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审读论》序

作者:邵益文

是由编辑出版这种精神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作者的创作劳动个体性与转化为出版物的社会化、公众化之间矛盾所要求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协调、整合,求得解决。“这种创作与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审读’环节必须成为主宰”,必须对众多作者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过滤”、“筛选”和“把关”,这是作者的作品转化为社会化的传播物的关键,是精神产品生产特殊性的表现。这就是说,保证向社会公众传播出去的精神产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全部依赖于编辑审读这个出版工作中的“核心程序”的甄别和判断。《审读论》的作者由此得出:审读实际上是编辑对稿件进行的“科学研究”,“实在是一门很严密的科学,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规律性,心理状态和思维系统,这正是需要我们对审读这一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的所在”。这里,作者不仅论证了编辑审读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说明了研究审读,撰写《审读论》是把审读作为一门科学所需要的。
  (二)关于审读原理的揭示
  研究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要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发掘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表述这种规律所反映的原理,赵航在《审读论》中正是这样做的。
  赵航说:审读是决定稿件命运的重要环节,重在坚持政治思想导向、传播有益的文化知识、强调质量把关,以及公正地判断其价值取向,这一切都取决于审读者的水平与态度。审读既检验从选题到组稿等前期编辑活动的效果,又是后续系列工作能否继续的判定。但无论怎样复杂,审读的要义即必须紧扣编辑出版的基本规律。那么,这里说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审读论》的作者赞成刘杲先生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论断,即:“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对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选择、加工和传播”。赵航认为:“选择与优化,涵盖了审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概括而又原则化,是审读中要遵循的原则和总纲”。他认为:“选择和优化应该居于同心圆的内圈,成为内核;它是审读的起点,也是审读的重心,可以视为核心原理”。他同时指出:“优化主要集中在审读和加工阶段。审读是加工的前提”,“加工是审读的继续”。
  赵航在这里,实际上讲了三个问题。
  1、强调了出版审读是编辑出版基本规律的要求,是客观的需要。在作者个人作品社会化过程中,审读是不可缺少的。你不搞出版、不做编辑便罢,要搞出版、当编辑,就不能不搞审读。
  2、强调了审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即出版审读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一板一眼地进行。任何对审读的简化、弱化、边缘化,都不符合出版审读的客观规律,注定是要失败的。
  3、强调了审读的职责在于构建真善美的出版物。通过审读,进行选择和加工(优化),尽可能使出版物达到真实、正确、优美和完善的地步,即赵航所说的真善美的地步。
  这是《审读论》作者对出版审读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的全面论述。
  赵航除了对审读原理作总体的论述之外,还分别从制约、超越、平衡、缜密等七个方面的具体原则作了细致的论证,并且用很有说服力的事例加以佐证,不仅加强了可读性,而且加深了人们对原理的理解,颇有新意。
  (三)坚持在审读中创新。创新中审读
  赵航根据心理学的分析,认为一个人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习惯可以形成一种“定势”。这种“定势”既有充分反映事物本质的一面,是积极的;又有可能隐含着某种认识上的不完整、不深刻的一面,是消极的。这就是所谓的“定势心理”,它可以带有强烈的倾向性,往往以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客观现实,产生出“定势效益”。他说:“在审读中,正确把握心理定势很重要。一方面,编辑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作充分的准备,而另一方面编辑又要随时准备排除定势心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作者的书稿和一棵树上的树叶一样,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是个性化十分明显的东西。所以,审读中成功地排除心理定势,是审读中实现创新的首要任务,不能排除心理定势,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怎么才能在审读中实现创新呢?这就要求对审读的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凭老经验,想当然,轻易地开关放行。赵航在这里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历史名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家喻户晓、转辗传诵的名作。它经过多少个编辑,出现在多少种出版物上,已无法统计。可是有谁作过认真的考证呢?一般是人云亦云,认为“乌啼”就是乌鸦叫,“愁眠”就是反映惆怅的心情罢了。当然,也有人有过怀疑,是不是“月落”时,乌鸦一定会叫,秋天夜里月落,乌鸦也会叫吗?还有“对愁眠”,究竟是什么?是指枫树和渔火吗?还是指作者和江枫、渔火呢?但终究没有合乎逻辑的诠释。直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两位编辑为此到枫桥一带考察。经过向当地老人调查访问,才弄清楚。原来在枫桥以西早先还有一座桥,叫乌啼桥,一百多年前坍塌了,人们也逐渐忘掉了它的曾经存在:而枫桥对面不远处的一座山,古时曾叫愁眠山。这样,张继这首咏景寓意诗的意境就清楚了。上海两位编辑根据自己的查访,重新注解了这个名篇,就实现了自己的编辑创新。这就告诉我们,编辑在审读中创新,首先要认真研读原稿,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然后细致地查找一切可能查到的资料,调查访问,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做到心中有数,定稿有据,这是创新的起码条件。
  编辑在审读中不仅要自己创新。而且要积极大胆地支持作者创新。在这方面,赵航也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年鉴》的编辑们,大胆地支持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使相对论的学说能够及时面世。如果这些编辑像当时某些反对者那样,认为全世界只有12位物理学家能够读懂这篇文章而不予发表,那么在科学史上划时代的相对论的问世,就要受阻了。所以,支持作者创新,是编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审读创新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编辑应该有的态度、魄力、品格和使命。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在审读中创新,又在创新中审读的编辑,才是一个好的编辑。
  和许多学术著作一样,《审读论》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例如,赵航在这本著作中,正确地批评了“一些出版单位逐渐放松了‘三审制’,甚至抛弃了‘三审制”’。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出版社,三审制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有的出版单位根本就不审稿,三审制变成了“三签制”(初审、复审、终审不看稿子,直接签字发稿),结果弄得图书质量每况愈下,错误百出,令人无法卒读。有人甚至说,现在编校完全无差错的书,不能说没有,但为数不会太多,在总数中可能只占很小一分部。此话是否言过其实,不敢妄评,但图书质量下滑问题突出,自不待言。究其原因,是一些出版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正是由于这种状况,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三审制必须坚持,而且只能加强,不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