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谁领风骚

作者:孙钥洋



的。”但摩诃末怎么会因为来使的几句话改变初衷呢?他更没有把术赤放在眼里,花刺子模军队的行动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既然没有道理可讲,那就只能也只有依靠武力来解决了。术赤经过简单布置,然后迅速掉转马头,准备迎战摩诃末的追兵。于是两支强大的军队,在兵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首次交锋了。
  在一阵密如鼓点的马蹄声中,透过宛如薄雾的尘沙,一支陌生的军队出现在术赤眼前,他们排着整齐的骑兵队列,身上的盔甲耀眼生辉,手里拿着长矛和盾牌。
  此刻傲慢的摩诃末苏丹,也在对面观察着蒙古军队,只见蒙古军队阵形松散,骑着矮小的蒙古马,兵器比花剌子模军队的长矛短很多。难道这就是称霸东方的蒙古军队吗?摩诃末轻捻着胡须暗自冷笑,看来成吉思汗也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他当即下令花剌子模军队开始进攻。摩诃末命令一出,花剌子模军队便如同潮水般涌向了蒙古骑兵。
  蒙古军队则投有采用正面与花剌子模军短兵相接的战术,他们无敌天下的秘诀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弓箭。当花刺子模的骑兵冲到了距离蒙古军队不到300米的时候,术赤一声令下,蒙古军箭如飞蝗,冲在前面的花剌子模骑兵顿时被射得人仰马翻。花刺子模军后冲上来的骑兵,也摘下弓箭与蒙古军对射,可惜他们的弓箭与蒙古兵的组合式弓相比,射程和威力都相差太远。蒙古军采取了边打边退的一贯策略,不断地拉开和敌人的距离,使敌人射来的箭纷纷落空。负责右翼的是蒙古名将哲别,他是蒙古军中头号射手,他瞧准了机会,一箭射中了敌军左翼的主将,花刺子模军队顿时大乱,哲别乘机反击,并一举击败了左翼的敌人。
  蒙古军队顿时士气大振,噬血的本性再一次被唤醒。术赤下令集中兵力进攻摩诃末亲自坐守的中路。蒙古骑兵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迅速地扑向敌人。花刺子模士兵刚将弓箭摘下,蒙古的骑兵就到了,这群噬血的精灵手中挥舞着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拼命地砍杀敌人。马颈相交之时,花剌子模士兵被砍落的人头滚滚,迸裂的脑浆似鲜花一样绽放。蒙古人在厮杀中尽情地享受着快感,敌人喷洒在他们身上的鲜血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兴奋。
  摩诃末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似乎不敢相信曾经跟随自己威风一时的虎狼之师,如今在蒙古兵面前却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花剌子模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着优势,使用的长矛也比蒙古兵的矛长很多,但是在混战中却很难发挥,笨重的盔甲成了负担,盾牌几乎起不到作用。
  术赤手持一柄弯刀,亲临阵前指挥。突然间不经意的一瞥,他发现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正立马于不远处的帅旗之下,术赤顿感一阵惊喜。于是他朝向摩诃末将刀头一指,大声喝道:活捉或杀死敌酋者赏羊500头,封千夫长。血战正酣的蒙古士兵,闻听此言,热血上涌,纷纷朝着摩诃末方向杀去。
  摩诃末率领着卫兵拼命抵抗,无奈蒙古兵已经杀红了眼睛。眼看摩诃末就要被生擒或成为蒙古兵的刀下之鬼,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尊黑色的骑影急驰而来,马上之人身材极其伟岸,五官开阔,两眼寒光四射,令人望而生畏。此人率领着一队勇士突入重围,犹如虎人狼群。他左手持长矛,右手挥短刀,远刺近劈,狂杀猛砍,左冲右扑迅速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摩诃末面前。摩诃末抬眼望去,此人正是其爱子札兰丁。札兰丁本来负责指挥右翼的军队,眼见摩诃末遇到危险,于是便不顾一切前来营救。然而札兰丁的拼杀,更加激发了蒙古兵的野性,他们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札兰丁此时犹如战神附体,他像雄狮般勇猛,不知疲倦地砍杀敌人,鲜血染红了战袍,花剌子模士兵似乎受到了札兰丁的鼓舞,开始发动大举反攻。他们呐喊着扑向敌人,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一时间尘沙四起,血肉横飞。
  双方的士兵都已经杀红了眼睛,很多时候刺进敌人身体的矛还没抽出来就眼看着对方的刀也扎入了自己的身体。战场就如同一个巨型的绞肉机,连风都充斥着血腥的气味。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直到残阳如血方战罢收兵。散落一地的残缺肢体经过马蹄的践踏,大部分已面目全非,遍地的鲜血已经变成了深褐色。一阵凄凉的风吹过,仿佛见证着战争的残酷。
  侥幸逃脱的摩诃末,终于对蒙古有了清醒的认识。虽然是与蒙古军队初次交锋,但他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对手的无法抗拒。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大举西征
  
  1219年农历四月,古老神奇的克鲁伦河畔,“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遍野,兵甲赫天,烟火相望,连营万里,战马嘶鸣,人声鼎沸”,此等阵势在蒙古草原可谓前所未见。
  蒙古军的如林旌旗之中,一面下挂九马尾、上饰白马鬃的巨型战旗格外夺目。旗下一匹如雪的白马上端坐一人,此人身着铠甲,神情威严,虽然相貌并不十分出奇,但是他的一双“猫儿眼”却闪烁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狡诈与凶残。他就是让世界都为之颤抖的成吉思汗,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人物。
  将近20万人的蒙古军队在这里整装待发,要去花剌子模为他们的商队复仇。此番西征,成吉思汗可谓孤注一掷,几乎举倾国之兵讨伐。即便如此,孤军深入敌国腹地与数量是自己两倍的敌人血战,仍然是要冒着如果失败将会全军覆没的危险。
  怀着誓将花剌子模捣毁的决心,蒙古大军出发了。这场即将激情上演的殊死大战,对蒙古军队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路途上的千难万险将成为西征途中一道天然的障碍,毕竟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
  五月,蒙古大军越过沙漠,行进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时,尽管山上飞雪漫舞,积冰千尺,山谷里却布满了奇花异草。成吉思汗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神奇美景,下令士兵迅速铲冰开道。几十万人马,立于冰雪之中,远远望去,气势蔚为壮观。越过金山,到了也儿的石河畔,成吉思汗下令在东岸暂时避暑,同时派使者前往花刺子模通知摩诃末,意思是蒙古要和花剌子模决一死战,摩诃末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血的代价。
  摩诃末半闭着双眼,斜躺在宽大的椅子上,似乎漫不经心地听着蒙古来使宣读战书,然而他的心却随着蒙古使者抑扬顿挫的声音而跌宕起伏。虽然他已料到灾难迟早会降临,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紧张的气氛在到处蔓延,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气在花剌子模上空迅速凝结。百姓只能祈祷真主的保佑,而摩诃末却另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此前战无不胜的40万骑兵,正是凭借他们花剌子模才得以称霸中亚。
  虽然在军队数量上,花刺子模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外强中干的摩诃末却没有勇气与成吉思汗展开决战。他将40万骑兵中的大部分,留在突厥斯坦和河中(撤马耳干地区),两万人防守讹答剌城,几万人分别把守边界各城堡,11万人据守新都撒马耳干,另有十几万人留守手在花剌子模各个重要城市。
  摩诃末认为,蒙古军队远道奔袭,给养肯定难以供给,只要自己凭城坚守,然后再择机出击,定能将蒙古军队悉数歼灭。于是他采取了分兵把关、城自为战的被动防御战略。另一方面,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