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思路与才是根本
作者:刘硕良
工作就是做开窗的工作。思想不要僵化、单一,要多看外面的世界,要与外界多作接触和比较。闭目塞听,聪明人也会变成傻子。对自然、对社会、对外界的认识在不断拓宽,我们出版的领域也应该随之扩大。打“擦边球”不对,是因为缺乏对事物的准确认识和把握,靠做点儿小动作,耍点儿小聪明,成不了气候,而且会把步子走偏。但反对打“擦边球”,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满足于原地踏步,不要往边界走,因为很多的亮点、新生点、增长点就是在边界,很多科学发现、科技发明就是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上,出版怎么能不跟进呢?
任何一种状态下的工作都离不开环境。一味抱怨外界的制约,幻想每天都风调雨顺是无助于现实的发展和改进的。想想我们自己头脑里还有多少老框框儿没有打破,还有多少可以走去的新边疆没有想到要去开拓,我们就会振奋起来,有所为,有所求。搞经济要开发西部,要有“牛仔”精神,做出版也要有“牛仔”精神。牛仔意味着激情、勇敢、进取、豪放、吃苦耐劳、不拘一格、惟实是务。牛仔的形象是一种开拓的形象。
我们面前广泛意义上的“西部”比地理概念上的西部广大得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面前可为而未为的空间广阔得很,开拓的前景美丽得很。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政治局讨论经济战略的讲话中,提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阶段性特征,我想这些特征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大量新的行业产生了。培训社会上的新行业从业人员,逐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有很多新的市场,新的空间。为什么大家都去做教辅,去挤独木桥?我们的教育需要教辅,学生、家长、教师都需要教辅,这是客观需求。延伸到新行业里面,我们是否也能做各种教辅呢?这方面的市场没有中小学教育那么大,但及时去做,而且做深做细,也会有一片新天地的。
当然,开拓不是蛮干,突破不是冒失。事物有边界又没有边界。从终极来说,它没有边界;就微观来论,它又有边界。所以,我们只能分阶段进行。事业有目标,有阶段,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革命如此,出版亦然。出版应该进退有据,立足于进。社会的和谐蕴含着某种妥协,某种等待。等待不是消极的,它意味着一种冷静和理性。
我们任何时候所能取得的都是在大目标和根本方针指引下的阶段性胜利。客观地承认事物有度,做事情有底线,会使我们清醒理智,稳步地达到应该达到也可能达到的目标。大自然令人敬畏,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重要的是自己不失方寸,相信好事多磨,培养必不可少的耐力和韧劲。
生态:走向良性发展的生态
出版有小气候,有大气候;有小环境,有大环境。要从多方面培育和保护良好的出版生态。大家现在都很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其实出版也有一个生态问题,生态的标志应该是安全。出版的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经济上有可支撑的能力,而且要在政治上能够站住脚,能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在南方一家出版社的2005年选题论证会上,面对多少有些杂乱的900多个选题,我提出八个字:安全、平衡、整合、规划,请出版社考虑作为调整的出发点。把安全提到第一位,既有现实针对性,也出于战略决策、长远发展的需要。双效既然不可分割,安全就决不只是方向问题,要从多方面去认识、去把握。平衡也是这样,不只是技术问题。为了安全、平衡,整合和规划必不可少。
生态安全意味着和谐,选题架构要体现比较和谐的状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长中短期效益以及多种出版因素要兼顾统一起来。规划不是越大越好,要在可持续发展,在能够承受的条件下去做,并且切实把工作做到位。有些社库存量大,有些书的经济效益没能充分展现,可能由于扩张时理性不够,有点儿过热,也可能由于工作粗糙,没做到位。实际上这种现象经济界常有,注意总结、改进就是了,不必过于惊惶。有些做过头的事,过一段时间再回首,往往能看到更多积极的东西。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十件事情都做,不如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效果更好。要把重头的东西消化好,做到位,做到家。如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书系”,有那么多丰富的作品在里面,倘若坚持贯彻原来的设计,从多方面去作适当的组合,做好出版资源的二次开发应该是可以产生更显著的效益的。
人才:打造与时俱进的人才
人才问题,对于出版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作者队伍,一是编辑和营销、管理队伍。作者是资源,是命脉,依靠上一流作者,意味着我们拿到了最重要的出版资源。好资源,大家都会争夺,而出版资源和物质资源一样也有一个厚薄肥瘦、珍稀濒危、面临枯竭的问题,而且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像开矿一样,尽量避免乱开乱采,破坏矿脉。珍惜资源就是要珍惜作者,找得到、靠得上、留得住一流的、拔尖的、有较强生命力的作者。
脑子里最好有两张地图。一张地图是准备从中开发选题的这个专业领域的现状图。这一领域已经有过什么样的著作: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今天的;哪些著作是开创性的,哪些是阶段性的;哪些是综合性的,哪些是专题性的。对此应该有个大略的了解。那就要读历史,读通史,读专史,知道这个领域的基本状况,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念。
另一张地图是作者地图。这个领域里有些什么样的作者,他们当中有什么流派、山头儿、渊源,领头儿的、骨干的、年轻的是谁,祖师爷是谁,先驱者是谁,富于创见者是谁,集大成者是谁,背离传统、开出新流派的是谁,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很难知道得那么全,但一定要想办法多知道一些,否则,组织作者、寻找资源就有很大的盲目性,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承认,作者队伍里面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很有学问,有的长袖善舞,学问不怎么样,但很有组织能力。不要被表面现象迷住,要真正懂得这些作者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好编辑就有好作者。如果编辑很强,作者队伍也会很强。因为高水平的编辑有鉴别力,会去找高水平的作者,那么低水平的作者也就不敢去滥竽充数了。所以优化作者队伍的前提是优化自己。
一个编辑室里的人员结构,成分还是复杂点儿好,学历背景、学校出身不要太单一。多样化的来源和历史有利于在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师生圈子方面形成互补。
做编辑,文学是基础。编辑应该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仅是通顺,还要有文采,有灵气。不要光是脑瓜儿活络、点子多、策划得好选题的人才吃香,那些不谙世事、但文笔很好的才子和学识丰富、会做案头工作的书呆子,也要给他们应有的位置,也要让他们吃得开。一个真正优秀的出版社,前后两种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他们之间的比重、配置会有所不同罢了。
编辑室里还要有特种兵,有懂出版的外语、美术人员。这两方面人才和素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而且直接关系到视野、思维、资源、市场、形态和效益。
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取决于主事者不是叶公,要真正能够识才、容才,让人在合适的平台上成才、用才。
(本文为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2005年“编辑出版业务培训班”上的发言提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