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老子》的“民本”情怀与“不争善胜”之道

作者:李养正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硏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老子》所提出的自然天道观,是我国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建树。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运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天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无意志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春夏秋冬不召而自来,不争而造物,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锦绣的世界。认为治国安民,应当效法自然天道,“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第62章),顺应天道,循其道理,以“无为”、“不争”为法则。侯王统治者不启动任何违背自然天道的作为,自然也便会得志于天下,无败无失。另者,统治者自身修养也要法“道”,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百姓也才能随之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统治者应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事竞争,才能自明、自彰、有功和被百姓尊为首长。
  (二)“硏然善谋”与“不争善胜”
  作为史官与哲人的老聃,以其“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思维旨趣,客观、睿智的辩证观念,广泛而深刻地辨析着客观事物内在、外在的复杂矛盾与联系,尤其关注于其因果与得失。《老子》第73章中,在提出“不争而善胜”的同时,也提到了“不言而善应”、“硏然而善谋”,亦即不宣扬地去应变,从容、审慎、开阔地作谋划(硏:缓慢、宽绰之意)。犹如第73章中提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一样,(勇:《礼记·聘义》:“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于战胜。”敢:《仪礼·士虞礼》:“敢用牲刚鬣 。”郑玄注:“敢,冒昧之词。”)有勇气者,冒昧作为,会被杀死;有勇气而又审慎作为者,则能存活。也就是说“善胜”务必“善谋”。《老子》第16章中也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63章中也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64章中也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那么《老子》所透露的治世之“善谋”,凸显于何处呢?仅择举其应对战争的要言如下: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第31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第36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第67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第68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第69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
  一般说,《老子》反对扩充兵器和以强凌弱的侵略;但,在不得已的情势下,如迫于自卫,也要拿起武器,进行卫国的抗争。在平时也要有所警惕和防范,国有锐利的武器,不可以暴露实力。在战术上,要以奇兵致胜,也要施展计谋以制敌,使能达到战略目的。切记不可轻敌,轻敌是致祸之源。要慈爱自己的兵将,善于派遣运用,要鼓动起兵将的同仇敌忾之心和悲愤之情。在总的战略思想方面,倡导尚“水”,在处事方法上如水之柔,善于适应;在实质涵蕴上要如水之强,积聚其力则无坚不可摧。要安忍地等待条件的成熟,善于待机而动。从相对情势看是守柔不争,而相应乃在运筹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稳健之策。
  (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贵在“和”
  《老子》反复宣示的“不争”之说,乃是在哲人深厚的民本情怀基础上形成的。他深悉民为邦本,安民理国方略首在抚民以静,故曰:“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37章),“执大象,天下往,安、平、泰”(第35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第15章)。使民安居乐业,休生养息,使社会摆脱动乱,而呈现和谐。正因为情怀人民,故而《老子》深重和谐之珍贵。论自然天道在于言宇宙万物之和谐发展,“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论人之道则在于言建构社会的和谐。《老子》倡说“不争”,不是忽视斗争、抹然斗争、取消斗争,而是主张审时度势,善为运筹,以和平的方式方法,哪怕是暂时的委曲求全,只要能缓解或化解激烈的抗争冲突,使“争”的情势向“和”的方向发展,避免搅世和破坏社会的平静,使百姓保持安、平、泰的生活景况。故《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也就是说:知道珍贵“和谐”并坚持掌握者,是明智的人。
  但,如何能建构和平的社会景象呢?《老子》上下篇,其意旨涵蕴可以说皆凝聚于营构天、人的普遍和谐,其要语如: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4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77章)
  大国以下(谦逊)小国,则取(信于)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第61章)
  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无重压),处前而民不害(无损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厌恶)。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言哉?(第22章)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注:乃是可以使之和合的智慧。《荀子·不苟》:“天地比,齐秦袭。”《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之袭精为阴阳。”)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27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注:不执著于别人对我怨恨的大小),报怨以德。(第63章)
  《老子》认为人应法“道”,挫钝其锋芒,解脱其纷争,大家都和合如阳光,混同如沙尘。大国、小国之间要相互谦逊、互信。当权者不要压榨和损害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便会不厌恶当权者。人与人之间,彼此要相互体恤和扶持,使社会上勿弃人、勿弃物。当有矛盾纠纷时,要彼此多体谅,甚至委曲求全,更可开阔胸襟,以德报怨。总之,要从民本情怀出发,尽心尽力从各方面同铸安宁、平静、康泰的社会,共享幸福人生。
  哲圣老子在春秋战国动乱之际,洞察时弊,并提出运用和平手段以安民理国的方略,其旷古之智慧与气魄,着实是令后人赞仰的。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哲著《老子》依然放射着璀璨的中华文化之光,照耀着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心怀。《老子》是智慧的宝库,从宇宙万物本原、天下事,乃至世人修养,涵蕴广阔而精深,时至现在,也仍皆不失其对世人思维的启迪价值。
  哲人虽已远去,真理依然灿存!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