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荷燕是一条大街(外一篇)

作者:王 诣





  阿曼谈起了我那篇散文。上面记着我初到广州时的经历和由此所产生的对现实和生命的感悟,她感觉到很亲切。阿曼淡淡地同我说起了她的一些往事。在几年的漂泊中,她体味到了太多的坎坷与苍凉,也没有存下什么钱。不如小楼,以前有个男朋友是台湾人,分手之后给了她一大笔钱,可能有几十万。又问我出来了多久存了多少钱,我们讲这些话的时候很自然,仿佛老朋友在聊天。似乎一聊到钱人就能很快地冷静下来,我们又成了很现实的人。她谈到了她以前的男朋友,是从高中到大学的恋人,在广州遇到一个富姐,跟着走了。阿曼抽起了烟,阿曼的声音从烟雾深处飘来,眼神凄婉动人,但阿曼在我眼中却清晰起来。曲终人散,从阿曼那儿出来,我长吁了一口气,空落落的,似乎结束了什么。
  在我们爬白云山一个月后,阿波开始在我面前诋毁阿曼而称赞小楼。阿波说他们分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阿曼每次都嫌他太猛。阿波已经在黄浦的一家公司跑建材业务,阿曼搬了地方,新买了VCD,周末我有时会去她那儿看看碟子。我从不主动提起阿波,她也不说,看来他们是真正分手了。
  
  四
  
  在外的日子其实也一样可以平淡无奇,小楼自从那次被抢之后,就很少单独去我那儿了。我再也没有那种感觉,生活中一件偶然的事情可以改变多少人生,我们无法确定。生活不能假设,也无法再回到从前去选另一条路。就在那样的时有时无的感慨中,我忙过了很多时光。有一次,出差好久回来,我拖着行李箱,一身风尘,正准备回荷燕大街,就像和心目中的一个姑娘约会似的,看到前边不远处有个妇女走着,穿着白底红碎花睡衣,松松散散的。是谁呢像小楼一样,我这样想着,走近一看,果真是小楼。她在黄浦报关,到阿曼这儿来度周末。打过招呼之后,我拖着行李箱,向荷燕大街走去,依然像是去和一个姑娘约会似的。
  缨 子
  春天的雨下得很深了,在这个绵绵的雨天里,我想起了缨子。她是我在一个偶然的雨天里遇到的,然后,就熟识了,再分开了。其中并没有什么故事。但是,当雨天来临的时候,我总会打开音乐,打开缨子喜欢的那首音乐,在反复循环的乐曲声中,我渐渐地走进对缨子的回忆里。
  缨子很年轻,光鲜的眼角没有一丁点皱纹,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掩藏着一个清澈的世界。她喜欢留着马尾辫,走路的时候,像风一般轻快,脑后的马尾辫像一面旗帜,显示着她的青春。缨子其实不算很漂亮,但眉眼清秀,自有一种天然的柔媚,外加上一种热情爽朗的气质,让她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觉得生活就像她清脆的笑声,阳光格外的明朗。我从来没有对她说过我喜欢她,但是我自己却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敏感而聪明的她能从我漫不经心的语言中体会到我无言的表达。她说喜欢我,非常地喜欢。她很大胆地说着她想说的话,全然不管这种表达会让我走得更远。但我可以对她淡然的笑移开话题,却无法面对自我的内心发问,我对她的喜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依恋。这种依恋,让我往往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想象之中。这种想象常常让我产生无限的幸福。幸福对于我,早已是很平淡的一杯茶,或者劳累时候的一把座椅,没有了神秘,也没有了激动,我善于在平静中把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但是我很奇怪那种美妙的感受,这种感受让我觉得生活中还有些可以让自己去做梦的内容。这种梦想让我保持精神的昂扬,让我不在平庸的生活中沉沦下去。也许是因为遥远的缨子,但更多的是因为自我的期许。
  缨子还在读书,读大学,而我早已从大学里毕业十多年了,我们有不同世纪里的青春岁月。偶尔能收到她的来信,信很美丽,也很伤感,像那个年龄中的所有女孩一样,东一句西一句的,却掩不住青春的心事,带给我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读着它,让我有一种很容易回到往日的世界的感觉。走在煦暖的风中,不时地想起远方的缨子,心中的距离感比实际上的地理距离更加遥远,有些温暖有些伤感,但是我无法克制自己,把这种想象当作自己的一种世外桃源,一种对不再年轻生活的挽歌。我很珍惜这种感觉,我告诉缨子,如果她喜欢我,就喜欢好了,但好好地向前生活,把这种感觉留在身后,让时光尘封起来。她可以放心地前行,这份情感绝对不会对她造成伤害。这样的拥有,也是一种幸福。
  我的生活内容很琐碎,除了我自己的一些梦想之外,我很难找到更多地让我自觉不平凡的内容。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却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走不过去这道坎。这道坎,可以说是一套房子,也可以是一种观念,一种从乡村到城里转变的观念。但我无法像很多人从容地走过那样,走过去。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这种平凡,不仅仅是别人的看法,更是我自己的认可,平凡与衰老结合在一起,是自我的一种暗示,也是我独自超然外物的一种理由。潜意识里,我在等待我的进一步的衰老,除了等待这个,我对身边的其他不再充满热情。也不再抱有幻想。当假期里,缨子回来的时候,她说来看看我,我说不用了,并找出了相当的理由来拒绝她。
  但梦中的确是常见到一些青春的身影,我知道,即使是不很分明,但那一定是缨子带给我的。醒来时的那种愉悦,那种从梦中走向一个灿烂早晨的心境,常常让我对缨子深怀感激,同时也会常常对生活产生喟叹。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思念的,也在很长的时间里不用去讲一个爱字,我不知道这种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当这种思念带来的是无限的伤感的时候,又有什么意思呢,我想起了从前的一些时光,那些时光中,我更为年轻一些,但没有缨子。缨子很年轻,但她的年轻永远只能属于她自己的,或者属于她即将开始的一种生活,一种在我沉静的关注中的一种生活,一种我默默为她祝福的生活,对此,我绝不怀疑。
  在今年的春天快过完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找到春天的感觉,相反,我从长久的阅读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疲乏,或者说是厌倦。我知道我离那个鲜活的世界越来越远,走向沉暮的,是我自己。尽管时光在催我前行,其实除了我自己,没有哪个可以让我的心衰老,但是,对于缨子,我却甘愿充当着衰老的角色,并人为地把这种苍老向完全的沉寂中推进。
  我有好久没有见到缨子了,她渐渐地成了一种象征,成了一种浓缩的鲜花和微风的感觉。那种感觉带来的力量是微软的,却又是那样的执著,让我脚踏实地,慢慢地走,然而又是充满希望地抬头朝前。在前面,有一个我自己,那个自己,有一点点缨子的影子,在前面宛然一笑,在比我的梦想更远的前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