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作者:符和积




  黎族是我国唯一聚居在海南省内的少数民族,信仰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在海南建郡立县,汉文化开始传入海南。由于长期汉、黎民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黎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道教在黎族地区自唐、宋传入,经元、明两朝,至清代民族化成型,民国时期达到高潮。道教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成为黎族地区的主流宗教,至今仍然对黎族民间习俗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道教在黎区传播的历史过程
  
  道教涉及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的昌化县境。昌化县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时为黎汉族杂居地,一直延续至今。
  据清·光绪《昌化县志·寺观》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667年)置。”初唐高宗时的昌化县景昌观,是见之方志的海南最早的道观。海南素为移民之岛,唐时移民三万四千多,主要来自中原地区的朝命职宦、戍边将官、从征士卒、贬官谪宦、贸易商贾和迁徙农民,虽距京都千里之遥,地处南海一隅,但不乏中原文化的人文气象。明代名臣邢宥就有诗句描述海南在唐代时已是“故家大半来中土,厚产偏多起外庄”。景昌观应是崇道的昌化县任职官员所建。景昌观的建立,不但满足汉族移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唐中原文化对昌化黎人施以影响的范例。其时昌化大岭传说也是道教对当地黎汉民众发生影响的民俗表现。据明·正德《琼台志·坛庙》载:中唐时,代宗(762-779年)梦见一上帝者,授于八宝,以镇兵乱,代宗因此改元宝应,“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此宝乃海南昌化县西北二十里山秀峙海上石峰,石峰宛若巨人,冠帽西南而坐。石峰在今昌江县黎族自治县西临海处昌化大岭之上。因代宗梦得镇国平叛八宝而负山神之盛名,当地黎汉民众崇拜甚隆。五代后汉时,诏封镇海广德王,俗称2月24日出生,于6月6日成道,乡人建山神庙祀之
  道教文化淳厚博大,纳容百川,融汇巫术、神术、道术、阴阳等各种学说,成为海南移民文化的多元综合体。道教在唐代通过与黎族自然崇拜的沟通,已开始对黎族发生影响。在此以后,道教通过黎族的各种自然崇拜,影响不断加深。
  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全国大修道教宫观。海南奉诏在琼州、万州、儋州建有天庆观(时琼州天庆观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三尊大型石雕像至今尚存),这是海南最早的成批建造的官立道观,促使海南道教迅速兴起。至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又建永兴观。元丰五年(1082年)7月,神宗诏封昌化县大岭山神为峻灵王。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题刻《峻灵王庙记》,感念山神庇护,“自念谪居海南三载,饮咸含腥,凌暴雨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苏轼在碑记中称:“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阴嘉谷岁屡丰。”将此地喻为道教蓬莱仙境别宫。自此,由于峻灵王山神石峰及峻灵王庙盛名,昌化大岭成为海南道教胜地。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8月18日,又奉诏加封昭德王。长期以来,昌化县和周边地区以及跨海内陆渔、农民众笃信道教者,多往烧香供奉,求神祈佑,长盛不衰,延至当今。
  宋徽宗(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的徽宗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琼州将天庆观(后称三清观)改为玉皇庙,将其诏书以徽宗瘦金体书勒石竖碑(今尚存),以昭示天下,推动了海南道教的发展。于是,海南州(军)、县普遍设观造庙,道教影响至州(军)、县辖属黎族地区。南宋时期,黎族聚居腹地黎母山(今五指山)成为国内知名的道教名山,道教金丹派南宗四祖陈楠、五祖白玉蟾均修炼得道于此。四祖陈楠师事三祖薛道光,得传内丹修炼法,后入黎母山遇神人,受《景霄大雷琅书》而得雷法秘诀。白玉蟾师从陈楠受其道要后,尊其师命,至黎母山“遇神人授上清法箓洞玄雷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道教南宗“五祖”中,有四、五两祖均在黎母山得神霄雷法,可见黎族腹地深居高道真人,是神霄雷法的重要传播地,这对黎族聚居地的黎族民众不能不产生影响。
  元代,海南道教神祇中出现了黎族民众普遍崇拜的黎母,琼州建立黎母庙。道教在黎族地区的影响通过黎族敬畏之鬼(神)不断加强。
  明、清两代,是道教在海南普遍向民间扩播和世俗化的时期,道教对黎族地区影响进一步加深。特别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道教渗透到海南黎族大部分地区,不但输入玄天上帝、万天公、华光公、五雷等汉族神祇,还带来与汉族关系密切的英雄崇拜如海瑞等。与此同时,汉族道教逐渐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先后出现了“峒主公”、“三圣娘娘”、“上界夫人”、“中界夫人”、“下界夫人”{11}等具有黎族特色的道教神祇,产生了黎族本土传道的宗教人员,形成为黎族民众普遍接受的黎化道教。中南海南工作组1954年至1955年对海南黎族情况进行大规模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黎区多处老人均言早在四五代以前他们的先祖已改奉道教{12},至1927-1928年,是黎族信仰道教最盛的时期{13}
  在黎族观念中,世上万物有灵,人死了灵魂不灭,栖附于其他物体变为“鬼”(vo:t33。汉音译为“获”),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皆由鬼主宰。鬼的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多以自然或动植物加以人格化幻想,可分为天鬼、地鬼、水鬼、亡人鬼和动植物鬼等六大类,每一大类中又有对人体、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危害各异的各式各样的鬼,其中以祖先鬼最为凶恶,能致人久病不愈、全身疼痛、夜作恶梦,以致厌饭喜酒。其次为雷公鬼、山鬼等。在黎族的幻想领域中,作为高一级发展阶段的“神”尚未从“鬼”的概念中分化出来,汉族道教中的神传入黎区后也一样变成鬼,神鬼混为一体,直到今日在黎语中仍未有相当神的语词产生,但在通行海南汉方言的黎区则在其思想中已有神的概念,他们或借用海南汉方言称为公(kun),或借其义译为“父”(pa),“老”(ja)。这是汉区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黎族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
  
  二、道教传入黎区的形式与影响
  
  道教的核心思想为道法自然,其特性为崇尚多神,与黎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共同之处,便于为黎族民众所接受。专门从事道教活动的“道公”(道士)进入黎族地区后,将祭鬼(神)驱邪的方法传给黎族民众,把祭祀器具用品香、烛、炉、纸钱、元宝、纸衣等带入黎族地区,使道教活动得以在黎族地区开展,道教得以普遍传播。因此,自清代以来,黎族民众信奉道教者居多。信道者普遍相信科仪、斋、醮、符箓、禁咒可以除祸求福、役使鬼神,相信用道教符箓可以对付恶鬼疾病、凶魔祸害。由于传道的深入和普遍化,产生了黎族本土化的道公“老人”,传统上的黎族巫术“娘母”被道化,并退居次要地位。同时,黎族地区出现一批名目各异的道教神祇,乡村普遍建立了类似汉族民俗中带有道教性质的庙堂,如“土地公庙”,“峒主公庙”、“祖先鬼屋(祠堂)”等祭祀场所。
  道教传入黎族地区,使其民俗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在一些地区,仿照汉族民俗设坛祭祖,建立“祖先堂”,原无偶像的祖先崇拜,改为从汉商中购买偶像置于龛堂,或用木头公仔、汉族“神主牌”来代表。神主牌刻上历代先祖名讳,这些历代宗亲不再是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而崇拜,也不再存在“祖先鬼”那种对子孙施以各种疾病灾祸的威力。丧葬风俗方面,不少地区摒弃简葬不祭的原始风俗,出现了风水堪舆、墓葬龙脉、木棺入殓、立碑祭祀,做七做八(海南方言俗语,即做道场),以及清明、端阳、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祭祀祖先、扫墓等类似汉族的丧葬仪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