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高阳 > 王昭君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八四 | |
|
|
“我不敢想!”皇帝摇摇头:“太可怕了!” 昭君非常失望,不由得用质问的口气说:“皇上一再垂示,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不道这么一件事都放不下!” 皇帝惭愧地低下头去。自己觉得是遭遇了无情的考验,想了好一会,叹口气说:“真的有那么不幸的一天,我亦只好自怨福薄。” “是!”昭君面容肃穆地说:“皇上亦只好善自排遣。” 皇帝无话可答,交谈形成中断。沉默中回想说过的话,忽然发觉昭君的态度有异。她所说的一切,似乎都出于彼此不再见面这个假定,这是何缘故? 这样一想,皇帝大为不安。同时也想到了一件事,毫不考虑问了出来。 “昭君,你那天进宫见皇太后去了?” “是的。”昭君答说:“是向皇太后谢恩辞行。” “你怎么说?” 不问皇太后有什么话,而问她怎么说?昭君知道皇帝动了疑心,答得不妥,立刻便是一场大风波,所以话要想一想才出口。 “昭君当然不能奏上皇太后,说是到得雁门,便即折回。 只照就此出塞,怕难再见的情况,叩谢皇太后的恩宠。” “这才是,”皇帝放心了:“皇太后怎么说?” “话很多。”昭君一面想,一面说:“皇太后一再叮嘱,沿路自己小心,又训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关切之情,感戴不尽。” “皇太后对你,可有恋恋不舍之意?” “那自然有的。” “这就是了!”皇帝兴奋地说:“等你重返长安,皇太后不知道会怎么样的高兴。” “重返长安!”昭君在心中默念。突然悲从中来,落下两行清泪。 昭君心想,皇帝的看法,只怕与事实适得其反,而亦由此可见皇帝对太后全不了解,自己是无论如何没有办法使得太后与皇帝两皆满意的。唯一的自处之道,只是不动感情,冷静思考,求其心安而已。 因此,她改变了态度,不再说那些隐含规劝譬解的话,甚至也很少开口,只静静地倾听皇帝在谈近些日子来,如何百无聊赖,如何只以七弦写忧?诸如此类的身边琐事而已。 由七弦琴谈到琵琶,皇帝感叹地说:“此一别至少亦须三个月,你的琵琶一时听不到了。可能为我奏一曲?” 出于皇帝的要求,依礼本不得拒绝,而昭君却又另有想法。她的琵琶岂止三月,只怕今生今世再也不入汉家天子之耳了!就为了这一点,她毫不犹豫地答说:“昭君遵旨!” 不巧的是,煞风景的更鼓忽响,夜阑人静,风向又顺,听得格外清楚。是四更天了。 “辰光过得好快!”皇帝惊讶地说。 昭君正要答话,只见帘幙微动,知道是秀春在外面,便提高了声音问:“有事吗?” “是!”人随声入,秀春跪下说道:“启奏皇上,匡少府命春代奏:鼓打四更,皇上应该启驾回宫了。” “知道了!”皇帝很快地答说:“你告诉匡少府,一会儿就走。” “是!”秀春答应着,却仍跪在那里不起身,只拿眼望着昭君。 “皇上请回宫。” “不!昭君!”皇帝的声音怯怯地,有着求情的意味:“你就让我多坐一会吧!” 昭君真不忍心再说了。但殿外却有一个苍劲的声音响起:“臣匡衡有要事面奏。” 皇帝迟疑了一下,向秀春做个手势,示意传召匡衡入内,但却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奏皇上,天一亮,职驾回城,诸多不便,而况今天是皇上朝慈寿宫的日子。” 皇帝一惊:“是今天?” “是今天。”昭君也记起来了,为匡衡代答。 皇帝每逢三、六、九朝慈寿宫,是太后很看重的一件事。 倘或愆期,必会查询,那可真是“诸多不便”了。皇帝无奈,只得起身。 皇帝黯然地叹口无声的气,一步重似一步地踱了出去。昭君心里当然很难过,但强制克制着自己,保持漠然的脸色。 【第二十九章】 天气突然回暖,金黄色的阳光,洒遍桂宫中,千门万户,宫女们都换了薄薄的春衣,约伴嬉游,明灭不定的林子里,不时可以听见笑声,那光景真如清明前后的艳阳天气,恰是踏青的季节。 然而昭君心头,阴霾不开。情势显得很混沌,究不知皇帝打的什么主意?忍无可忍之下,派人去请匡衡,要问个明白。 “匡公,”她问:“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逗留不走?务必请你说明白。” 匡衡实在也不知道怎么说了?有个意外的情况,是谁也想不到的。有人在皇帝面前告密,说石显如何受了呼韩邪的贿,又如何纳了胡妇为妾。因而处处卫护着呼韩邪,最明显的证据是,向胡里图提出的一张贡礼单子,原来是用二十方木简所书,结果只要两方木简就写完了。 因此皇帝不能不疑心,石显是想尽手段,要将昭君送到塞外去做阏氏。当然,他不能冒冒失失地向石显查问其事,特召匡衡密议,尚无结果,所以将昭君的行程,暂且延搁下来。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