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孔子到底惹了谁

作者:周为筠



乱中,造成了几代人的“无根”。
  因为“无根”而产生了文化的惶惑。肚子饱了,脑袋反而空了;腰包鼓了,幸福感反而没了;法制规范了,安全感却没了;科技进步了,反而不知道怎么去做人了……比如1996年青少年犯罪率只占刑事案件的17%,到如今已上升到78%。我们不仅为那些受害者伤心,同时也为那些犯罪的青少年流泪。
  精神文化危机远比政治经济危机的影响深远。政治经济危机伤害的是民族的“身体”,而精神文化危机伤害的却是民族的“灵魂”。尤其处于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国度,精神信仰和价值理念的失范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寻找精神和信仰的“卡拉”
  
  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明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顾及而失落了精神家园。但随着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势必会重新抬头。人们跨过风云变幻的20世纪走到新世纪的今天,才发现我们原来并没有走出孔子所代表的文化传统的圈子,开始意识到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传统受重视的后面,是物质生活渐趋富足的民众对精神食粮的渴望,是全球化、现代性语境里的民族对精神信仰和价值的自觉追求。孔子的思路久已进入中国人思维的潜意识层面,以至无论批孔还是尊孔,着眼点都在新建或重建信仰和意识形态。
  正如王达三所说:千百年来,国人挥舞着各种思想的“刀片”来批判和颠覆孔子,使得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隐而不彰。如今,李零又举起小学的“刀片”来解剖和还原孔子,并赚得众人的喝彩,难免使人担心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会更加支离破碎。事实上,当我们认定孔子是“丧家之狗”的时候,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了精神家园而成了真正的“丧家之狗”!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是空中楼阁,精神家园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享受着礼仪道德所带给我们文明时,不能不对古代先贤们心存感激。一个人可以通过整容把自己变得与前辈人大不相同,却无法剔除血脉中的DNA链条。孔子不是圣也不是神,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抛弃这些或许会成了他人眼中的“香蕉”——外表是黄的,里头是白的。一个没有精神和信仰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精神和信仰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
  《卡拉是条狗》的电影里,卡拉丢了,老二的整个生活支柱也没有了。为了寻找卡拉,老二用尽了一切办法。如今我们精神和信仰丢了,去哪里寻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