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7年第5期


胡风事件中何干之幸免被捕

作者:刘 炼

华赞许有加,怕他因胡风一案受牵连,要李新回去尽可能保护谢韬。李新下了飞机立刻赶到学校,见党委院内停着一辆警车,心里不由一沉,想必是谁出了问题。他赶紧进到党委办公室,看见里面有三个人,一个是副校长邹鲁风,另一个是校党组成员某某,第三个是一位身着警服的公安部干部,他正神态严肃地和两位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领导谈逮捕何干之的问题。李新大吃一惊!他原以为要逮捕也不过是谢韬,万万没有想到不仅谢韬已被捕,而且还要抓何干之。他立即问为什么要抓何干之,回答是因为胡风的日记中提到与何干之见面的事。李新又追问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对方回答说没有多少具体内容,只是记有多次和谢韬、何干之一起吃饭。邹鲁风说何干之与胡风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胡风分子,李新问明胡风和何干之的谈话内容后说:“何干之劝胡风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不要办同人杂志,这也是反革命言论吗?”他不顾邹等二人不让他继续讲下去的暗示,义正辞严地说:“你们要知道,何干之是国内外有声望的学者,你们现在抓他容易,将来怎么放他就不好交代了。”然后他把口气缓和了下来:“何必这么急呢,把情况弄清楚再说怎么样?而且这么大的事,也要党组开会研究才能决定呀!”说到这儿,公安部的干部松了口,说:“先让他写交代材料吧,我回去向上级汇报后再做决定。”于是,警车开走了。
  后来,形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罗瑞卿经吴老说明,知道谢韬抓错了,但因是上面批准的,无法改变,就采取软禁的办法,“派”谢韬到秦城监狱去“做战犯的工作”。逮捕干之的问题,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但党组还曾打算开除干之的党籍,也是由于李新的坚决反对而未果。后来,邹鲁风再三对李新说,逮捕问题千万不要告诉干之。过了若干时日后,李新才对干之讲了。但干之生前从未对我说起此事,现在想起来,他一定是不想让我为他担惊受怕。
  讲完事情经过后,李新对我说:“好险哪,只差两个小时。我如果晚到两个小时,干之就被抓走了。真是如此,你们一家的命运也许就完全改变了。”李新同志真是一位忠直之士。他敢于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挺身保护干之,一面据理力争,一面机智地采取缓兵之计,从而避免了又一起冤案,令人肃然起敬。
  [本文选摘自广西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风雨伴君行——回忆与何干之风雨同舟的二十年》一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