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整体·载体·主体
作者:黄正平
一
德育的实施是一项整体性工作。德育整体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系统论思想在德育领域的运用与体现。德育的整体观认为,德育的内容、过程、管理评价和途径是一个整体,只有整体建构德育体系,发挥整体教育作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性。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整体德育观,着眼于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德育内容的整体性。按照广义德育的观点(狭义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其中政治教育是根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与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彼此取代。
德育过程的整体性。德育过程足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不同:一是体现为教育者的组织、教育、引导与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的双向互动关系。二是体现为知、情、信、意、行诸方面教育要素的全过程。只重视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和行为引导就不是完整的德育过程,不能培养学生具有整体的道德素质。
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
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逐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结合的德育格局,使学生在不同场合都能受到良好的、方向一致的教育和影响,进而实现管理上的全方位,力量上的全员性,效能上的可控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校教育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放的心态面向社会,从社会中汲取德育资源,帮助学生甄别是非。学校应当是社:会的一块净土,但建设先于、优于、高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并不是要简单地拒斥社会。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能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
二
德育工作离不开载体。学生德性的养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涉及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充分、有效、综合地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等各种载体,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以教师为载体。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者,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状况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是道德含量高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精神产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学生希望他们的教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好教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亡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以学科为载体。《若干意见》指出: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系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运用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促其立志;要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要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探究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校风建设的核心是领导的作风,关键是教师的教风,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当前特别要强调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学生的求真务实的风气。教师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谨地做好教学工作。学生要摒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浮夸风气,踏踏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学习。人的综合素质是在吸取多方面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思进取是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的。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学校这一个特殊的场所共同创造并享用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要坚持以美观、高雅为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就是一本物化的教科书,它“桃李不言”地传递着“教育信息”。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就是强调校园建筑的教育功能。建设校园活动文化要坚持以健康、向上为追求。要适应学生“求新、求美、求知、求乐”的愿望与要求,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创造一种充满七色阳光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以进取、奉献为取向。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精神的涵摄,对学生具有催人奋进的无形力量。
以网络为载体。网络技术的悄然兴起及其在学校的延伸;给学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因子。一方面它为个性化、自主型的教学理想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便利;另一方它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没有约束的匿名空间,冲溃了传统的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构筑成的道德防线”。学生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被网络文化所创造。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应以前瞻、创新为要求,积极开发网络文化,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处理学生网络生活中出现的失范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网德网风。
以课外、校外活动为载体。课外、校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都渗透着德育因素。要通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情境、教育者本身的榜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