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敦煌道士王圆箓评传
作者:樊光春
一、王圆箓生平略述
第一个关于王圆箓生平的材料,当是《太清官大方丈道会司王师法真墓志》,全文如下:
民国廿年古七月卅日为吾师王法真仙游之百日,门弟子成愿碑记行略,请命耆众,皆曰可。何幸如之?夫吾师姓王氏,名圆策,湖北麻城县人也。风骨飘然,常有出世之想,嗣以麻城连年荒旱,逃之四方,历尽魔劫,灰心名利。至酒泉,以盛道道行高洁,稽首受戒,孽孳修炼。迨后,云游敦煌,纵览名胜,登三危之名山,见千佛之古洞,乃慨然曰,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修建太清宫,以为栖鹤伏龙之所。又复苦口劝募,急力经营,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此光绪廿五年五月廿日事也。呜呼!以石室之秘录,千百年而出现,宜乎价重连城,名驰中外也。观其改建三层楼、古汉桥,以及补葺大小佛洞,积卅余年之功果,费廿多万之募资,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神灵有感,人民受福矣。惟五层佛楼规模粗具,尚未观厥成功。陆前县长嘉其功德,委为道会司以褒扬之。今者羽轿虽渺,道范常存。树木垦田,成绩卓著。道家之香火可继,门徒之修持有资。实足垂不朽而登道岸矣。夫何必绝食炼形而后谓之飞升哉。
从这篇碑文可以看出,王圆箓在敦煌的教务活动大致为五点:
第一,营建太清宫,包括改建三层楼和修建三清宫。改建三层楼之事,另见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碑记》。此楼原为晚唐归义军时期高僧洪辩主持营建,是三层洞窟外的木构殿堂建筑,明清以后严重残破。由于藏经洞就在下层洞窟北壁,为了加以保护,王圆箓动员当地士绅,于藏经洞发现五年之后,将其重新修建起来。
第二,补葺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因许多年无人看管,常被土匪盘踞损坏,加之洞窟积沙和风化严重,为便于礼拜,王圆箓雇用工人进行全面清理,对破损的洞壁予以修补。(在保护过程中,不恰当地凿通部分洞壁,使壁画的完整性遭受严重破坏。)
第三,参与重建五层楼,以保护大佛。但未及竣工即辞世。
第四,修复古汉桥。此桥现已不存,原址当在大泉河上。
第五,树木垦田。即绿化环境,开垦耕地以自养。
另据廷栋《敦煌千佛洞千相塔记》,王圆箓还于1910年(宣统二年)将千佛洞中残损的佛像收集在一起,专门修建了一座“千相塔”,请廷栋撰文刊碑。
正是由于王圆箓在保护千佛洞及营建道观方面的成就,所以被县署委以道会司一职,其管辖的道观,可考者有莫高窟太清官、三危山王母宫、敦煌城郊西云观等处。
王圆箓碑文所叙其生平过于简略。其他相关文献,如金荣华:《王道士》、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沙武田:《藏经洞史话》等,通过多方考证,大致理清了他的生平,认为王圆箓大约出生于1850年(道光三十年),去世于193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世81岁。王圆箓在西北逃荒过程中,曾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中当兵,退役后出家。大约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左右到达敦煌。当时,莫高窟一带有三座寺庙,即上、中、下寺。上、中两寺为藏传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为主体的下寺久已荒废,无人看管。于是,王圆箓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损的洞窟,并将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观。关于王圆箓在敦煌的行为,《王道士》一文有如下评价:
王道士有着十分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为他的宗教信仰也作出了绝对无私的完全贡献。一九零七年五月,斯坦因前往莫高窟找王道士,计划对他进行诈骗。在和王道士会面之前,斯坦因先在当地打听王道士的言行,作为了解对手的准备工作,得到的结果是:王道士把辛苦地向各处募化来的钱全用在整修寺窟上,他和他的两个徒弟自奉节俭,几乎不妄费一文。一九八六年八月,敦煌研究院李正宇先生面告笔者,他得自民间的传说也是如此。
对于王圆箓的籍贯和主要经历,王冀青认为他是湖北省麻城人(一说陕西省汉中人)。1875年(光绪元年)后的某一年辗转来到甘肃肃州(酒泉)当兵。在光绪年间,肃州是甘肃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当地道士习惯于在驻军士兵中间传播道教教义。王圆禄(篆)便是在肃州服役期间皈依道教的,退役后便以道士为职。1899年前后,王圆禄云游至敦煌莫高窟,从此以后便定居于此。刚开始时,王圆禄居住在属于下寺的莫高窟第344窟中。后来,他逐渐扩展地盘,不断将下寺管辖的那些坍塌的佛教石窟寺改造成道观。就在王圆禄修复改造石窟的过程中,于1900年6月22日偶然发现了藏经洞。
在西北地区,久有佛道相融的传统,藏经洞中保存的大量道教经典也说明莫高窟早在唐代就有这种两教共存的现象。因此,改建后的道观,当包括三清官和千佛洞。在王圆箓墓志中有“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神灵有感,人民受福”之语,表明王圆箓及其弟子对于佛道相融的认同。碑文称其为“太清宫大方丈”,说明这座道观的标准名称叫太清宫,而不是三清官。至于王圆策的道名,应当只是“圆箓”,而不是《王道士》《敦煌学十八讲》和《藏经洞史话》所说的“法真”。“法真”是其弟子对他的尊称,意为法师和真人。王圆箓本名原作园禄,见于《重修千佛洞三层楼功德碑记》、三清宫匾额及《王道士催募经款草丹》等三个王圆箓在世时使用的名字,而在碑文中改为圆箓;其弟子赵明裕亦改为明玉。此类现象在道教典籍、碑文中并不鲜见。在清末乱世之际,道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自己的姓名和字派只知读音而不识其字的很多,见诸文字时常常依靠书写者(往往不是本人,例如为三清官撰写匾额的就是一个名叫郭维德的文化人)从同音字中选择。王圆箓碑文将“园禄”改为“圆箓”,将“明裕”改为“明玉”,说明碑文书写者具有较高的道教学识,更符合道名的本来意义。
从王圆箓名字分析,其师承教派属全真道龙门派。龙门派的谱系共有100字,其中第11代刘一明是清代中期活动于甘肃的著名道士,王圆箓的师父盛道人是否由刘一明一枝下传,目前还没有证据说明。但王圆箓及其下传的谱系是清楚的。他本人为“圆”字辈,龙门派第19代;其弟子姚明善和赵明裕,龙门派第20代;其徒孙方至福,龙门派第21代。据笔者最近调查,位于敦煌城郊的西云观,所传承的也是龙门派法裔。敦煌市道教协会的首任会长为崇字辈,龙门派第26代;第二任会长为信字辈,龙门派第25代;现任会长为高字辈,龙门派第27代。还有一名已经去世的老道士,上世纪50年代初以前曾常住莫高窟,也属于龙门派,为永字辈,龙门派第18代,据说在世一百多岁,应与王圆箓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