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海外故事 > 日本留学一千天 >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六


  瞧。混声合唱团,无伴奏重唱团,吹奏乐研究会,管弦乐团,吉他合奏团,现代爵士乐合奏团,舞蹈研究会,书法研究会,茶道研究会,筝曲研究会,连环画研究会,《白艺》剧团,魔术小组,围棋研究会,美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流行歌曲研究会,欧洲古典音乐研究会,钓鱼爱好小组,探险者小组,电视剧摄制小组……这些是与兴趣爱好有关的。

  再瞧。冰球队,棒球队,击剑队,射箭队,少林寺拳法队,柔道队,相扑队,汽车越野队,拳击队,手球队,摔跤队,水上滑艇队,游泳队,登山队……这些都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

  还有很多团体既不叫XX研究会又不叫XX小组,只是用一个抽象的名字。如“求”,“焦点”,“旅”,“四季”,“真”,“白页”……更有的干脆用英文字母,什么“TACC”,“FSS”等。单从名称上看,别人很难具体知道他们究竟围绕什么内容开展活动。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政治暴力性的,宗教性的或封建迷信性的团体。但所占的比例显然极少。

  按照我原来的想法,既然这些都是业余性的活动,人们大概也就是高兴时随随便便地搞一搞,未必真刀真枪地练吧。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们对自己小团体活动的热情之高远远超出了对待上课。总听周围的同学喊忙,问问到底忙什么,结果不是忙于复习功课,也不是忙于打工,而是忙于自己那个小团体的活动。

  “忙得不行啊!下星期我们的研究会活动该我作专题发言,可资料到现在还没预备齐”。一位参加了“中古文学研究会”的女同学对我说。

  “作什么专题发言呢?”我问。

  “关于《伊势物语》与《古今和歌集》的关系。”

  “这个题目不是太大点儿吗?”

  “对。不过我将来的毕业论文就打算搞这个,现在正好可以一点一点弄起来。好在研究会的同学们能给我不少帮助。”

  “研究会里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吗?”

  “只要是与《伊势物语》有关的内容随便你搞什么。大家轮流作专题报告。”

  “有没有老师指导你们呢?”

  “倒是请了一位老师给我们当顾问。但他很忙,不可能常常来。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互相探讨互相研究。高年级的同学也起指导作用。”

  “每个星期都有活动吗?”

  “对,至少是一次。需要的时候就搞两次。”

  “每个人对待研究会的活动都很认真吗?比方说不迟到,不缺席。”

  “那当然。如果不愿意出席又何必要参加进来呢?”

  “那么,如果在研究会里搞出来了一篇论文,又能怎么样呢?”

  “发表呀。在大学生节上,所有的研究会都要公布,发表本年度的研究成果的。”

  日本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生。我们东洋大学的学生节是在每年11月21日到25日五天。这几天里,全校停课,所有学生团体在整个校园里轰轰烈烈大搞“汇报”:发表论文(以展出或刊物的形式),搞各种展览,演出,还亲自动手制做各式菜肴,小吃在校园里出售,简直闹翻了天。

  其实,展览会和演出活动并不只在学生节才搞,在校园里时时都能看到学生团体搞展览或演出的布告。

  “‘书艺会‘书法作品展于X月X日在XX教室展出。欢迎各界踊跃光临!”

  “《人》摄影作品展……”

  “无伴奏重唱团。西欧古典名曲演唱会……”

  “东洋大学管弦乐团贝多芬交响乐作品演奏会……”

  “《大地》美术作品展览……”

  “电视剧《红苹果》初次公演会……”

  ……

  由于时间关系,各种演出会我尚未欣赏过,但展览会我总是尽可能地去看。它们给我的印象是:认真,而绝不是寻开心,瞎胡闹。

  说到体育活动。日本各所大学都有自己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在为期一天的时间中,全校上下不分师生围绕一系列项目展开热烈而友好的比赛和体育表演。同时,日本全国每年还举行春,秋两次的全国大学生体育对抗赛。重点项目是棒球,冰球,足球,橄榄球等,其中尤以棒球为最大热门。棒球实力强不强,对一个大学的名誉甚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因为这个,每年的大学生棒球联赛都紧扣着所有大学生们(当然也包括老师们)的心。许多学生乃至老师都情愿放弃上课亲赴赛场当拉拉队员。而赛场上一分一秒的比赛实况也迅速无误地反映到校园广告牌上。学生们团团围着广告牌焦急地等待战报的心情,与中国观众观看中国女排迎战外强时的心情几乎没什么两样。

  东洋大学的棒球是值得骄傲的。它在1986年的春季大赛中夺得了全日本冠军的锦旗。全校上下为此欢呼雀跃。“东洋大学全日本第一”的巨幅红色标语从高高的楼顶垂挂下来,闪耀夺目,坐在几公里外的电车上都能清楚地看见。那阵子,所有外校来东洋大学兼课的老师登上讲台的第一句话都是:“你们得了冠军,恭喜恭喜!”而学生们只要一走出校门,总爱不无自豪地对人拍拍自己高挺的胸脯,响亮地说一声:“我是东洋大学的!”

  这确实是一个思想开阔的天地。你可以自由地去想,去学,去干,凭你有多大的劲儿,凭你有多高的热情。放心,没人给你泼凉水,更没人给你画地为牢。正确也好,不正确也好,一切都只由客观实践来下结论。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说来,难道还有比这更理想的学习环境吗?

  说实在的,千辛万苦来到了日本,又千辛万苦考进了大学,我何尝不愿意在专业学习之余,也走进这些青年团体当中去锻炼自己,发挥自己呢?

  多么想参加“老舍作品讲读会”,与日本青年一起研究老舍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