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议教育行业期刊的内容整合与形式创新

作者:叶 萍




  我国现存九千多种期刊中有一类特别的期刊品种:行业期刊。这类期刊一般由行业行政部门主办主管,意为指导行业工作、沟通业内信息,带有一定的行政性、专业性,在计划经济时代及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上情下达、交流情况的特定作用。但是,现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正在进行职能转换,全国报刊结构面临政策调控,网络时代各类信息传输渠道丰富且畅通,行业期刊的生态环境、竞争态势已与创立之时迥然不同。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中,每一本行业期刊,包括教育行业的期刊,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市场表现,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宣传效果,并关系到期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行业期刊要在期刊之林中脱颖而出,说到底比拼的还是内容,但行业期刊内容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增强行业期刊的竞争力,提高刊物的品位和质量,策略有两个:内容整合与形式创新。教育行业期刊也不例外。
  
  一、教育行业期刊的内容整合
  
  整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整合是一种组织方式,信息通过整合获得更为清晰、准确、全面的表达效果。
  对于教育行业期刊而言,“主题聚合”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同一主题,不同报道的配合。体现在期刊专题的制作上。这种专题,以专栏形式出现,有的叫“本刊特稿”,有的叫“特别策划”等等,一般放在刊物的重要位置,作为每期刊物的重头稿件。比如《河南教育》2007年7-8合期的《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让教科研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各有“教师飞鸿”、“专家视点”、“一线感悟”三个类别的文章数篇,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中报道。
  二是同一内容主体的板块组合。内容主体可以是人物、事件、区域典型等,运用不同的板块组合报道,一方面能够使内容主体的各个侧面都得以体现,信息比较完备;另一方面,革新了以往此类内容一篇文章到底的表现形式。比如《江苏教育》2007年的《名校长研究》、《特级教师》栏目,前者划分为“校长档案”、“管理哲学”、“管理案例”、“专家点评”四个板块,后者分为“成长故事”、“教学观念”、“精彩课例”三个板块。《江西教育》2007年6月管理版《区域亮点》栏目“信丰县篇”,以“精彩纷呈”(总体情况介绍)、“决策者说”(局长自述)、“经验点击”(优秀学校介绍)等板块组成。将原先分散、孤立的信息通过集中整合,形成内在有机联系的组织优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内容聚合,这种方式目前已为绝大多数教育行业期刊应用。
  在运用这种方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注重板块内容的有机关联
  内容整合并不是说,只要围绕一个主题,将相关的稿件放在一起就是“内容整合”了。进行内容整合首先要考虑的是篇章之间、板块之间是否具备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相互之间的组合是否相得益彰而不是叠床架屋或零敲碎打,在组织稿件时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的策划功力,即对主题的内容进行合乎刊物风格的剖析、拆解、归并、组织、阐释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否熟练、到位,将直接决定整合后的效果和层次。
  这里面有一些经验可以归纳:
  在内容选择上,开口要小,挖掘要深,思路要开阔,主题与主题之间最好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湖南教育》2007年的《当代校长》栏目,就对校长的品质、才能及其养成、示范性高中校长怎么当、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校长的课题研究——想说爱你不容易、校长谈学习、校长日记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在内容处理上,要善于变换视角——从行业期刊习惯的行政视角,改换为百姓视角、专家视角、人文视角、国际视角……内容处理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可以给主题增添质感、厚重感。比如《江西教育》2007年6月教学版的专题是围绕一次教学改革观摩研讨会的“特别策划”,主题为“简单明了教数学”,由现状分析、教师感悟、会课评点、教学实录等组成。分别呈现了这次活动的行政角度、参会者角度、专家角度、上课者角度。
  在进行内容组合和板块分割时,要根据题材要求因时制宜,不要固定、僵化,否则会给人以套路、模式的感觉,产生审美疲劳。《上海教育》定位为“中国第一本教育新闻杂志”,因此它比较重视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闻性,视野非常开阔,布局显示出一些新锐时政杂志的特点。在内容整合上,该刊设有固定专题和临时专题。固定专题按时出现,如“当代校长”和“当代教师”。临时专题应时出现,如2007年7月A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香港教改十年”专题,2007年7月B上海教育论坛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基础教育”专题、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的“教育家办学:有多近有多远”专题等。其整合特点是:格式和表现非常灵活。如7、8两个月的“当代教师”专题合并至8月,形成一本专刊:教师人文读本——创新读本:7月A的“当代校长”主题为:组织架构改革:学校文化行进中的表现,分为理念篇、实践篇、政府态度等板块;7月B的“当代校长”内容为半年盘点,主题是:行进中的2007基础教育,内容有教改亮点(教改信息摘编)、教育前沿(半年教育热点问题)、教育思考(半年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些内容上的策划就体现了刊物“因时而动”、按需整合的特点。
  就算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策划理念也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效果。比如同样是教学经验内容,大部分教育行业期刊选择学科主题来聚合材料,语文学科的找一个主题,数学学科的找一个主题,谈作文的是一个专题,讲算法的是一个专题,诸如此类。而《四川教育》的《教学专题》栏目则更进一步,在各学科专题之上再作整合,提炼出各科教学的共性问题,再以此组织相关的各科材料。比如2007年6期的“有效讲授”、2007年7-8合期的“有效练习设计”等,都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有过教学经历的人都知道教学这门技艺有其内在的规律,《四川教育》的实践,为冲破学科樊篱,摸索规律和总结经验作出了努力。
  在内容储备上,要积蓄一定的材料。整合只有在材料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内容管理,像新华社那样建立多媒体待编稿库。这个待编稿库包括各类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稿件和多媒体混编稿件,开放给全社授权采编人员使用,以此实现社内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有了这个丰厚的材料基础,一方面可以全社共享采访线索,另一方面,稿件资源可以多次利用。如国内部编发的面向国内读者的对内稿可被对外部转发成面向海外媒体的对外稿;反之,对外稿也可被国内部转发。再者,可以为内容整合准备完善的材料来源。目前,各省教育行业期刊往往由教育报刊社管理,社内一般有数种教育报刊,比如江苏教育报刊社就有涵盖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两报六刊,完全可以借鉴新华社的做法,建立一个关于江苏各类教育信息的内容库,形成规模效应。其次要进行作者管理。《江苏教育》编辑部目前正在建立作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