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老子《道德经》中的返朴归真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周高德
“道祖”老子还劝诫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像那天下之山中最低处的溪沟一样而处下,以“复归于婴儿”,即复归到婴儿般之柔弱不争、天真无邪的本真状态。实际上,即“复归于朴”。盖在(道祖)老子《道德经》中,“婴儿”是“朴”的形象化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声色名利所困扰和诱惑,好像“未孩”(不知嘻笑)一般,无知无欲,天真无邪,近于“道”的自然本性。质言之,即教人柔弱不争。
其三,特别劝诫人们要“清静寡欲”。为此,(道祖)老子要求人们:
——以“为腹不为目”作为人生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即追求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不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
(道祖)老子所提出的“为腹不为目”的生活态度,对当今的人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道祖)老子所言的“为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饮食上崇尚清淡,且无嗜欲。其二,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以及内丹的修炼。用道教的术语来讲,叫做“性命双修”[18]; 用社会公共语言来说,称为“身心健康”。
(道祖)老子所言“不为目”,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其“目”代表耳、口、心、身等。因:“五音令人目盲,故“不为目”;“五音令人耳聋”,故“不为耳”;“五味令人口爽”,故“不为口”;“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故“不为心”;“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不为身”。用通俗话说,“不为目(耳、口、心、身)”即不追求外在的奢侈生活,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而不心生贪欲。
——以泊淡名利作为人生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即不追名逐利,而甘守淡泊,但求精神的升华。
毫无疑问,贪欲的根源不外乎贪图名利。有鉴于此,(道祖)老子教人(特别是道祖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9](道祖)老子之所以主张“不尚贤”,是因为“尚贤”容易引起人们对“名”(即名位)的追求而相争;之所以“不贵难得之货”,是因为“贵难得之货”容易引人们对“利”(即财利)的贪求而为盗。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者,莫过于名、利。因此,(道祖)老子教人“不见可欲”(即不能表现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譬如追名逐利)。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道祖)老子明确指出“罪莫大于可欲”(没有哪一种罪恶比可以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更大的了)。“尚贤”、“贵难得之货”都是“可欲”的行为。所以,针对“可欲”的行为,应当采取“不见”(不表现)的态度。
事实证明,人生最烦恼的是人争名夺利。然而,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却乐此不疲。跑官者有之,买官者有之,篡权者有之,人为财死者有之,财多丧身者有之,图财害命者有之,等等。多少人间悲剧都是由争名夺利而导致的。世人是乎知晓其中之利害,却又恋恋不舍,总是放不下。因此,(道祖)老子感叹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末兆,如婴儿之未孩。”众人(因追名逐利、寻欢作乐而)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就如同参加宴会[20]尽情地享受丰盛的宴席[21],又如同登上高台尽情地欣赏美丽的春色。我却独自淡泊恬静啊,如同婴儿一样还不会发笑。
众所周知,孔子曾问礼于(道祖)老子。交谈中(道祖)老子对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22]
这其中反映了(道祖)老子顺时而动、从容进退的思想,同时亦反映了(道祖)老子无为不争、淡泊名利的思想。
——以知足知止作为人生心理平衡的精神良方。即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凡事能够适可而止。
由于“罪恶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道祖)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旨在教人“知足”。按(道祖)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那么反言之则“福莫大于知足”。所以(道祖)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说“知足者富”[23];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4]。人的内心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耻辱,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只有“知足”、“知止”,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以崇俭抑奢作为人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即崇尚俭朴,反对奢侈。
“俭”为(道祖)老子“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5])之一。所谓“俭”其涵义有二:1.俭省,节省。2.约束,不放纵。(道祖)老子《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所说的“俭”二义兼容。与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同义。前者,是就物质层面而言;后者,是就精神层面而言。前者,用于行事;后者用于处世。
崇俭者,自然要抑奢也。“抑奢”亦源于(道祖)老子思想。(道祖)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6]意即:有道的人去掉(或戒除)那些过分的、奢侈的、极端的行为。
总而言之,崇俭抑奢乃积极而行之有效的“寡欲”良方与措施,倘若在现实生活中不“崇俭抑奢”那么“寡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上述几条,是老子教人如何“返朴归真”的主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倘若能够坚持遵行之,则“返朴归真”有望矣!
四、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
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第一,对于道教信仰者来说,有利于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众所周知,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老子之“道”,其具体表现为神仙信仰。所以,得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呢?其返朴归真的教义,便指明了道教徒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途径。只要我们朝着“朴”“真”的目标去行道,就能够返之于“朴”、归之于“真”,从而与“道”同一体性,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实现得道成仙的最高理想。[27]所以,道教十分崇尚“返朴归真”。
第二,对于社会而言,“返朴归真”有利于人的品性修养,有利于净化民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返朴归真”作为品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如《战国策·齐策四》载:“(颜)斶知足矣,归真返璞[28],则终身不辱也。”又载“颜斶抱璞”,称赞颜斶保持淳朴的品格。如果“欲作”,就“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当人的贪欲萌作时,就用“道”的真朴(本性)来抑制它。(道祖)老子认为,“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由此可见,人的品性修养关乎天下之稳定。
社会成员之间如果以诚相待,以信相与,彼此宽容,互相谦让,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古书所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便是对这种民风淳朴而和谐安定的社会之缩影。反之,如果人们彼此尔虞我诈,无诚无信,如果人们彼此之间互不宽容而“短兵相接”,如果人们彼此勾心斗角而争名夺利,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一个道德沦丧而不得安宁的社会。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自然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只有恐惧和痛苦。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期盼生活于前者而厌恶生活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