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心灵返朴与生命归真
作者:孙浩然
一、“心灵返朴”
“心灵返朴”作为《道德经》养生思想的根髓始终洋溢着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完整的体现了老子贵柔尚无、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哲学宗趣。“心灵返朴”即是在清心、虚心的过程中逐步复归婴儿之心。
(一)清心
《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心性修炼和心理调节术,对养生来说首先要做到清心,清心方能寡欲,而清心寡欲自古就是长寿的不二法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12章,下引该经只注章次)生活在当今这个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中的现代人无疑面临着比老子时代多得多的种种诱惑,道德经的智慧不仅是“天雄大黄之猛剂”,更是“补泻兼备之良药”。“致虚极,守静笃”;“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第15章)如果谁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观想自身,心无旁骛,恬退自养,静定持心,涤除客尘烦恼,远离欲念困扰,那么他的身心一定会永远保持健康。“清静以为天下正”,(第45章)这并不是什么常人难以企及的高深境界,正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一样,如果我们长存清心一念,自然能够渐远杂欲。《清静经》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二)虚心
心灵返朴的第二步是要做到虚心,“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3章)《道德经》中“虚心”的意思与今天所言不同,“虚”意指心灵绝对的宁静与清净,没有忧虑与私欲。“虚心者,譬如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圣人之心,虚灵明妙,荡荡空空,不曾有一物所系。少有纤毫尘垢,即为魔境,便不是虚心之妙矣。”①憨山大师在《道德经》注中也说:“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也。是以圣人之治,教人先断妄想思虑之心,此则拔本塞源,故曰虚其心。”②求食是天理,而过分求美食则是人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③,物质文明的发展加给了人类太多不必要的物质欲望,不少人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本心。“虚其心”,“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从而“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④对于那些“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⑤的人们来说确实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婴儿之心
最后要做到在清心和虚心的基础上复归“婴儿之心”, 三心合一,方可心灵返朴,几于养生之道。“婴儿之心” 纯朴无欲,清静无为,故能道法自然;婴儿之身“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5章)婴儿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真阳之精昭示了养生的最高境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德经》第五十章描述的“死之徒”:“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种人只能算是“贪生”而根本不是“养生”。他们为“贪生”而“养生”,嗜欲太深,自奉太厚,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养生应该“去甚、去奢、去泰”,道法自然,葆有一颗常清常静、返朴归真的“婴儿之心”。
二、生命归真
《道德经》第25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老子想尔注》中“人亦大”又做“生亦大”,贵生重人的思想贯穿了《道德经》的始终。《道德经》主张在心灵返朴的基础上通过炼气、养神,涵德、养身等具体手段超越自身,战胜各种身心疾病,从而使生命回归自然,获得健康长寿。
(一)炼气
如果说养心是《道德经》养生思想出发点的话,那么炼气就作为养生的最重要手段成为“长生久视”的根本保障。“道以气为宗”,养生之道,要在养气。“是以圣人内重外轻,必虚心以养神,实腹以养气,令神气打成一片,流行一身之中。”⑥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要达到健康状态,必须使阴阳二气在体内调和平衡。“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用这句话来比喻往来生死一气在身体中的作用,说明呼吸往来与一气作用的现象,可以辅助养静养神,使精神合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第10章)养气与养心是互为保证的,在实际修行中往往交混在一起。憨山大师说得好:“先制其气不使妄动以薰心,制其心不使妄动以鼓气,心静而气自调柔”。⑦守住先天的元气,做到形与神合一而不离,心志与气机相互往来而不散,最终达到形体生活与精神生活臻于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养神
“人能养神则不死。”⑧神是在精和气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表现,它包括人体的精神、知觉、意志、神志和思维活动,祖国医学把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所以有“心藏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啬”即是爱惜精神之意。若养神使其不妄泄则可以心德全备,生道合一,健康长寿。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进一步说明了若能够从养心、养气上升到虚灵不昧、精神合一,与天地同其绵密长存的养神阶段,就可以进入与天地同根往来,绵密恍惚而共其长久的奥妙境界,实现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⑨
(三)涵德
“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⑩ “大德必得其寿”,[11]涵德是养生的内在要求。它偏重精神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高,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剪、培护使人性逐渐达到真、善、美的地步。根据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和心理生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情绪、心理素质和德行修养会影响内脏各器官的运行,进而会影响生理、身体健康。正如清代养生学家石天基在《长生秘诀》中所说:“善养生者,当以德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年。”[12]
在《德经》开篇老子就亮明了他对“德”的看法:“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真正有德之人依自然本性而为,决不刻意地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而“下德”自认为有“德”,刻意地追求和世俗之“得”,忘掉了反观和修持自身本心,结果一无所获。“报怨以德”(第63章),“上德若谷”(第41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45章)。 心灵为内在之德所充盈的人,外表看来却虚无的一无所有,但他的作用却可以生生化化,无穷无尽,厚德载物,天长地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