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陈元直:新中国科技出版的先行者

作者:徐家宗 徐永杰




  2007年8月5日,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部分审读员共聚一堂,庆贺新中国科技出版的先行者、机械工业出版社奠基人陈元直先生90寿诞。这位儒雅谦和的老人,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科技出版事业,同时也见证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诞生、成长和壮大。
  
  一
  
  谈到新中国的科技出版工作,陈元直是一定不能被忽略的,他在科技出版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950年7月,陈元直和蒋一苇共同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科技专业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由此,陈元直的革命生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中国多了一位职业出版家。出版社成立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凭着多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经验,他和蒋一苇达成共识,决定从“培养优良的思想作风,创造有效的工作方法”抓起。他们向职工讲述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经验,宣传韬奋先生的革命精神,以此培养职工热爱出版事业的感情。
  195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并与上海迁京的“生产与技术社”合并改名而来)成立之后,他又提出“不仅仅要为机械工业部服务,更重要的是要紧密结合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出书”的指导思想,精心编制选题规划,注重对编辑队伍的培养,使得机械工业出版社逐渐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筹备组的郭力、孟少农向陈元直推荐翻译出版《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的中译本。从两位专家迫切的目光中,陈元直敏感地意识到这部集苏联机器制造经验之大成的巨著对新中国建设的参考价值。为了尽快配齐这套丛书,陈元直借助苏联专家、我国留苏学生以及苏联的机器制造出版社等,以最快的速度找齐了15卷;为了保证翻译质量,陈元直亲自向机械工程学会求援,在原一机部副部长汪道涵等领导的支持下,动员了大批专业人员参加翻译审校;为了适应读者的需求,采取先分章出版,后合订成卷的方式,在三年内出齐了这套15卷共两千多万字的百科全书。该系列图书的出版受到国内工程技术界的普遍欢迎,对我国当时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翻译出版《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一次检验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培养锻炼了编辑队伍,也发掘和建立了一支有较高素质的翻译审校队伍,同时也显示了陈元直作为指挥员的敏锐眼光和出色的组织能力。
  从这件事情上,陈元直愈加意识到选题规划的重要性。为了做好选题规划,他率领编辑人员深入工厂、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了解情况,向专家请教,经过分析研究,编制出第一个三年选题规划。根据这一规划,陈元直组织出版了两千多种图书。其中就包括15卷的《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还有10个分册的《机械制造工厂手册》,一百五十多种大专教材,四百多种《机械工人活页学习材料》,几十种大型专业手册等。这批书被读者誉为“雪中送炭”,也为机械工业出版社赢得了较高的声誉。这一时期,堪称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是陈元直出版生涯中的“黄金时期”。
  陈元直认为,要办好出版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作译者队伍很重要。他提倡出版社要成为“作译者之家”、“读者之家”,应当真诚、热情地帮助作译者写好书、出好书。那时,许多作译者,如著名专家刘仙洲教授、李酉山教授等人都是出版社的常客,他们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出版社与编辑喝茶、聊天。全国各地机械行业的专家来北京开会,大都要抽时间来出版社看一看。至今,很多老作者仍对过去和出版社结下的友谊记忆犹新。
  陈元直一贯关心作者的写作活动。出版社约请著名的翻译家符其珣等人编写《俄汉机电词典》,陈元直了解到作者缺少工具书,当即买了十几部词典给符其珣等人送去;作者要制作卡片,陈元直又买了卡片箱送去;初稿写成后要请人抄写,陈元直又送去了稿纸并预支了稿费。
  陈元直不仅关心作者的写作,也关心作者的生活。春节前夕,他会让会计或编辑查查作者稿费的支付情况。为了让作者欢度佳节,出版社常在节前提前向作者预付稿费。此外,他还提出“本市作者稿费要送到家”。其实,送到作者手里的,不仅仅是稿费,还有出版社送给每一位作者的那份热情和关怀。这种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深深感动了作者,也进一步密切了作者与出版社的关系。
  
  二
  
  “出好书”是陈元直先生一贯的奋斗目标,他要求自己做到,同时,还要求编辑做到。他曾收到大连一位读者的来信,反映他们在做试验时,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图书上的一个温度数据,结果失败了。由于他们非常相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质量,于是,又连续用这个数据做了三次试验,都失败了。后来证明,书上的这个温度数据是错误的。每当提起这件事,陈元直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为读者信任的出版社,怎样才能无愧于读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图书的质量。”
  20世纪50年代,有不少读者来信反映《铸钢学》(上册)、《苏联热处理工作者手册》的翻译质量太差,陈元直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发现错误确实严重。他当即采取措施,登报公开向读者道歉,并通知新华书店停售,请读者和书店把版权页撕下办理退款手续。这是我国图书首次采用“召回制”。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陈元直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的决心和魄力。陈元直针对图书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陈元直认为,衡量一个出版社业绩的大小,不能只看出了多少书、赚了多少钱,而主要是看出版了多少传世佳作。为此,他在图书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措施:选题必须由总编辑统一掌握,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稿子必须经专家认真审定,这是保证书稿质量的根本;图书出版后,还要依靠读者的监督,欢迎读者提出意见。
  在陈元直的领导下,机工社的编辑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做好图书出版“守门人”的工作,接连出版了《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等一大批优秀图书,深受读者的欢迎,很多作者也以能在机工社出书为荣,这为后来机工社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严格的编辑职业素质教育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元直深谙其中的道理,要办好出版社,首先要有一支业务过硬的编辑队伍。陈元直一直强调“以编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非常重视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他经常向社内人员宣传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也经常拿韬奋精神来勉励大家,以培养编辑的职业自豪感。
  他认为,编辑工作绝不是“剪刀+糨糊”。要做一名合格的科技编辑,必须了解所辖范围的专业知识。既是专家又是通才,这才是编辑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编辑要当社会活动家”,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他不但积极组织编辑轮流下厂、到科研单位,接触读者和作者,了解第一手资料,而且支持编辑参加各种专业学会的学术活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建社初期存在的编辑缺乏问题,他在综合考虑现有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文化水平低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派了部分编辑人员脱产上大学,并且请一些专家来出版社讲课,对专业水平较高的编辑也要求去听语法修辞课。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陈元直还非常重视对编辑职业道德的教育。他认为,编辑往往掌握着书稿的“生杀”大权,良好的业务素质固然重要,高尚的职业道德也不可或缺。
  3.创新编辑流程管理
  按照当时出版总署的要求,根据编辑工作流程的特点,机工社在建社初期制定了一系列保证工作质量的规章制度,如“编审制度”、“四校付型”制度、“样书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当时的出版界属于先行,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