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夜莺计划(上)

作者:黄志远




  陈恩光是个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这几天,赵小娟帮他解决掉了一个工作大难题后,他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姑娘便好感倍增。此时见赵小娟有点儿发闷,就给她讲了一个所里流传的笑话。
  咯咯咯的笑声,从门外的走廊飘进了丁一鸣的办公室。丁一鸣放下手中的文件,情不自禁地朝虚掩着的门瞟了一眼。笑声在丁一鸣办公室门前戛然而止,接着是轻轻的叩门声。
  “请进!”丁一鸣收敛起心神,冲着门外应了一句。
  陈恩光推门进来:“丁所长,我们来了。”跟在他后面的是容光焕发的赵小娟。等丁一鸣抬起头后,陈恩光介绍道:“这是我们室新来的软件工程师赵小娟。”
  当丁一鸣的目光和赵小娟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得心神一荡,一股如同当年在学校篮球场上第一次看到林萍萍时的感觉,泛上他的心田。
  赵小娟带着几分娇羞先打了招呼:“丁所长,你好!”
  “哦,你好!请坐,请坐。”丁一鸣从短暂的愣怔中醒悟过来。该死的,你怎么啦?他暗自骂了自己一句,直起身,招呼二人在办公室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
  丁一鸣这两天心情好极了。半年前,通海市最大的金海物流公司请计算所设计一个物流软件,双方合同约定三个月完成软件设计。可是合同期到后,拿了钱的计算所却拿不出金海物流公司适用的软件,交货期一拖再拖。谁知,在陈恩光那里当软件工程师的赵小娟刚刚进所三天,就解决了设计上的难题。交货后,金海物流公司的老总亲自给丁一鸣打来电话,说软件性能很好,许多优点是合同中没有写上的,那家伙连连说多等三个月值得,还表示要多付50%的费用给计算所。丁一鸣一高兴,打电话叫陈恩光把赵小娟带来,他要亲自表扬一下这个年轻的归国工程师。
  丁一鸣哪里知道,这次的物流流通软件并非出自赵小娟之手。他以为,一天一夜就解决了集计算所智囊之大成半年都解决不掉的难题,证明赵小娟功力非凡,是极好的人才。此刻见到赵小娟本人后,他更有了要重用赵小娟的想法。他对陈恩光说:“老陈,你考虑一下,把通海市新五年规划中科委交办的重点项目拿一个出来,让小赵挑头来干。让她担任课题组长怎么样?”
  陈恩光不失时机地说:“丁所长,最好让小赵和几个老的分开来,省得个别人闹情绪。可我们室的办公室就那么几间,是不是能让后勤处再配一间给我们?”
  丁一鸣略一思索,表态道:“所里办公室确实紧张。这样吧,我对面那间小会议室平时用处不大,先把它腾出来给你们,等所里的新楼造好后再换回来。”
  陈恩光受宠若惊:“这怎么可以?我们再难也不能占用你所长专用的会议室嘛。”
  赵小娟略显担心地抬起头扫了陈恩光一眼,心里直怨这个顶头上司在坏她的好事。能搬到丁一鸣对面的房间里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她来此之前想都没想到过的。
  丁一鸣却在顺着赵小娟的心意行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回头我会通知后勤处。明天你们就搬过来。”
  赵小娟一阵心花怒放。
  望着丁一鸣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想到这个英俊的男子将要投入她的怀抱,她的脸上禁不住泛起一片绯红……
  第二天,后勤处就根据丁一鸣的要求,将原属丁一鸣专用的小会议室改造成了一间办公室,归陈恩光领导的软件开发室使用。此前,陈恩光已经组建了一个以赵小娟为组长的专题组,组里共有四名成员,清一色的年轻人。丁一鸣对赵小娟的青睐,令陈恩光作出了一个决定:让赵小娟单独使用这间带卫生间的办公室。
  对陈恩光的决定,最满意的是享受到特殊待遇的赵小娟。秃头主任(这是她背地里对陈恩光的称谓)这一招,给了她可以每天单独见到丁一鸣的机会。最让她满意的是,在这间办公室所在的楼层上,除了还有一间会议室外,就只有丁一鸣的办公室了,且两间办公室门对门。楼梯口还有一扇门,只要把那扇门一关,在没有会议的日子里,整个楼层就只有她和丁一鸣两个人了。这间办公室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得到计算所的主要通道,以后丁一鸣要坐车进所或出所,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就引诱丁一鸣这个目的而言,陈恩光无意中给了她最大的便利。
  赵小娟在电脑上向格林斯特作了汇报:
  鱼饵已飘向鱼儿。
  格林斯特的回复很快出现在赵小娟的电脑屏幕上:
  尽快让鱼吞饵。
  通海市国家安全局对张雅凤的监控,一无所获。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住在通海大学教授楼里的张雅凤依旧像往常一样,每天上午在家做点儿家务,下午去通海大学图书馆阅览室里看资料、翻译作品,晚上在家看电视,从未跨出过校门一步。她极少打电话,偶尔有电话进来,也都是些讨教或问候的内容,和她通电话的人无一有嫌疑。经过调查,在监控前,也就是A国情报机构发出那则寻人启事的几天里,张雅凤也没有任何反常。对张雅凤主要活动地点图书馆阅览室的调查,也表明张雅凤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A国谍报部门究竟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像一个谜悬在了雷建刚和张铁山的心头。
  关于A国方面的信息,倒是反馈了一些回来。三十多年前就掌管中国事务的A国谍报部门官员格林斯特,如今还在继续掌管中国事务,这个老牌特工在A国谍报部门位高权重。就这样一个重要间谍的身份而言,他不可能莫名其妙地在通海市发出找寻旧部的指令。根据可靠情报,A国情报部门当年在通海市的间谍网确有一人漏网且指向很明确——漏网的是个女人。对当年那桩间谍案的重新甄别,表明当年的张雅凤有重大嫌疑,张铁山的判断没有错。刊登那则寻人启事的报纸,又都是张雅凤看过的。图书馆一个工作人员反映,张雅凤从来不拿图书馆的报纸,但寻人启事登出第一次的报纸却被张雅凤拿了回去。这说明张雅凤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可偏偏现在的张雅凤没有动作。
  张雅凤的不反常,恰恰说明了A国谍报部门的反常。尽管派出监视张雅凤的工作人员每天抱怨平淡无奇,雷建刚还是要他们坚持到底。这期间,国安局派到通海大学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和张雅凤有过一次交谈。
  “张教授,您好,我叫李秀文,以后请多多指教。”
  “哦,你是新来的。哪个学校毕业的?毕业几年了?”
  “南京大学图书馆系毕业的,毕业两年了。这次是为了专业对口才要求调过来的。”
  这天晚上,张雅凤给她在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打了个电话,要他了解一下,两年前图书馆系有没有一个叫李秀文的毕业生。这个情况令雷建刚兴奋起来,张雅凤警惕靠近她的陌生人,说明她在提防着什么,而这种提防不应是一般人所为。前些天对自己尊敬的老师会是漏网间谍,雷建刚还有所疑虑,听到张雅凤的这个电话录音后,雷建刚就消除了这种疑虑,他感到了痛心。
  这天,李秀文兴冲冲地打电话给雷建刚,报告说张雅凤要去上海参加一个翻译界的学术会议。作为翻译界的权威,张雅凤去参加这类会议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但李秀文了解到,张雅凤自从丈夫死后,从不去外地参加任何类似的会议,连一年一度的翻译界年会她都不去参加。
  张雅凤的上海之行,令雷建刚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对那个学术会议所有参会者的调查,对张雅凤下榻宾馆其他入住人员的调查,对张雅凤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监控,这每一桩都费时费力。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令人沮丧的:张雅凤仅仅是去上海参加了一个本应该去参加的学术会议。
  国安局局长陈伟东的办公室里再度烟雾缭绕。陈伟东、张铁山、雷建刚,三支烟枪又聚集在一起,一支接一支地抽着似乎永远抽不完的烟。
  “这个格林斯特有意思,玩得我们团团转。”张铁山起身把窗子开大,先开口了。
  陈伟东也站起身来,伸伸腰后问仍闷着头的雷建刚:“这出戏你是主角,我和老局长是配角,你说说想法。”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