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序

  在佛经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其中除了本生故事以外,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为基础,每一则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宗旨,都是以解脱、慈爱、平等、无私、善良、诚信以及善恶因果为主,这都是当时佛陀住世说法时,用以教导弟子的精要。

  故事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分古今、不分老少,用故事讲道理的方法,深富教育启发意义。以《圣经》为例,在西方,圣经故事早已广泛流传,并在全球以各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反复运用,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等诸方面发挥了重大影响。然而,佛教三藏经典中,许多极富教育启发的经典故事却因佛经原文的行文晦涩难解,一直未能获得一般读者的广泛性阅读。

  有鉴于此,中华印经协会特别收集、整理,编辑这《佛经故事选辑》的系列书,俾以将佛陀的教法藉由图画故事,深入浅出的传达出去,甚至化为教育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认识佛教。故而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轻松的口语对白方式表达,在保有经典原文中心思想的原则上加工,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活泼,并藉由故事来传递佛教善恶业报的观念。

  《佛经故事选辑》系列所收集的故事内容丰富,其中《佛本生故事》专门讲述世尊成佛前的本生因缘、《菩萨与罗汉的故事》则是描写菩萨以及阿罗汉弟子们修行的过程。此外,尚有以女性为主角的《女性故事精选》以及推广护生理念的《戒杀放生故事集》等等,内容精采多元,通俗易懂,适合各年龄层阅读。

  生命电视台台长

  中华印经协会理事长

  海涛


卍 卍 卍 卍 卍


  念佛的好习惯

  从前有一个笃信佛教的妇人,她非常虔诚,常常称念佛陀圣号。但她的丈夫却始终不认同妻子的信仰,妻子便时常对丈夫说:“人命无常,应当勤修福德才是!”

  无奈丈夫根本无心信佛,平时懒惰、懈怠成性,丝毫不把妻子的话当一回事。妻子见状,担心他将来堕入地狱受苦,反复叮嘱丈夫道:“我在门上悬一小铃,你出入门户,听到铃声作响,就念‘南无佛’,可保你平安。”

  丈夫回答:“这有何难?我照办即是。”

  此后,他每次出入门户,听见门铃清脆作响,就念几句南无佛。他竟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得妻子老是不断督促他念佛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后,果真堕入地狱。因他在世间恶业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故而鬼卒准备将他丢入铁锅中烫煮。

  碰巧,那地狱鬼卒用叉戟戳他时,叉上铜铃作响,丈夫以为是门铃作响,随口连称:“南无佛!南无佛!”

  狱官听他口里声声称诵佛名,不由大惊,即命手下说:“此人奉佛,怎么带他到这里来?快放他出去!”

  丈夫因听其妻劝告,以此念佛功德,得以投胎转世为人。


卍 卍 卍 卍 卍


  虔诚的皇后

  佛陀托钵行走各国。有一次与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拘蓝尼国。佛陀与比丘一行人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直奔离王宫不远的美音寺去接受应供。

  拘蓝尼国的国王优阗,封了两位王后,一个左后,一个封为右后,俩人都有绝色的美貌。左后名照堂,是一个目中无人,好说谗言,并且嫉妒心重的女人。右后名美容,恰好相反,美容品行高尚,经常做一些仁义之事。国王时常赞赏美容的品行,事情无论大小都喜欢和她私下商量。

  美容身边有一位名叫度胜的老者,是一名平民。他经常到市集去卖香,并且缩衣节食,省下来的钱都换得食物供养佛陀及其僧侣。供养饭食后,在佛陀讲法时就以虔敬的心听闻佛法,并且牢记在心。

  度胜供过佛,圆满了布施功德以后,就带着剩下的香回到宫中。因度胜广行布施以此为功德,他的每柱香都那么香气逼人,他的名气也闻名遐迩。

  美容对此不大明白,于是就向佛陀请教。世尊回答说:“度胜将辛辛苦苦卖香积攒下来的钱,都用来为佛陀和僧侣准备了饭食。他的香里含有对佛法的真诚,所以才会令人喜爱;另外,度胜经常听闻佛法,并思考精深的道理,这在世上是很难做得到的。”

  美容听到世尊的开导后,心中很不平静。她遗憾自己没有机缘听闻佛法,更不用说去领悟其中道理了。于是她回去后就把她见到佛陀的经过告诉了度胜,请度胜为她讲解佛法。

  度胜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微臣出身卑微,不敢随随便便讲述如来的教导,请让我到佛陀那儿去,得到世尊的许可再说。”于是度胜即刻出宫,到美音寺求见世尊。

  怀着虔敬的诚心,度胜来到了美音寺。顶礼过世尊之后,便向佛陀陈述王后的请求。佛陀对度胜的做法表示赞许,马上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法会,为他讲述佛法。度胜专心听佛陀开示,一字一句都记在心上。

  度胜回宫以后,就把自己受教的经过和说法内容都讲给美容和侍女们听。听完度胜讲法以后,美容和众侍女顿时解除烦恼,内心清凉,个个法喜充满。

  自从右后美容听闻佛法而得到法益之后,左后照堂更加嫉妒她。由于美容经常要供养佛陀和僧众,所以朝见国王的次数便减少。照堂抓住这一点,经常在国王面前说美容的坏话,要国王治美容的不尊之罪。国王起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照堂后来又不断地诽谤美容,说她现在眼里根本没有大王,国王开始半信半疑。最后照堂为了自己的私欲,想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当美容正在斋戒礼佛的时候,照堂突然请求大王命令奏乐欢娱,装模作样地要把右后美容请来。国王不知是计,就召见王后和其它大臣来宫中。不久,除了美容其它人都到了,因为美容诚心修行,持守斋戒,没有应召前来。

  国王开始生气了,心想:“难道她敢违背我的召令?”于是接连传唤三次,美容一心斋戒,还是没有应召前来宫中见王。

  国王大怒,开始相信照堂的话,于是命人捉拿美容。得令的武士马上赶到美音寺,把正在斋戒的美容抓了起来,押回王宫。

  武士们把美容捆绑在大殿前。国王在照堂恶意的挑拨下已经丧失理智,忘记了眼前被捆绑的是自己曾经宠爱和信任的右后美容,决定用箭将她处死。美容心里知道这是照堂的阴谋,但此时申辩已无济于事,她毫不后悔,决意从容就死,一心一意皈依佛陀。

  一些大臣和侍女们看到右后即将被处死,都非常难过,但美容违令国王是不赦之罪,向国王求情也毫无用处。绝情的国王命侍卫拉开弓箭准备射死美容,此时侍女们都害怕得闭上了眼。

  就当国王连发两箭之后,再看看美容,令人惊奇的是她竟安然无恙!原来射出的两箭都调转了方向,回到国王脚下,在场的人也都感到难以置信。

  此时国王大吃一惊,知道美容已不是一般人了,赶紧命人给她松绑。

  放开美容以后,国王问她:“你有什么法术使射出的箭头调转了方向呢?”

  美容平静地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只是长久以来一直以虔诚的心供奉佛陀,把自己的一切都皈依于佛、法、僧三宝。今天早晨我供奉佛陀,严格按照戒律的规定,我修行精进,其它事情都不能使我心意分散。当时我不能随意停止,所以没有及时应召来到大王这里。现在一定是佛陀大发慈悲,暗中护佑我,以致箭头不会中身。”

  国王听后,说:“好极了!我不应加罪于你,而应当去美音寺礼拜供养世尊啊!”

  后来,有一次敌国兵侵犯拘蓝尼国,国王决定亲自挂帅去征讨来犯之敌,出发前授权给吉星,命他在出征期间代为管理朝政。

  吉星是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是左后照堂的父亲,是一名婆罗门外道修行者。父亲此时大权在握,令照堂高兴极了,对自己说:“这是除掉美容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杀掉她!”于是就和父亲吉星密谋,用奸计把美容和她的侍女都烧死在宫中。

  国王回来后,吉星对国王谎称是不小心失火,国王当时没有怀疑,于是他们的罪行暂时被掩盖住了。终于有一天,有人密告吉星父女杀害美容等人,此时真相败露,国王十分震惊和气愤,立即下令严惩吉星、照堂等人。

  国王十分怀念美容的善行,从此开始清除外教邪道,认真修行,广扬佛法。


卍 卍 卍 卍 卍


  得道女施法化险为夷

  拘萨国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那里国泰民安,风俗教化井然有序。可是近来王城中出现了几个经常惹事生非、伤风败俗的恶棍,并且不时调戏妇女。他们欺压贫困、聚众哄闹,气焰十分嚣张,所有的人都避而远之。

  王城中住着几位比丘尼,每天都在树下聚精会神地禅坐修法。其中有一位名叫差摩,最有才智,十分聪慧;另一位名叫莲华群,具有高深的修行,最擅神通。她俩的人品、德行是众比丘尼中德高望重的人物,受到大家的拥戴和信任。

  正值夏天,烈日炎炎,酷暑扰人。比丘尼们结伴来到溪边,准备下河沐浴,以解闷热。

  说来也巧,那几个恶棍正好从附近经过,听见山脚下传来哗哗的水声,其间还不时伴有女人的声音。他们好奇地往水边张望,一看是比丘尼们正要下河梳洗,顿时生出邪恶的念头,兽性大发,一个个张牙舞爪地就要冲过去……。

  为首的一个家伙伸手挡住他们,眼珠一转,示意他们凑上前来,窃窃耳语了一番。然后就在比丘尼一个个换下衣服下水的时候,几个恶棍从草丛中一涌而出,奔到水边,把她们的僧服全都抱得远远的,然后反身向水中的比丘尼扑去。想趁她们没有防备、无法逃脱,又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突然袭击,以逞暴行。

  比丘尼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伤害,大惊失色,一时之间手足无措,本能地聚在一起,无助地搂成一团。有的吓得瑟瑟发抖,有的紧闭双眼。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关头,只见差摩比丘尼从容地分开众人,走出人群,面对着凶恶残暴的恶棍,抬起双手,放到眼睛上,突然手指用力往里一抠,顿时鲜血顺着手指缝流淌下来,这时差摩手中捧着的正是两颗血淋淋的眼珠。她忍着剧痛,把手伸向歹徒,大义凛然地说:

  “你们爱的不就是我们的姿色吗?那么,现在我已是双目残缺,还有姿色可言吗?”

  差摩的话音未落,莲华群比丘尼也冲上前来,指着自己的身子说:

  “你们不是贪图我们的身体吗?那么,有胆量的就来试试看!”

  说着她施展神通,将自己的心肝五脏、双手、双脚分割肢解,拋在一边,大声喝道:“看你们哪一个敢动一动!”

  那伙恶棍见到如此恐怖的景象,别说动一动别人,就连动一动他们自己恐怕都难啦!差摩挖眼已经把他们吓了个半死,再看莲华群五体分离,更是魂儿都没了。

  他们又惊又惧,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呆若木鸡。想到自己竟敢冒犯圣洁的比丘尼,罪过不轻。恶棍们脸色苍白,手脚冰凉,趴在地上,磕头有如鸡啄米,连连求饶:

  “师父饶命、师父饶命!我们罪孽深重,十恶不赦。请宽恕我们,让我们有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从此弃恶从善,皈依佛门,甘心承受应得的惩罚。今日之罪,不但今生今世,就是来生来世也无法赎清的,我们愿意终生供养师父,聆听教诲,恳请师父答应。”

  这几个恶棍俯首,长跪不起。差摩和莲华群见他们确实有悔悟的诚心,便为他们说了佛门的五条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他们发誓终身遵守戒规,绝不违犯,从此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卍 卍 卍 卍 卍


  小妾的美德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并纳有一个小妾。小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的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子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小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道:“你如果随我心愿,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得道的圣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小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的举动甚为厌恶,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别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之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小妾,然后忿忿而去。

  小妾强忍着伤痛,毅然取来自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出门。

  不久,小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在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平素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由猛然惊醒,坐在床上发楞。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个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白,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小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小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小妾便将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化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术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门。


卍 卍 卍 卍 卍


  皇后的约定

  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处留的地方,城中住着一位名叫优陀羡的国王。国王长得威武英俊、聪慧豁达。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娇美、举世无双,并且生性善良、温柔贤淑,深得国王的宠爱。

  当时,国中有一条律法——身为国王,不能亲自弹琴自娱。然而国王的王后有相,自恃国王的宠爱,便和国王一同来到曲室,一起唱歌跳舞,共享欢乐。有相心想:“何不让大王亲自弹曲,我来跳舞。”

  于是有相就娇声劝说大王弹琴。国王为了使爱妻高兴,就弹琴奏起美妙的音乐。音乐起时,王后有相翩翩起舞,曲美舞更美,两人都很高兴。国王边弹琴边观看爱妻跳舞的美妙姿态,也陶醉在其中,只是过了一会儿,国王见王后的脸上忽然出现死相,心里一惊,再仔细一看,估计王后的寿命不会超过七天。于是,国王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便丢弃手中的琴,脸上现出悲惨的样子,长叹了一声。

  王后见国王不再弹琴,而且悲悲戚戚,就问:“大王!我一直受到您的恩宠,所以敢与您一起在曲室中弹琴起舞,共同欢乐。大王!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为什么要弃琴长叹?希望大王以实相告。”

  起初,国王不语,但经不住王后再三追问,便以实相告。王后听后,心中很害怕,但仍然安慰国王说:“大王不必过于难过,我以前曾听比丘尼师父说法,如果我能一心出家,即便是一天,也能生天。如今,我已命在旦夕,我该出家了,愿大王恩准!”

  国王听了爱妻的话,情深意长地对王后说:“妳且留在宫中,过了第六天,一定遵从妳的意愿,让妳出家。”

  这样,国王和王后相互依依不舍,在恩爱又悲惨的气氛中度过了六天,眼看第七天一下就到了。国王对夫人说:“你有善心,我准许你出家,如果你死后升天,一定要来看我,我等着你,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国王跟王后许下这个约定,王后答应了,于是斋戒沐浴,跟随比丘尼师父剃度出家,受持八戒,当天就喝了石蜜浆。石蜜浆在肚中绞结,她很快就死去了。神识乘着善缘,得以升到天上。有相虽然成为天女,但她仍记着生前与国王的誓约,便在一天夜里来到王宫。

  剎那间,只见宫中一片辉煌,天光照着王宫,有如白昼一般。国王和众臣一起出来,见一天女,国王就问:“妳是何人?”

  天女回答说:“我是大王的妻子有相。”

  国王见王后果真的生天了,心中无比欢喜,就说:“请到宫中坐吧。”

  天女回答说:“我因为生前和国王有誓言,所以依约前来探望您。没想到您现在已近污秽,权欲熏心,我劝您还是放弃世俗的欲望,出家修学佛法吧!”

  国王听到这话,心中顿时省悟,自己长叹说:“现在的天女本来是我的王后,因为出家一天就得以升天,神通广大,能见到世间的一切卑贱,我现在为什么不出家呢?我曾经听说过,天上的一块指甲大小的地方,就能抵过一个阎浮提地,我现在仅有一个国家,又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随后,国王就把王位让给儿子,出家修道,最后修成阿罗汉果。

  所以《大智度论》在赞叹出家功德时,有这么的偈语: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鹤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这就是在说明出家功德难量,绝非世间福德可比拟。


卍 卍 卍 卍 卍


  求法的妇人

  从前,有个聪明、善良的妇人,深信佛法,经常在家中做好斋饭,款待僧人,以便学习佛法。

  有一天,她又在家中做好斋饭,招待云游的行脚僧和附近寺庙中的僧侣来用斋。

  僧人们用完斋饭,对妇人说些祝福的话后便告辞而去。此时,妇人见其中二位师父尚未用完斋饭,就热情地为他们添饭加菜,并对其中一个老和尚说:“长老,您用过这斋饭之后,能不能为我讲解佛教的教义呢?”

  老和尚抬眼看看她,问说:“女施主,请问妳是出于好奇,还是真心想学习佛法?”

  妇人双手合十说:“长老,我是真心想请教,所以设此斋饭供养僧众,只盼有位大师前来为我宣讲佛法,指引迷津。”

  老和尚点点头说:“既是如此,我用过斋饭,便讲与妳听。”

  妇人欣喜异常,更加殷勤地招待,等最后一位僧人吃完斋饭,她才收拾好碗筷,请老和尚坐在上座,自己恭恭敬敬地坐在一旁聆听。

  妇人闭目静默,听着听着,渐渐入了神,一动也不动,看来仿佛熟睡一般。

  老和尚见了,以为她根本没听进去,只是在那里佯听,实则是打瞌睡,心中不觉气忿起来,想:“原以为她是个一心向佛的信女,谁知却是个顽愚之妇,我还给她费什么口舌?”于是站起身,拂袖而去。

  那妇人正听得入迷,却没有了下文,睁开双目,却不见了老和尚,不知是怎么回事。等她追出门外,却连老和尚的踪影也不见了,不免深感遗憾,倚门感叹:“唉!长老怎么走了呢?他讲得多好哇,可惜只讲了这么一点儿。”

  第二天,老和尚又来了,妇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款待他,并说:“长老!您昨天怎么没有讲完就走了呢?”

  老和尚看都不看她,道:“女施主自然明白,何必问我!”

  妇人不解地问:“我自然明白?”

  老和尚不再答话,低头吃着斋饭。妇人不便再问,只好去招待别的僧人。

  这时,有个行脚僧走进门来,坐在老和尚身边,边吃斋饭,边与老和尚谈论佛法。

  那妇人听了,便留意于他们的对话,一边招待其它僧人,一边认真听着,顿觉收获不少。

  从此,妇人在招待僧人时,就留意听他们的谈话,自己慢慢领会。也是她天性聪颖,悟性极高,日子一久,倒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后来,过了一些时日,老和尚又来吃斋饭时,妇人便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说给老和尚听,请他加以指点。

  老和尚听了妇人的见解,大吃一惊,心想:“原以为她不过是说说而已,不像是真正有心学佛,没想到,她居然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倒是我误解了她。”

  老和尚道:“女施主是从何人学习,有如此精深的学识?”

  妇人笑道:“全是听您与其它长老的谈论,慢慢领悟而来的,我还没有礼谢过恩师呢!”说罢,就要叩头跪拜。

  老和尚连连挥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女施主,老纳愧疚得很,倒是女施主的好学精神令人敬佩。”

  妇人谦虚地笑着说:“还恳请长老多多指教,让我早日修成佛道。”

  从此,老和尚每日都来与妇人讲演教法,使妇人在修行上进步神速。

  老和尚深感敬佩,每每向弟子们教授佛法时,都以此妇人为例,说:“心诚则精学,灵至则彻悟,似此妇人这般学习,必有所获,我佛门弟子当更胜于她才对。”


卍 卍 卍 卍 卍


  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栋房子,而不要全靠国王的力量。

  当地有一家的男子不答应,而其老母却不顾自己年迈体衰,想亲自造屋。这位老母亲每日搬砖运土,收集建屋材料,精心建造,不久一栋房舍便建成了。

  因为连日工程建造关系,老母亲的十指被土石磨破了,她毫不在意,能建造房屋供比丘居住,是她老人家最大的心愿。因此,在房屋完工后不久,老母便迎请僧人到家中长久居住接受供养。

  有一天,在这老母房舍内居住修行的比丘,整日用功修行,入火光三昧禅定中,此时房舍就像是起了大火般的光亮。老母遥见火光熊熊,心中悲凄,念自己如此辛苦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房屋怎么起火了呢?自己的福德是如何的微薄呀!

  老母向着火的房屋奔去,入屋看比丘却安然坐在屋中,全身发光,甚感惊喜。但由于老母又惊又喜、悲喜交加,再加上长久以来的劳累过度,终于不支倒地,不久就去世了。老人家以此建造精舍供养比丘的功德,寿终生于天上,成为天人。

  天人念及自己在世时广修供养的福德,得以成为天人,享受天上的快乐,便邀请其它的天人一同到人间请求释迦牟尼佛和僧众们明日接受他的供养,世尊默然应允了。

  同一天,波斯匿王也来拜见世尊,想供养佛陀及圣弟子们,世尊回答:“我已受天人所请。”

  波斯匿王惊奇地问:“我怎么没看见天人所准备供养的食物呢?”

  波斯匿王很疑惑,第二天派人去观察仍无迹象,仍不见供养所需之物。时近中午仍不见丝毫动静,波斯匿王便令属下准备佳肴,如果到时还没有丰盛的饭菜供佛,波斯匿王准备自己供养佛及僧众。

  就快到日中了,天人还是没有准备饭菜,只见天人带了诸天女,鼓瑟齐鸣,前来顶礼佛陀。到了吃饭的时刻,天人举手拂袖则诸事皆成。眼看百味甘露从地而出,又举手拂袖,只见饮食饭菜,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诸佛及圣众皆得满足。

  波斯匿王见此情景,又惊又喜,顶礼佛陀开示:“我不识此天人,他有何宿世福德能手出百味甘露?”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此天人前世为一位信佛虔诚,但却体弱多病的老妇人,比丘请人造屋,左右村庄健壮男子都借故不建,唯有这个老妇人亲自搬运泥土、木材,辛辛苦苦为比丘建一座房屋。房舍建好之时,她十指皆已磨破,血肉模糊,露出筋骨。由于她年老体迈,诚心所至,建起此屋,以此功德命终生天九十一劫,得享天福,能手出众物,其福德远不止如此呀!”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讲述天人的前世因缘,深深地敬佩这位老妇人,同时更坚定不惜身命,也要维护佛法、供养佛陀及圣众的信心和力量。


卍 卍 卍 卍 卍


  着金缕衣的婴孩

  从前有位长者,他的夫人怀了孕,口中能散发出非常好闻的清香之气。香气飘得很远,整个城市都能闻到。

  国王远在深宫里也闻到这股异香,于是派遣侍卫去查访原因,发现香气来自长者家。于是国王召见长者问道:“你家为什么能飘散出这么奇异的香气?”

  长者答道:“那是我夫人怀孕的缘故,她口中能发出香气。”

  国王听了很是惊奇,便对长者说:“如果是个男孩就带到宫里来抚养吧!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过了几个月,夫人终于分娩了,生了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奇怪的是孩子生下来身上就穿著一件金镂织成的衣服。母亲觉得奇怪,就把衣服解下来,但是一转眼,又有件金缕衣穿在孩子的身上。夫人便去精舍请示佛陀。

  世尊回答说:“过去有一个贫苦的妇人,虽家徒四壁但十分虔诚敬佛敬僧,有点食物总是布施供养给僧人。一日贫妇外出忽然遇上一场大雨,无处躲藏,只好待在树下暂时避避雨。不久前面的路上来了一位长者,由于雨大泥泞,长者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磨破,流血不止。

  这时贫妇连忙跑过去将老者扶起坐到树下,为他洗去身上的泥浆,并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非常地细心照料。那老者原来是辟支佛,这位贫妇因功德力所感,所以来世投生大富长者家,一出生就有金缕衣裹身,这是小女孩过去世福报所感。”


卍 卍 卍 卍 卍


  比丘尼说法

  很早以前有一头母象,牠的名字叫作磨荼。尽管磨荼的体型巨大,但牠性情十分温和,从不发怒,也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和动物。

  磨荼本来只是为主人驮驮货物、运运东西,当然,有时也驮着主人四处游玩或是打猎。牠和主人相处得很好,所以几乎没有被主人惩罚过,反而得到了主人的宠爱。主人时常喂它鲜嫩的树枝及青草,并且为牠刷洗身体。

  有一次,罽宾国的国王来舍卫国求取舍利,当他求到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安全地将佛陀的舍利放在马背上带回去。于是国王四处悬赏,募求大象。磨荼的主人也非常信奉佛法,当他听说罽宾国国王募求大象驮运佛陀舍利的消息,就把自己的大象磨荼借给了罽宾国国王。

  随后,磨荼就驮着佛陀舍利去了罽宾国。一路上,磨荼受到了很好的礼遇,那些信奉佛法,渴求佛陀舍利的罽宾国的臣民百姓都对驮运有功的磨荼非常感激,不但为它洗浴,也喂它鲜美的香蕉。

  正是因为磨荼劳苦功高,所以积下了福德,让牠命终寿尽之时得了善报,投生生为一个女婴。而且这个女婴出生的家庭也非常好,家境十分宽裕。

  冬去春来,这个女婴很快就长大成人了,她只有一点与常人不同,就是她的饭量特别大,是常人的十倍左右。她长大后,由于厌倦世俗生活,所以就辞别父母,出家修行,成为一位比丘尼,从此开始认真修学佛法。

  由于前世积有福德,而且天资聪慧,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后来,她终于修得佛道,证得阿罗汉果位,断绝了一切烦恼和痛苦,超脱了生死轮回的痛苦。

  后来,这位得道的比丘尼知道了自己即将入涅槃了,她便招集所有尼众到讲经堂去,她将为大家讲述自己修行的经历。

  由于这位比丘尼已经开悟得道,有神通,能够看到自己宿世的种种因缘,于是她就把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给大家讲了一遍,她特别提到为罽宾国国王驮运舍利的事。

  在座的比丘尼听了她的话之后,都对她的话半信半疑,特别是当她提自己的前世是一头性情温和的母象时,她清楚地听到了讲经堂内发出了一阵阵的窃窃细语以及不加掩饰的笑声。

  这个得道比丘尼心中十分明白,在座的比丘尼不太相信她的话。于是,她对大众说:“可能你们当中有人不相信我刚才所说的一切,但是我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我的前身的确是一头母象,后来因为驮过佛陀舍利,以此功德,脱离畜生道,投胎转世为人。你们当中有许多人都知道我一顿要吃十五斗的饭才觉得饱。你们当中谁有这样大的饭量?如果因为有人没见过我吃饭所以还不相信的话,就请去找饭来,我来吃给你们看。”

  这时,有几位比丘尼起身走出讲经堂,过了不一会儿,她们抬来了差不多十斗饭的饭锅进来。这可是平常十来个人的总饭量,可是这位得道比丘尼一点也不担心,她随即开始吃了起来,不一会儿,那十斗饭就吃得干干净净。这时候,讲经堂内响起了一阵阵赞叹声。

  这时,所有尼众们都真正信服了得道比丘尼所说的一切,知道她不是一般人,大家更加聚精会神听讲了。得道比丘尼开始讲述自己的修行方法,以及前世积下福德对于自己修行的良好影响。

  随后,得道比丘尼的话题又转回到了吃饭的话题上。她又对大家讲道:“像我这样的吃法是前世所注定的。虽然一次吃得很多,但是却需要很长时间消化,一次吃饱,填满了肚子以后,在很久的一段时间中也不会感到饥饿。这也像学习佛法一样,虽然一次听讲听了很多佛法内容,但足够自己思考领悟很长一段时间。”

  这位得道的比丘尼讲到这里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讲经堂正襟危坐认真听讲的比丘尼们,然后接着说:“希望诸位姐妹都能以我的修行经历为借镜,相信女众认真修行一样可以得道的。”

  这位得道比丘尼讲到这里,就没有再往下讲自己的修行经历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入灭的时间快到了。后来,她为大家讲解一段佛法精要后就入涅槃了。


卍 卍 卍 卍 卍


  失而复得的能力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村落,住有一户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家境虽不算富有,但倒也不愁吃穿。只是这位妇人经常喜欢对别人夸耀:“我从来不会弄丢东西。”

  一天,她又在对别人讲述她从来不丢东西的时候。她的儿子就想试探母亲是否真的具备这种本领,于是将母亲手上戴着的一枚戒指取下来,扔到了附近川流不息的河水中,然后对母亲说:“您不是总说自己不会弄丢东西,我现在把您的戒指扔在河水里,您还能找到吗?”

  母亲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话,只是拍了拍儿子的头说:“我从来就不会丢东西的。”然后,她对儿子说:“过不了几天,戒指自己会回来的。”

  当时,正是捕鱼的季节,这位妇女到市集上买了一条鱼回家。到了家中,剖开鱼腹一看,只见那枚被儿子扔在河中的戒指藏在里面,被阳光一照还闪闪发光呢!这位妇女便拿起这枚戒指对儿子说:“这回你相信我说的话了吧!我说过我从来不丢失东西的,你看!这是不是你扔的戒指?”

  儿子见到母亲的戒指果真失而复得,而且毫不费半点力气去寻找,不禁惊讶万分!

  过了几天,正好佛陀带着众弟子们托钵乞食,恰巧来到此地,儿子就来到世尊面前请示说:“我母亲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丢失东西的福气呢?”

  佛就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告诉了他原委。原来,在这座山的北边,每年一到冬天,就变得又阴又冷,所以家家户户都要迁移到山的南边去居住。山北有个孤老太婆,年老体弱,家中贫穷,无力往返搬迁,就独自留在山北,为大家看管留下的东西。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大家又迁回来的时候,她就把代为看管的对象一件件地交还给原主,从来也没有弄坏或丢失过。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孤老太婆始终为大家做着这样的好事,为此,大家都很感激她。这位孤老太婆的高贵品德,打动了居住此处的一位仙人,仙人就暗暗地赐给她这个“不丢东西”的福气。

  讲到这儿,佛陀停顿了一下,对眼前的孩子说:“其实这个孤老太婆就是你母亲的前世啊!”

  儿子听完,深深为母亲前世的美德所感动。此后,他对母亲更加敬佩,也更加孝顺了。


卍 卍 卍 卍 卍


  耆婆童子学医记

  从前在王卫城,住着一位十分美丽的少女,她的名字叫做婆罗跋提。

  婆罗跋提一天天长大,国王见她如此美丽,下令为她修建了一栋华丽的房子,还宣布:“如果有人想做婆罗跋提的丈夫,必须每天交出二百两黄金。”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婆罗跋提的风采。人们远远地看到婆罗跋提袅娜的身影、秀美的面庞,闻到她散发出的阵阵花香,纷纷惊叹婆罗跋提那言语无法形容的美貌,都不禁陶醉痴迷。

  当时,有一个名叫无畏的王子,倾倒于婆罗跋提的美丽,不惜花费许多黄金与婆罗跋提相亲相爱,共同生活了一段时光。因为没有钱再交给国王,两个人只好忍痛分离。不久,婆罗跋提发觉自己怀有身孕,就把看门人唤来对他说:“如果有人请求见我,你就告诉他,婆罗跋提病了,不想见客人。”

  几个月以后,婆罗跋提生下了一个男婴。只见这个男婴长得眉目端正,肌肤白嫩似玉,甚是可爱。可怜婆罗跋提慑于王命,不能抚养这个孩子,只得用白色的衣衫将婴儿小心翼翼地包裹好,让侍女把婴儿丢弃在门外僻静的街巷中。

  过路的行人发现了被遗弃的婴儿,大家驻足围观,议论纷纷。无畏王子日夜思念婆罗跋提,却无法相见。这一天他又徘徊婆罗跋提的门前,看到一群人叽叽喳喳,不知何故,就向路边的一个行人问道:“这儿发生了什么事?”

  路人回答:“这儿发现了一个被家人遗弃了的婴儿,真是太可怜了,怎么能将亲生骨肉拋弃了呢?唉!真是罪过啊!”

  无畏王子听了,为之心动,顿时产生了怜悯之情,赶忙问道:“这个孩子现在还活着吗?”

  路人说:“还活着呢!好心人,您就收留了他,救他一命吧。”

  无畏王子马上命仆人将婴儿抱回自己的府中,找来奶妈为这个婴儿哺乳喂养,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耆婆童子。

  渐渐的,耆婆童子长大了,他聪明伶俐,惹人喜欢,无畏王子也非常怜爱他。

  一天,无畏王子把耆婆童子唤到自己面前,慈爱地对他说:“你喜欢这王府中的一切吗?你是不是想在王府长久地生活下去呢?可是,如果你没有才华和赖以生存的本领,你又怎么能平白无故享受和获取这富足的生活呢?所以,我要送你去学习一技之长,你愿意吗?”

  耆婆童子高兴地回答:“好啊!”

  从此以后,耆婆童子就跟随得叉尸罗国的一位名医学习医术,这位得叉尸罗国的医生姓阿提梨,名叫宾迦罗。

  七年过去了,耆婆童子潜心学习,医术日进。

  一天,耆婆童子对宾迦罗说:“老师,经过学习,我觉得知识有如天空是那样的无边无际。不知道我现在学到了什么程度?成绩如何?更不知道这样的学习要到何时?”

  宾迦罗老师听后,略微思考了一会儿,转身走出屋门。半晌,拿来一个圆形的笼子和几样挖草掘根用的工具,递给耆婆童子,嘱咐他说:“你拿着这些工具,在得叉尸罗国内寻觅各种草药,如果是你能辨认,确认为药材的草木,就不要带回来;你只要把你认为不认识的和不可做为药材的草木植物等放在这个圆笼中带回来就行了。”

  耆婆童子遵照老师的话,背起行囊独自出门了。

  耆婆童子历尽艰险,走遍了得叉尸罗国内的大小山川,看到了千万种花草树木。昔日老师教的识别草药的知识都清晰地印在脑子里,每一种草木他都能辨认出来。那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在他眼里都是治病救人的良药。

  耆婆童子外出回来后,把自己已能够分辨药材,正确识别它们的不同作用,以及未发现不能做药的草木的情况,向老师逐一呈告。

  宾迦罗老师悉心听完后,对耆婆童子说:“你现在医术道行都已经修成,可以离开我去独立行医了。目前在国内,我的医术是第一位的。如果我死去了,你就会成为医术最高的人。”

  耆婆童子挥泪告别了老师,在回家的途中来到了婆伽陀城。

  婆伽陀城有一个巨富的夫人,在十二年前开始得了一种奇怪的头痛病,发作时头痛欲裂。十二年中请了很多医生来为她诊视、治疗,但都无法使病情康复。

  耆婆童子听说此事以后,就来到了这个富者的家里。

  他对守门人说:“请禀告你家夫人,有一个来为夫人看病的医生,在门外等候。”

  守门人连忙进去,将耆婆童子的话告诉了夫人。夫人问道:“这个医生的衣着如何?他的外貌和行为举止怎样呢?”

  守门人急忙答道:“他是一个很年轻的医生,外貌端庄,衣着很普通。”

  夫人听后,自言自语地说:“那么有名望的老医生都没能治好我的病,更何况一个刚刚开始行医的年轻人呢?不过,反正没有什么坏处,请他给我看看倒也无妨。”

  于是,就让守门人请耆婆童子进来。

  耆婆童子给夫人察看病情之后,就取一些药来,并细细地煎过后,灌入夫人的鼻子和口中。

  当药物灌完时,只见灌入的药和唾液同时从夫人的口鼻中喷了出来。仆人们急忙取来盆盂接着,并给夫人擦洗干净。

  这时,夫人感到头痛减轻了许多,神情也觉得轻松了一些。于是,马上命令仆人们将药物从盆盂中收取回来,唾液则扔掉。

  耆婆童子见状说道:“夫人,您家中如此富有,却为什么连这么一点儿药渣都不舍得扔掉呢?”

  夫人看看耆婆童子,认真地说道:“居家度日是非常不容易的,应当处处节俭才是。这些药渣晾干后可以用来燃火,所以我要把它们收集起来。但是,我并不吝啬,当用的钱财,再多我也不心疼。”

  不久,这位夫人的头痛病已经完全好了,为了表达救命之情。夫人送给耆婆童子四十万两黄金,还有一些奴仆、侍女和牛马。

  耆婆童子回到了王舍城,拜见了无畏王子,把分别后的种种情形,事情的缘由都讲给了无畏王子听,并将行医所获得的财物全部奉献给无畏王子,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这就是耆婆童子最初为人看病的故事。


卍 卍 卍 卍 卍


  布施的功德

  从前,有一个贤者,他平时很喜欢做善事。一次,他在旅途中看到了一座寺庙。那座寺院造得金碧辉煌、巍峨壮观,四周林木茂盛、幽深秀丽、溪水潺潺,使他流连忘返。

  他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也想建造一座寺院。可是,虽然有愿望,却没有足够的钱财。所以,决定入海去寻找宝物,并发誓说:“如果我入海寻到了金银财宝,一定要建造一座全国最大的寺院。”

  贤者驾船出海后,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狂风恶浪,终于如愿以偿地寻到财宝,安全地返回了。他想:自己一人力量单薄,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建造寺庙呢?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国王曾多次说要建造寺院宝塔,而现在还没有进行,如果去寻求他的帮助,一定可以成功的。

  想到这儿,他就拿着珠宝去献给国王。国王看到珠宝十分高兴,问说:“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些珠宝呢?”

  贤者回答说:“我立下誓言,要建一座全国最大的寺院,由于钱财不足,我便入海去寻求宝物。现在,我安全地返回了,这就成为我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我寻到了金银财宝,这是我的第二个有利条件;第三个有利条件是我并不贪利,要以寻得的财宝建立寺院。我依仗着这三个有利条件,要建立大功德。可是建立寺院只有钱财还不行,还需要人力和时间,所以,我才来禀告国王,寻求您的帮助。”

  国王回答说:“我也有三个有利条件。第一,要建立寺院宝塔,我身为国王,位居众人之上;第二,我有富饶的国土,丰盛的财宝,人丁兴旺;第三,四方的国家都臣服于我,我有这三利与你一起营造寺院宝塔,一定会成功的。”

  说完,国王便吩咐左右,命五百嫔妃出来见驾,要将珠宝赏赐给她们。五百嫔妃个个浓妆艳抹,出来见国王,袅娜妩媚,光彩照人,如下凡的仙女一般,她们都想得到宝珠,唯有王后不加任何粉饰,也不同其它嫔妃争抢风采。

  国王见了就问她其中的缘故,王后回答说:“我也有三个有利条件,第一,我身为王后,宫中所有的人都尊敬我;第二;我生的儿子被册立为太子;第三,我一向喜好佛法经典,发愿要建造一座大寺院。”

  国王听后,说道:“这太好了!”就把宝珠全数交给了王后。王后拜谢了国王,然后拿出十万两黄金,作为建造寺院宝塔之用。

  国王和贤者建造的寺院,占地千顷,雕梁画栋,都用金银装饰,红墙绿瓦,掩映在浓密的林木之中,整座佛寺呈显出肃穆庄严、幽寂洁静之貌。

  有一天,国王和贤者来观看寺院。国王说:“建造这座寺院是一项大功德,可是现在只有你我二人享有这福分,国中的众多百姓却没有这份荣幸。我们应当给百姓也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建立这项功德。”于是派人到大街小巷中去宣读圣旨说,谁能为建立寺院出资出力,全家必定会福寿安康。

  当时,国中有一个贫穷的女子,住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小屋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终日以乞讨为生,全身上下就一块布裙遮蔽身躯。她听了国王的通告后,责备自己说:“我就是因为一向不曾布施,才导致现在这样的穷困。这次建寺,我一定要尽我的一切力量。”于是,她将自己唯一的布裙脱下来,扔给国王的使者说:“我现在身体裸露,无法出来见你,请你把我这布裙带回去,做为我帮助国王建寺出的力吧!”

  使者回宫禀告了国王,国王深深为这女子的奇异行为感到讶异,说道:“没想到这女子竟有如此向善之心,赶快把她带来见我。”

  使者说:“她没有衣服穿,裸露着身体无法来拜见您。”国王命五百嫔妃每人取一件衣服,让使者拿去送给那女子,并叫她马上来见国王。

  后来,国王纳这女子为妃,并让她做为所有后宫嫔妃的表率。


卍 卍 卍 卍 卍


  漂流儿传奇

  从前,有一个波罗奈国,国王后宫有众多嫔妃。某日,其中一位夫人知道自己怀孕了,十分高兴,赶忙将此事告知国王。国王听了也高兴万分,即命令掌管内务的总管在吃、穿、用各方面都给这位夫人最好的照顾。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妊娠期满,夫人临盆了,可是降生的并非呱呱坠地的婴儿,而是一块肉,并且鲜红得像花一样。夫人看后,心中暗想:“其它夫人生的孩子都健全端正,可我生的孩子却是没有四肢的肉块,如果国王看到了,一定会厌恶的!”

  她越想越觉得羞耻。于是,就找来一个容器,将那块肉放在其中,并用金子打成一块金箔,用朱砂在上面写下“这是波罗奈国王夫人所生”几个字,并在上面盖上国王的大印。然后,将容器的口盖好,把题好的金箔附在容器的外面,无可奈何地派人把它放入江中。

  这个容器在江中随波漂流。由于有众多鬼神的保护,没有遇到一点风浪。当时,有一个道士与许多牧牛人相依居住在江边。

  一天清早,道士正在江边梳洗,望见远处有一个容器随波漂来,等到容器漂近了,他就把它捞了上来。容器还同最初放入江中时一样,没有一丝破损。

  道士仔细读了上面写的文字,又见盖有国王的大印,知是王家的东西,就加倍小心起来。他打开容器的封口,见里面是一块鲜肉。心中暗想:“如果是死肉的话,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就腐烂了,可这肉块还如此新鲜,一定有奇异的地方。”于是便把肉块带回家中,精心地供养起来。

  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肉块依旧鲜嫩如初,而且还变成了两片。又过了半个月,二片肉上各自生出五个胞胎,再过半个月,一片变作男孩,一片变作女孩,男孩的肤色金黄,阔面大耳,一派福相。女孩则冰肌玉肤,面如满月,容貌姣好。

  道士见了欣喜非常,把他们看作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爱若珍宝。同时,道士两手的姆指自然地流出了乳汁,一个指头喂男孩,一个指头喂女孩。乳汁流进婴儿的腹中,仿佛清水摩尼珠一样,内外鲜明透澈。于是,道士收养了这一对婴孩。

  道士辛勤地抚养这两个婴儿。每天,天刚亮就要起身到附近各村镇去乞讨,要到的一点食物,大部份都喂养了孩子。每天都是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能回家。如此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邻居的牧牛人看到道士为养育两个弃婴如此劳累,对他说:“你具备了如此好的品行,可是,出家人应做的事是修道,你现在却为这两个孩子而妨碍了道业。不如把孩子送给我们,由我们来抚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道士答道:“我也正为不能给他们细心的照护而担忧呢,这样就太好了!”

  商谈好以后,道士与牧牛人就各自回家去了。

  第二天,牧牛人和同伴一起修好了道路,竖起彩色旌幡,敲着鼓,来道士家迎接两个孩子。牧牛人对道士说:“现在就让孩子随我们走吧。”

  道士看着两个可爱的幼儿,依依不舍,一再叮嘱:“这两个孩子的福德不可限量,你们一定要给他们最好的照顾,用牛奶、乳酪、新鲜瓜果以及熟食制品和酥食五种食物喂养他们。等到两个孩子长大以后,就让他们匹配为夫妻,然后,找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修建房舍,供他们居住。男孩拜为大王,女孩拜为夫人。”

  等到牧牛人都记住了以后,道士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目送他们走远了。

  在牧牛人的养育下,两个孩子日渐长大,女孩亭亭玉立,男孩英俊潇洒。他们十六岁时,牧牛人便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平整了一百由旬土地,在土地中央建起房舍,让他们二人结为夫妻,共同居住。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生育了一双儿女,年过十六,亦结为夫妻。如此循环往复,王族人口不断增多。于是,众牧牛人又扩建房舍,营造园地,建筑了足够三十二人居住的住宅。

  经过三度的扩建,这一地区逐渐繁华起来,名为毗舍离,据说这一对漂流的婴孩就是毗舍离开疆辟土的祖先。


卍 卍 卍 卍 卍


  重罪难消除

  从前,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名叫金刚。金刚公主长得端庄美丽,又十分聪明伶俐,深受国王的喜爱。

  公主出嫁后,夫妻俩相亲相爱过得幸福美满。不幸的是,几年后,公主的丈夫忽然身染重病,没几天就过世了,公主悲痛欲绝,直哭得天昏地暗,几乎昏倒在地。波斯匿王听说公主遭此不幸,心中十分可怜女儿,就把公主接回王宫居住。又另外给她建了座宫殿,并找来五百个侍女陪伴她。

  国王有一位长者叫度胜,为人谦虚善良。一日,度胜长者正在街上漫步闲逛,忽然发现街上的男女都手持香烛向城外走去。

  他感到十分奇怪,连忙上前向人们打听:“你们大家这是往何处去?”

  人们惊讶的回答说:“你还不知道,世上有位佛陀,是天地间众神的至尊,他功德无量,能救渡世间众生脱离苦海。现在那位佛陀来到我国,在城外讲经说法。我们大家就是要去拜见佛陀。”

  度胜听了心中欣喜万分,他想:“能见到佛陀是我今世的造化,若能亲耳听到佛陀的说法,后世必有好报。”于是,度胜也急忙买好香烛,跟着众人出城拜见世尊。

  众人来到世尊的住处,都跪倒在佛陀的脚下顶礼,然后,上前焚香散花,侍立在两旁听佛陀说法。世尊为众人开示佛法精要,使众人心生欢喜,受益匪浅。

  度胜听完经法回到城中,又买了些香花准备回家继续潜心修行。因为他已经听到佛法的真义,更加坚定求法的信心。

  当度胜回到家里后,人们都抱怨他这么长时间跑哪去了,度胜回答:“世间有位至尊无上的佛陀,法力无边,所说的法十分奇妙,能使人解除烦恼,我刚才是随众人到佛陀住处听法,所以回来晚了。”

  佛陀来城里说法的消息也传到金刚公主耳中,她听后十分欢喜,暗自想到:“我们有何罪孽,为什么不能前去听法?那个度胜长者已经听闻佛陀的说法,可把他叫来为我们传授一番。”于是,公主命人唤来度胜,要他传授经法。

  度胜连忙向佛陀请教,佛陀告诉他:“你们必须先举行一定的仪式,要设立高座讲坛,然后才能为她们说法。”

  度胜回来后禀报公主,必须设立高座才能说法。公主立即命人找来各种衣物堆积一起,做成一叠叠的讲坛。度胜沐浴更衣后庄严地坐在上面,五百名侍女都屏气静心地立在两边等候度胜说法。

  此时,大殿里气氛肃穆庄严,度胜凭借着对佛法的信心,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言简意赅,精辟深奥。金刚公主及五百名侍女听得专心致志,心中的烦恼忧愁顿时烟消云散,内心颇有一番领悟。

  正当众人正听得入迷时,殿内忽然起火了。一瞬间,火光冲天,浓烟弥漫,烈焰腾腾。度胜与公主及五百名侍女慌忙想往外逃命,但为时已晚,顷刻房屋倒塌,除了度胜之外,众人全被烧死在里面。

  等到国王带人赶来救援,公主殿已是一片废墟,倒塌的屋顶还冒着黑烟,砖头瓦砾遍地,国王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公主。国王内心悲痛万分,嚎啕大哭。大臣们忙上前劝解,请国王先安葬尸体再向佛陀请教缘由。

  国王忙命人用上好的棺木安葬了公主,然后带人朝见佛陀。国王顶礼佛足之后,便请示佛陀说:“我的公主金刚在听人传授佛法时,忽遭大火灾难,同在的五百名侍女也无一幸免。请问佛陀,她们前世究竟有何罪孽,今世要遭此大劫?”

  于是,佛陀就讲述了金刚公主前世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座城市叫波罗奈,城中有位长者,他的夫人性情十分凶恶残暴。有一天,她带着五百名侍女到城外举行大祭祀。她禁止外人观看,如果谁上来围观,她就命侍女将来人挟起来投到火中烧死。

  当时,世上有位辟支佛,名叫迦罗。他每日早晨从山里出来托钵乞食,渡化众生,晚上再回到山里用功修行。这天,辟支佛下山来乞食,来到城外正遇到长者之妇举行祭祀。长者之妇见到僧人,心中十分生气,便命侍女们将僧人捉来投入火中。

  火焰很快把辟支佛的身体吞没了,当全身烧焦的时候,辟支佛便显出神通,一下子跳出火焰,飞升到了半空中。侍女们全被吓得惊恐万状,四散奔逃,长者之妇跪在地上,抬头向天空中说:‘我们愚钝之至,不认真伪,行此罪恶之事有辱神灵,自知罪孽深重,愿神明能屈尊降德以消除我们的罪孽。’

  辟支佛听到此言,便原谅了她们。辟支佛入灭之后。众人连忙在此处修建佛塔,以供奉佛舍利。从此那长者之妇再也不敢任意欺凌众人、残害他人性命。”

  佛陀对国王说:“那长者之妇就是今日的金刚公主,五百名侍女就是今日公主的五百名侍女。”

  佛陀并对国王说了一首偈颂:“愚蠢作恶,不能自解,殃至自焚,罪成炽燃,愚所望处,不谓适苦,临堕厄地,乃知不善。”

  听完佛陀讲述金刚公主的宿世因缘,国王内心的悲恸渐渐平息,众人也深知因果报应的可怕,都在内心默默发誓一定要广修善行。


卍 卍 卍 卍 卍


  鹿女传奇

  很久很久以前,在雪山边住着一位仙人,名叫提婆延。提婆延常常在山边的石头上小便,他的精气就流堕到石坑中。一天,一只母鹿舐了提婆延小便的地方,剎时间,母鹿心中有所感,牠明白自己怀孕了。

  临产那天,母鹿来到山腰下。不久,伴随着阵阵疼痛,一个幼小的生命降生了。母鹿睁开双眼,不由又惊又喜,原来这只幼小的生命不是一只小鹿,而是一个女婴。这女孩长得清秀俊美,全身生着美丽的花纹。母鹿朝着仙人的洞窟发出呼唤似的鸣叫。

  仙人听到鹿鸣,走出洞窟,朝着母鹿走过来,母鹿看仙人走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仙人看见地上的女孩,心中明白这是自己的女儿,急忙把她抱回去,细心抚养。因为女孩是母鹿所生,仙人为她取名为鹿女。

  鹿女渐渐长大了,仙人对她十分宠爱,从不允许她到山下去。有一天晚上,仙人洞里的灯不慎熄灭了,仙人无奈,只好让鹿女到山下的人家里去讨取火种。

  鹿女向山下走去,她每走一步,地上便出现一朵鲜艳的莲花。鹿女走到山下,她走过的地方,变成了一条光彩夺目的花路。山下那家的主人看见鹿女能足下生莲,便对她说:“你绕着我房屋走七圈,我就给你火种。”

  鹿女便绕着屋子走了七圈,屋子周围顿时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花园。主人非常高兴,把火种给了鹿女。鹿女这才拿着火种回家。

  一天,国王鸟提延率领侍从外出狩猎。国王骑着大象,来到雄伟壮观的雪山脚下。乌提延王看到山下有一户人家,房外周围到处是美丽鲜艳的莲花,非常惊奇。

  乌提延王命侍从叫出房屋的主人,问道:“你这屋外哪里来的这么多莲花?”

  主人不敢隐瞒实情,对国王说了仙人洞中的鹿女能步步生莲的奇迹。国王听了,惊叹之余,赶紧沿着莲花铺成的彩路,向着仙人洞窟走去。

  仙人听见国王到来的消息,内心已知不妙,但也只得出来迎接国王。乌提延王对仙人说,他希望见一见鹿女。仙人百般婉谢,国王执意要见。仙人不敢不从,只好唤鹿女来拜见国王。

  鹿女缓步走出,乌提延王一见,惊喜万分,想不到山野林中,竟有这样端正清秀、美丽超群的绝色女子。鸟提延国王越看越喜欢,便对仙人说:“你有这么漂亮的女儿,怎能让她栖身荒野茅屋?我要把她带回宫中去,让她永享荣华富贵。”

  仙人虽然舍不得女儿,但又不敢违抗王命,只好含泪和女儿告别。国王派人为鹿女沐浴更衣,又牵来一头装饰着各种珍宝的大象,让鹿女骑上。一路上歌舞伎乐,前呼后拥,回宫去了。

  乌提延王得到了鹿女,心花怒放。回宫后便封鹿女为王后,又大摆喜宴,接受群臣朝贺,尽欢而散。从此,乌提延王专宠鹿女一人,二人整天形影不离。为此,后宫嫔妃们都很嫉妒鹿女。

  不久,鹿女怀孕了,国王盼望她能生个太子,以继承王位。因此,国王对鹿女的饮食衣着,必定要亲自过问,务求尽善尽美。十月怀胎期满,但鹿女所生的不是太子,也不是公主,而是一朵莲花。鸟提延国王生怕这是不祥之兆,急忙命令人把莲花弃在恒河中,并取消了鹿女王后的封号,同时把她打入冷宫,再也不想见到鹿女了。

  这时,恒河下游有一位萨耽菩王。这天,他正与王妃们在河边游玩。忽然看见顺水漂流下一朵美丽无比的莲花。萨耽菩王命人把莲花打捞上来,只见这朵莲花花瓣繁盛,五百朵饱满的花瓣,坐着五百个端正清秀的男孩。萨耽菩王把五百个孩子分给了五百个妃子。妃子们都很高兴,精心养育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后,个个都是大力士,他们便立起了五百力士的大旗。那时候,鸟提延国王常常向萨耽菩王索取贡奉,萨耽菩王心中忧虑。儿子们见父王闷闷不乐,便问父王为何事发愁。

  萨耽菩王满面愁容地说:“乌提延王常常来向我索取贡奉。如果我不给,他就要派兵来攻打我们,我就是为此事忧愁。”

  儿子们听了对萨耽菩王说:“父王不要为此事发愁。不要说鸟提延国王,这阎浮提洲所有的国家要想欺侮我们的国家,我们都能叫他反过来向父王进贡。”

  萨耽菩王听了儿子们的话,便拒绝了乌提延王的索取。乌提延王大怒,准备派兵攻打萨耽菩国。五百力士听到了这个消息,备好军马,准备先下手为强,讨伐乌提延王。

  乌提延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非常害怕,便在国内到处寻找能够抵御敌人的人。可是,一个大力士尚且难以抵挡,何况五百个大力士。国中上下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去应战。乌提延王忽然想起了雪山边的那个仙人,便去找他,问他有什么办法消除这场灾难。

  仙人问乌提延王:“你是不是与人结怨了?”

  乌提延王说:“我和萨耽菩王结了怨。他有五百个儿子,个个都是大力士,现在他们带着军马要来讨伐我,我的国家中找不出这样的大力士可以对付他们。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打退这些敌人吗?”

  仙人回答说:“你还是回去请求鹿女吧,她能够退却敌人。”

  乌提延王非常奇怪,问说:“她怎么能叫敌人退却呢?”

  仙人回答说:“这五百个大力士,其实都是你的儿子。当年,鹿女所生的那朵莲花里,每个花瓣中都有一个男孩,可你却把那朵莲花扔进了河里,莲花顺水漂到下游,被萨耽菩王捞起来,发现了这些男孩,就把他们抚养成人。陛下可让鹿女坐在大象上,到两军阵前去,那五百大力士便会不战而降。”

  乌提延王回到宫中,按照仙人的话向鹿女道歉,又恳请她出面退敌。鹿女答应了国王的请求。国王让她换上最漂亮的衣服,乘着大白象,来到两军阵前。

  五百力士此时正要举弓射箭,鹿女一出现,他们的手便不由自主地伸直了,怎么也弯曲不过来。大力士个个惊愕万分,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仙人从空中飞来,对五百力士喊道:“力士们,不要动手!莫生恶心,若生恶心,你们会全都堕入地狱,这国王和他的王后就是你们的亲生父母。”

  五百力士听了仙人的话后,惊讶万分,他们立即扔掉弓箭,跪在地上向父母忏悔。乌提延王也恍然觉悟,主动向萨耽菩王示好,两国永结同盟之谊,再也不向其它小国索取贡奉。从此,个个国家之间相安无事。


卍 卍 卍 卍 卍


  五百女子入佛门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

  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蓝色拥托着,更添几分神灵妙趣。

  岛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种清香淡雅,纯净光洁的氛围中,给人沁人心脾的舒畅感受。

  这宝岛上的主人是五百名婆罗门女子,更是非同一般,个个才貌出众、品行高尚。她们闲居僻静之地,远离纷杂的尘世,绝不沾染世俗的污浊和卑陋。

  五百女子都相信万事万物必定自然运转的道理,而且都非常诚心礼敬天地。每天专心致力于道术的学习,不断地进取,从不懈怠偷懒。也正是因为她们离群索居,又独自信仰、专修己道,所以对天下事不闻不问,消息闭塞,对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和盛行就更是无从知晓,既然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信奉尊崇了。

  就这样,她们在孤岛上过着平静孤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过于平淡、毫无起伏的日子,难免有些女子会发些感慨:

  “我们生为女人身,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生命短促,时光又过得那么快,我们的肉体会一天天地衰弱、枯萎,直到死去。这个命运恐怕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与其空耗时光,坐以待毙,不如趁早到香华台上许个愿,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命运呢?”

  五百个婆罗门女子相互簇拥着登上香华台。分头去采香华,不一会儿,人手一枝,聚集到一起,一齐屈膝跪在台上,将香华捧在胸前,虔诚地低头默念,然后向着天空,齐声发愿:

  “愿苍天垂恩,让我们这五百女子生在梵天之上,长生不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远离那充满罪恶、欲望和污秽的凡尘,摆脱那引起无穷无尽的忧虑、烦恼和悲愁的俗界吧!”

  这些女人还在香华台上设置供台,摆上供品,燃起香花。一连几天,青烟香熏袅袅不绝;五百女子日以继夜,长跪不起,祈祷梵天神明显灵,满足她们的愿望和期求。

  膝盖肿了、噪子哑了,使人疼痛难忍,但她们仍祈求着,祈求着……。

  佛陀看见这五百女子心诚坚定,也是她们得渡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率领众多圣弟子飞腾升空,向着孤岛而来,降落在香华台上。

  经过数日以来的焚香祈祷,五百女子此时已经疲累不堪,她们虚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恍惚迷惘的时候,心中猛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个个大睁双眼,因为眼前是从天而降的一位尊者,端坐树下,平静而慈祥地望着她们,他的身旁有五百个侍从簇拥着。

  这些女子大喜过望,所有的疲惫、劳顿以及疼痛全拋到脑后,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是天神!是天神显灵啦!他听到我们的祈求,来解救我们啦!”她们激动得声音在打颤发抖。五百个女子顿时欢喜雀跃、泪流满面。兴奋地相互拉扯、拥抱着,相互庆贺、告慰着。

  正在这些婆罗门女子欢天喜地相互拥抱的时候,只见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人高声说道:

  “这不是天神,这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最高无上的至尊,名号为‘佛’。佛的法力功德,不可思议,能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免受三毒苦厄。”

  五百个女子惊叹不已,立即叩拜佛陀,倾诉她们的心事:

  “我们生在人生间,又是女子,难免会沾染到那些丑恶的气息。因此我们决心远离尘世,精进修行,解除生死痛苦。恳请佛陀教导佛法,让我们开启智能。”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出于善良的本性才发此愿的。世上有两种行为所带来的报应是最快速明显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施善得福;恶有恶报,行恶遭殃。世间的苦和天上的乐,为人处事带来的烦忧和无欲无为所伴随的寂静,哪一个才是值得追求的呢?”

  接着,佛陀开始为这五百个婆罗门女子说法,当佛陀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时候,那五百个婆罗门女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愿皈依佛陀,聆听教法,认真修学!”

  说话间,五百个婆罗门女个个头发脱落,身着修行袈裟,俨然是五百个皈依佛门的比丘尼。后来,这五百比丘尼继续在此香华台精进修佛,最后皆开悟证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卍 卍 卍 卍 卍


  秀发供佛

  在古印度一个小国家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她容貌端庄,身材窈窕,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那一头浓黑秀美的头发,其长度竟与她的身高差不多。

  然而,该国的王后虽然十分美貌,可惜却头发稀疏,常常为了头发的事情忧愁。当她听说民间一女子头发如此乌黑、光亮,不仅贪心大动,立即派人携千两黄金去求购那女子的头发。

  没想到这民间女子并未被千两黄金所打动,婉言谢绝了。因为这一头秀发是她青春的象征,也是她最为珍爱的宝贝。每天,她对着平静的湖水展开秀美的长发时,那水中映照出的倩影常使她留连忘返。因此,纵然有万两黄金,她也舍不得割舍这头秀发呀!

  有一天,世尊与众弟子来到这个国家托钵乞食。秀发姑娘见佛相好庄严,闻佛说法,心生欢喜,便发愿要供养佛陀与僧众斋饭饮食。

  姑娘回家后,请父母前去请佛陀及僧众来家中应供。其父母为难地说:“我们也想供养佛陀,可是我们家如此贫困,连一顿斋饭都供不起呀!”

  姑娘听了,久久抚着自己的秀发,不发一语。终于毅然说道:“那么,就把我的头发卖了,用来供养佛陀及僧众吧。”

  看到女儿竟然为了供养佛陀而愿意变卖自己最宝贵的头发,这样的诚意让父母深深的感动了,便亲自带着女儿去拜见佛陀,恳请世尊与众僧明日到家中应供。佛陀默然应允,接受了姑娘的诚意供养。

  姑娘回家后,端坐在房中,对镜中仔细端详自己美丽的面容,又从头到尾抚摸那头秀美的长发,终于一咬牙将秀发绞断,随即前往王宫,将长发交给王后。

  王后见她不请自来,心知她必有难处,便故意刁难,只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姑娘二话没说,接过金子,转身就走。然后去市集上买了许多上好的食品,回到家中开始准备明日要供养佛陀及僧众的斋饭。

  原来,这姑娘前世十分悭吝,以致今世遭受穷苦的果报。她听了佛陀开示后,知道因果业报之理,为了让后世不再受贫困之苦,所以甘愿舍弃她珍如性命的秀发,也要供养佛陀及僧众,累积来世的福报。

  第二天,佛陀与比丘僧众如约来到姑娘家中应供。待佛陀及众僧到时,姑娘连忙跪下向世尊顶礼,并绕佛三匝。这时佛陀放出万丈金光,并称:“善哉!”就在剎时间,姑娘的秀发奇迹般地回复如初,这样不可思议的神通示现,让姑娘惊喜交集,热泪夺眶而出。

  等到用完斋饭,佛陀向大众开示说道:“此女无数世前,贫穷不堪,无可布施,但常以头磕地,礼拜佛陀,以此功德感得后八十一劫常生人间,但却不知惜福,等到福报用完了,又投生贫苦之家。如今听闻佛法,知道布施之功德,见佛欢喜,福佑无量。她命终当生忉利天上,受天人果报。”

  姑娘及家中众人闻佛陀之语,莫不欢喜,大家皆发愿修学佛法、累积福德。


卍 卍 卍 卍 卍


  火中生子

  瞻婆国人事奉婆罗门六师,从未听说过佛法僧三宝之名,所以全国百姓皆受六师教唆,做诸恶业。

  释迦牟尼佛慈悲怜悯瞻婆国人,为了度化他们出离苦海,便到瞻婆国去宣说佛法。

  当时,该国城中有一位大长者,在市民中威望很高。他年近花甲,却一直没有子嗣,眼看香火将断,长者甚感忧愁,便祈求六师,谨慎地恭敬事奉,以求能生个儿子。

  不久,长者的妻子果然怀孕了。长者惊喜异常,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六师住所,高兴地问六师:“我的妻子托六师之福,终于怀孕了!请问六师,她所怀身孕是男是女?”

  六师回答道:“生下来必是女孩!”

  长者犹如被人当头一棒,忧愁烦恼不已。这时,有一善知识对长者说道:“您知不知道优楼频螺迦叶兄弟,先前是谁的弟子?六师若真是智者,为何迦叶兄弟舍去六师而另拜师佛陀呢?而且舍利弗、目犍连等人,还有频婆娑罗诸王、末利夫人诸皇后等以及须达等诸国长者,皆是佛弟子。释迦牟尼佛智能无碍,于一切法知见无碍,故名为佛。佛陀今日就在城中,你若想知道事实真相,应该去拜见佛陀才是啊!”

  长者闻言,立即来见佛陀,将自己之事情请教佛陀。佛陀告诉长者:“你的妻子怀的是男孩无疑。此男孩福德无比,长者不必忧愁。”

  长者闻佛所说,欢喜无比。

  六师知道此事,嫉妒佛陀,恶心顿生。偷偷用庵摩罗果调和毒药送给长者,并欺骗他说:“佛陀说你儿福德无比,我听了很高兴。你的妻子临盆时可服用此药,则儿子长得端正,产妇可保平安。”

  随后,六师又派人到城中宣扬,说佛陀说过长者妻子当生男孩,让城中之人皆知此事。

  长者妻子临盆前,服下六师的毒药,当即丧命。六师又派人在城中散布消息说:“佛陀说长者妻子会生男孩,如今儿未生,母已丧命!”众人皆惊。

  如此一尸二命的悲惨情况,另长者痛哭不已,对佛陀生起不信之心。随后强忍悲痛准备火葬其妻。佛陀闻知,便命阿难:“取我袈裟来,我欲往长者家,消除邪恶,以正视听!”

  此时,六师遥见佛陀带领僧众缓缓而来,便煽动众人说:“那些僧人至此,想要吃死人血肉啊!”

  众人大惊,皆群集路旁,怒目相视。比丘们见状,深为佛陀担忧,便对佛陀说:“此妇人已被害死,众人又不明真相,被人煽动,世尊何必非前往不可呢?”说罢,众僧便拥佛陀欲返回精舍。

  阿难告诉众人说:“且慢!你们不必惊恐,慈悲的世尊会以无量威德力,去邪扶正,开启众生智能之门。”

  佛陀听了阿难的话,点头微笑,随即从容不迫地来到长者家。长者见佛陀前来,不由大怒,厉声斥道:“你花言巧语骗我说能得贵子,可如今连母亲都已死去,何来贵子?”

  佛陀告诉长者道:“你来见我之时并未问及母命长短。你只问我,妻子所怀是男是女!我从来不说妄语,所以知道必定得子。”

  此时,火葬正好开始。一时烈焰冲天,妇尸腹裂,一子忽然自腹中出,端坐火中如坐莲华之台,众人皆惊得瞠目结舌。六师见到这景象,说是幻术。长者却又惊又喜,斥责六师道:“你们说是幻术,那你们也弄个幻术让我看看!”

  佛陀命耆婆前往火中,抢儿出来。耆婆上前步入火中,如入清凉河水一般,抢回火中男孩,交给佛陀。

  佛陀接过小儿,对长者及众人说道:“一切众生寿命不定,如同那水上泡沫。众生若有罪业果报,将转眼即丧;若有善业果报,则水火亦不能加害。那火中小儿前身积有大福德,故而身于烈火而不坏。这并非是我所决定的,乃是他业力所定啊!”

  长者听了佛陀这一番话,又见眼前真实不虚之事,于是心服口服,连称:“善哉,善哉!这小儿如果尽得天命,还望如来为他取名。”

  佛陀说:“长者!此儿生于烈火之中,火也称树提,就取名叫树提吧。”

  这件事从头至尾皆为瞻婆国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于是举国舍弃六师,杜绝邪行恶业,改信如来,皈依三宝。

  瞻婆国的世风也为之一变,成为一个安定祥和的国家。


卍 卍 卍 卍 卍


  知恩图报的公主

  从前,有一个城市叫头迦罗。城中有一户人家非常乐于布施穷人和僧人,他们虽然并不富有,但总是请僧人来家里吃斋饭,从未中断。

  有一个僧人,每天都到他们家来托钵乞食,接受斋饭款待。僧人在吃饭时,有一条狗总是围在僧人脚边转,于是僧人每次都把碗里的饭分一半给狗吃。狗吃饱后对僧人摇头摇尾,显得十分亲密友好,十分感激,出入与僧人形影不离。

  日复一日,僧人每天都来这家乞食,狗总是紧跟着僧人,而僧人用斋饭都不会忘记分给狗一半,因此狗对僧人感激不尽。

  几年后狗死了,转世成了安息国国王的女儿。这位安息国的公主从出生便知道自己宿世的因缘,知道自己前世是受到僧人照顾的狗。所以公主对出家僧众十分恭敬,好读经书,只是苦于安息国没有寺庙和僧侣,才一直无法了却此心愿。

  公主一天天长大了。一日,月氏国王派一位使者前来拜见安息国王,送上精美无价的宝物。安息国王见来使生得眉目清秀,英俊潇洒,举止谈吐不凡,顿生爱怜之心,欲将公主许配使者。使者闻此事,大喜,再次跪拜国王。

  双方择良辰吉日举行了盛大非凡的婚礼。婚后使者与公主又在安息国王的王宫里住了几日,便辞别国王回月氏国去了。

  月氏国与安息国相邻,风土人情息息相通,所不同的是月氏国有很多寺庙和僧侣,人们都喜读经书,乐于布施。

  公主初到月氏国,见有如此多的寺庙和僧侣,欣喜万分。心想:“我前世只不过是条狗,由于受到僧人的照顾,今生才得以转世为人,并得此荣华富贵,这一切都得感谢佛菩萨的指点。所以,我要尽我所有,不遗余力地供养僧众,广为布施。只有这样才能报答佛菩萨对我的恩泽。”

  于是,公主便在家中每日为三、五百位僧人准备斋饭,并亲自为他们端饭添菜。饭后还亲自将场所打扫干净。每天待僧人们用斋完毕走后,还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饭菜,终日忙碌不停。

  家里的奴婢们看到公主亲自做这些事,开始时大惑不解,认为主人怎么对僧人有如此的好心?慢慢地,奴婢们为公主的行为感动不已。心想:“身为尊贵的公主,对僧人们却有如此的虔诚与恭敬,每日亲自端饭扫地,供养僧人。我们这些卑贱的仆人更应该仿效公主,身体力行才是。”

  于是奴婢们把扫帚藏了起来,不许公主扫地,大家都争着多做些事情。公主找不到扫帚,没有办法,只好找来从前穿过的衣服,卷成布卷,用来扫地。

  丈夫见到公主用衣服扫地,便对公主说:“夫人虽极敬重佛法,但怎么能用衣服扫地呢?应该找到扫帚才对。”

  公主答道:“我的确是极为敬重佛法,诚心诚意供养僧众斋饭,整理好僧人们用饭的场地,这是对僧人佛法的敬重。我前世无法供养僧人,只是凭着一片诚心善意,今生才修得此福德。现在用衣服扫地又算什呢?”

  丈夫说:“我看妳倒是极其的诚心诚意,做了这么多好事,却没看见僧人给过妳一毫银钱。这些衣服其实都是我辛苦赚来的。”

  公主见丈夫不相信自己的话,便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丈夫。公主说:“我前生其实只不过是一条狗,每日跟在僧人的后面去乞食。僧人得到饭食后总是把饭分一半给我吃,我才得以活命,并今世修得如此富贵。现在我当然应该倾尽所有供养僧众。”

  丈夫听后又惊又喜,对公主说:“你今生的荣华完全凭借佛法的保佑。我先前还贪财不愿积德行善,真是罪过。从现在起,我们要广修供养,大行布施,广济僧人,再修一座精美的佛寺,以累积福德。”

  此时,天人在天上欢喜说道:“知恩图报者,必会得到佛的保佑。”


卍 卍 卍 卍 卍


  三摩竭的智能

  从前,世尊在舍卫国居住的时候,有个邻近的国家,叫做难国。难国的国王叫分和檀。这分和檀王喜欢修道之人,供养着千余名修道人,每天都为他们准备饭食。

  能够供养全国的千余名的修行者,难国王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骄慢得认为普天之下,他是一个最有智能的人。不仅如此,难国王还用铁箍缠在肚子上,说这样是怕自己满腹的智能到处横溢,波及别人。

  难国王有个儿子,已经到了娶亲的年龄。难国王为儿子征婚,也非要娶一个最有智能的人的女儿为媳妇。于是,他召集群臣,对大家说:“普天下之,有谁智能超众,能和我相比呢?如果有的话,我愿意让儿子娶他的女儿为妻。”

  群臣一齐对国王说:“大王的智能举世无双,谁能和您相比呢?您要是想找到智能高的人,只能上别的国家碰碰运气了。”

  难国王听了,就派遣一名使者到其它国家寻找。使者到了邻国舍卫国,见到那里的百姓,于是就问:“你们国家谁的智能最高啊?”

  这国的百姓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最富智能的人莫过于佛陀。”

  使者又问道:“那么佛陀有没有女儿呢?我们的国王要娶他女儿为妻呢!”

  这里的人听使者说要娶世尊的女儿,都禁不住哄堂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说道:“佛陀是出家人,哪有什么女儿呀!”

  使者听说佛陀没有女儿,不禁有些失望,就又问道:“比佛的智能次一级的有什么人哪?他有女儿吗?”

  众人回答:“有一个叫阿难邠坻的人,贤慧善良,很有德行。他有个女儿,名叫三摩竭,无人可比,堪称第一。”

  使者一听,心中大喜,忙问:“为什么说他的女儿第一呢?她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众人介绍说:“这个女儿曾经敢和太子争夺园田,用来供奉世尊。她不贪图富贵,不重财宝,心地善良,真是个人间少有的好女子。”

  听了众人介绍,使者就前往阿难邠坻的住所,去看了阿难邠坻的家人和他的女儿之后,觉得很满意,然后就返回难国向难国王禀报。

  难国王听了使者的介绍,满心欢喜,就随使者亲往阿难邠坻中的居所拜谒,为儿子求娶其女。

  阿难邠坻见难国王身上不着衣服,赤身裸体,又黑又丑,状如鬼类,非常反感,就问:“您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呀?”

  难国王回答说:“听人说您贤明善良,有个女儿堪称人间第一,我特意来为我的儿子求娶您的女儿为妻。”

  阿难邠坻听了,吃了一惊,于是就对难国王说:“请您稍候,这件事我得禀告世尊,要佛陀同意才行。”

  阿难邠坻来到了佛陀的住处,把情况向世尊如实相告。佛陀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对阿难邠坻说:“把你的女儿嫁给难国王子吧!”

  阿难邠坻见世尊一口答应,不禁着急起来,对佛陀说:“难国人民未受教化,人人裸形,又黑又丑,我不忍三摩竭嫁到这样的国家,请您千万不要答应呀!”

  世尊微笑着说:“没关系,请相信我,可答应这门婚事。”

  阿难邠坻没有办法,只得照办,如实告诉难国王,佛陀同意这门亲事。难国王见儿子得到了天下第一的女子,欢喜万分,连忙差人回国准备重礼订亲,将此女迎娶回难国。

  当阿难邠坻的女儿三摩竭嫁进宫后,成为太子妃。迎娶当晚,太子就来到了三摩竭的住所。三摩竭见太子到来,根本不把他当做丈夫看待,一脚就把太子踢到床下,一连四、五天,都是这样。太子见三摩竭这样厉害,就不敢再去了。

  王后发现太子不敢到三摩竭的住所,就问太子怎么回事,再三追问之下,太子才说出原因。王后听了,非常生气,到了三摩竭的住所责问她说:“我为儿子娶妳做媳妇,妳就应该尽为妇之道,为什么三番五次地羞辱我儿?”

  三摩竭回答:“王后、太子和你们国中的这些人,样子都跟猪狗差不多,都是畜牲!”

  王后听了哭告于难国王,说:“大王呀!您可是个智能无双的人,老远地为儿子娶了个夜叉。她可什么都不怕,折磨辱骂我们的儿子,还骂我也是像狗一样的畜牲,这还得了啊!”

  国王听后,怒气冲冲地到三摩竭处所责问她:“我辛辛苦苦大老远把妳迎娶过来,为什么辱骂王后,污辱我的儿子?为何如此大胆?”

  三摩竭听了,冷笑着说:“我看你们国中之人都和猪狗差不多!”

  难国王听后,当真大吃一惊,说:“我常常怕我的智能从腹中横溢出去,所以用铁箍箍住。我每天都供养千余个道人饭食,这谁人能比?你怎么骂我狗畜不如?”

  三摩竭再次嘲笑着说:“你国的男女老幼都赤裸全身,不着衣服,真没有教养;而我国的百姓,男女老幼都有衣服穿,而且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我国并且供养圣人,名字叫佛陀。世尊是开悟的圣者,能洞知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事。佛陀教化了数万亿人民,都修学佛法。世尊神通广大,德高望重,诸位天神都敬重和朝拜他。”

  国王听后问三摩竭:“佛陀这样法力无边,我能见到他吗?”

  三摩竭告诉难国王,建筑高台,虔诚焚香,遥遥相请就可以请到世尊。

  于是,国王就听从三摩竭的指示,建筑高台,点燃香火,与王后、太子跟在三摩竭的后面,登上高台,遥相祈请:“我第一次听说有佛,敬畏您的神威,愿世尊明日能光临难国,我将为您准备好上等饭食。”

  佛陀见难国王请见,就让舍利弗和目犍连等诸大弟子,明日都一同前往难国应供。

  得到佛陀将率众弟子前来的消息,三摩竭就告诉国王和王后、太子要斋戒沐浴,点灯焚香,准备为佛陀及所有圣弟子使用的斋饭,然后大家都在中庭等待,并告诫众人说:“明日佛陀的弟子,诸位大阿罗汉会先行来到,你们看了千万不要惊慌,一切听我的指挥。”

  时间到了,只见世尊的各个弟子形态各异,各显神通。舍利弗化为一只白象,目犍连变成一头狮子,各罗汉圣者也各自变化其身,从天而降。难国百姓从没见过这种景象,个个都很惊慌。三摩竭急忙安抚大家:“不要害怕,佛陀就要来了!”

  说罢,只见阿难尊者随侍世尊最后到来。三摩竭连忙上前向佛陀顶礼,国王、夫人、太子也跟着向佛礼拜。

  等世尊和众弟子们依次就座之后,三摩竭和大王、夫人以及太子等皇族,恭恭敬敬地为众僧洗足,然后奉上斋饭。

  这时难国中的百姓见佛陀来到宫中,宫门紧闭,大家为亲睹佛面,纷纷欲进宫门,有的拿起了刀斧,准备把宫门打开。宫门前,人山人海,沸沸扬扬,直闹得里面无法安静。

  此时,世尊开口说:“我来难国,就是为了广结善缘,教化民众,让大家都有见佛的因缘吧!”说完,只见世尊手一挥,原来的宫墙门壁,倾刻都变作透明的水晶墙壁,内外之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宫外的百姓也就无人再喧哗吵闹了。

  用完斋饭,世尊为举国人民开示佛法,让大家同沐佛恩。至此,自以为智能无双的难国王也慑服于世尊的威德力和无上智能。于是,难国王率领全国百姓共同皈依佛陀,成为佛化国家。

  三摩竭见国王、夫人以及太子们都得到佛法的教化,才甘心真正做了国王的儿媳,并且在难国继续为弘扬佛法而努力。


卍 卍 卍 卍 卍


  婢女成王后

  从前,在舍卫城中,有一个名叫耶若达的婆罗门。这个婆罗门拥有广大田园、无数珍宝,是舍卫城中的一个巨富。

  巨富耶若达在他的多处田园中有一处未罗园,看守这个未罗园的是耶若达的一个婢女,名叫黄头。这个黄头婢女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常出神似地呆想:“做为一个婢子,身分太低下了,我什时候才能不做奴婢啊?”

  但想象究竟是想象,毕竟改变不了现实。为此,黄头经常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唉声叹气。

  有一天,婆罗门刚派人给她送来早饭。就在此时,世尊与阿难尊者正好来到舍卫城托钵乞食,路过黄头看管的田园。黄头远远的就看见两位修行人沿途托钵,这时黄头突然灵机一动,心想:“我干脆把早饭施舍给这个和尚,也许他能帮助我改变婢女的身分。”

  于是,黄头就万分虔诚地将早饭全部倒入和尚化缘的钵里。世尊一见这婢女将自己全部的饭食给了自己,便合掌微笑地转身离去。

  黄头婢子待和尚走后,就继续回未罗园干活去了。

  此时,国王波斯匿王带着侍从与护卫出外游猎。他的随从因为分头追射群鹿而离开了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一人驱车来到了未罗园。这时正值天气非常酷热,波斯匿王遥见园中一片丛林,果树成荫,就停住了车马,信步踱入园中。

  再说这女婢黄头刚刚动手整理园内果树,忽见一人缓缓而来。黄头见来人气宇轩昂、穿著华贵,举止沉稳,相貌不凡,知道来人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于是就主动上前,亲切而热情地说:“非常感谢您的光临,请您快快坐下来休息吧!”说着,就脱了一件自己身上的衣服铺在地上,让波斯匿王坐着。

  看来人坐了下来,黄头就又热情地问:“不知道您想不想洗脚?”

  “洗吧!”

  黄头见客人点头答应,就连忙取了清水,拿来毛巾为来人洗脚擦脚。

  脚洗过之后,黄头又笑盈盈地热情相问:“您想不想洗脸啊?”接着就端来清水,请客人洗脸。

  “您是不是渴了,想不想喝水?”待客人洗完脸后,黄头又嘴巴甜甜地问。说着,就到水池洗了手,然后摘下一片又大又干净的荷叶,为客人盛水。波斯匿王狩猎多时,正在口渴难忍,喝了黄头送过的水,觉得清爽香甜,沁人心脾。

  黄头见客人喝过水,又关切地问:“不知道您是不是累了?想不想躺下来休息一会?”随即就又脱下一件衣服为客人铺在下面,让客人躺下休息。

  此时的黄头,在波斯匿王的眼中,面貌姣好,皮肤艳丽而光滑,宛如天上的仙女。波斯匿王这时正沉浸在温柔乡里,不禁心里想:“有生以来,我还从来没见到这样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该做的事她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真是太难得了!”

  想到这里,国王脱口说道:“请告诉我,您是谁家的姑娘啊?”

  黄头见问,马上回答:“我是婆罗门那若达的家婢,是被派来看守这个未罗园的。”刚刚回答完这句话,那些随从见到了停在园门的车子,急急寻找进来,恭立在国王两边。

  国王见侍从、大臣们寻到自己,便马上派了一个侍从将耶若达婆罗门叫来。婆罗门听说国王在召唤,急忙赶来。国王见了他,问道:“这个姑娘是你的婢子吗?”

  “是的,大王!请问她是不是冒犯了您?”耶若达惶恐地回答。

  “我准备娶这个姑娘为妃,你同意吗?”国王问。

  “大王!这黄头不过是我的一个婢女,尊贵的您怎么能娶婢女为妃呢?”婆罗门感到非常意外,诚惶诚恐地回答。

  “这没什么关系!既是奴婢,你就出个价钱吧,我娶定了!”国王态度非常坚决地说。

  耶若达婆罗门见国王决心已定,知道发财的机会到了,连忙假惺惺地答道:“要说价钱,不过是百千两黄金罢了,但我怎敢跟国王讨价钱呢?我干脆把她就奉献给国王吧!”

  国王听了,连忙摆手:“不行!我既然要带走你的婢女,怎能不谈价钱呢?”说着,就让侍从拿出百千两黄金,付与了耶若达。

  付过黄金之后,国王就满心欢喜地牵着黄头的手,在众大臣的簇拥之下,与她同乘一车,回到王宫。

  这个原来看管未罗园的婢女,就这样一步登天,成了国王的嫔妃。国王还给黄头一个未罗夫人的封号,并且给她不少的赏赐,让她为居后宫嫔妃之首。

  脱离俾女身分的黄头,从此生活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每在高兴快乐之余,这位未罗夫人仍然常常在想:“我终于脱离了婢女,成了皇族。要不是那次把自己的早饭供养给化缘的和尚,我怎么能享受到如此的荣华富贵呢!”


卍 卍 卍 卍 卍


  龙施女出家修道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须福的长者,他有一个女儿,名字叫龙施。龙施从小聪明惹人喜爱,家教很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她无忧无虑地长大了。

  在她十四岁时,有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忽然来到她家的大门外。佛陀眉宇间放出的光芒,像一道耀眼的光束,穿透七道大门,直照射到七道门之内,把长者的房屋内外照得比太阳的光亮还要亮。

  龙施看到射进来的光,比日光还强烈,心里知道这决不是一般的光。她既紧张又兴奋,急忙爬到七层楼上,想看个明白。

  龙施爬到楼顶之上,向四下张望。当她向东面往下看时,惊喜地看见佛陀与众弟子在她家的门外站着,使她欣喜万分。

  她心想:佛陀及众弟子肯定是来托钵乞食的,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今天一定要给佛陀及众弟子准备饭食,并在内心发愿以此功德广修菩萨行,最终能得道成佛!”

  这时,魔王波旬看见龙施这位小女孩要发愿成佛,让他的魔宫为之震动,魔王心里极为不舒服,总得想个法子阻止她,让她打消供养佛陀及僧众斋饭的念头。

  于是,魔王变化成龙施的父亲,对她说:“我看,妳想得也太天真了!妳的心愿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实现。要知道,佛道是非常难得的,与其追求这不实际的幻想,还不如趁今天有幸见到佛陀,将要求降低一些,求得成为罗汉果位就足够了。再说,成佛和成阿罗汉两者最终目的都是达到涅槃境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呀!”

  龙施却很坚定地说:“父亲,您说得不对!我很清楚,佛的智能广大无边,对人慈悲没有极限。比起佛来,罗汉的智能犹如一尘粒在高山大川之中,有谁会乐于追求小智,而不追求大智呢?”

  魔鬼听了,很是吃惊,但他马上恢复常态。既然这招不灵,那就另换一招,于是魔王又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女子能转世为君王,更何况得道成佛,这根本就不可能!不如趁早求得罗汉,早日达到涅槃境界吧。”

  龙施还是不为所动,说道:“我也听说女子不得转世成为君王,更不能得道成佛。不过,这不要紧,我会精进修行,在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不懈地努力,使我的女人身转变成男子身。听说,天下所有修行菩萨之法的人,谁能够做到永远坚持不懈,谁就总有一天会得道成佛。我是铁了心,一定要修道成佛。”

  魔王看到龙施女决心已定,让她改变成佛的主意是不可能了,于是魔王用心险恶地说:“假如妳要像菩萨一样修行,就不能贪恋世间的一切,要甘于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妳能做得到这些吗?今天,妳若能从这楼上跳下去,妳就可以得道成佛。我倒要看看,妳有没有这个决心?如果妳能做得到这点,就说明妳刚才所说的都是真心发愿,否则,妳说得再好听,也无法让我相信。”

  龙施心想:“我今天有幸能够见到世尊,又那么坚定修学菩萨道,父亲又教我要如何精进。既然只要献身就可得道成佛,那我又何必顾惜这生命呢?”

  于是,她爬到栏杆上,对佛陀大声喊叫:“我不惜舍弃生命,以求菩萨行!我决定要以身供佛,但愿犹如天女散花一样,安然地飘落下来。”

  龙施说完便纵身跳下楼来。说时迟,那时快,她还没有落地,便奇迹般地在空中由女人身转成男子身,而且落地之后,平安无恙。

  龙施本想献生命,表明她要出家皈依佛门及修行成佛的决心,但万万没想到,自己不仅没有被摔死,连一点儿轻伤也没有,而且还在现世转变成了男儿身。龙施感到欣喜万分,几乎不相信眼前的情景。

  此时,世尊微笑着从口中射出绚丽的五色光,那五色光照亮了整个大千世界。佛对众弟子说:“这位女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这女子在前世就已经供养过万尊佛,到七亿六千万劫时,她便能得道成佛,号为名上。名上的寿命有一劫,她在涅槃之后,世上的人们,学佛修行之风不断兴起,人民出家修道之风也将日益盛行,这种景象会持续相当长的年代。”

  龙施听完佛陀的授记之后,非常高兴。于是,龙施来到父母面前,央求道:“承佛慈力,我已转男儿身,我要皈依佛陀,出家修行,愿父母大人同意,我愿做一名比丘。”

  龙施父母当即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龙施的所有亲人也都皈依佛门,成为佛教护法居士。


卍 卍 卍 卍 卍


  母孕说法

  昔有比丘,精进守法,少即持戒而不毁犯。所诵读皆为佛法甚深经典,凡听到比丘诵经声者,莫不欢喜。

  有一个小儿,年七岁,在城外放牛。他远远听见比丘诵经声,便觉得这声音如仙乐一般美妙,故而直奔精舍,礼拜比丘,听他讲经。

  比丘见小儿年少聪慧,宿缘深厚,即为小儿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至“色空”之时,小儿突然开悟。小儿大喜,便向比丘发问,但比丘应答不尽小儿意。

  于是,小儿反为比丘解说其义。比丘从未听闻如此精辟的见解,心中欢喜无比,奇怪这小儿智能非凡,惊叹小儿年少智深。

  这时,小儿忽想起自己所牧的牛群,于是告别比丘赶紧回去牧牛,不料那些牛群散步入山。小儿循着牛的足迹寻求,却遇到一猛虎而为虎害。小儿命终,投生在长者家。

  而这长者夫人自怀孕之日起,口便能诵佛法经典,从朝至暮,从不间断。长者家人奇怪,以为夫人口说妄语,是得了呼鬼病。家人到处寻医问卜,却无人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天,比丘入城乞食到长者家,远远就听见夫人诵经之声,心中甚为喜悦。比丘即问长者:“请问长者家中谁能说如此甚深经义?”

  长者回答说:“我的夫人得了呼鬼病,昼夜妄语,从不停口。”

  比丘告诉长者道:“此非鬼病。夫人所诵是佛法经典,是无上之妙法,请允许我入内与夫人相见。”

  长者应允,遂领比丘进入夫人卧室。比丘提出种种疑难问题,夫人居然全都迎刃而解。

  长者恭敬挽留比丘与家人共进饮食。比丘感叹道:“夫人怀孕,口诵佛经,其音妙好,非同一般啊!”

  日后,长者又请比丘来家中斋饭,此时,这位比丘便邀同道修行者大家一同前往应供,同时也是为了让众比丘听到夫人口诵无上法音。吃罢斋饭,夫人便出房与众比丘顶礼,并为众比丘诵经说法。比丘中有疑难而不能解者,夫人尽为解说,众僧不禁啧啧称奇。

  待夫人妊娠月满,顺利产下一名男孩儿。此儿刚刚降生,随即叉手长跪,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夫人看了却惊讶万分,完全不知发生什么事,就连自己生产前能口诵佛经之事,也一点印象都没有。

  长者问比丘:“这是怎么回事?”

  比丘答道:“此幼子仍真正的佛弟子,要好好养育。此儿将来当为一切众生导师,我等皆当受其恩泽。”

  这小男孩长到七岁时,聪明无比,智能过人。凡佛经中有误脱之处或短少之处,这小男孩都能校勘无误。

  当时的小儿即是释迦牟尼佛的某一过去生,那位比丘就是后来的迦叶尊者。


卍 卍 卍 卍 卍


  贤淑的王后

  古时候,梵授王在波罗奈拥有富饶强大的国家。梵授王有个儿子,名叫福军。福军长大以后,梵授王立他为副王,并给他娶了一个光彩照人、美艳绝伦的王后,名叫商波拉。

  福军和商波拉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商波拉宛如光亮无比的明灯,只要有商波拉在的地方,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幸的是,后来福军得了痲疯病,他四处求医,但一直都无法治愈。福军的病情日益加重,他自己也很悲观绝望,心想:“这个国家、这个王位对我还有什么用?我愿意独自一人去死在森林里。”

  福军让人禀告国王,然后准备自己默默地离开王宫。无论商波拉王后怎么劝,福军都听不进去。最后,商波拉说:“夫君!我跟你一起到森林里去,我在森林里照顾你。”说罢,她便与福军一起离开的王宫。

  到了森林,他们在一个水源充足,树荫浓密的地方,盖了一间树屋住下。

  商波拉每天拂晓起床,打扫房屋,然后盥洗用水,她捣碎各种药,敷在福军的伤口上;接着给他吃各种甜果,服侍他梳洗,然后叮嘱福军说:“你要多加小心。”

  说罢,商波拉去森林里采果子,采完果子回到家,又赶紧提起水缸去屋后的小溪边打水,然后在用各种草药煎汤给福军擦身洗澡。然后,准备各种甜果和香甜可口的水给福军。直到这时,商波拉自己才吃点果子充饥。傍晚商波拉仔细地整理床铺,让福军舒服地躺下,她替福军洗脚、梳头、捶背。商波拉就这样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歇。她毫无怨尤、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丈夫。

  有一天,商波拉到森林里采果子,看见了一个山洞,商波拉心想:“我要洗个澡。”

  她进入洞里,用郁金香粉擦身洗澡,然后出洞穿上树皮来,站在洞边。商波拉身上的光芒照亮了整座森林。此刻,有个阿修罗正在游荡寻食,看见了商波拉,顿时心生爱慕,便说尽了好话以及种种言语利诱商波拉,但商波拉仍不为所动,阿修罗最后甚至连威胁恐吓的伎俩都使出来。

  商波拉听完,冷笑一声,说道:“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难摇动我对丈夫的一片真心。阿修罗,你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阿修罗一听,勃然大怒,他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尖牙利齿,眼看就要来抓商波拉。

  商波拉见状,丝毫未流露出害怕、惊慌的神情,她仰首向天,悲凉地说道:“上天啊!这罗剎即使吃掉我,我也毫无惧意。我只是放心不下那重病在身的丈夫。庇护世间众生的诸天神啊!你们在那里?你们快来阻止这凶恶的阿修罗吧!”

  商波拉的德行感动了上天,帝释天的宝座发热了。他沉思片刻,就知道了原因,拿起金刚杵,迅速自天上飞下来,站在半空中,大声告诫阿修罗:“一切妇女中,数她最高洁;你若吃掉她,头颅裂七瓣。”

  阿修罗一听到天神的声音,吓得不敢再纠缠商波拉,只得把她放了,远远地走开。藉由天神的力量赶走了阿修罗,也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商波拉立即往回家的方向奔跑着。

  商波拉回到家中后,发现丈夫不在屋内,便到周围寻找,可是直到太阳落山,也没找到,于是她开始哭泣了。她一方面为丈夫福军的失踪而悲伤,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她不明白福军为什么突然离她而去?是他自己出走呢?还是他受到了歹人的陷害?

  躲起来的福军见商波拉如此悲伤,心里实在不忍,但他不知道商波拉到底为什么而哭泣,她虽然今天回来晚了一点,自己也不能就因此而责怪她呀。她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福军决定试探一下。

  福军走到树叶屋门口,拍了拍身子,然后坐了下来。商波拉一见丈夫回来了,喜出望外,忙来到树叶屋门口,向福军行触足礼,然后问道:“夫君啊!您刚才上哪儿去了?您让我找得好苦啊!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你尽管责备就是了,不要跑到外面,累坏了身体,那样会让我十分担心。”

  福军说道:“妳从来不会在外面待到这么晚,我今天左等右等不见妳的踪影,以为妳出了什么事,所以就出去转了转,希望能凑巧遇上妳,但却始终遇不到!结果走得太累了,就在路旁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待我醒来时,才慢慢走回家。倒是妳!今天怎么回来怎么晚呢了?是不是在外面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福军边说还不断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商波拉。

  商波拉听到这里,大惊失色,哭着回答道:“夫君啊!你怎么能这样看待我?我是你的妻子,你还不相信我吗?我今天采了果子回家时,没想到遇到一个阿修罗,硬要娶我为妻,甚至还恐吓威胁我,后来因为我的祈祷,天神出现赶走了阿修罗。我是靠着天神的帮助才得救的。夫君啊!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也只是为你担忧,为你悲伤哭泣。”

  福军听后,说道:“好吧!但愿是这样。但是我无法完全相信你说的话。你也知道,妇女们常常不说真话,她们是最善于说谎话的人,所以我如何能相信你说的话呢?我又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又怎能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呢?”

  商波拉一听这话,忙说道:“夫君啊!我所讲的句句是真。从小到大我从来没说过半句假话。你如果不信我的话,我就用真话的力量来治愈你的病!”

  说罢,商波拉立刻到屋后的小溪边灌满了一缸水,口念誓言,将水洒在福军头上,然后,她念了两首发愿偈语:“但愿真话拯救我,我爱丈夫无情夫;水快显示你力量,救我丈夫也救我。倘若此言不虚假,福军病体得康复;让我丈夫相信我,从此恩爱和睦处。”

  商波拉念完偈颂后,那水一接触到福军,痲疯病就像影子般地消失了,福军的身体奇迹般地康复了。

  他们夫妻俩又在森林里住了几天,福军虽然嘴里说相信商波拉,可心里好象总不高兴,常常忧心忡忡。商波拉以为福军想念宫中的生活,就建议两人返回波罗奈城,福军表示同意。于是,两人便收拾简单的行囊返回波罗奈城。

  国王得知副王夫妻俩回来了,忙把为他们设宴庆贺。国王看到儿子身体完全康复,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心里也知道是商波拉的功劳。吃完饭后,国王命人准备传位祭典,传王位给福军,并为商波拉灌顶,立她为福军的王后。

  此后,老国王出家当了苦行者,但仍住在王宫花园里,还经常到宫中去吃饭。福军当国王后,处理国务还算得心应手,跟大臣们的关系也相当好。倒是商波拉自从当了王后之后,却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人也渐渐消瘦下去了。

  原来自从回到宫中后,福军一点儿也不尊重她,仿佛压根就没她这个人,虽然立商波拉为王后,但却整日与其它嫔妃寻欢作乐。商波拉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所以日益憔悴。

  一天,苦行者公公来宫中吃饭,看到商波拉萎靡不振,便问道:

  “王后啊!皇儿和妳是夫妻,从前你们夫妻俩感情一直很好,怎么现在看妳憔悴成这样,到底发生什么事?”

  商波拉听了公公的话,便回答说:“父王啊!您的儿子待我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他的整个心都在那些出身剎帝利的后宫嫔妃上。倘若我能像从前那样回到林间照顾丈夫,备受尊敬不受污辱,就算要我舍弃王宫我都情愿。否则纵然有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倘若没有丈夫的疼爱,还不如悬梁寻短见。”商波拉并且把在森林中的生活以及发生阿修罗恐吓利诱的事一并向公公说起。

  听完了商波拉的哭诉,苦行者公公立刻勃然大怒,叫道:“快给我把不孝子带来。”

  过了一会儿,福军来了。苦行者开口就痛批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不想想商波拉对你的恩情?你们夫妻俩原来感情那么好,你有了痲疯病,商波拉不但没有舍弃你,还陪你到森林里过着艰苦的日子、侍候你。遭到阿修罗威吓利诱她都没有离开你,她用真话的力量治愈了你的病,你却还不相信她。如果没有商波拉,你想想!你现在还能活着吗?甚至可以说你是靠着商波拉才登上王位的,你怎么能这样忘恩负义?”

  此时,福军哭喊着:“父亲!我不是忘恩负义,我也想对商波拉好,可是好象总有人挡着我,不让我对她好,我怎么就摆脱不开一双无形的手。这种情形自我痲疯病消失以后就存在了,我怀疑商波拉泼在我身上的水有问题,但我知道这不是商波拉做的,也不知该如何说起,我无法跟任何人商量,内心也很苦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啊!原来是这样,你怎么不早说呢?傻孩子。”

  苦行者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孩子,我知道了!那个水确实有点儿不好,因为那时阿修罗被天神赶走时,他很不服气,在水里踢了一块泥到那条河里,玷污了那河水,你只要往你的手心吹一口气就没事了。”

  处理完夫妻俩的事情后,苦行者又回到他修行的花园去了。

  等父亲走后,福军便向商波拉跪下来,满面愧疚又真诚地对她说:“我实在对不起夫人,是我亏待了妳,可我也是身不由己!请夫人宽恕我,今后我一定以诚相对,并赐给夫人无上的权力。”

  从此,大王和商波拉王后恩恩爱爱,和睦相处,商波拉并协助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人民都赞不绝口,直夸商波拉护国有功。


卍 卍 卍 卍 卍


  出家功德深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女子出家修道,修习多年,得到六神通,获得无穷的力量,最后证得到阿罗汉果。

  一天,这位证果的比丘尼到城中的贵妇人家中,以佛法之语劝说身分高贵的妇人们出家修行,但众妇人回答说:“我们这些女子个个年轻貌美、姿容艳丽,很难守得了佛陀的戒律。如果我们出家,却又耐不住寂寞孤独,恐怕就会破戒;而一旦破戒,也就堕入地狱中受到各种惩罚,这怎么可以呢?”

  比丘尼见她们有所顾虑,就说:“破戒就破戒,也没什么,只是一定要出家。入地狱就入地狱,转世仍可以从地狱中出来,一切都有因果业报。”

  众妇人听的比丘尼此言,个个带着好奇心,请师父解说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就说:“我的前世是一个戏女,经常身穿各种美丽的衣服,说各种各样的戏中话,有时穿著比丘尼的衣服,戏笑一番,供人观看。因为这种缘故,那时有一得道的比丘尼劝说我出家修行。那位比丘尼在没有修得正果之前,也是自认为出身高贵,容貌端正,娇气傲慢,出家后不久就破了禁戒,所以死后堕入地狱里,先被鞭挞,又被锤子击身,遭受种种业报。后来,受完地狱果报,转世为人,后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虽然先有破戒之事,但后学法、修道也能得道果。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佛陀在寺里讲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世尊的精舍,对世尊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这婆罗门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看见自己在佛陀的住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

  众比丘见此,就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他本无此心,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

  佛陀回答说:‘这个婆罗门在以往的无数劫中,都没有产生过出家修行的心念。现在,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稍微有一点出家求道之心。因为有了这个因缘,他将来一定能在我法中出家得道。所以我答应他的要求,为他种下出世的善因。’这就是因果业报之理。”

  比丘尼说到这里,看了众妇人一眼,又接着说:“虽然在世俗中持五戒,不失人身,是很难得,但终究没有出家的功德大啊!出家的利益与功德是没有限量的。就算今生不能出家修行,我也希望你们都能发愿生生世世都能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啊!”

  此时,众妇人都发起菩提心,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佛法、不离三宝,能跟随佛法出家修行。


卍 卍 卍 卍 卍


  沙门教化吝妇

  古时候,在舍卫国有一户人家,夫妇二人都不信佛法、不讲道德。尤其是那妇人,既吝啬无比又贪得无厌,左邻右舍的妇人都不想与这户人家往来。

  世尊得知后,十分怜悯这夫妇俩的愚昧无知,决心教化他们,就化作沙门,前往那户人家化缘。

  正巧,那天丈夫不在家,只有妇人在家,那妇人见有沙门前来化缘,深感厌烦,便骂沙门说:“你来我家干什么?好个不知羞耻的僧人,竟想白吃人家东西,快走开!”

  沙门听了妇人的辱骂并不气恼,仍心平气和地说:“我等僧众化缘自居,并不妨碍他人,我只是希望您布施些食物,怎能开口骂人呢?”

  那妇人见僧人与她理论更加愤怒,便恶狠狠地说:“哼!想要饭啊,你就是站到饿死,我也不会给你一粒粮食,何况我丈夫身材魁梧,饭量极大,我做的饭仅够他吃,你怎能奢望得到饭食呢?你若是聪明人,与其站着傻等,还不如趁早离去。”

  沙门听了妇人这番言词,知道这妇人悭吝心太重,便站在她面前,暗施神通,顿时气绝身亡,全身膨胀,口鼻生出虫子,腹破肠烂,五脏六腑滚滚而出,其状惨不忍睹。

  那妇人见了,惊吓得几乎昏倒。此时沙门随即恢复原状,从容离去。妇人这才知道沙门变化神通吓她,气恨不已,连忙去找丈夫。

  那丈夫在路上遇到妻子,又见她神色惊惶,便问其原因。妇人便上气不接下气地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全部向丈夫说出。

  男子听了愤怒非常,大声叫着:“那秃驴现在在何处?我要去把他宰了!”

  妇人回答说:“人已经走了,想必还没有走远吧!”

  男子听了立即返家,背上弓箭,带着大刀,循着沙门的足迹追了上去,眼看沙门就在前面不远处,当他追上沙门,举起大刀欲向沙门砍下时,那沙门四周突然现出琉璃小城,把沙门围在当中,并绕了数圈,男子根本进不去。

  男子质问沙门:“为何不开门让我进去?”

  沙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想要开门,你必须放下弓箭和大刀。”

  男子心中暗自骂那沙门,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放下手中弓箭和大刀。但他心中暗想:“只要我能进去,即便用拳头也要打得他半死,这沙门怎能敌过我?”

  不料,男子将弓箭、大刀放在地上后,门却仍然未开。他又问道:“我已照你的话做了,可这门为何不开?”

  沙门说:“我要你放弃的是心中的恶念,即心中的弓箭和大刀,而非你手中的弓箭和大刀。”

  男子一听,惊讶万分,浑身颤抖,暗想:“原来这沙门是得道圣人,能知道我内心所想。”便跪下叩头,自责悔过。

  他对沙门忏悔说:“我等不识圣人,不明事理。妻子不贤,使我跟着造恶。您大恩大德,不要跟我等小人一般见识,还望慈悲垂怜。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诚心向善。”

  说罢,他站起身来,满面惭愧地回家去了。

  男子一进门,妻子立刻问他:“你可找到那沙门?惩治他了吗?”

  男子根本不理会妻子的话,反而数落妻子一番,并且兴致勃勃地夸赞沙门之德,还劝妻子说:“那沙门就居住在前面不远之处,我们应该亲自前往顶礼忏悔,以赎自身罪业。”

  于是,夫妇二人一同前往沙门住所,才知那托钵沙门乃世尊所示现,夫妻俩大惊失色,连忙跪伏于地,乞求恕罪。

  佛陀笑道:“你们能弃恶从善,乃大善之事。”

  此时,男子问佛陀:“那琉璃城为何如此坚固?是什么德行,使之如此神妙?”

  佛陀回答:“我宿世以来精进修行,博学强记,从不厌倦;奉行佛法,坚持不懈;遵守戒律,从不违背;内心虔诚,从不放逸。所以,我修行得道成佛,直至泥洹。”这都是宿世以来功德的累积所现。

  从此,夫妻俩在佛陀的教化下,渐渐改掉过去的卑劣行径,尤其是那妇人,一改过去吝啬无比又贪得无厌的习气,也变得敦亲睦邻,不再是人见人厌的恶邻了。


卍 卍 卍 卍 卍


  释迦族头痛宿疾之远因

  很久以前,毗范择迦王在讨伐释迦家族的时候,有一个释迦族的后代被追逐,逃亡到蓝勃范山之中。

  这个释迦族的少年漫无目的地长途跋涉,也不知走了多少路。一天,他实在走不动了,只得在半路停下来休息。忽然一只硕大无比的大雁飞到他身上,在他头上展翅盘旋。少年见了,渐渐接近大雁,等到混熟之后,就骑在大雁身上,希望能飞出此山。

  大雁驮着释迦少年飞行许久,终于落在一个绿波荡漾、清澈如镜的龙池边。少年骑着大雁在空中飞行,根本不知飞到什么地方。他从大雁身上下来之后,就坐在树荫下休息,望着池水出神,不一会儿竟然飘飘然地昏睡了。

  此时,龙女正在池边游玩,忽然看见一个英俊少年,不禁怦然心动。她怕自己的相貌惊吓了少年,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龙女走近少年,越看越爱,不禁用手轻抚少年脸颊,拥进了少年的怀抱。

  少年熟睡之中忽觉有人抚摸自己,不禁惊醒,睁眼一看,怀中竟躺着一位妙龄女子,而这少女正眨着秋水一般的眼睛,向他微笑。他慌忙起身向少女致歉道:“我不过是个流落异乡之人,如何敢接受妳的爱意。”

  少女并不答话,对他更加亲热,不知不觉中,两人渐渐欲火中烧,两相欢悦,成其好事。事后,少女说:“虽然我承受了您的爱,但是还没有得到父母的赞同,我现在要去禀告父母。”

  释迦族少年四处张望,心中疑惑地问道:“这荒山野岭之中,不见人烟,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

  龙女此时只好据实相告,说道:“不瞒您说,我本是龙池中的龙女啊!我听说你们释迦圣族遭劫逃难,恰巧我在池边游玩遇到了您,命里注定你我有燕尔之缘。可是我本为龙身,你为人种,不是同类;再者我又未征得父母的同意,这样做实在是闯了大祸。我们要想个办法呀!”

  少年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他略一思索,便向龙女说:“只要妳听我的,我自有办法!”

  龙女见释迦少年对自己不嫌弃,心中感激,回答他说:“我当然听您的,从今以后,您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服侍您一辈子。”

  少年见龙女心意坚决,就对天祷告:“我平生做了许多修福积德的善事,我愿用我修成的福德的力量,令这个龙女身形与人类无异。”

  福力所感,龙女果然改变了模样,得到了人身,心中喜不自胜,于是由衷地向少年表示感谢,说:“我因业力所感投生龙身,今日有幸得到你的垂怜,凭借着你的福德力,使我得到人身。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你的恩德。我愿永生永世陪伴、侍奉你。待我禀告父母后,我们就备礼完婚。”

  于是,龙女就返回龙池,对父母说:“我今天在外面游玩时,见到释迦族的少年。凭借着少年福德所感,将我转为人形。我俩情深意笃,两情欢娱,已成好事,未能来得及禀告父母,请父母原谅。”

  龙王本来也很向往人类,对释迦圣族更有好感,今日又亲见女儿转为人身,当即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而且亲自走出龙池,向释迦少年拜谢说:“如果你不嫌弃我们是异类的话,就请你屈尊到我们的龙宫来接受款待。”

  少年受到龙王的邀请就到龙宫作客。龙王把他当成了稀有之客,隆重地招待他,为他和龙女举办了盛大婚礼。龙子龙孙、龙亲龙友,个个都非常高兴,大家尽情欢乐。

  此时,少年身处群龙之中,眼见诸龙张牙舞爪,放浪形骸,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厌恶,便想告辞。

  龙王这时告诉他说:“离此池不远处有个国家,那里的国王昏庸残暴,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你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取而代之,占据这块疆土,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臣民百姓。”

  少年感激地称谢说:“多谢龙王好意,我定会有所作为的。”

  龙王接着就给他出了个计策,他先拿出一柄短剑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在上边铺一块珍贵绝妙的白色棉布,对少年说:“你可以拿这块棉布献给国王,国王必然亲自接受远方来客的贡物。接近国王之后,你就抽出短剑刺杀他乘机夺得王位。”

  少年就按计划行事。他把珍贵的棉布献给国王时,那个国王果然亲自接过棉布,就在此时,少年立即抽出短剑,一手抓住国王的衣袖,一手持剑向国王胸前用力刺去。

  国王的侍卫见状,大家蜂涌而上欲救圣驾,宫殿内一片混乱。这时,只见释迦少年手持短剑,一身正气,声如洪钟,向所有的人宣告说:“我所持的剑是专门用来诛杀昏君、斩杀奸臣。谁要不服就上来试试。”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均佩服释迦少年的神勇胆略,于是推举释迦为新国王,号称释迦王。

  释迦王当政之后,兴利除弊、力精图治,奖贤良、恤贫患,少年果然把国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然后,他就带领大队兵马亲自前往龙宫报喜,并接回龙女,立为皇后。

  龙女虽然变成人形,但因其宿业未净,每到夫妻俩恩爱之际,龙女头上常会现出九个龙头。释迦王每次见到总感到不舒服,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但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于是有一天,他乘龙女熟睡之际,用利刃将龙头一个个都斩落下来。

  龙女猛然惊醒,发觉龙首已断,不禁叹息说:“你真不该这样做啊!这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关系,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必然会经常苦于头痛了!”

  释迦国王的后代果然常犯头疼之病,每隔一段时间便发病一次,疼起来非常痛苦。据说病根就在这里。


卍 卍 卍 卍 卍


  金色公主

  从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国王,叫做波罗奈国。国王十分仁德贤明,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公主从小聪明过人,与众不同的是她全身呈金黄色,在黑夜里更是熠熠生辉。她生得一头浓密的金黄色卷发,披散下来像一条闪亮的瀑布。

  国王对公主视若掌上明珠。到了公主十六岁时,国王准备给公主找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公主说:“我要找的夫婿必须也是金黄的皮肤,金黄色的卷发,否则不要来见我!”

  于是,国王便在全国到处张榜寻找这样的人。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

  这天,从舍卫国来了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听到国王为公主选夫婿的事,便前来求见国王。国王听说有远道来的客人,就在大殿召见了商人。

  国王对商人说:“我的女儿选夫婿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国之内看来是没有这样的人了。”

  商人答道:“大王别着急,我们舍卫国里倒是有这样一个人,堪当公主的夫婿。”

  大王听说后甚是欢喜,连忙吩咐设酒宴款待商人,并要商人立即写信回国,欲将公主许配那个人。

  商人便派使者回国给佛陀传口信,内容是:“波罗奈国的公主生得端庄美丽,聪慧过人,是世间少有的美人,波罗奈国已经准备将公主许配给世尊。”

  世尊这时正在舍卫国为数千名比丘僧说法,传话的使者径直走到佛前禀告世尊。这时,佛陀早已预知事情的原委。

  世尊给公主回话说:“人生苦海无边,一生的痛苦皆来自恩爱,人从出生到年老生病,由生病而死亡,死亡又给亲人们带来悲哀。由此可见,天下的痛苦之事皆来自于恩爱。”

  公主收到世尊的回复之后,整日闭门不出,独自思索了很久。最后,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人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化为云烟,她的眼睛变得清澈无比,耳朵能听千里以外的声音,心里能察觉别人想些什么,并且还能飞行。于是公主辞别了父母,飞到了佛陀的跟前,向世尊顶礼膜拜。

  此时,世尊面带微笑,安详地坐在法坛上,身上不时发出五色的光环。

  阿难上前请示公主的宿世因缘。佛陀回答说:

  “这个女子前世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妇人,她的丈夫脚瘫痪不能行动。贫妇的生活很苦,但又不乐于布施。

  当时的国王叫基立,有一个女儿生得端庄美丽,经常穿璎珞编织的华丽衣服来听法。

  一天这个贫妇身上只披着一片破布也随着前来精舍前,却被人们挡在外面。贫妇自语说:‘我为什么不能到佛陀的跟前听法,而只让国王的女儿去?’

  这时我在精舍内觉察到外面妇人求法的因缘已成熟,便要弟子把妇人召到殿前。

  贫妇来到佛陀跟前顶礼问讯之后,问世尊:‘为什么国王的女儿如此的富贵华丽,而我却一贫如洗呢?’

  我告诉贫妇:‘这个国王的女儿前生喜好读经,乐于供养僧人,常做善事,今生才修得如此的富贵;而你的前世却是不读经书,吝啬刻薄,从不布施供奉僧人,见到穷人也不帮助他们,所以你今世才如此的贫困,这是你前世的业报。’

  贫妇听到这里,言道:‘愿我佛大慈大悲,饶恕我是这样愚钝的人,教给我佛法吧!’

  于是我便教导贫妇。此后,贫妇每日坐在树下苦读经法,反省思过,终于得到领悟。于是便用树叶缝了件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而把那身上唯一的一件布衣供养佛陀。贫妇热诚求法的心感动了天帝,便送给贫妇许多华丽的衣服和精美的食物。

  贫妇得到这些东西后并没有独自享用,而是把它们都分送给僧侣和穷人。终其一生,贫妇都过着求法、供养僧侣、帮助穷人的生活,一直到贫妇寿终为止。”

  由于贫妇的一片真诚善业所感,来世便做国王的女儿,喜读经书,好乐布施,全身金黄色,这就是金色公主的宿世因缘,也告诉我们:女性认真修行一样会有成就。


卍 卍 卍 卍 卍


  聪明的毗舍离

  舍卫国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叫梨耆弥,家中非常富有。他有七个儿子,六个大的儿子已经娶了妻子,剩下第七个儿子,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

  梨耆弥心里想:“我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只剩下这一个最小的儿子还未娶亲,我要为他找一个最好、最贤淑的女子。”

  有一天,梨耆弥一位好友婆罗门来看他。梨耆弥就和他商量说:“现在我想为小儿子娶妻,但却不知道哪里有绝色的女子。你以前经常到各个国家去游历,我想麻烦你替我寻找一下。要是见到有相貌端正,贤慧聪明的女子,只要和我的儿子性情相宜,年龄相当,能合我儿子心意的,请你代我们向她求婚。”

  婆罗门答应了这件事,便动身到各处去寻找。一天,他到了特叉尸利国,看见了一群少女正在边走边玩。婆罗门便跟在这群少女的后面,边走边看。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条小河,少女们纷纷脱鞋涉水过河,只有一位少女没有脱,穿著鞋过河。她们又往前走,没有多远,前面又有一条河,河水淹过膝盖,少女们个个撩起衣服下摆,走进河里。又是那位少女,没有撩衣服便走过河去。少女们走进树林里,都爬上树去摘花,只有那个少女自己不上树,却向别人要花,结果,她得到的花最多。

  婆罗门看到这位少女总是与众不同,便走上前去对少女说:“我有一点事弄不明白,想问问妳。”

  少女回答说:“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您就问吧。”

  婆罗门问道:“刚才别的女孩子过河时都脱掉了鞋,只有妳没有脱,这是为什么呢?”

  少女回答说:“因为人们穿鞋,正是为了保护脚。人在陆地上行走,如果遇到荆棘瓦砾,眼睛看得见,还可以躲开。在水中走,藏在水底的东西,眼睛看不见,万一遇到荆棘毒虫,会伤害我的脚,所以我不脱鞋。”

  婆罗门又问:“那妳为什么不撩起衣服就走入水中呢?”

  少女答道:“女子的身体,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如果撩起衣服走进水里,就会被别人看见。要是身体长得好还行,长得不好,就会遭人嗤笑,因此,我不撩起衣服。”

  婆罗门再问:“大家都上树摘花,为什么妳不爬上树呢?”

  少女回答说:“如果爬上树,倘若树枝断了,就会有被摔伤的危险,所以我不上树。”

  婆罗门听了少女说的这一番话,知道她并非一般普通女子。于是,便想替梨耆弥的儿子求婚。婆罗门便问那少女,她的父母是否在家,少女回答说:“在”。于是,婆罗门便跟她一起回家,想见一见她的父母,顺便提及说媒之事。

  婆罗门和少女一同来到她的家里,少女进屋去告诉她的父亲说:“外面有一位婆罗门要见您。”

  少女的父亲县摩诃羡立刻从屋内出来。婆罗门问候他以后,问道:“刚才进去的那个少女是您的女儿吗?”

  县摩诃羡答道:“是的。”

  原来这位少女是婆斯匿王的弟弟县摩诃羡的女儿。县摩诃羡以前因为犯了罪,逃到这个国家。他在这个国家住了下来,娶了妻子,并生下这个女儿,取名叫毗舍离。

  “她订了亲没有?”婆罗门又问。

  “还没有呢。”县摩诃羡回答。

  婆罗门说:“舍卫国有一位大臣,叫做梨耆弥。您认识他吗?”

  县摩诃羡回答说:“我以前认识他。”

  婆罗门说:“这个梨耆弥最小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生得英俊、聪明。如今,他想娶您的女儿为妻,不知您老人家意思如何?”

  县摩诃羡听了以后说道:“他们是大户人家,与他们联姻正是门当户对。如果他们来求婚,我们是没什么意见的。”

  婆罗门见县摩诃羡如此痛快地答应了这件事,非常高兴,便立刻和他定下了娶亲的日子。这时候恰好有一个人要到舍卫国去,婆罗门便写了一封信给梨耆弥,告诉了他这件事。梨耆弥收到了婆罗门的信后,便马上准备好聘礼,然后带着一队人马,前往特叉尸利国迎亲。

  梨耆弥带领人骑马乘车,一路行来,快到特叉尸利国的时候,他先派了一个使者到前面去报信。县摩诃羡听说迎亲的人就要到了,便马上准备好丰盛的宴席,请来许多宾客,迎亲队伍,县摩诃羡隆重地设宴款待他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梨耆弥的小儿子。

  热热闹闹地办完婚事,梨耆弥便要起身回国了。临走前,毗舍离跪在母亲的前面,接受母亲的教导。母亲当着大家的面,嘱咐女儿说:“嫁过去以后,要常穿好衣服,常吃好饭食,天天照镜子,切莫间断。”

  梨耆弥在一边听了这话,心中暗暗有些疑问,他想:“人活一世,享福和受苦都没有定数,谁能保证一辈子有好衣美食呢?天天照镜子,似乎也没有道理。”虽然他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

  待婚礼结束,主客互相告辞之后,梨耆弥便带领着大队人马上路归国。他们赶了一段路,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只见路边有一所客店,四面都有凉台,非常凉爽,就叫大家坐在凉台下休息。新娘毗舍离过来看了看,对公公梨耆弥说:“这里不能停留,请叫家仆们赶快离开!”

  梨耆弥听了她的话,赶紧整装离开了客店,来到客店外面的一块空地上。但有几个人旅途劳累,不愿起来,留在凉台下。这时有几头大象正在房子外边,并且不时用身体去磨蹭房柱蹭痒。谁知客店房子年久失修,房柱已朽,大象身躯巨大,轻轻一蹭,房柱便折断了,房子一下就塌了下来,把凉台下面的人都压死。梨耆弥见了心想:“今天我能逃脱这场灾难,全靠我这儿媳妇。”不禁打从心里喜欢毗舍离。

  他们又继续往前走,来到山涧的一条溪边,大家看这儿水草丰美,便又停下来休息喂马。毗舍离过来对大家说:“不要停在这里,快往高处走。”

  这次可没人敢不听她的话了,人们赶紧离开这条山溪,到别处去休息。不久忽然天上乌云聚集,雷声轰轰,不一会儿,便下起来了倾盆大雨,只见山洪奔腾而下,一下子,小溪便涨满了大水,把原来的两岸都淹没了。看到这情景,梨耆弥心里又想:“今天多亏了我这个儿媳妇,我们才能再次幸免于难。看来,她果然聪明过人。”

  梨耆弥等人回到舍卫国,亲戚邻居都前来祝贺。梨耆弥心中非常高兴,大摆宴席款待宾客,大家在一起,热闹了一整天。等到了晚上,宾客们散去之后,梨耆弥把七位媳妇召集到身边,对她们说:“我现在年纪大了,不愿再管理家中的各种事务。我想把家中的事托付给媳妇们,你们当中有谁能替我理家呢?”

  前面六个儿媳妇都推辞说自己不善理家,唯有第七个儿媳妇毗舍离愿意帮助公公。于是梨耆弥便把家中的钥匙都交给了她,让她安排全家人的衣食起居。毗舍离接受了公公的委托以后,非常谨慎勤快,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起床,把家里内外打扫干净,然后去做饭。饭做好后,先伺候公婆吃饭,再轮到家中其它成员,等奴仆下人都吃过饭,每个人要做的事都安排好了,她自己才吃饭,天天都是如此。

  梨耆弥见毗舍离十分勤劳能干,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像她母亲嘱咐的那样做,便问她道:“妳离开家之前,妳的母亲曾经教导说,要妳常穿好衣、常吃美食,还要每日照镜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时毗舍离跪下答道:“我母亲说让我穿好衣服,意思是对身上穿的衣服要爱护,要常常洗干净,这样见客时,才整洁好看。常吃美食,是让我晚吃饭,饿的时候才吃,食物好坏都是美食。让我照镜子,是要我每天早起,把屋内屋外收拾整洁。母亲嘱咐我的,就是这些事情。”

  梨耆弥听了毗舍离的话,知道她很有才干,从此更加信任她,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放心托付给毗舍离,从此不再理会家中事务。

  有一天,一群大雁衔着稻穗从海岛飞来,飞到王宫上面,稻穗掉落到大殿前,宫里的人看见了,把稻穗拣起来,献给了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见这稻米特别好,认为一定能当药用,便命令手下人收起来,留作种子。到了播种季节,国王把这些种子分给大臣们,命令他们拿回去种。梨耆弥把分到的种子带回家里,叫毗舍离派人去耕种。毗舍离就亲自带领奴仆,平整土地,播种施肥。结果稻米长得很好,到了秋天,收获了许多稻米,而别的大臣家里的稻子,因为没人细心管理,都长不出来。

  一天,波斯匿王的夫人突然得了重病,国王请来了许多医生,为王后治病。一位医生说:“王后这病不难治,只要用海岛上生长的稻米来做饭,吃了就能好。”

  波斯匿王想起以前曾有稻种,当时分给了大臣们,让他们拿回家去种,不知道他们收获了没有。于是,国王将大臣们召来,问道:“上次分给你们的种子,你们都种了吗?现在急需用作治病。”

  梨耆弥想起上次国王给的种子,回家后交给了儿媳妇。于是,他便问毗舍离:“上次种的稻谷,收获了没有?现在国王急需这种稻米给王后治病,要是有,赶快给国王送去。”

  儿媳毗舍离回答说:“这稻米家里多着呢,要是用它作药,够咱们全国的人吃了。”

  梨耆弥马上把稻米给国王送去,而其它的大臣有的报告说种子种下去没有长出来,有的报告说种子被老鼠吃了。国王命令将梨耆弥送来的稻米做成饭,王后吃了,病果然马上痊愈。波斯匿王非常高兴,赏赐给梨耆弥许多东西。

  特叉尸利国和舍卫国之间有矛盾,常常闹点摩擦。一次特叉尸利国想试试舍卫国里有没有聪明人,就派了一位使者带着两匹马,来到舍卫国,这两匹马是母子,体形毛色完全一样。使者要舍卫国的人分辨,哪匹是母马、哪匹是小马?波斯匿王召来众大臣,大家一起看了半天,也区分不出来。

  梨耆弥下朝回来,毗舍离见公公闷闷不乐,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梨耆弥便把特叉尸利国派者来的事说了。

  毗舍离笑着说:“这事好办,您不用发愁。只要拿来好草,放在两匹马面前,那匹母马肯定会把草让给自己的儿子吃,小马也会抢着去吃草。”

  梨耆弥立即把毗舍离的话报告给国王,波斯匿王照着毗舍离的话用草一试,果然马上试出了这两匹马哪匹是母、哪匹是子。波斯匿王派人找来特叉尸利国的使者,告诉他分辨的结果,使者回答说:“说得很对。”波斯匿王很高兴,加倍地赏赐了梨耆弥。

  使者回国后,向国王报告了结果。特叉尸利国王见没有难为住舍卫国的人,便又派人送了两条蛇。这两条蛇长短粗细完全相同,使者问舍卫国的人,哪条是雄的、哪条蛇是雌的?波斯匿国王又召来大臣们,让大家分辨。此时大臣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谁也想不出办法来。

  梨耆弥想起上次的事情,便又回家问毗舍离。

  毗舍离说:“这也不难,找一块棉布铺在地上,把两条蛇放在布上,安静不动的是雌蛇,骚动不安的是雄蛇。”

  梨耆弥问:“那是为什么呢?”

  毗舍离答道:“因为雌性的动物喜欢细软光滑的东西,挨着滑软的东西就不愿意再动。雄性的动物性格刚烈,总是躁动不安。以此推理,便可分出哪个是雄、哪个是雌。”

  梨耆弥觉得毗舍离说得有理,便马上把这个方法报告给国王。波斯匿王依照梨耆弥的方法一试,果然马上分出了蛇的雌雄。使者点头说:“说得不错。”波斯匿王十分高兴,又赏赐给梨耆弥许多财宝。

  特叉尸利国王见这次又没难倒舍卫国,很不甘心,又派了一位使者带来一根木头,这根木头约有一丈高,两头一样粗,整根木头没有任何节疤和刀斧砍伤的痕迹。使者对波斯王说:“如果能分出这根木头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那可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了。”

  波斯匿王和大臣们还是没有办法区分。梨耆弥便又回家去问儿媳妇。

  毗舍离听了以后说:“这很简单,只要把那根木头放在水中,树根那头就会往下沉,树梢那头就会浮在水面上。”

  梨耆弥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马上报告了波斯匿王。国王按照梨耆弥的话一试,这根木头果然一头往下沉,另一头浮起来。国王派人叫来使者,指着水中的木头说:“那沉下去的一头是树根,浮起来的一头是树梢。”使者佩服得连连点头说:“是这样没错!”波斯匿王见梨耆弥一连替自己解了三次难题,益发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

  特叉尸利国的使者回去报告了这件事。他们的国王听了,心里服气了,再也不敢刁难舍卫国。过了几天,特叉尸利国的国王又派了使者到舍卫国来,使者向波斯匿王献上许多珍宝,并说道:“陛下的国家里,有天下最聪明能干的人,实在令我们佩服。从今以后,我们愿与贵国永远友好。”

  波斯匿王见特叉尸利国主动派人来进献珍宝,永结友好,异常高兴。他想到这几次难题都是梨耆弥帮他解开的,于是把梨耆弥找来,问他是如何知道。

  梨耆弥说:“其实小臣也不知道,这此都是小臣的儿媳妇想的办法。”

  波斯匿王知道梨耆弥有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儿媳妇,对毗舍离甚为敬佩,便封她为御妹。

创建时间:2010-11-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