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1期
看上去很美
作者:张卸清
在《见微知著》一文中,作者说是坏习惯的养成和好习惯的养成导致了刘阿斗最终将汉室引向衰微,窥美国攻打中东之“微”可见美国有狼子野心之著,天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死伤无数的伊拉克战争的,“微”从何而来?
在《感悟,从点滴开始》一文中:“流星划破天际,与岁月的长河承接递进。看不尽的尘烟,游不尽的河。掬一捧清水,品味历史漫溯;拾一粒卵石,抚触时间的脉络。”很多时候,以小见小可能更好,更真诚;而以小见大,大得离谱,反而让人迷惑、茫然,不知所云。
针对上面列举的文段,对近年来高考优秀作文中的一些“硬伤”作一些总结,或许可以给“审美疲劳”一个合理的解释:
立意上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格式化思维随处可见;
主题上一味追求以小见大的伪生活倾向;
语言上排比式散文泛滥成灾,华丽文风盛行;
情感上充斥太多的伪饰与矫情,游离于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外;
形式上过分求新求异,削弱了文章的内核。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抛去高中教学时间本身的限制和高考指挥棒的自上而下从外到内的控制,我想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
话题作文本身的局限性。角度、立意、题目、体裁自定让学生有了更多写作自由的同时,也让作文的评价本身受到了更大的挑战,高度的自由必然带来严谨的相对缺失。
来自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过于功利的学习观导致了话题作文教学现状的尴尬——说是自由,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总结的几个套路,有些甚至如数学公式那样要求学生将材料填入,长此以往,使学生的作文形成了思维定势。
学生涉猎的文学作品太少,快餐文化太多。后者已在上文列举过。据说《读者》杂志近期非常自豪地自命为高考作文的风向标,说与高考命题思路经常相吻合,因为关注人性、关注现实生活的点滴细节正是《读者》的定位所在。我并无批判它为快餐文化之企图,事实上近20年的高销量和如此广泛的阅读群体,《读者》想证明自己不是快餐文化也难。我只想说,《读者》不是高考作文的“圣经”,其中的很多文章还是带有一定的低幼化色彩。在美国政府制定的中学生80本必读书目中,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荷马史诗》、陀氏的《罪与罚》、托翁的《战争与和平》、霍桑的《红字》、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这些人类文学史上伟大而具有相当阅读难度的作品。两国的教育水平差距固然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读什么样的书,写什么样的文章,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高考作文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导致学生写“看上去很美”的文章的最直接的原因。
高考满分作文在教学中的影响是每个语文老师心知肚明的,它们一经媒体的刊载,便被需要的人打印、复制、传阅、讲解、分析甚至背诵,最后是揣摩和全方位的模仿。写作在高考这片疆场上似乎只有文风绮丽、剑拔弩张才能大获全胜,长久地浸润在这样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使考上了大学,但他们的身上能有严密的逻辑、理性的推断这样的科学精神吗?没有对生活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缜密的思考,没有对名著热情真诚的拜读和细致入微的研究,能指望这样的人将来会在学术或事业的道路上踏实地走下去吗?即便是成了高考状元,但是一个在中学阶段为了迎合审阅的口味而不惜矫饰自己的语言和情感,甚至不惜“牺牲”父母,假话连篇,为文与为人完全背道而驰的人,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这样的人现在却被当做偶像和典范被集体无意识地追捧着,模仿着!
也许,有些言重了。我并非对满分作文全盘否定,也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看多了,有些累了,漂亮的东西看腻了,就像吃多了山珍海味,感觉血脂有升高的危险,忽然很想知道什么是萝卜青菜的滋味。作为老师,我和大多数热爱语文教育的人们一样,希望作文教学真正能对学生的个性、情感、思维、人格起到引导和提升的作用,让作文教学真正回归到无功利的自由写作状态上来,从而在高考作文中也能让那些朴素平实的隽永之作脱颖而出。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