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新中国第一代便衣警卫亲历记

作者:孙有光




  午后我们又乘汽车在故宫、中南海周边的主要街道转了一个多小时,熟悉这些街道的情况。最后由地安门内大街到北海后门,经定阜大街、护国寺大街、新街口南大街熟悉情况后出西直门回青龙桥。当我们回到青龙桥圆通庵驻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晚上队部通知各分队分组讨论进城观察到的情况,以便互相补充、巩固记忆。
  
  赴香山扫雷
  
   3月13日,高富有带领几名队员去城里炮局子监狱领取手枪,其余的同志则休息一天。
  3月14日上午,队部向队员们分发了清一色的双动机构、可一次扣压扳机自行联动的特工左轮手枪。这种手枪是美国制造的,由于是转轮式,对于瞎火子弹的处理十分简便。我领到的是一支崭新的、蓝光闪闪的二号左轮枪,号码是322066,还发了一条带有20发子弹的子弹带。
  当天下午,我们分队在焦万有指导员的带领下奔赴香山,住在玉华山庄。我们从15日上午开始带领工兵,用扫雷器在毛主席将要住的双清别墅,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将要住的来青轩等驻地及其附近扫雷。为确保首长驻地的绝对安全,我们连续三天,把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及其附近每一个沟坎,都进行了多次仔仔细细的搜索探察,除了发现一颗没有爆炸的手榴弹以外,没有发现地雷或其他大型爆炸物。我们分析这颗手榴弹可能是国民党军队从香山往城里撤退时丢掉的。经过进一步认真检查没有发现新问题后,我们把扫过雷的房间和地区交给了便衣保卫队一区队进驻香山的同志,由他们和警卫部队联络布岗看守。
  我们分队于17日下午离开香山,回到青龙桥。为了给香山公安分局腾房,便衣队队部搬到了颐和园东宫门北侧的民生老店,我们分队也于当天晚上住进颐和园内东七所。
  这时便衣保卫队除去抽出来准备化装隐蔽搞商业摊点的同志以外,大多数人已被分派到香山至西直门公路沿线的警卫区域去了。各区队警卫区域的划分大致情况是:一区队负责香山至颐和园东宫门,二区队负责颐和园东宫门至白石桥,三区队负责白石桥至西直门。三区队还抽出一部分同志负责新北京、八大处至香山沿途的警卫工作。西直门以内的路线警卫归北平卫戍区纠察总队负责。
  
  查清潜伏敌特,控制重点对象
  
  这期间,潜伏在海淀至香山沿途地区的盗匪特务与黑社会恶势力和会道门头子,到处兴风作浪,杀人抢劫,活动十分猖獗。仅在3月中旬就发生多起敌特破坏活动案件。如在成府北河沿10号,清华大学美国留学生司马笑、司马红被抢劫(抢去美金100元、手表2块、金戒指4枚、呢子大衣3件);市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干部董峻岭在圆明园双鹤斋三仙洞内被人用枪打死;在社会上又传出“毛泽东,进北京,不下雨,只刮风”等反动的顺口溜。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感到敌情严重,任务紧迫,需要尽快掌握海淀地区潜伏敌特的数量和动态。于是我们到海淀公安分局(这时西郊各分局及各分驻所、派出所已经派进了我们便衣队的同志)查阅敌伪档案,发现:解放前在海淀地区有国民党的1个区党部,下设30个区分部,有国民党员400余人;有三青团1个分团,下设3个区队、9个分队,有三青团员400余人;有中统局2个分区、7个中心组、21个小组,中统特务分子70多人;有军统局1个公组、2个分组、4个小组,军统特务分子40多人;还有国民党驻军的军事谍报队等。这些敌特分子分别散布在国民党的军、政、警、宪机关和工厂、学校等单位。因为这时还没有进行反动党团登记,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调查了解这些敌特分子的住址,从中找出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由于任务紧急,中央社会部又派尚山羽带了五六个同志来支援。
  我们按照队部布置的任务,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下,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区工会主席带我们到成府染织厂、西苑造纸厂等地与各厂工会主席和行政领导接洽,让我们的同志以工会干部身份深入到工厂了解情况;区委和区政府还派两名区干部配合我们深入到街道、中小学校和居民小组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科长也帮助我们在该所清查可疑对象做了不少工作。由于这些同志的帮助,我们很快查清了西直门至香山公路两旁200米以内的户口,确定了需要重点控制的可疑对象,并在沿途的工厂、商店、学校、居民小组、小摊贩,甚至教堂、寺庙中建立了一批特情耳目。通过他们的监督把这些重点可疑分子紧紧地掌握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我们还在海淀南街泄水湖东南角(现在的黄庄路口)的公路上设立了来往车辆检查站,查出不少散兵游勇。为了和公开的武装配合,我和钟进发与驻海淀的警卫部队二○七师某营营长冯朗如(长征干部)取得联系,并和他们一起查看了颐和园东宫门至白石桥公路沿线的地形地物,确定了公开武装岗哨的位置。与此同时,便衣保卫队一、三区队也在其分管的路段做了同样的工作。
  被队部抽去准备化装隐蔽搞商业摊点的同志,也以各种不同的隐蔽身份做掩护,建立起或进入已有的商业摊点。如我们在香山买卖街与北上坡的交叉路口、颐和园东宫门外、西直门外拐弯处,设立了卖花生、香烟的摊点;在青龙桥镇开了一个布店;在海淀黄庄路口开了一个修理自行车铺;在颐和园内听鹂馆饭庄派进了两名队员,一个做管理员,一个做采购员;在排云门照相馆派进一个队员去做学徒工;还在颐和园后山的松树林里开了一个松塔茶馆。
  我们便衣保卫队经过两个星期的紧张工作,在警卫部队二○七师公开武装警卫和西郊公安分局沿线各分驻所、派出所外围警卫的密切配合下,在西直门至香山公路沿线布控,保证了西直门至香山公路沿线和香山中共中央驻地的绝对安全,为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保卫中共中央进北平
  
  3月24日下午,我和两个同志正在海淀南街公路上的检查站值勤。王凡和中央社会部的一位科长乘着吉普车来到我们面前停下,从车上拿下两面崭新的小旗,一面红的一面绿的,交给我并教我们怎样使用小旗指挥汽车。正好这时过来一辆汽车,他还实际操作了一下给我们看。然后,他又把我叫到一边悄悄问我:“明天早晨有任务,你们接到通知了吗?”我说:“没有。”我原本想问他什么任务,但又想到便衣人员的纪律中有一条“不应知而不求知,不应告人而不告人”,就接着说:“钟进发同志到队部去了,可能他回来就知道了。”王凡没有再说什么就登车走了。王凡走后,钟进发回来了,他还带来几张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公章的警卫通行证。他说:明天早晨5点以前到清华园车站接站,接什么人不知道。我们俩估计接的一定是中央领导同志。
  3月25日早晨5点以前,我们区队除了在检查站值勤的同志以外,其余的都到了预先分派的警卫区域。因为我在成府街道查对过户口,也在成府染织厂进行过清查工作,对那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重点控制对象我也认识,我就带上一个同志去清华园车站,并在沿途看到二○七师的武装警卫已经到位。我们到达清华园车站时,那里除了武装警卫没有别人。我们在车站附近巡逻了一会,高富有队长带着几个队员也到了这里。又过一会开来了几辆小轿车和吉普车,其中有李克农和王凡的车。
  等到6点钟的时候,从西直门方向开来一列火车,在清华园车站停下。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走下火车,与迎候在车站的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李克农等一一握手。随后毛主席等乘小汽车在王凡的吉普车带领下到颐和园益寿堂休息。9点多钟,王凡在颐和园益寿堂安顿好首长们休息的地方以后,为了使中央首长在饮食上不发生问题,先到益寿堂右侧的乐农轩查看了便衣队员烧水的情况,然后就到听鹂馆厨房监厨去了。
  这时,周恩来要让王凡带路到西苑机场,检查下午阅兵的准备情况及沿途路线的安全问题。周恩来问李克农:“王凡到哪里去了?”李克农回答:“不知道。”又问高富有,高富有也说:“不知道。”周恩来因要去西苑机场,很着急。高富有就派便衣队员到处找,最后,才在听鹂馆厨房把王凡找回来了。周恩来问王凡:“刚下车,你就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王凡说:“我到听鹂馆厨房监厨去咧。”周恩来说:“便衣队不是有人在那里吗?还用你去监厨吗?!……”
  下午4点多钟,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乘汽车从颐和园出发,经海淀、白石桥到西苑机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下午5点45分检阅完毕。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与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合影留念后,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亲切交谈。
  晚上7点多钟,已经暮色苍茫,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才从西苑机场直接去香山。由于天黑,玉泉山以西还是土路,坑洼不平,汽车开得较慢。王凡想让开道车开快些,和首长的车拉开点距离,以防暗藏的敌特分子在路上放置地雷或炸弹,万一开道车触了地雷或炸弹甚至遭到暗藏敌特分子的其他袭击,免得殃及首长。后面首长乘坐的车司机不理解王凡的用意,因第一次去香山,怕掉了队,走错路,也开得很快,紧紧跟着,汽车颠簸得很厉害,首长们很有意见。到了香山静宜园东门里,王凡让首长下车,准备换乘吉普车上山的时候,周恩来一下车,就严厉地对王凡说:“王凡!你想干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天黑路不平,你想让车翻到沟里去吗?!……”
  这时,毛主席走过来说:“还有,你们沿途布置那么多岗哨,戒备森严,老百姓有什么错误,你们限制他们在公路上行动,这成什么样子!比蒋介石进城还厉害……”周恩来又说:“你们回去,把今天的警卫工作好好总结一下,明天开个会,我要去听汇报。”
  那天我们便衣队的同志完成了警卫任务,回到颐和园,已经晚上9点多了。大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开会总结了我们进入北平后的第一次警卫工作的经验教训。从此以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外出参加活动经过的路线再也不戒严了。
  (责任编辑汪文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