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道在人中 生道合一
作者:张继禹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说明道就在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中,也是人皆可以成神仙、修道得道的基础。道不可见,因生以明,达成生道合一的境界,从而生生不息,最终能得道永远。今天,我想以《道在人中,生道合一》为题再抒拙见,请益于方家。
一、人在道中,道在人中
元始天尊传经布道,太上老君历世显化,历代宗祖阐道弘教,都是以度人为宗旨。太上道祖宝诰中说:太上“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经曰:万物之中,人最为贵。人有知有识,故能修道、行道、悟道、体道、得道。道由人显,教赖人传,因而,道教的一切教化都是以人为基本,并围绕着人生而展开的。人与天地俱禀自然一气运化而产生,《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人的生命之本,是一切生命和存在的源泉,是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因子,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和生活中。人与道的关系,正如道教经典《西升经·在道章》所说:“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 认为人不离道,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是不可以须臾而离的。人不能失去道,就像鱼不能失去水一样。道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道教由人事通向天道的不可分割的纽带。
道祖通过阐明人与道的关系,既为我们确定了“人”的重要性,又为“人”的修行与信仰确立了方向。在此,就道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关系,谨从三个层次来做进一步阐述:
第一,道常存于人类生长的宇宙之中。人是生长在宇宙自然之中的人,在我们这个宇宙自然之中,人以其最灵的特性来参赞宇宙万物化育,但却并不是主宰,确实有一个无形力量在支配着人类生存的宇宙世界,并使之有序地运行,道教把这个无形的力量称名曰道。道,先天地而生,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微无内。道化为气弥满六合,经纶万有,既是宇宙万化的太初本原,又内在于自然与社会的万物万事之中。是故《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开篇就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太平经》说:“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道在物中,有如月在水中,物虽各异却都涵藏有道,如同江河湖海之水虽各异,但水中之月都是天上之月的映照。水中有月,并无损于天上之月;万物虽流变不息,道却不因之而有增损。道是永恒的存在,纷繁多样的宇宙世界都是道的展现。
道是生化万物的本原,人与万物都源出于道并内涵有道。《道性论》说:“众生道性,譬如盐味,置于诸物,乃至水中,皆悉咸物。”人能通过修行来感悟到道在身中的存在,修行感悟道的途径,要在归身于道,经曰:真道在身,莫能睹见;舍身求道,不知道在身中尔。从信仰来说就是要皈依道、经、师三宝:皈依道,体味道体虚无自然之真,体味道的通达之义,从而体悟到宇宙世界为什么能涵育生化,万物为什么能繁荣长养;皈依经,感知道的存在和宝贵,以经为径,得理之所由,从而感知历代得道真仙的德行事迹;皈依师,以正行正见,勤修自身之德,从而体悟道德的尊高和慈爱力量。修道信行之士,通过皈依道经师三宝,体悟德善与道真,一是当修心以合道,张伯端《悟真篇自序》云:心者,道之枢也。二是当为善以亲道,经曰:道无亲疏,唯善为亲。三是当修真以证道,经曰:少思寡欲,守玄思空,积久不殆,与道合真。
从人对永恒的信仰追求来说,这个永恒并且无处不在的道就是我们信仰的本体。《道教义枢》中说:“道本无形,感应生象。”《老子想尔注》则说:道散形为气,聚则为太上老君。道教信仰的三清道祖,以道为身,是道在生育长养天地万物过程中的应感之象。道教所信奉的一切神仙,或是道所感应的,或是修行得道的,乃都是道德的化身,也就是道德的形象体现,生化万物的道和长养万物的德因之而得到显扬。真人朱象先说:“神仙宗道德以为本,道德托神仙而有传。”《道德经》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所以,尊道贵德与敬祀神仙共同构成了道教的信仰。
第二,道常存于我们的生命之中。道是永不枯竭的生成本元,造化无穷。道教重要经典《太上老君内观经》云:“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道的存在,就表现于万物化生的生意之中。《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天地间洋溢着生气,生气阴阳流转,阴阳相对成二,阴阳冲和为三,从而生成万物。道永不停息地生化万物,从而有了我们这个生意盎然、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老子想尔注》说:“生者,道之别体也。”生生不息就是道的表现形式。
大道赋予我们每个人以生命,是我们生命的真父母,生命的存在和完美实现是道的显现与反映。人生可贵,生命神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体道、悟道,就在于使大道赋予我们的生命得到完满的实现,从而于其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人生宇宙天地间,得其钟秀之气而最灵,能够体悟宇宙天地之间的生机流转,应因自然而体道成真。人体的小宇宙中蕴藏有天地大宇宙的秘密,人的生命之道与宇宙大化之道是相通的。人只要能调和自身生命中之阴阳,就可以返本复初,与道合一,从而生生不已。所以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其《坐忘论·序》中强调,“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并引《妙真经》说,“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道与生相守,即以道养生,重在保持生命的朴真,不受外在财货声色的缠绕,保持心身的宁静与和谐。《道德经》说是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明白“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尽可能不让生命受到与生俱长的私心欲望和外在物欲的影响,以至于失道失生。真道务朴,人道务华,务朴最重要的就是清静心源,《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就是道的体现,不能思道并保持心身的朴真,也就没有生命的清宁与和谐,而没有生命的清宁与和谐,也就没有鲜活的生活和鲜活的生命。人与道相亲则相近,就能将个体的生命与宇宙大化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生命达到永恒。从整个宇宙自然来说,要当遵循的就是道法自然的原则,也就是如何去辅万物之自然而不妄自尊大,忘乎所以,从而促进世界和宇宙万物的长久繁荣。道教的生命和谐理念和“长生久视”思想,不仅仅是要求得生命的健康与长寿,更是要通过对生命之道的探索,从个体的生命之道中去发现宇宙自然的大道。
第三,道常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南华真人说目击则道存,道就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常说不要锋芒毕露,不要自以为是,要适可而止,和气生财等等,而人们却不一定会知道这些都是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简而言之,什么是道呢?清静无为是道,谦虚宽容是道,慈善利人是道,俭朴寡欲是道。反之,追名逐利非道,贪嗔怨恨非道,奸巧欺诈非道,自私妒忌非道。《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说了一百种人类生活中与道有关的常见问题,发人深省。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道所包含宇宙人生的至理无时无刻都在给我们以启示,如少私寡欲的生活态度,济世利人的生活责任,逍遥无碍的生活艺术,和而常通的生活智慧,返朴归真的生活价值,成仙得道的生活理想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以道为教的道教所具有的这些精神和智慧,至今在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