女曰应贞,适弘农杨唐源。少而聪颖,经耳必诵。年十三,凡诵佛经三百余卷,儒书子史又数百余卷,亲族惊异之。初应贞未读《左传》。方拟授之。而夜初眠中,忽诵《春秋》。起惠公元妃孟子卒,终智伯贪而复,故韩魏反而丧之,凡三十,一字无遗,天晓而毕。当诵时,若有(有原作不。据明抄本改。)教之者,或相酬和。其父惊骇,数呼之,都不答。诵已而觉,问何故,亦不知。试令开,则亦精熟矣,问不答。著文章百余首。后遂学穷三教,博涉多能。每夜中眠熟,与文人谈论文,皆古之知名者,往来答难,或称王弼、郑玄、王衍、陆机,辩论烽起;或与文人论文,皆古之知名者;或论文章、谈名理、往往数夜不已。年二十四而卒。今采其文《魍魉问影赋》。著干篇。其序曰:庚辰岁,予婴沉痛之疾,不起者十旬。毁顿精神,赢悴形体。药物救疗,有加无瘳。感庄子有魍魉责影之义,故假之为赋,庶解疾焉。魍魉问于予影曰:"君英达之人,聪明之子,学包六艺,文兼百氏,赜道家之秘言,探释部之幽旨;既虔恭于中馈,又希慕于前史;不矫枉以干名,不毁物而成已。伊淑德之如此,即精神之足恃。何故赢厥姿貌,沮其精神,烦冤枕席,憔悴衣巾。子惟形兮是寄,形与子兮相亲。何不诲之以崇德,而教之以自伦。异莱妻之乐道,殊鸿妇之安贫。岂痼疾而无生赖,将微贱而欲忘身。今节变岁移,腊终春首。照晴光于郊甸,动暄气于梅柳。水解冻而绕轩,风扇和而入牖。固可蠲(蠲原作触。据明抄本改。)忧释疾,怡神养寿。何默尔无营,自贻伊咎。仆于是勃然而应曰:"子居于无人之域,游乎魑魅之乡。形既图于夏鼎,名又著于蒙庄。何所见之不博,何所谈之不长。夫影依日而生,像因人而见。岂言谈之足晓,何节物之能辨。随晦明以兴灭,逐形骸以迁变。以愚夫畏影,而蒙鄙之性以彰;智者视阴,而迟暮之心可见。伊美恶兮由己,影何辜而遇谴。且予闻至道之精窈兮冥,至道之极昏兮默。达人委性命之修短,君子任时运之通塞。悔吝不能缠,荣耀不能惑。丧之不以为丧,得之不以为得。君子何乃怒予之不赏芳春,责予之不贵华饰。且吾之秉操,奚子智之能测。"言未卒,魍魉惕然而惊,叹而起曰:"仆生于绝域之外,长于荒遐之境,未晓智者之处身,是以造君而问影。既谈玄之至妙,请终身以藏屏。"初应贞梦裂(裂原作制。据明抄本改。)书而食之,每梦食数十,则文体一变。如是非一,遂工为赋颂。文名曰遗芳。(出《记闻》)
   牛肃的长女叫应贞,嫁给了弘农杨高源。应贞在少年时期就特别聪明,好像有特异功能似的,有的人是"过目不忘",她则能够"经耳必诵"。十三岁时,就能背诵佛经三百余,正有儒家经书及诸子、史书等一百多卷,亲族对此非常惊异。应贞以前未读过《左传》,正要教授给她,而她却在一天夜晚刚刚睡下时,忽然背诵起《春秋》来,从鲁惠公元妃孟子卒开始,直背到智伯贪而复,故韩魏反而丧之为止,共计三十,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一直背到天亮才停止。当她在背诵的时候,好像有人在一句一句地教她,或者是跟谁在对谈。父亲非常震惊,几次喊叫她,一直不回答,直到背完了才醒过来。问她为什么能够这样,她也不知道。打开原书试验她时,背过的部分她已经十分精熟了,再问她什么她也不回答。应贞共写下文章一百余篇。后来,她所学习的范围,穷极孺、释、道三教,文泛涉猎,博识多能。每到夜晚熟睡时,就在睡眠中与文人谈论文学理论,交谈的对方都是从前的知名人物,她就与这些人互相对答,而且时时出现辩论的高潮,这些人有王弼、郑玄、王衍、陆机等。有时则与从前的知名人物谈论文章的得失。就这样,有时论文章、有时谈理论;一谈就是数夜不止。应贞在二十四岁时就去世了,也就是英年早逝。现在收集到她的文章《魍魉问影赋》若干章,此文的序言写道:"庚辰之年,我患重病在床,长达一百天之久不能下地走动,疾病使我精神萎靡不振,身体疲弱憔悴。利用药物治疗,又使病痛有增无减。有感于《庄子》曾有'魍魉责影'之义,因成《魍魉问影》之赋,借此也许能够解除一些病痛吧。"赋的正文如下:魍魉问我的影子道:"你乃英达之人,聪明之子,学问包揽六艺,文章兼通百家,深谙道家之秘言,探得释教之幽旨;既谨守着为妇之道,又希慕于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不矫前人之枉获取殊名,不毁现成之物显露自己。如此贤淑忠恕之德,足可为精神之支柱,为何这样姿貌疲弱、精神沮丧,以至烦冤于枕席之上、憔悴于衣巾之中呢?身为影子,你只能寄身于形何,形何与你相亲相依。你为什么不教形体崇尚德性,自享天伦之乐,而使它不通于莱妻之乐道、鸿妇之安贫呢?难道痼疾缠身就不想生存,身处微贱就想轻生吗?如今节令变移,冬去春回,阳光普照大地,暖气吹拂梅柳,冰雪融化为春水在房前潺潺流淌,空气煽动着和风徐徐送进窗里。所有这些均能消除忧愁减轻病痛,怡悦精神延年益寿。你为什么沉默不语、无所事事,给形体造成痛苦呢?"听了魍魉对影子这一通责问,我便愤然而起,与它争辩道:"你居住在无人的地方,游荡在鬼魅的故乡;你的形状图画在夏鼎上面、名字记载于《庄子》的篇章。你的见闻怎这么不够广博,言谈怎这么不漂亮!影因有了日光而生,像因有了本人而现;这里的微妙道理岂是言谈能说清的,哪能以节令与气象的变辨辩得明呢?影子随着日光的晦与明而或灭或兴,跟着形体的变更而变易。愚人怕见影而愚昧不明之劣性得以显扬,智者看到影则迟暮之心顿生,或赞美或厌恶,全因各人自己而定,影本身有何过错而受你谴责?况且,我听说,至道之精神在于深邃奥妙,至道之极致在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达之人听任性命之或长或短,有识之士不在乎时运之顺利或阻塞;他们不为苦恼所纠缠,不为荣耀所迷惑,失掉什么不以为失,得到什么不以为得。你为什么竟然对我不赏芳春而恼怒,对我不看重华饰而加以谴责!另外,我的志向和操守,哪是你的智力所能理解的。"我的话还没说完,魍魉便惊讶地站了起来,叹道:"我生于没有人烟的境外,长在荒远的地方,根本不懂得智者处身的志向和操守,所以前来问影。您既然谈到玄理如此深奥微妙,我愿意终生藏匿,不再出面骚扰。"当年,应贞在夜晚睡眠时,梦到自己把书撕碎了吞食下去,每次做梦能吞食几十,下次做梦则又换一种文体来吞食,这样的梦做了不知有多少次,于是她便能写很漂亮的赋、颂等文章。她的笔名叫遗芳。
   慎氏
   慎氏,北陵虔亭儒家之女也。三史严灌夫因游览,遂结姻好,同载归蕲春。经十余年无嗣息,灌夫乃拾其过而出妻,令归二浙。慎氏慨然登舟,亲戚临流相送,妻乃为诗以诀灌夫。灌夫览之凄感,遂为妇道如初。慎氏诗曰:"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飞一饷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出《云谿友议》)
   慎氏是北陵虔亭一书香门第的女儿,当三史严灌夫来此旅游时,两人相识并结为美好夫妻,同年一起回到了蕲春。过了十多年,慎氏没有生儿育女,灌夫便挑她的过错将其休了,让她回到二浙老家。慎氏慨然登上舟船,亲属们来到江边送别。此时慎氏题诗一首,赠于灌夫以抒尚别之情。灌夫看了此诗深受感动,于是撕毁休书,夫妻和好如初。慎氏的这首诗写道:"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飞一饷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薛媛
   濠梁人南楚材者旅游陈颍。岁久,颍守慕其仪范,将欲以子妻之。楚材家有妻,以受知于颍牧,忽不思义,而辄已诺之。遂遣家仆归取琴书,似无返旧之心。或谓求道青城,访僧衡岳,不复留心于名宦也。其妻薛媛善书画,妙属文,亦微知其意。乃对镜图其形。并诗四韵以寄之。楚材得妻真及诗,甚惭,遽有隽不疑之让,夫妇遂偕老焉。里语曰:"当时妇弃夫,今日夫弃妇。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自。"薛媛《写真寄夫》诗曰:"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出《云谿友议》)
   濠梁人南楚材在陈颍旅游。日子久了,颍州太守因为敬慕楚材的仪表风范,便想把女儿许给他做妻子。楚材家里已经有了妻子,只因受到颍州太守的知遇,便忽然忘记了夫妻的情义,竟然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打发身边的家仆回家去取琴书,似乎已经无意回老家了。并且让人捎信告诉妻子,自己要去青城求道,去衡山访僧,已对仕途功名不感兴趣了。妻子薛媛擅长书画,而且能诗善文。她心里已经多少知道丈夫的心意,便对着镜子画了自己的形像,连同新写的四首诗一块寄给了丈夫。楚材收到妻子的画像与诗之后,心里很觉惭愧,遽有隽不疑之让,夫妻于是恩爱如初,白头偕老。乡亲们为此事传颂着四句顺口溜儿:"当时妇弃夫,今日夫弃妇;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自。"薛媛当时寄给丈夫的一首《写真寄夫》诗写的是:"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孙氏
   乐昌孙氏,进士孟昌期之内子,善为诗。一旦并焚其集,以为才思非妇人之事。自是专以妇道内治。孙有《代夫赠人白蜡烛》诗曰:"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又有《闻琴》诗曰:"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动,又似萧萧暮雨零。近若流泉来碧嶂,远如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雾湿丛兰月满庭。又《谢人送酒》诗曰:"诗(明钞本诗作谢)将清酒寄愁人,澄彻甘香气味真。好是绿窗风月夜,一杯摇荡满怀春。"(出《北梦琐言》)
   孙氏是乐昌人,进士孟昌期的妻子,擅长写诗。一天,她把自己的诗集全烧了,以为能文善诗本非女人家的事。从此之后,她便遵守妇人之道,专心治理家务。孙氏有一首代替丈夫赠给别人的《白蜡烛》写道:"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又有《闻琴》一诗写道:"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动,又似萧萧暮雨零。近若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雾湿丛兰月满庭。"还有一首《谢人送酒》诗道:"诗将清酒寄愁人,澄彻甘香气味真。好是绿窗风月夜,一杯摇荡满怀春。"

  妇人三

  美妇人
   夷光 丽娟 赵飞燕 薛灵芸 孙亮姬朝姝 蜀甘后 石崇婢翾风 浙东舞女
   妒妇
   车武子妻 段氏 王导妻 杜兰香 任瑰妻 杨弘武妻 房孺复妻 李廷璧妻 张褐妻 吴宗文 蜀功臣 秦骑将
   美妇人
   夷光
   越谋灭吴,畜天下奇宝、美人、异味,以进于吴。得阴峰之瑶,古皇之骥,湘沅之鱓;又有美女,一名夷光,二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于椒花之房,贯细珠以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人"。吴王夫差目之,若双鸾之在轻雾,沚水之漾秋蕖。妖惑既深,怠于国政。及越兵入国。乃抱二人以逃吴苑。越军既入,见二人在竹树下,皆言"神女"。望而不侵。今吴城蛇门内有折株,尚为祠神女之处。(出《王子年拾遗记》)
   越王为了灭掉吴国,搜集天下奇宝美人和异味,用来进献给吴王。搜集到的奇宝有昆仑山北阴的美玉,古代周穆王那样的骏马;异味有湘江沅水出产鳝鱼;美女则有夷光和修明。派人将这些全部贡献给了吴王。吴王将夷光和修明这两名美女安置建筑别致、装饰华美的房子里,将细小的珠子串起来作为门窗的帘子。早上放下帘子遮蔽太阳。晚上则卷起帘子以望明月。两位美人临窗而坐,隔着帘子便见她们对镜梳妆。偷偷看见她们的人无不心魂动荡,都说是仙女下凡。在吴王夫差的眼里,她们就象一对鸾鸟在薄雾之中比翼而飞,又象露出水面的两朵莲花。夫差为她们的姿色深深迷惑,于是懒于上朝处理国事。等到越王发兵攻入吴国时,他便抱起两名美女逃到了吴苑。越军进入吴苑时,看见两位美人正在竹林下面,他们都说这是两位仙女,只是远远地观望而不敢有所侵犯。如今吴国都城的蛇门内有一棵折断的树,仍是人们供奉仙女的地方。
   丽娟
   汉武帝所幸宫人,名曰丽娟,年始十四。玉肤柔软,吹气如兰,身轻弱,不欲衣缨拂,恐伤为痕。每歌,李延年和之。于□芝生殿旁,唱回风之曲,庭中树为之翻落。常致娟于琉璃帐,恐垢污体也。常(恐垢污体也常六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以衣带系娟被,闭于重幕中,恐随风起。娟(娟原作媚,据黄本改)以琥珀为佩,置衣裙里,不使人知,乃言骨节自鸣,相与为神怪也。(以琥珀为佩至为神怪也二十五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出《洞冥记》)
   丽娟是汉武帝宠幸的一位宫女,年仅十四,皮肤白皙柔润,呼气犹如兰花吐芳,身体轻柔弱不禁风,似乎经不住衣带的弹拂,生怕碰伤肌肤留下伤痕。她每次唱歌都由乐师李延年伴奏,在□芝生殿旁唱回风之曲时,庭院的树叶都被振荡得纷纷飞落。武帝常常把丽娟安置在琉璃帐内,深恐尘垢站污了她的身体。又总是用衣带系住丽娟的锦被,把她关闭在重重帷幕之中,生怕被风刮起来。丽娟用琥珀做成环佩,放在衣裙里面,不让别人知道。"环佩发出声响时她就对别人说是自己的骨节发出的声音,周围的人都互相议论她是神怪。
   赵飞燕
   汉赵飞燕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弱骨丰肌,尤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当时第一,擅殊(殊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宠后宫。(出《西京杂记》)
   汉朝的赵飞燕身体轻盈腰肢柔软,善以轻曼的步态行路和起舞,这是妹妹昭仪所比不上的。但昭仪骨骼细弱肌肤丰润,特别能说笑。姊妹二人都有红玉般的光彩姿色,是当时最美的佳人,占尽了皇上对后宫的宠爱。
   薛灵芸
   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父名邺,为酂乡亭长,母陈氏,随邺舍于亭傍居。生穷贱,至夜,每聚邻妇绩,以(绩以原作以绩,据明抄本改)麻藁自照。灵芸年十五,容貌绝世,闾中少年多以夜时来窥,终不得见。咸熙元年,谷习出守常山郡,闻亭长有美女而家甚贫。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习以千金宝赂聘之。既得,便以献文帝。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盛泪,壶中即如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帝遣车十乘,以迎灵芸。车皆镂宝为轮,丹画其毂。轭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锵和鸣,响于林野。驾青色骈蹄之牛,日行三百里。此牛尸涂国所献,足如马蹄也。道侧烧石叶之香,此石重叠,状如云母,其气辟恶厉之疾,腹题国所献也。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噎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霄"。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而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于大道之旁,一里致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此上七字,是妖辞也)。"时为铜柱,以志里数于道侧,是"土上出金"之义;以烛致台,而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魏王,火伏而土兴也,土上出金,魏灭而晋兴也。灵芸未至京师十里,帝乘雕玉之辇,以望车徒之盛,叹曰:"昔者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因改灵芸之名为"夜来"。入宫乘宠爱。外国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胜,况乎龙凤之重!"乃止而不进。夜来妙于女功,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烛,裁制立成。非夜来所缝制,帝不服也。宫中号曰"神针"。(出《王子年拾遗记》)
   魏文帝所宠爱的美人薛灵芸是常山人,父亲薛邺为鄻乡县亭长,母亲是陈氏,跟随薛邺居住在亭旁的房子里。薛邺家境贫寒,每天夜晚,灵芸与母亲便与邻居妇女聚在一起纺线,用麻绳与草辫点火照明。灵芸十五岁时,容貌秀丽绝伦,乡间的小伙子大都在夜晚前来偷看,但是一直见不到她的面。咸熙元年(公元264年),谷习出任常山郡太守,听说亭长薛邺有位美女而家境十分贫寒,当时文帝正在挑选良家女子进宫,谷习便用千金巨资买到灵芸,把她献给文帝。灵芸听说要跟父母分手,一连几天长呼短叹,泪水湿透了衣襟。待到上车登路的时候,便在车上用玉制痰盂盛装眼泪,白玉痰盂都被泪水染成了红色。从常山出发直至京都,盂内的泪水便凝结如浓血。元帝派了十辆车出城迎接灵芸,车轮镶嵌着镂金图案,车毂图画着鲜艳的油彩,车栏前面也有各种珠宝装饰,悬挂的是衔百子的宝铃,行进途中铃声和鸣,响彻林野。驾车的是青色双蹄的牛,每天能走三百里路,是尸涂国进献给朝廷的。牛脚象马蹄子一样。大路两旁焚烧起石叶香,这种石头层层迭迭状如云母,焚烧放出的香气能怯除瘟疫等疾病,这是腹提国进献的物产。灵芸距离京城还有几十里远,沿途便点起了绵延不绝的烛光,赶车的徒众拥挤在路上,尘土飞扬遮蔽了星月的光芒,当时人们称此为"尘霄"。沿途又筑起了高达三十丈的土台,台下燃起一排排蜡烛,此台名为烛台,远远望去有如一排排星辰落在地上。在大道旁边,每隔一里埋设一根五尺高的铜柱,用以标志里程。所以走路的人口诵歌谣道:"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当时在道旁树立铜柱以计里程,这就是"土上出金"所指的意思。而"火照台"的意思就是火在土的下面,指的是由一排排蜡烛映照着土台。汉代是火德王、魏代是土德王,"火照台"即火伏而土兴。也就是汉亡而魏兴。"土上出金"则隐喻魏灭而晋兴。当灵芸距离京城十里远时,魏文帝则乘坐雕玉专车,观望车队与人众的盛况,看罢叹道:"前人形容说'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今是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于是将灵芸的名字改为"夜来"。夜来入宫后加倍地受到宠爱,有位外国使臣为夜来进献上一件镶嵌着明珠龙凤的宝钗,文帝便说:"佩带较轻的明珠翡翠钗都有些不胜其重,何况这么重的龙凤钗呢!"于是没让送进后宫。夜来的针线活极为巧妙,虽然住在帷幕重重的内室,但不用灯烛照明,一件衣服很快就能裁制而成,所以凡不是夜来缝制的衣服,文帝一概不穿。宫里的人都称她为神针。
   孙亮姬朝姝
   孙亮作绿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尝爱宠四姬,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唯香气不通于外。为四人合四气香,此香殊方异国所献,凡经岁践蹑宴息之处,香气沾衣,历年弥盛,百浣不歇,因名《百濯香》。或以人名香,故有朝姝、丽居、洛珍、洁华香。亮每游,此四人皆同与席,使来侍,皆以香名前后为次,不得相乱。所居室为《思香媚寝》。(出《王子年拾遗记》)
   孙亮制作了绿色琉璃屏风,薄薄的琉璃片晶莹透澈,他常常在清凉的夜晚于月光下面将屏风展开。孙亮有四个深受宠爱的美人,都是绝代佳丽,第一个名叫朝姝,第二个名叫丽居,第三个洛珍,第四个洁华。他让四人坐在屏风后面,自己从前面观望,就象中间没有隔着什么东西似的,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后面的香气透不过来,这是四名佳人合在一起散发出来的一股香气。这种香气有别于异域他国所贡献的诸种香,凡在常年有人践踏的宴会休息场所,有这种香气沾上衣服,时间越久香味越浓,洗涤百遍也不减退,所以起名叫百洗香。或者以人名称呼这种香,于是就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孙亮出游时总是带上这四位美人,让她们与自己一起赴筵席,让她们侍奉自己时,也都以香名的先后次序依次排列,不许颠倒,他的居室叫做"思香媚寝"。
   蜀甘后
   蜀先主甘后,沛人,生于贱微。里中相者云:"此女后贵,位极宫掖"。及后生而体貌特异,年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致后于白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致后侧,昼则讲说军谋,夕则拥后而玩玉人。常称玉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为人形,而可不玩乎?甘后与玉人洁白齐润,观者殆相乱惑。嬖宠者非唯嫉甘后,而亦妬玉人。后常欲琢毁坏之,乃戒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经怀。凡诬惑生疑。勿复进焉。"先主乃撤玉人像,嬖者皆退。当时君子以甘后为神智妇人。(出《王子年拾遗记》)
   西蜀先主刘备的甘皇后是沛县人,出生于贫贱之家,乡里的算命相面先生说:"这个女孩以后必然富贵,地位可及后宫之尊。"后来她出落得体貌形态极为出众,十八岁时,长成一幅玉质柔肌,体态妩媚容貌艳冶。先主将甘后安置在洁白透明的轻纱帐内,站在窗外望去,她就象月光笼置下晶莹的雪团。河南进献了一个身高三尺玉石人,先主便将它放在甘后的身边。他白天与大臣议论军国大计,夜晚则拥抱着甘后而玩弄玉人。人们常说玉之可贵可爱处,堪与贤德的君子相比,如今面对有着人体形态的美玉,怎么可以不玩呢?甘后与玉人同样的洁白滋润,看见的人都分不情彼此,受到先主宠爱的人不独嫉妬甘后,而且也嫉妬玉人。甘后时常想把玉人毁坏,便告诫先主道:"从前子罕不把玉当作珍宝,受到《春秋》的赞美。如今东吴与魏尚未灭掉,怎么能将盅惑人的玩物整日放在心上呢?凡属这类东西和事情必能引起物议和疑窦,不应再让这类东西献进宫中了。"先主于是撤去了玉人像。争宠的人也都告退了。当时的贤人君子以为甘后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妇人。
   石崇婢翾风
   石季伦所爱婢,名翾风,魏末,于胡中买得之。年始十岁,使房内养之,至年十五,无有比其容貌,特以姿态见美。妙别玉声,能观金色。石氏之富,财比王家,骄奢当世。珍宝瑰奇,视如瓦砾,聚如粪土,皆殊方异国所得,莫有辨识其处者。使翾风别其声色,并知其所出之地,言:"西方北方,玉声沉重而性温润,佩服益人性灵;东方南方,玉声清洁而性清凉,佩服者利人精神。"石氏侍人美艳者数千人,翾风最以文辞擅爱。石崇常语之曰:"吾百年之后,当指白日,以汝为殉。"答曰:"生爱死离,不如无爱,妾得为殉,身其何朽!"于是弥见宠爱。崇常择美容姿相类者数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使忽视不相分别,常侍于侧。使翾风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珮,萦金为凤冠之钗,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象凤凰之形。结袖绕楹而舞,昼夜相接,谓之"常舞"。若有所召者,不呼姓名,悉听珮声,视钗色,玉声轻者居前,金色艳者居后,以为行次而进也。使数十人各含异香,使行而笑语,则口气从风而扬。又筛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致象床上,使所爱践之无迹,即赐珍珠百粒;若有迹者,则节其饮食,令体轻弱。乃闺中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粒真珠?"及翾风年至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言"胡女不可为群",竞相排毁。崇受谮润之言,即退翾风为房老,使主群少。乃怀怨怼而作五言诗,诗曰:"春华谁不羡?卒伤秋落时;哽咽追自泣,鄙退岂所期?桂芬徒自蠹,失爱在蛾眉;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石氏房中并歌此为乐曲,至晋末乃止。(出王子年拾遗记》)
   石崇有个最受宠爱的婢女名叫翾风。魏期末年在胡人中买到时,她才十岁,石崇便放在家里养着。十五岁时就长成一幅无与伦比的秀丽容貌,尤其以体态优美出众,还能巧妙地分辨玉石的声音、察看金子的成色。石崇家里极富,财产可比王侯之家,生活骄奢闻名于当世,珍奇珠宝在他眼里视如瓦砾,堆积如粪土。这些东西都是从不同地方和国度得来的,没人能够识别其出处。若让翾风辨别其声色,都能道出它们的产地。她说:"西方与北方出产的玉石,声音沉重而性质温润,佩戴在身上能益人性灵;东方与南方出产的玉石,声音清爽而性质清凉,佩带在身上则利人精神。"石崇家的侍女姿容娇艳者有几千人,翾风因擅长文辞最受宠爱。石崇经常对她说:"可以指着青天白日发誓,百年之后,我一定用你殉葬。"她答道:"活着时相爱死了后就得分离,莫不如别爱我。我若能够为您殉葬,身体不是很快就得腐烂么!"于是翾风益加受到宠爱。石崇曾经挑选姿容美丽而相貌相似的侍女几十人,发饰服装的规格尺寸完全一样,让人骤然间看去无法分别,然后,叫他们经常在身边侍奉。吩咐翾风将玉石调配给工人,让他们制作倒龙型玉佩,编织金丝为凤冠上的金钗,将玉石雕刻成龙体倒立的姿式,用金子铸造成凤凰的形状。让这几十名侍女佩带上这样的玉佩与金钗,手拉着手绕着殿堂上的柱子蹁蹁起舞,昼夜相接,永不间断,叫做"常舞"。如果要招呼她们时,不喊姓名,一律让翾风根据她们的玉佩声音和金钗的颜色,使玉佩声较轻的排在前面,金钗颜色鲜艳的排在后面,按照顺序依次走上前来。还让这几十人嘴里都含上奇异的香料,使她们在走路时说着笑着行进,吐出的香气便随风飘扬。又将沉水香筛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如果宠爱的婢女经过时没留下痕迹,石崇就赐给她珍珠百粒;如果谁留下了痕迹,则让她减少饮食以减轻体重;侍女们中间于是流传着一句戏言:"你非细骨轻躯,哪得百粒真珠?"在翾风已到三十岁时,妙龄侍女便嫉妬起她来,有的则散布翾风乃胡人女子不可与她靠近,大家争相诋毁和排挤她。石崇听了这些话后,就把翾风辞退到后房老仆人中,让她主持奴仆的工作。翾风于是心怀怨愤而作了一首五言诗。借以抒发自己的辛酸与不平,诗中说道:"春华谁不羡,卒伤秋落时;哽咽追自泣,鄙退岂所期;桂芬徒自蠹,失爱在蛾眉;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石崇家的人都把此诗谱上曲子当歌唱,直到晋朝末年为止。
   浙东舞女
   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一曰飞燕,一曰轻风。修眉黟首,兰气融冶。冬不纩衣,夏无汗体。所食多荔枝榧实,金屑龙脑之类。带轻金之冠,軿罗衣无缝而成。其文织巧,人未能识。轻金冠以金丝结之,为鸾鹤之状,仍饰以五彩细珠,玲珑相续,可高一尺,秤之无三二钱,上更琢玉芙蓉以为顶(明抄本无顶字)。二女歌舞台,每夜歌舞一发,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其上,及于庭际。舞态艳逸,非人间所有。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盖恐风日故也。由是宫中女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出《杜阳杂编》)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浙东送给朝廷舞女二人,一个叫飞燕,一个叫轻凤。细长的眉毛油黑的头发,浑身散发着幽兰的香气。冬天不用穿棉衣,夏季身上不流汗。吃的
   食物多是荔枝与香榧的果实,以及金屑龙脑之类。头戴轻轻的金丝帽子。身着无缝而成的罗衣。衣服的织纹精细纤巧,人们都未见过。轻轻的金丝帽是以金丝结成的。呈鸾鹤形状;又以五彩细珠装饰起来,玲珑相接,有一尺来高,秤量一下也不过二三钱重;上面又有玉雕的芙蓉作为帽顶。两个舞女常在台上歌舞,每当夜晚歌舞起来,歌声犹如鸾凤和鸣,百鸟听了无不飞落在台上,一直落满庭院的边上。优美神奇的舞姿,也非人间所有。每当歌舞结束,皇上便令内侍把她们藏在金屋宝帐之中,大概是怕风吹日晒着她们的缘故。于是宫中的女子们便道:"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
   妒妇
   车武子妻
   俗说,车武子妻大妒。呼其妇兄宿,取一绛裙衣,挂屏风上。其妇拔刀径上床,发被,乃其兄也,惭而退。(出《要录》)
   民间都说,车武子的妻子是个大妒妇。一天晚上,车武子把大舅哥招呼到自己房里睡,拿一件绛色裙子挂在了屏风上。妻子看见裙子后,提刀直奔屏风后的床上,掀开被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哥哥,这才羞愧地退了出去。
   段氏
   临济有妒妇津。传言晋太始中,刘伯玉妻段氏字明光,性妒忌。伯玉尝于妻前诵《洛神赋》。语其妻曰:"取妇得如此,吾无憾焉。"明光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吾死,何患不为水神。"其夜乃自沉而死。死后七日,梦见与伯玉曰:"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矣"。伯玉遂终身不复渡水。有妇人渡此津者,皆坏衣枉妆,然后敢济。不尔,风波暴发。丑妇虽(虽下原有不字,据明抄本删)妆饰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妇人渡河无风浪者,以为丑不能致水神。丑妇讳之,莫不皆自毁形容,以塞嗤笑也。故齐人语曰:"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人水傍,好丑自彰。"(出《酉阳杂俎》)
   临济有个叫"妒妇津"的渡口。传说晋朝泰始年间,刘伯玉的妻子段明光,生性妒忌。伯玉曾在妻子面前诵读《洛神赋》,他对妻子说:"要能讨到这样漂亮的女人,我就终生无憾了。"明光说:"您怎么因为水神生的美而轻视我,我死了何愁不成为水神呢!"当夜她就跳水而死了。死后第七天,她在梦中对伯玉说:"您本来是喜欢水神的,我现在已经成为水神了。"伯玉于是终身不再从这条河上渡过。从此之后,凡有女人从这个渡口过河的,必须先把衣饰打扮弄坏了,然后船夫才敢让她上船,若不如此,行至水中就会有风浪大作。相貌丑陋的女人,打扮得再好渡河,里面的水神也不妬忌她。凡是不弄坏衣妆而渡河不引发风浪的女人,皆因相貌丑陋而不能招致水神的妬忌。丑女人过河时,因为怕人说她丑,所以无不主动破坏自己的形象,借以避免人们的嗤笑。由此,当地人流传着这样的口语:若求好媳妇,立在河渡口;女人到河旁,美丑自分明。
   王导妻
   王导妻曹氏甚妒忌,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有姘少者,必加诮责。乃密营别馆,众妾罗列,有数男。曹氏知,大惊恚,乃将黄门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欲出讨寻。王公遽命驾,患迟,乃亲以尘尾柄助御者打牛,狼狈奔驰,乃得先至(至原作去,据明抄本改)。司徒蔡谟闻,乃诣王谓曰:"朝廷欲加公九锡,知否?"王自叙谋(《世说·轻诋》篇注。谋作谦。)志,蔡曰:"不闻余物,惟闻短辕犊车,长柄尘尾耳。导大惭。"(出《炉》记)
   王导丞相的妻子曹氏,生性十分妒忌,限制丞相身边不得有俊男俏女侍奉,甚至连身边的少儿之中有几个长相好看的,她也必定严加责问。王导便背着妻子,在外面布置了一个安乐窝,那里有娇妾成群,而且还生了好几个男孩。曹氏得知后,大为惊怒,于是率领太监及婢女二十余人,各持菜刀一把,兴兵前往讨伐。王导立即命令备车,害怕延误时间,他便亲自用拂尘的手柄帮助驾车的拼命打牛赶路,急急忙忙奔跑,终于抢先到达了秘设的安乐窝。司徒蔡谟听说后,便到王导面前对他说:"朝廷加给您九锡之赐,知道不知道?"王导亲自讲述他的大计志向,蔡谟说:"我没听说其他事情,只听说有短辕的牛车,长柄的拂尘。"王导羞愧得无地自容。
   杜兰香
   杜兰香降张硕。硕妻无子,娶妾。妻妒无已,硕谓香:"如此云何?"香曰:"此易治耳。"言卒而硕妻患创委顿。硕曰:"妻将死如何?"香曰:"此创所以治妒,创已亦当瘥。"数日之间,创损而妻无妒心,遂生数男。(出《杜兰香列传》)
   杜兰香降张硕,张硕妻没有生孩子,于是娶妾。妻子的妒忌没完没了,张硕对兰香说:"如此下去,以后怎么办呢?"兰香说:"这种妒忌病是很容易治的。"说完之后,张硕妻子因生毒疮而萎靡不振。张硕对兰香说:"妻子眼看要死了,怎么办?"兰香说:"这种毒疮是用来治疗妒忌病的。疮好了,妒忌病也就会好的。"过了几天,妻子的疮平复了,她的妒忌心也没了,于是生了几个男孩。
   任瑰妻
   唐初,兵部尚书任瑰。敕赐宫女二,女皆国色。妻妬,烂二女头发秃尽。太宗闻之,令上宫赍金胡瓶酒赐之,云:"饮之立死。瑰三品,合置姬媵。尔后不妬,不须饮之;若妬即饮。"柳氏拜敕讫曰:"妾与瑰结发夫妻,俱出微贱,更相辅翼,遂致荣官。瑰今多内嬖,诚不如死。"遂饮尽。然非鸩也,既睡醒。帝谓瑰曰:"其性如此,朕亦当畏之。"因诏二女,令别宅安置。(出《朝野佥载》)
   又
   房玄龄夫人至妒。太宗将赐美人,屡辞不受。乃令皇后召夫人,语以媵妾之流,令有常制。且司空年近迟暮,帝欲有优崇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令谓曰:"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一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一鸠。"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乎?"(出《国史异纂》)
   唐朝初年,兵部尚书任瑰由皇帝赐给了两名宫女,皆有倾国之姿色。妻子十分妒忌,便将宫女的美发烧烂使其变成秃头。太宗听说后,便命宫内太监带着金胡瓶酒前去赐给她。说:"饮下此酒立刻就死。任瑰位列三品,合当养婢纳妾。今后你若不再妒忌,可以不饮此酒;如果还要妒忌,那就立即饮下去。"柳氏跪拜接受皇命,礼毕,说道:"我与任瑰乃结发夫妻,两人都出身微贱,更加相爱互助,于是荣登高位。任瑰如今要多蓄婢妾,与其这样,我实在不如死掉的好!"说罢,随即将酒一饮而尽。但这并非毒酒。柳氏睡醒之后,皇帝对任瑰说道:"看来夫人秉性如此,无法令其改变,我也惧她三分。"于是诏令那两名宫女,将她们安置在其他宅第。
   房玄龄的夫人也是极为妒忌。唐太宗要赐给房玄龄美女,玄龄再三推辞而不接受。太宗便令皇后召见玄龄夫人,跟她讲明,皇上赐给大臣婢妾之流,朝廷是有严格规定的,况且房司空年近迟暮,皇上赐给美女也是要对他格外优崇的意思。但是,无论说什么,夫人决不回心转意。太宗便传令对她说:"是要不妒忌而活着,还是宁可妒忌而死掉?"夫人说:"我愿妒忌而受死!"于是遣酌酒一杯送给她道:"如果是这样,那就饮下这杯毒酒。"夫人举杯一饮而尽。毫无半点犹豫和留恋。太宗说:"我尚且害怕看见这种人,何况是房玄龄呢!"
   杨弘武妻
   杨弘武为司戎少常伯,高宗谓之曰:"某人何因,辄授此职。"对曰:"臣妻韦氏性刚悍,昨以此见属,臣若不从,恐有后患。"帝嘉不隐,笑而遣之。(出《国史异纂》)
   杨弘武被任命为司戎少常伯,高家问他道:"这人何能,要给他这个职位?"弘武答道:"臣妻韦氏性情刚烈强悍,昨天告诉我这么做,我要是不听,恐有后患。"皇帝称许他不隐瞒家私,笑着派他上任了。
   房孺复妻
   房孺复妻氏性妒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见。给胭脂一豆,粉一钱。有一婢新买,妆稍佳,崔怒谓曰:"汝好妆耶?吾为汝妆。"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烧鏁桁,灼其两眼角,皮随焦,以朱傅之。及痂落,瘢如妆焉。(出《酉阳杂俎》)
   房孺复子崔氏性情妒忌,身边的奴婢不允许有浓妆艳抹与头上盘着高高发髻的现象出现。每人只发给豆粒大一点胭脂与一钱粉。有一个婢女是新买来的,大概不懂得主人的规矩和脾气,妆扮得稍稍艳丽了一些。崔氏发现后气恼地对她说:"你喜欢化妆吧,我来为你化化妆!"于是令人刻她的眼眉,用青色填上;把锁门用的铁柱烧红了,灼她的两只眼角,皮肉被烧焦卷了起来,便用红粉敷上。等到疮痂脱落后,瘢痕处处犹如化的妆。
   李廷璧妻
   李廷璧二十年应举,方于蜀中策名。歌篇靡丽。诗韵精能。尝为舒州军卒。其妻猜妒。一日铃阁连宴,三宵不归,妻达意云,来必刃之。泣告州牧,徙居佛寺,浃辰晦迹,因《咏愁》诗曰:"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出《抒情集》)
   李廷璧致力于科举应试二十年之久,才在蜀中弄到个官职。他精于诗韵,诗词歌赋写得很漂亮。曾在舒州作过军副。妻子生性多疑,为人妒忌。一次,廷璧在铃阁接连参加了几个宴会,三宿没有回家,妻子便传话对他说:"回家后一定宰了你!"廷璧将此事哭哭啼啼地告诉了舒州太守,自己躲进寺庙里居住。一连十二天没敢露面,于是写下《咏愁》诗一首,抒发了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愁绪。诗中写道:"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
   张褐妻
   (褐原作扬,据北梦琐言改,下同)
   张褐尚书典晋州,外贮所爱营妓,生一子。其内苏氏妒忌,不敢取归。乃与所善张处士为子,居江津间,常致书题,问其存亡,资以钱帛。及渐成长。,其读书。有人告以非处士之子,尔父在朝官高。因窃其父与张处士缄札,不告而遁归京国。褐已死,至宅门,僮仆无有识者,但云江淮郎君,兄弟皆愕然。其嫡母苏夫人泣而谓诸子曰:"诚有此子,吾知之矣。我少年无端,致其父子死生永隔,我罪矣。"家眷众泣,取入宅,齿诸兄之列,名仁龟。有文学,修词应进士举,及第,历侍御史。因奉使江浙而死。(出《北梦琐言》)
   张褐尚书在执掌晋州郡守时,在外面收纳了一名心爱的的随营妓女,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妻子苏氏为人妒忌,没敢把这个儿子领回家,便送给好友张处士当儿子。张处士家住在江津,张褐时常去信打听儿子的情况,并且资助给他们钱财。孩子长大后,张处士教他读书。有人告诉他不是张处士的儿子,亲生父亲在朝廷作大官。他便偷取了父亲写给张处士的秘信,不告而辞,逃回了京城。张褐已经去世。他找到自己家门时,家仆们谁也不认识他。他只说自己是江淮长大的少爷,但兄弟们听了都感到惊愕。嫡母苏夫人一边流泪一边对儿子们说:"确实有他这么个儿子,我是知道的。都怪我年轻时不懂情理,使他们父子永生分离,这都是我的罪过啊!"全家人都伤心地流着泪,把他领进屋里,与各位兄弟按照年龄大小排了行。他的名字叫仁龟,很有文学特长,后以修词科应举中了进士,历任侍御史。后因奉命出使江浙而死。
   吴宗文
   王蜀吴宗文,以功勳继领名郡,少年富贵,其家姬仆乐妓十数辈,皆其精选也。其妻妒,每怏怏不惬其志。忽一日,鼓动趋朝,已行数坊,忽报云"放朝"。遂密戒从者,潜入,遍幸之。至十余辈,遂据腹而卒。(出《王氏见闻》)
   王蜀(前蜀)吴宗文以功勳继领名郡,年纪轻轻就过上了富贵荣华的生活,家里有奴婢乐妓十多名,全是她精心挑选的美人。但他妻子为人妒忌,管束极严,他常因不能与美人们取乐而心情郁闷。忽有一天,他听到鼓声便急忙赶着上朝,已经走过几条街了,忽然来人报告说已经散朝了。他便悄悄告诉随从人员,要偷偷地回家。回家之后便与所有的美女纵情淫乐,一连玩到十几个人,然后用手按着肚子死掉了。
   蜀功臣
   蜀有功臣忘其名,其妻妒忌。家畜妓乐甚多,居常即隔绝之。或宴饮,即使隔帘奏乐,某未尝见也。其妻左右,常令老丑者侍之。某尝独处,更无侍者,而居第器服盛甚。后妻病甚,语其夫曰:"我死,若近婢妾,立当取之。"及属圹,某乃召诸姬,日夜酣饮为乐。有掌衣婢,尤属意,即幸之。方寝息,忽有声如霹雳,帷帐皆裂,某因惊成疾而死。(出《王氏见闻》)
   蜀国有位功臣,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他妻子是个妒妇。家里有许多歌妓,日常生活中总不让他与歌妓们在一起,家里举行宴会时,就让歌妓们隔着帘幕奏乐,他从未见过她们的面。妻子身边一直让年老或貌丑的仆人侍奉;他则一人独处,身边根本没有奴婢,他的居室内只有齐全的器具和各式多样的衣服。后来,他妻子得了重病,临终前对丈夫说:"我死之后,你若亲近婢妾,我会立即来捉你!"妻子下葬后,他便召集起家里的婢妾,日日夜夜地饮酒作乐。有个掌管衣服的婢女,尤其中他的心意,便跟她同居起来。刚刚上床熄灯,忽有霹雳般的巨响,屋内的帘幕全被撕裂,他因惊惧成疾,便死了。
   秦骑将
   秦骑将石某者,甚有战功。其妻悍且妒,石常患之。后其妻独处,乃夜遣人刺之。妻手接其刃,号救叫喊。婢妾共击贼,遂折镡而去,竟不能害。妇十指皆伤。后数年,秦亡入蜀,蜀遣石将兵,屯于褒梁,复于军中募侠士,就家刺之。褒蜀相去数千里,侠士于是挟刃,怀家书,至其门曰:"褒中信至,令面见夫人。"夫人喜出见,侠拜而授其书,捧接之际,挥刃斫之。妻有一女跃出,举手接刃,相持久之,竟不能害。外人闻而救之,女十指并伤。后十年,蜀亡,归秦邦,竟与其夫偕老,死于牖下。(出《玉堂闲话》)
   秦国骑将石某战功赫赫,妻子强悍而妒忌,石某常常想除掉她。后来妻子一人独处,他便于当夜派人去行刺。妻子用手接住砍来的刀刃,大喊救命。婢妾闻声群来捉贼,刺客的剑环被打折后匆忙逃走。结果妻子未能杀掉,但她的十个手指都受了伤。过了几年,秦国灭亡后石某到了蜀国。蜀王派遣石某带兵驻守褒梁,他又在军营里召募侠士到家里刺杀妻子。褒梁距离蜀都几千里,侠士提着刀,怀里带着石某的家信,长途跋涉来到了石某的家门,然后说:"褒梁来的家信到了,主人命令要面见夫人。"夫人高兴地出来相见,侠士行礼递上书信。在夫人捧接书信之际,侠士挥刀砍去,夫人的女儿跳了出来,举手接住了刀刃,双方相持了好长时间,一直没能杀死夫人。外人听到砍杀声后纷纷相救,女儿的十指全被砍伤了。过了十年,蜀国灭亡,石某回到了秦地。妻子终能与他白头偕老,死在乡间。

  妇人四(附妓女)

  周皓 李秀兰 杜牧 刘禹锡 李逢吉 洛中举人 蔡京 武昌妓 韦保衢 曹生 罗虬 徐月英
   周皓
   太仆卿周皓,贵族子,多力负气。天宝中,皓少年,常结客为花柳之游,竟蓄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膻,无不获者。时靖恭有姬子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皓时与数辈富者更擅之。会一日,其母白皓曰:"某日夜来生日,岂可寂寞乎?"皓与往还,竟求珍货,合钱数十万,会饮其家。乐工贺怀智、纪孩孩,皆一时绝手。扃方合,忽觉击门声甚急。皓戒内忽开,良久,折关而入。有少年紫衣,骑从数十,诟其母,即将军高力士之子也。母与夜来泣拜,诸客将散。皓时血气方刚,且恃其力,顾从者不相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格之。紫衣者踣于拳下,且绝其颔骨。大伤流血,皓遂突出。时都亭驿所由魏贞,有心义,好养私客,皓以情投之。贞乃藏于妻女间。时有司追捉急切,贞恐踪露,乃夜办装具,腰白金数锭,谓皓曰:"汴州周简老,义士也,复与郎君当家,今可依之,且宜谦恭不怠。"周简老盖大侠也,见魏贞书,喜甚。皓因拜之为叔,遂言其状。简老令居一船中,戒无妄出,供与极厚。居岁余,忽听船上哭泣声。皓潜窥之,见一少妇,缟衣甚美,与简老相慰。其夕,简老忽至皓处,问:"君婚未?某有表妹,嫁与甲,甲卒无子,今无所归,可事君子。"皓拜谢之。即夕,其表妹归皓,有女二人,男一人,犹在舟中。简老忽语皓:"事已息,君貌寝,必无人识者,可游江淮。"乃赠百余千,号哭而别,于是遂免。(出《酉阳杂俎》)
   太仆卿周皓,贵族子弟,力大气盛。天宝年间,周皓当时正年轻,常常结伙寻花问柳,终至酿成逃命之灾。他当时遍访城中名妓,犹如苍蝇猎获腥臭,没有不到手的。那时有个靖恭坊名妓叫夜来,天真单纯,笑口常开,歌声舞姿又属天下绝伦,贵公子们往往倾家荡产而去奉迎,周皓与几个富家子弟更是专在她身上下功夫。有一天,夜来母亲告诉周皓说:"某日是夜来的生日,可不能冷落了呵!"周皓为她的生日作准备,竟然弄到了折合几十万的贵重东西。在夜来家里举办宴会。贺怀智、纪孩孩等当时最有名的乐手到场献技。刚把门关好,忽然听到有急切的敲门声,周皓不让屋里的人前去开门。过了好长时间,门栓被推断了,外面的人破门而入。领头的是个身穿紫衣服的少年,还有几十名随从的骑手,进屋之后便破口大骂夜来的母亲。这位少年就是高力士将军的儿子,母亲与夜来吓得哭哭啼啼地对他跪拜施礼,客人们见状就要离去。周皓当时正血气方刚,又仗着有浑身的力气,看相从的人不能敌他,就上前指责他们仗势欺人,就攘臂上去与他格斗,紫衣少年便倒在他的拳下,下巴骨也被打掉了,伤势极重,流血不止。周皓于是夺路而逃。当时都亭驿所由魏贞,很重义气,喜爱私下收养客人。周皓凭着交情投奔到他家。他便将周皓藏匿在妻子女儿们中间。当时有关部门追扑得很急,魏贞担心暴露踪迹,便乘夜晚置办行装,让周皓带上白金数锭,叮嘱他说:"汴州周简老是位义士,又跟你是一家子,如今你可以去投靠他。到他那里后应当谦让恭敬不要有所怠慢。"周简老乃是一位大侠,见了魏贞的书信非常高兴,周皓便拜他为叔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简老让他住在一只船里面,不让他随便出来,供给他极为丰厚的生活用品。住了一年多,周皓忽然听到船上有哭泣声,便偷偷爬上来观看,见一位少妇穿着孝服,长得极美,正跟简老互相劝慰。这天晚上,简老忽然来到周皓住的地方,问他结婚没有,并说:"我有个表妹,嫁给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死了,又没有儿子;表妹如今无依无靠,可以侍奉您。"周皓当即向他拜谢。当天夜晚,他就把表妹送给了周皓,还有两个女仆,一个男仆,也都在船里。简老忽然对周皓说;"事情已经平息,你的相貌又不大惹人注意,肯定没人认出你来,可以到江淮一带去。"说完便赠给他一百多串钱,双方挥泪而别。周皓于是逃脱了。
   李秀兰
   李秀兰以女子有才名。初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其末句云:"过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恚曰:"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竟如其言。(出《玉堂闲话》)
   又
   秀兰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疾,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秀兰有诗曰:"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方班姬即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亦女中之诗豪也。尝赋得三峡流泉歌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王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渡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濑曲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又一弹。愿与流泉镇相续。"(出《中兴间气集》)
   李秀兰是女子当中有文学名气的人。五六岁时,父亲抱着她在院子里,她便能作诗词赞蔷薇。诗的末句是"过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责怪说:"这女孩子将来富有文才,然而必定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结果真象他说的那样。
   秀兰曾与几位贤才在乌程县开元寺聚会。她知道河间刘长卿有男性病,冲他说:"山气日夕佳。"长卿对道:"众鸟欣有托。"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评论者以为双方对答的都极妙。秀兰在一着诗里写道:"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这该是五言中最美的意境了。李秀兰的诗才,上比班超尚嫌不够,下比韩英则实有余,她也是女子之中的一个诗豪。她曾写过一篇《赋得三峡流泉歌》,诗中充溢着这位女诗豪的才气。现将此诗照录如下;"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王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濑曲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又一弹,愿与流泉镇相续。"
   杜牧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牧少隽,性野放,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间,无虚夕。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僧孺之密教也。而牧自谓得计。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因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涂。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守,不至贻尊忧耳。"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簏,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牧对之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酒独斟,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牧复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皆亦回首破颜。牧又自饮三爵,郎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又曰:"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太和末,牧复自侍御史出佐沈传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姬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未尽善也。"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合,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舟舣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鸦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姥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母许诺,因以重币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卑原作毕,据明抄本改),殊未敢发。寻拜黄州池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牋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顗(顗原作头,据杜牧集上周墀书改)目疾,冀于江外疗之。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比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母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疆之不祥。"乃厚为礼而遣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出《唐阙史》)
   唐代中书舍人杜牧年轻时就有过人的才华,落笔成文,出口成章。二十余岁进士及第,又很快通过制策登科。杜牧年青俊逸,生性狷介狂放,即使有法度制约他也不能约束住他的狂放行为。丞相牛僧孺镇守扬州时,召他为节度府中掌书记。杜牧在公务之余,纵情宴游娱乐。扬州乃旅游胜地,城内每到夜晚,青楼之上常有上万只红纱灯悬挂起来,灿烂辉煌,照彻夜空,九里三十步的长街上,熙来攘往着顶珠戴翠的人群;远远望去,犹如仙境一般。杜牧就常到这里宴游娱乐,没有一晚上不来的。又有兵卒三十人换成便服尾随在他的身后,暗中保护他,这是牛僧孺背着杜牧教他们这样做的。但杜牧却满以为自己的行踪绝无人知晓,心里颇为得意。其实他到什么地方寻欢作乐,牛僧孺无不心中有数。就这样过了几年,到他被升任侍御史时,牛僧孺在正堂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告诫他说:"以您的才华和气概,在新的位子上,自能化险为夷,应付余裕;但所顾虑的是您在风情方面不能控制自己,说不上会能影响尊体的健康。"杜牧因误解了对方的好意便说:"本人幸而能够自我管束,不至于烦您操心的。"牛僧孺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当即让侍仆拿来一只小书匣,在杜牧面前打开,里面乃是尾随他的那些兵卒的秘报,共有上千份,上面写的内容都是:某天夜晚杜书记到了谁家,没有出事;某天晚上在哪一家宴饮,也没出事……杜牧看罢大为惭愧,于是流着泪向牛僧孺礼拜致谢。此后终生感激僧孺,所以在僧孺去世时,杜牧为他作墓志铭,极力表彰其优点,借以报答知遇之恩。杜牧当了侍御史后,长期分治洛阳。当时李司徒愿辞掉节度使在家闲居,生活之奢华为一时仅有,洛阳的名士都去拜访他。李司徒大开宴席,当时的达官贵人都赶来赴宴。因为杜牧主管法纪,所以没敢邀请他。杜牧让前去赴宴的人致意。说自己愿意赴会。李司徒只好送去了请柬。杜牧此时正对酒独斟,已经喝得微醉了,听到邀请后立即赶了来。当时宴会已经开饮,场上有歌舞妓女一百余人,都是色艺双绝。杜牧一人独坐南排,瞪大眼睛注视着歌舞妓女。他喝下满满的三杯之后。问李司徒道:"听说有个叫紫云的,她们之中哪一个是?"李便用手指给他看。杜牧又凝神细看了半天,说:"名不虚传,应当赠给我。"李司徒俯下身子直笑,妓女们也转过脸来破颜而笑。杜牧又自饮三大杯,一边站身来一身朗声吟道:"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杜牧还因自觉渐近迟暮之年。常常追怀往日的生活情景,写下感旧遣怀的诗篇,诗中写道:"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又写道:"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唐文宗太和末年,杜牧又由侍御史出任沈传师江西宣州府幕僚。虽然在这里仍是处处宴游,但因没有他喜欢的地方,所以处处都不能引起多大兴趣。后来听说湖州是个好地方,风光景物秀丽美好,又有许多出色的女子,于是盼望着前去一游。湖州刺史某乙是杜牧平素的好友,也很理解他的心意。等到杜牧到了湖州时,他便经常为他安排宴会,到处游览,凡属娼优名妓,尽力罗致了来,统统放在杜牧面前。杜牧凝神注目了一番后,说道:"确实很美,但未尽善。"某乙又问他有何要求,杜牧说:"应该让张水嬉叫全州人都来观看,待四面围满了人时,我要在人群前漫步注目,希望能借此机会,兴许有新的发现。"某乙大喜,照他的话办理。到这天,两岸的观众人山人海,但直到太阳偏西时,仍然一无所得。快要停船靠岸时,在人丛之中,有位寻常老妈子领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杜牧仔细端量一番后说道:"这位才是真正的倾国之色,以前的那些统统是白搭而已。"于是让人告诉小姑娘的母亲,要把她们接到船上来。母女两人都害怕了。杜牧便说:"暂且不娶,要在以后约定个日期。"母亲说:"如今说定了,以后不算数,又该怎么办?"杜牧说:"不超过十年,我肯定成为此郡太守;十年之内我不来,那就任你嫁给谁都行。"母亲答应了他,杜牧便以重金定了这门亲事,立定盟约之后便分别了。因为有这段经历,所以杜牧回朝之后,始终惦念着湖州,但因官职尚低,一直未敢公开。不久,先后出任黄州、池州的刺史,后来又改任睦州刺史,这都不合他的心意。杜牧与周墀一向交往深厚,等到周墀作宰相时,便连续三次向周墀投寄书札,请求镇守湖州。书札的意思是说自己弟弟眼睛有病,希望在江南疗养。直到宣宗大中三年,才任他为湖州刺史,等他来到湖州时,已经过了十四年了。原先约定的那个姑娘,已经嫁给别人三年,而且生了三个孩子了。杜牧到任后,派人持信去招她,她母亲担心被抢,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去见他。杜牧责问她母亲道:"以前既然许给我了,为什么反悔?"母亲说:"以前约定的是十年期限,等了十年不来然后才嫁人的,已经嫁出去三年了。"杜牧于是拿过记录她说的供词来看了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自语道:"她说的都符合事实,勉强她是不好的。"便给她一份丰厚的礼物打发走了。杜牧因此写诗寄托自己的伤感,诗中写道:"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刘禹锡
   刘禹锡赴任姑苏,道过扬州。州师杜鸿渐饮之酒,大醉而归驿。稍醒,见二女子在旁,惊非己有也。乃曰:"郎中席上与司空诗,特令二乐妓侍寝、且醉中之作,都不记忆。"明旦,修启致谢。杜亦优容之。夫禹锡以郎吏州牧,而轻忤三司,岂不过哉。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出《云谿友议》)
   刘禹锡到苏州赴任时,路过扬州,州师杜鸿渐让他去喝酒,喝得大醉后回到了驿馆。稍稍清醒之后,发现身边有两个女子,使他惊异的是,这两个女子并不是自己的人,于是便说:"我在酒席上与司空对诗,让他派两名乐妓侍候我睡觉。那是喝醉了后说的话,现在都记不清是怎么回事了。"第二天早上,他写信向杜致谢。杜对此事也很谅解和宽容。刘禹锡乃是个侍郎州刺史之小官,竟在诗中轻慢忤逆三司之显宦,岂不是大大的罪过吗?其诗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李逢吉
   李丞相逢吉,性强愎而沉猜多忌,好危人,略无怍色。既为居守,刘禹锡有妓甚丽,为众所知。李恃风望,恣行威福。分务朝官,取容不暇。一旦,阴以计夺之。约曰:"某日皇城中堂前致宴,应朝贤宠嬖,并请早赴境会。"稍可观瞩者,如期云集。敕阍吏:先放刘家妓从门入,倾都惊异,无敢言者。刘计无所出,惶惑吞声。又翌日,与相善数人谒之。但相见如常,从容久之,并不言境会之所以然者。座中默然,相目而已。既罢,一揖而退。刘叹咤而归,无可奈何,遂愤懑而作四章,以拟四愁云尔。"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能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言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轸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长抛不续弦。若向靡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已去心。红璧尚流香漠漠,碧云初断(断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信沉沉。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人曾何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因偏照两人心。"(见《本事诗》)
   丞相李逢吉,性格刚愎而多猜忌,喜欢算计人,干了缺德事情也毫无惭愧之意。既为居守。刘禹锡有个歌妓十分漂亮,人人都知道。李逢吉倚仗自己的权势,作威作福。他分管朝廷官员,取容不暇。这一天他要用阴谋诡计夺取刘禹锡的歌妓,便通知大家道:"某日于皇城正殿前面举行宴会,所有朝廷官员及其宠爱的婢妾均请届时参加盛会。"稍有姿色的婢妾到那一天便纷纷前来赴会。李逢吉命令守门人,要先把刘禹锡家的歌妓放进门去。京都的人对此举动都深感惊异,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刘禹锡对此也无计可施,惊恐之余只好忍气吞声。第二天,刘禹锡与几位亲近的人前往拜谒,李逢吉见了他们就象没事人一样,从容谈笑,根本不提昨天的宴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刘禹锡等人也不敢发问,只有默然相视而已。拜见结束后,双方行礼告退,刘禹锡无可奈何,唉声叹气地回了家。于是悲愤地写下拟《四愁》诗四篇,以抒胸中之郁闷。他写道:"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长抛不续弦。若向靡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鸾飞远树牺何处?凤得新巢已去心。红璧尚流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沉沉。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人曾何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因偏照两人心。"
   洛中举人
   举子某乙,洛中居人也,偶与乐妓茂英者相识。英年甚小。及乙到江外,偶与饮席遇之。因赠诗曰:"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一别中原俱老大,重来南国见风流。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举子因谒节使,遂客游留连数月。帅遇之甚厚。宴饮既频,与酒乣谐戏颇洽。一日告辞,帅厚以金帛赆行,复开宴送别。因暗留绝句与乣曰:"少插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妬风流。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尚书莫点头。"因设舞曲遗诗。帅取览之,当时即令人所在送付举子。(出《卢氏杂说》)
   有个举子是洛中人,偶然间认识了乐妓茂英,茂英当时年龄很小。后来这位举子到了江南,在一次饮宴中又遇到了茂英,于是赠她一道诗道:"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一别中原俱老大。重来南国见风流。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举子拜见了当地的节度使,便客居此地留连忘返。一住就是几个月。节帅对他以厚礼相待,经常与他设宴共饮,席间让茂英担当录事执掌酒令,饮酒逗乐极为融洽。一天,举子要告辞,节帅赠给他丰厚的路费,并又设筵为他道别,席间悄悄留下一首绝句与茂英道:"少插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妬风流。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尚书莫点头。"茂英为此诗谱写了舞曲,节帅把配了曲的诗拿来看了一遍,当即派人送到举子住处交给了他。
   蔡京
   邕南朝度使蔡京过永州,永州刺史郑史与京同年,连以酒乐相邀。座有琼枝者,郑之所爱,而席之最妍。蔡强夺之行。郑莫之竟也。邕南之所为,多如此类。为德义者见鄙,终其不悛也。及邕南制御失律,伏法。(出《云谿友议》)
   朝度使蔡京号邕南,一次路过永州,永州刺史郑史与他同年及第,所以频设酒宴邀请这位老同学。席间有一个叫琼枝的乐妓,是郑史所宠爱的人,她是在座乐妓中最为娇艳者。蔡京看中后便强行夺了去。郑史是争不过他的。蔡邕南的为人,就是如此,为有德之人和仁义之士所不齿。而他终其一生,恶习不改。后来蔡邕南因负责防御外敌入侵失职,终于受到了制裁。
   武昌妓
   韦蟾廉问鄂州,及罢任,宾僚盛陈祖席。蟾遂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座中怅望,皆思不属。逡巡,女妓泫然起曰:"某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异,令随口写之:"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座客无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极欢而散。赠数十笺,纳之,翌日共载而发。(出《抒情诗》)
   韦蟾治理鄂州期间,为政清廉,等他卸任时,宾客幕僚们设宴为他饯行。席间,韦蟾挥笔题写了《文选》中的一句话:"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然后将纸笔递给属僚,请各位续写下句。在座的各位怅然相望,都感到对不出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妓女含泪而起道:"在下不才,不敢染墨,愿意口占两句。"韦蟾大为惊异令人照她口说的写了下来。这两句是:"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在座的客人无不称许赞叹。韦蟾令她将此四句合在一起,配上曲谱唱作《杨柳枝词》。整个宴会极欢而散。宾客与幕僚们赠给韦蟾几十幅题笺,他都收存起来。第二天,他便携带家眷及歌妓出发了。
   韦保衢
   韦保衢(明抄本衢作衡)尝访同人,方坐,李钜新及第,亦继至。保衢以其后先,匿于帷下。既入曰:"有客乎?"同人曰:"韦保衢秀才,可以出否?"钜新及第,甚自得意,徐曰:"出也何妨。"保衢竟不之出。洎衢尚公主为相,李蠙镇岐下,钜方自山北旧从事辟焉。初保衢既登第,独孤云除东川,辟在幕下。乐籍间有佐饮者,副史李甲属意也。时以逼于他适,私期,回将纳焉。保衢既至,不之知,祈于独孤,且请降其籍。李至,意殊不平,每在宴席,辄以语侵保衢。保衢不能容,即携其妓人以去。李益怒之,屡言于云。云不得已,命飞牒追之而回。无何,堂牒追保衢赴辇下,乃尚同昌公主也。李固惧之矣。不日,保衢复入翰林,李闻之,登时而卒。(出《玉泉子》)
   韦保衢有一次去同事家里探望,刚刚坐下,刚刚及第的李钜也相继到了。保衢因自己尚未及第反倒先到,于是躲在帐子后面。李钜进屋后问道:"家里有客人吗?"这位同事说:"韦保衢秀才在这里,可以出面吗?"李钜刚刚及第。正在洋洋得意,慢声说道:"出面就出面吧,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保衢竟说啥也不出面。等到保衢尚公主为相时,李蠙镇守岐下,李钜才从山北的从事之职调任李蠙幕府任职。当初,何衢及第后,独孤云镇守东川,保衢便在他幕府中任职。乐妓之中有个陪伴酒席的,副史李甲看中了,时常逼她嫁给自己,并私下约定,等自己回来时纳为妾。保衢到任后,不知有这种关系,便祈求独孤云将此乐妓许给他,且请降其籍。李甲回来后,心里极为不满,时常在宴席上用话刺激保衢。保衢无法忍受,便带着这位妓女逃走了。李甲更为恼火,屡次在独孤云面前进言。独孤云迫不得已,便令人带上文书去追他回来。没过多久,扑快便带着文书追赶保钜到了京都,保衢已经和同昌公主结婚。李甲当然是惧怕公主的。没过几天,保衢又进了翰林院,李甲听说后,登时就死了。
   曹生
   卢常侍鉟,牧沪江日,相座嘱一曹生,令署郡职,不免奉之。曹悦营妓名丹霞,卢沮而不许。会饯朝客于短亭,曹献诗曰:"拜玉亭间送客忙,此时孤恨感离乡。寻思往岁绝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卢演为长句,和而勉之曰:"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樽前有恨惭卑宦,席上无寥爱艳妆。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游蜂采掇何时已,祗恐多言议短长。"(出《卢怀抒情集》)
   常侍卢鉟镇守沪江时,相座将曹生嘱托给他,让他署理郡宦,卢鉟不免要对曹生格外照顾,以不负相座之托。曹生喜欢营妓丹霞,卢鉟拒绝他的要求,不许他亲近。在一次于短亭为朝廷客人饯别时,曹生于席间献诗一首表达自己的苦衷,诗中说道:"拜玉亭间送客忙,此时孤恨感离乡。寻思往发绝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卢鉟将此诗演化为一首长句,与曹生相和,并借以勉励他,其诗为:"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樽前有恨惭卑宦,席上无寥爱艳妆。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游蜂采掇何时已,祗恐多言议短长。"
   罗虬
   罗虬词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广明庚子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籍中有红儿者,善为音声,常为副戍属意。会副戌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缯綵。孝恭以副车所盼,不令受之。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红儿。既而思之,乃作绝句百编,号《比红儿诗》,大行于时。(出《摭言》)
   罗虬的文章词藻富丽华赡,与同族人罗隐、罗邺齐名,咸通至乾符年间,一时号称"三罗"。广明庚子之乱以后,蜀虬到鄜州去跟从李孝恭成为他的宾客。乐妓中有个叫红儿的,擅长音乐,为副将所看中。当副将被聘任到邻近的道就职时,罗虬便请红儿为他唱歌,并赠给她细绢。孝恭因为她被副车所瞩盼,不让她接受。罗虬非常生气,拂袖而去。第二天早上,罗虬亲手杀死了红儿。事后时常思念着她,便作绝句上百篇,称为"比红儿诗",当时极为流行。
   徐月英
   江淮间,有徐月英者,名娼也。其送人诗云:"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中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又云:"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亦有诗集。金陵徐氏诸公子,宠一营妓,卒乃焚之,月英送葬,谓徐公曰:"此娘平生风流,没亦带焰。"时号美(美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戏也。(出《北梦琐言》)
   江淮一带有个叫徐月英的,是位名妓。她在赠送别人的诗中写道:"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中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另一道诗中又写道:"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她还有诗集。金陵徐家几个公子,宠爱一名营妓,当这个营妓死掉时,徐家便把她焚化了。徐月英前去送葬时,对徐公说:"这个女人平生风流,死了也带着火焰光彩。"这句话,当时被称为漂亮的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