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地产战争 > 
七十六


  至此,亚斯家破人亡。家里所有的值钱的东西全部被抄一空,暗中以"翁亚斯"的名字买下的一套别墅和一套排屋均被拍卖,甚至在瑞士以他的名义开的一个账户也被查封。他的全部财产只剩法国带回的一辆黑色LANDROVER。但当他想把它从当时的女友那里要回来的时候却遇到麻烦,她不肯归还,最后甚至开着车走掉了,再也找不到人。在父亲原来的部下、朋友、同事纷纷回避的时候,正和他谈情说爱的女朋友竟然也会如此落井下石,实在让他看透了世态人情。度过法院限定的一年考验期之后,他终于离开了那个城市,来到母亲的故乡杭州,在母亲娘家的帮助下,开了个广告策划公司。

  亚斯中学一毕业就被父亲送去了瑞士蒙特勒酒店管理学院,读了两年以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父亲又汇给他一笔钱,他就跟着一个比利时女孩转去了英国的东伦敦大学学市场营销。那个时候,他只知道有需要的时候向家里要钱,从来没有想过家里的钱是哪里来的。他的国内同学差不多全来自有钱的家庭,他知道他们的父母中,有的是国有企业的领导,有的是政府领导,少数是商人、科学家、艺术家,他也根本不会去想他们的钱来自哪里。

  在获罪之前,父亲是风光无限的人物,三天两头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各类会议和活动上。父亲作为一名厅级官员,每个月工资是8000余元人民币,尽管所有的开销都来自公家,可怎么不花钱,每年也就十多万人民币的积余,加上亚斯老妈的工资,也不会到二十万。那么,光亚斯留学四年所花掉的上千万人民币,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判决书上列举了它的来源,什么某年某月某一天从某某处受贿某某元之类,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吴之荣市长突然被双规,又是为了什么?

  车到海杭新城区,亚斯把车停在新建的滨海大道路边,拉上小林智子散步。沿着滨海大道往北走,触目所及,全是没有人气的全新的建筑,和人声鼎沸的建筑工地。这当中,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吴市长蓝图中的海杭标志性建筑-海杭海洋馆。

  海杭海洋馆正在城市东部的、离海滩不远的旷野中拔地而起,目前即将封顶。在澳洲请来的项目设计师贝德霍曼的电脑设计图上,这个海洋馆是一个时尚前卫现代的玻璃、钢铁、水晶球的结合体,远远看去就像是周星驰拟拍的外星人电影中的建筑。而此刻的建筑工地,看上去就像是星球大战中的战场,战士们正在呐喊战斗。尘土飞扬中,工人们的身影犹如外星人,所有的人都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工地上旗杆上彩旗飘扬,写着"力创最佳成绩,为海杭城市建设作贡献"之类的口号标语。钢铁和混凝土堆积如山,成百上千的工人四处涌动,白色的巨型水泥搅拌机机声隆隆,和旁边的起重机、焊接机等相呼应。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走过这一工地,再经过几片空地,前面就是市政府大楼、市人民大会堂、市法院、市劳动局、市建设局等政府大楼现场。这些大楼已经竣工,目前在做绿化。再往前,是海杭大剧院、海杭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亚斯在大剧院的工地旁边站了一会,望着正在耸出地面的大楼,想象着万千市民高唱《超级女声》或者《同一首歌》的世俗图景。工地上人来人往,工人们戴着头盔出没于机器、钢筋、石堆之间。亚斯看到有一个工人站在大概七八米高的脚手架上,把两条腿分开,一只手紧紧抓住身边的铁杆,另一手伸得笔直,接住一个窗口递出来的水泥桶。接到以后,手摇晃了一下,随即整个身子都晃了一下,吓了亚斯一跳。但他随即稳住了,再把水泥桶递给下方一个工人。

  他一次次重复着这个动作,亚斯拉着小林智子匆忙走开。

  61

  这些工人,都来自本地的农村,或者外地的农村。他们在这里干活,从白天到晚上,实行三班倒,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昼夜不息。这样一个月下来能挣1000元左右的人民币。他们休息的地方是工地四周临时搭建的棚屋和军用帐篷。棚屋一般都是不稳固的,总是摇摇欲坠的样子。棚屋大都用胶合板搭成,屋内夏热冬寒。世易事移,如今,梁生宝、高大全那样的无产阶级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在城市市民歧视的目光里干着城市改造的活,饿了以稀饭充饥,冷了以干活御寒。

  这个城市到处呈现的蓬勃热烈的建筑施工气氛,使亚斯想起杭州、想起上海、想起北京、想起更多的城市。如果把所有他这些年看到的城市场景缀合,连续地播放一次,那么,整个中国就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建筑工地。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旧的房子被拆除、新的建筑被建造的劳动场面。据某些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年出产的50%以上的水泥和近40%的钢材都被输送到中国的建筑工地上,随即被用得一干二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