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道教生态:内在的转变
作者:施舟人 陈 杰
一百八十戒覆盖面非常广,但并未按主题、重要性或其他原则来组织编排,只是无序地列出,我们只能猜测其动因(见下文)。为了便于研究,我尝试对他们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组:
1.食戒
如:若能食菜最佳,而不得食向王者;不得每饮食从一边起,及叹吒言其美恶;常时无事,不得多聚会人众,饮食狼藉,等等。
2.色戒;尊重妇女
如:不得淫他妇人;不得张目视人;不得调戏于人;不得穿人家壁,窥看人家内妇女,等等。
3.尊老爱幼,尊重家人及可敬之人
如:不得轻慢老人;不得轻慢弟子,邪宠以乱真;不得评论师长,等等。
4.尊重奴仆
如:不得贩卖奴婢;不得黥奴婢面;不得为人保任券契、买卖田宅、奴婢之事,等等。
5.尊重动物
如: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观六畜交阴阳;不得无故走马驰车,等等。
6.有关私有财产:有关贪婪、抢夺、积蓄、禁奢的戒律
不得多畜仆妾;凡衣物不得过畜三通;不得积聚财宝;不得择好室舍好床卧息。
7.有关他人的财产:偷盗和欺诈
除了偷盗、诈骗、觊觎别人的财物之事,还有特别的戒律规定不能利用宗教科仪和职位横求财物。
8.杀生
不得贪食;不得择人饮食;不得以药落去子;不得自杀;不得因恨杀人。
9.自然保护
见上述内容。
10.有关国家、城市和军队的管理
不得求知军国事及占吉凶;不得阿党所亲;不得数见天子官人,妄结姻亲;不得与兵人为侣;不得为世俗人赋敛;不得带刀杖。
11.(作为道士)的仪范
属于此类的戒律很多:不得为世俗人作礼头主;不得向佗神鬼礼拜;当用合适的祭祀方法;有关上香、祈祷、科仪以及祭酒的戒律,等等。
12.预测、预言及占卜
不得预言;不得占卜
13.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条目相当多:不得咒人命死败亡;不得舌吐向天;不得张目视人;不得调戏于人;须当礼貌;不得起瞋恚;若人侵谤汝,汝但当自启白大道,不得忧怖,以损精神;不得裸形露浴;不得令人惊怕,令人恐悸,等等。
14.敬重文书
不得作草书与人;不得多以书相闻;不得以书字之物自投埋于厕前。
当然,这些类别很随意,而且常常重复。除了上面所引用的,还有很多戒条都与生态有关。比如,涉及到朴素的生活:不得以金银器食用;不得以手团食,残啮众肴;不得追求美食;不得拥有很多衣服;不得生活奢华。有关对他人尊重的戒律有:妇女不得被调戏,被窥视,被强行亲密;小孩不得受性骚扰,不得娇惯。其他人的宗教信条、风俗习惯及其私事也应受到尊重。事实上,所有戒律都是针对个体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关系而设,正因如此,从社会生态学的意义上说,这些戒律具有“生态”的属性。这些戒律虽然是为宗教领袖而设,但仍然与道教界所有成员有关,因为祭酒不是道士,而是一位长者,一个德高望重、为人楷模的世俗人。
戒律的源起
一百八十戒的现代版本附有一长段令人质疑的序言⑦。序言讲到一百八十戒是由老君传给干吉。众所周知,真人干吉与《太平经》有关。按照序言,干吉一得到《太平经》,遂被信众信奉。但后来,他们的热情减退,堕落之事出现,于是,老君授予他一百八十戒,以便祭酒能明辨是非,道自此兴隆。
大家知道,《太平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两种是指真人干吉。其一,《后汉书》里提到了《太平经》,那时叫《太平清领书》,由“襄楷”在168年题词。据称它给皇帝及其住宅、国家等提供了各种各类的忠告,因此,想必是儒家谶纬神学之类的书。此经共一百七十卷,按照甲至癸十天干排列,分为十部。
其二,《太平经》是一部道教著作,认为是太上老君在很早的时候启示给干吉。中世纪时代的道教著作特别突出这种启示,但在启示的顺序上,占据的位置却不同。第五世纪的《三天内解经》说,干吉的《太平经》是最早的启示,随后是《道德经》,然后才是给张道陵的启示。其他著作则有不同的排列顺序,把《道德经》置于首位,其次是《太平经》,最后才是张道陵。第二种说法把干吉得到启示放在周代末赧王统治时。
我们的序言也照第一种编排,认为老君把《太平经》授予干吉后,即西出函关,教化那儿的人们,在“幽王统治时期”返回。当然,这不可能,因为周赧王统治时期是从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55年,而幽王是公元前781年至公元前770年。原文序言只说干吉在周赧王统治时期得到启示,很难说幽王那段故事是否是后来加上的。事实上,并非只有这一个例子显示了序言的前后矛盾。因此,我认为,整个文本都是伪造的。不过,事实是六朝有人认为一百八十戒与道教的《太平经》有一定关系,而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一百八十戒的序言不仅存在于现代版本和敦煌手稿里,还在隋唐《道藏》“太平”部的序言里,论述道教《太平经》起源时引用了这段序言⑧。另外的资料也表明,唐代已普遍认同《太平经》和“一百八十戒”之间有种联系,即使是著名的学者也如此认为,如《庄子疏》的作者成玄英。
如今,现存的《太平经》版本容易理解,且被广泛地研究,但这种版本事实上是后来一个叫周智响的人大约在569年时重写的,他可能不是参照道教的《太平经》,而是儒家的《太平清领书》⑨,情况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两个文本除了在讨论的主题和题目方面有一致的地方,其他很少有相同之处,而且,即使主题相同,结论也很不相同。按照以上所述,这种不相同的情况不足为怪。一百八十戒可能源于道教的《太平经》,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没有更多的证据能证明此点⑩。一百八十戒很有可能是基于当时已有的书籍。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戒律并未按照主题或重要性进行排列,可能是因为作者摘录某一部经书时,按照行文出现的先后,记下了里面的劝诫,并将其作为神圣的启示依据。如果这种假设成立,被摘录的这本经书一定非常重要,因为一百八十戒是中世纪道教徒遵循的最高原则。如果不是《太平经》,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晓这究竟是本什么经典。
毫无疑问,它必定是一部道教经典。事实上,一百八十戒有一个最有意思的特征,就是与古代巨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庄子》。第一条“不得多畜仆妾”使人想到《庄子》第23章里的庚桑楚。这个圣人遣散了他的男女奴仆{11},后来抛弃了家庭,放弃了繁荣昌盛的国家。第98条“不得笼罩鸟兽”让人想到《庄子》其他篇章里也有类似的讨论。《养生主》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在后面的章节里,有一个故事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第18章(《至乐》)讲述了一只海鸟的故事。海鸟飞落在鲁国的郊野,鲁君主得到后,把它迎进庙堂,并演奏《九韶》给它听,杀牛羊猪肉给它吃。海鸟内心里很是忧伤,不敢饮食,过了三天就死掉了。作者接着阐释道,人有人的生活方式,动物有动物的生活方式,应让鸟归复于自然的深林,让鱼漫游于河水之中,不能以人的好恶来改变世界,须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作者以“条达而福持”作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