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王玉龄眼中的丈夫张灵甫

作者:金宝山




  2007年是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在山东孟良崮丧命60周年。1月14日下午,笔者在上海黄埔同学会会议结束后,独家采访了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王女士时年79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投笔从戎隐痛杀妻
  
  我的先生原名钟麟,字灵甫,陕西西安人。张灵甫家境优裕,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那时军阀混战,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民不聊生。张灵甫崇拜孙中山先生,希望国家统一、繁荣昌盛,后离开北大,投笔从戎,远赴广州,入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1925他跟随蒋介石第二次东征,讨伐背叛孙中山、发动叛乱的新军阀陈炯明,立下战功。蒋介石对他很器重,尔后下放作战部队,当了营长,投入北伐战争。抗战时张灵甫升任团长,后跃升为副军长、陆军中将军长,一路走来,仕途顺畅。
  说到张灵甫的家庭生活,王玉龄既叹息又怀念,她略显激动地说:“张灵甫婚姻有过不幸,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好时光……有一位太太是被他亲手枪杀的,以前传言他轻信别人笑话,怀疑太太不贞而杀死她,那是不确切的……”
  张灵甫的这位太太名叫吴海兰。上世纪30年代初期,张灵甫率部驻四川。1933年,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四川广元人吴海兰相识,于同年冬在广元拜堂成亲。婚后,夫妻琴瑟和鸣,感情笃深。一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一家人其乐融融。未料,一起政治事件,使张灵甫深深隐痛,一怒之下,回到家在客堂里枪杀了吴海兰,丢下刚几个月大的女儿张清芳(建国后任护士,生有二子一女)。
  吴海兰的父母闻讯怒不可遏,去西安递状纸上告。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知道后,愤愤不平,打长途电话给远在南京的宋美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你们要秉公严惩!”宋美龄向蒋介石吹“枕头风”,指责张灵甫的违法行为。蒋介石命胡宗南派人押张灵甫去南京。抵达南京后,张灵甫就被关进大牢,被判刑10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凡所有在服刑中的官兵,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另保留原来军衔)。
  张灵甫出狱后,暂时无任命,便回老家西安探望老父亲。其父先后娶过两个妻子,均去世。农家需人打理家务,便为张灵甫包办了一门亲事,娶来一个童养媳,留在家烧饭、洗衣。此女名叫邢凤英(可以说是张灵甫的原配),家境贫困,为邻村的一个姑娘。张灵甫到家后,见邢凤英给前妻生的幼女喂饭,很感动,认可了这个妻子,很快邢凤英就怀孕了,生下儿子张居礼(今年71岁,曾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不久,张灵甫离开老家,与邢凤英就再也没见过面……
  
  热血报国 誓死抗日
  
  抗战之初,张灵甫率部参加上海、南京保卫战,后来又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长沙大捷后,许多民房被毁,他带领部队帮助长沙百姓重建家园,人皆感激,称赞他是“模范军人”。
  1938年7月至10月,在江西张古山万家岭战役中,敌我双方争夺该阵地非常激烈。张灵甫当时兼任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三〇五团团长,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反复争夺阵地,激战了5昼夜,双方伤亡均很大。张灵甫向上司建议:“我们不能这样与鬼子硬拼,可以从敌寇背后奇袭,来个两面夹攻!”
  随后,张灵甫带领100多名精干的青壮年士兵,从万家岭后山绝壁危岩攀爬到山顶。日酋想不到张灵甫会从这里偷袭。张灵甫出奇不意,使日军背部遭袭,正面又遭猛攻,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仗,担当主力的张灵甫部立了头功。
  新中国成立后,上高博物馆聘王玉龄为荣誉馆长,王将放大的张灵甫照片赠给该馆,并请该馆将万家岭战役资料寄她,以示子孙了解祖先是如何英勇保卫国家的!
  笔者问:“据传张灵甫在抗战中被炸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将军’,有这回事吗?”
  王玉龄微微一笑,纠正了笔者的话:“他的腿没有断,传言不真实。如果腿断了,他怎么能骑马呢?”
  原来,这场战事发生在江西高安战役。那一次,张灵甫在前沿指挥所指挥战斗,不幸右腿被日军机枪的两颗子弹扫中,受了重伤。军医检查后说:“腿要锯掉!”张灵甫对随从副官说:“如果我昏迷了,你要阻止医生锯腿!”说完,他给了副官一把手枪,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结果右腿一直未治愈。
  综观张灵甫在八年抗战中的表现,自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至1945年抗战胜利,屡立战功,获得过国民政府授予的“自由勋章”,无愧“抗日名将”称号。
  
  新婚往事历历在目
  
  接着,王玉龄回顾了她与张灵甫结合的往事,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她是湖南长沙人,祖籍安徽靖县,1928年6月出生。祖辈曾任过清朝的尚书和两江提督。父亲也是军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少年时代王玉龄在长沙福湘女校就读。1945年,17岁的王玉龄随家人逃难到贵阳,在那里读了高中。抗战胜利后,王玉龄才回到家乡长沙。她是独生女,父母爱如掌上明珠。1945年下半年的一天,经人介绍,张灵甫与王玉龄相识而相恋。张灵甫频繁出入王家,并很快提及婚事,正式向王玉龄求婚。那时王玉龄的父亲已亡故,她违背母意,在伯父母的支持下,同意嫁给张灵甫。
  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后不久,蒋介石便宣布张灵甫继任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张灵甫一娶娇妻二升要职,可谓双喜临门。按照20世纪40年代京沪上流社会风俗习惯,张灵甫王玉龄的婚礼准备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因为新郎张灵甫实在太忙,婚礼一再推迟,他也一再向王玉龄道歉。
  总算把婚期定下来了。这一天,张灵甫携王玉龄登上了从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的电话又响了:有紧急公务要找他处理!一对新人只好赶紧下飞机,撇下上海金门饭店正在心急如焚等着他们的亲朋好友。
  按计划,新郎新娘早到一天,他们可做各种准备。尤其是新婚服装全是在上海裁剪制作的,两人还没试穿过呢。结果真的不合身:王玉龄太苗条,新装明显有点儿肥;张灵甫太高大,新装显然有点小,婚礼马上就要开始,怎么办?
  裁缝马上动手,在王玉龄腰身上下功夫,一会儿功夫就改好了。可张灵甫就麻烦了,改衣服往回收好办,往外放就难了,时间来不及呀!
  张灵甫马上决定,借在场一位好友的衣服办婚礼!许多人,包括许多亲友都不知道,婚礼上张灵甫一身西装原是别人的。婚礼正式举行,奢华而又隆重。喜庆还没有结束,国民党总统府侍从室又打来电话,告诉张灵甫:“速返南京,明天一早,蒋委员长召见。”
  张灵甫脱下西装就上路了,新婚妻子王玉龄坚决要跟他一起走。这样,当天晚上,一对新人告别亲友,匆匆坐上由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他们就在沪宁之间的火车上,度过了新婚之夜。
  婚后他俩双双携手同游金陵名胜。游莫愁湖时,俩人合写了一首诗,张灵甫写前两句:“欲遣闲愁且登楼,槛外山青水自流。”王玉龄接写后两句:“莫愁不知何处去,空留斯楼忆千秋。”婚后一年,王玉龄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张道宇,长得像父亲。
  
  充当先锋 魂断山东
  
  1946年8月,张灵甫奉命率整编七十四师从南京开拔,充当打头阵的急先锋,向苏北解放区进攻,一直打到山东。华东野战军领导陈毅、粟裕等全面分析了敌我态势,决定诱敌深入,集结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成功围歼了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王玉龄认为:“张灵甫兵败孟良崮有三个原因:(1)陈诚应允七十四师打下涟水后,即回南京休整,结果言而无信,使张灵甫部队疲惫;(2)汤恩伯指挥不当,不该将一个全机械化部队调上孟良崮,坦克、大炮上不了山,其中一个团调徐州待命;(3)友军不合作,而共军以车轮战攻打,张灵甫部最后是山穷水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