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编辑的眼光

作者:林君雄




  (一)
  
  说到编辑,人们往往会聚焦到编辑的“眼光”。因为编辑的眼光会影响到选题的策划,影响到对作者的选择,影响到编辑对自己所策划的选题投入多少时间、多大精力。那么,一个好的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呢?我想应有以下三种眼光:
  市场的眼光。我们如今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书刊虽然是特殊的商品,也要通过市场去流通,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则。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要策划选题、组织书稿、审读加工、指导印制包装和参与宣传推销,都要有市场的眼光,都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前几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只有85页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不可思议的是,这本小书竟引起了那么多年轻知识分子的喜爱,以致一版再版,在中国出版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后,几家出版社频频效法出版类似题目的图书。这本书的主旨是要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如何突破困境,寻找出路。为什么它会受到我国知识青年的青睐呢?因为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一部分知识青年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需要排除困惑。而这本在国外畅销的图书正适应了他们的需求。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大概应在于出版者看准了当时市场的需求,编辑具有了相当的眼力。
  市场需求主要由特定的购买者决定,而特定购买者的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的。影响变化的因素则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还有主要购买者——青年阶层特殊的原因,诸如婚姻、就业、学习、人际关系,等等。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就要时常琢磨这种变化,特别要注意新出现的细微变化,因为某些新出现的细微变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会由支流变为主流,以致引起社会的某种变化。如果编辑能够早些观察到这些变化,及早策划选题,组织书稿,那就站在了潮头,处于主动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取胜。中信出版社之所以能在诸多外文图书中看中《谁动了我的奶酪?》,和他们认真观察市场变化、读者需求是不无关系的。
  文化的眼光。读者的需求要认真对待。读者的正当需求要予以满足,读者的低级需求要予以引导,读者的不正当需求不能迁就。对待不同需求,需要编辑具有文化人的眼光、文化人的良知和责任感。扫除蒙昧,传扬真理,提高素质,是出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大凡有益于此的图书,都是值得出版的。例如,第六届韬奋奖获得者遇衍滨,从他走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岗位之后,就大力推进少年百科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近二百种,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重要命题和重要人物。在他和全社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十年出齐,全套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文图并茂的风格,受到中小学师生的欢迎,发行量近一亿册,被誉为“培育巨人的乳汁”,“通往知识海洋的窗口”。少年百科丛书精选本120种,曾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一等奖和整体设计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奖励。彭真同志曾为这套书给中少社写信说:“你们克服各种困难,为孩子、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孩子们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哲学的眼光。表面简单的现象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似孤立的事物往往盘根错节,因此,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运用哲学的眼光。有一天,碰见一位年轻的朋友。我问他去年编辑室经营情况如何。他摇摇头说:“去年有一本书我们看好,做了一番宣传,没想到销售却不好。而另一本书我们没怎么下功夫,却卖得很不错。正像现在热销的《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的编辑也没有想到啊!有人说,这是天意啊!”“天意”虽然是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一些编辑的困惑。我看过于丹的这本书,它颇有见解,也通俗生动,而且采取了探讨的态度,没有教训人的味道。我想这是于丹获得青年认可的一大原因。同时,我想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孔子和儒学的大力鼓吹,政府对孔子和儒学的尊敬宣扬,诸如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开办国学培训班,曲阜举办祭孔大典,这种大背景使得于丹可以别开生面地深入研究《论语》,使得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饶有兴趣地请于丹开讲对《论语》的心得,也使得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先生敢于和于丹签订初版印刷60万册、付12%版税这种被视为“赌博”的合同。其实,李岩敢这么干,他是心里有数的。电视这种强大媒体的介入,有助于图书的普及和推销,事实证明他这一搏是成功了。我读的那本《于丹〈论语〉心得》是第5次印刷,版权页上的印数已到了115万册。《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其实不是什么“天意”,在看似偶然性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必然性。这里需要的是要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观察,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不能浅尝辄止。
  
  (二)
  
  我看了历届韬奋奖获得者的事迹和一些奖项的获奖书目,感到编辑的好眼光似乎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曰“高”。站在特定行业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高度,站在中国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高度,甚至于站在世界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高度,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诚如古人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此那些好编辑在策划选题时,总是要求自己站得高些再高些。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按照国务院指示,正在成立专门机构下大力气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时,便认识到这本针对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使用的词典,具有很广泛的读者群,而由社科院语言所来编写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于是,把它作为重点书加以力争。果然不出所料,这本书从出版以来,便经久不衰,再版了三百多次。这本书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则是当之无愧的。再说一个大部头的,这就是续四库全书。这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定的一个大选题。因为四库全书虽好,但也有缺点,就是有些偏见,有些该收的书没有收进去;另外,从它出版之后到民国元年前又有些名著有待收集。因此有必要编续四库全书,使之和四库全书一起构筑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书库,便于保存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勇敢地承担了这项艰巨的出版任务,在古籍专家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协助下,又找到了深圳南山区委、区政府的投资,经历8年的奋斗,于2002年3月出齐了1 800册全书。它所收的古籍有5 213册,比四库全书多了一倍半。续四库全书可以摆一大房间,印刷精美,编校认真,获得了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二曰“新”。不拾人牙慧,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不走老路,不图省事,不人云亦云,不怕触犯权威,总要超过前人,总要有创新。在这方面荣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的走向世界丛书是很值得一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之后,激起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热情,但大梦初醒,人们不免疑惑犹豫,这就需要精神上的帮助。湖南岳麓书社思想活跃,想到了清朝末年洋务派走出国门的史实,便找专家选编这方面的书,很快便陆续出版一批清朝大臣学者出国的记述,《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就是其中的一卷。这套丛书在知识界受到欢迎,辗转相传,先读为快。此外,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的《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长春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等书,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反映了社会发展和科技的新成就、新趋势。
  三曰“特”。或者从特别的角度,或者使用特别的形式,或者采取特别的手段,体现新的创意。如,“文化大革命”前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它源于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的这本书不厚,只是解答了不多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却赢得了少年读者的欢迎。上海少儿社的编辑由此得到启发,把它伸展开来,每个自然科学门类出一本书,搞成一套丛书,而写法上力求通俗易懂,版面上力求文图并茂。在“文化大革命”前很缺乏这种科普读物的年代,它的出现,自然引起出版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赞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