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中国元素网的编辑创意及其启示

作者:于翠玲

条。正式出版的辞书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和编辑体例,以词条作为单元来组合知识体系;其词条内容是由专家学者编写的,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提供给广大读者作为参考工具书。中国元素网目前不具备自行编辑词条的能力,其所列主题词大多直接链接了百度百科词条。而百度百科借用了维基百科的模式,只是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参与编辑词条的平台。其每一个词条都由网友自发创建,其内容是开放性的,版本可以不断修订。例如,任何一个对“春节”感兴趣的人,通过注册登记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见解编写一个词条,并上传到百度百科。其他人可以继续补充修订这个词条,包括修改字句符号、增加链接、增删内容以及插入图片等,形成一个重新编辑的版本。“春节”这个词条从2006年创建,到目前已经被网友编辑了151次,自然形成了一个“词条历史版本列表”。网民可以选择查看任何一个版本,并继续参与编辑词条的工作;还可以自行添加链接,与其他已经创立的词条建立知识关联。可以说,通过中国元素网将“中国元素总谱”与百度百科词条链接,恰好发挥了网络媒体特有的强大的聚合与互动功能。无数不知名的网民在自发地参与编写或者浏览、评论词条的过程中,也实际参与了对“中国元素”的协同建构与传播活动。
  还应指出的是,中国元素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文化网站,也不是一个知识数据库。“中国元素总谱大观”就像一个符号拼盘,网站会根据不断推出的创意活动,以多种多样的格局来呈现中国元素。例如,中国元素网又推出了“2008首届中国传统节日网络文化节”活动,其中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冬至等文化节,由此编辑了节日系列的小专题栏目。再以某一个节日元素为主题——如春节,继续拓展为“春节100元素”调查活动,推广“年味”商品100元素,吸引相关企业的商品广告。这样看来,中国元素网不过是一个以“中国元素”为名目,以系列活动引起企业和媒体的关注。借以推广中国品牌的分类广告网站。但换个角度看,中国元素并不只是书写在纸上的词条或抽象符号,而是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的文化标记,也是创意文化活动以及中国品牌产品取用不尽的资源。或者说“象征形式被构建成为商品”,象征形式的日益商品化“是大众传播兴起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中国元素“熊猫”加“功夫”组合的动画片竟然从美国输入了中国,并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这就是一个将“中国元素”建构为文化商品从而激活“中国元素”的例子。因此,中国元素网选择各种时机,不断策划一系列活动,“积极倡议和推动中国元素在各个产业的广泛应用,共同搭建中国元素产业化应用的文化交流平台”,这也反映了网络媒体与大众消费文化有效融合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元素是既抽象又具体的文化符号;是被多种媒体不断建构的开放的知识谱系,也是可以不断复制的各种物质形式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环境中,中国元素显现出更加鲜活的创造能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通过“发明传统”的宏大仪式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魅力,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普遍关注和赞誉。有鉴于此,不同媒体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开发和传播中国元素。出版社应该编辑一本“中国元素”集成,或者说编辑一本新式类书,为广大读者提供深度阅读的文化产品,也为网站提供文本资源。有关部门应该在现有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权威的文化专题网站,组织专家学者参与词条编写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知识内容;同时利用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建构多媒体形式的知识词条和相对完备的分类体系;还要发挥网络的互动交流功能,为网民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参与编写和评论的空间,同时要防止过于商业化的贴标签行为。而以中国元素为专题的文化网站还可以与《人民日报》海外版、英文《中国日报》等媒体的网络版、电视台的文化专题栏目,以及各种电子版文化杂志合作,链接成为多种媒体互动的巨大文本,积极向海外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至于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合在创意文化产品之中,或制作出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物质商品,满足海内外受众对多元文化的消费需求,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值得不断探讨与策划的题目。最后还要说明: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创意传播活动,反映了当今大文化(多元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大媒体(多种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编辑(专业媒体编辑、群体自发编辑以及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相互融合的纷繁景观。这为普通编辑学的宏观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