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我想要探索欲望与仇恨”

作者:斯图亚特·杰弗里斯




  译:红笺小丁
  文:【英】斯图亚特·杰弗里斯
  
  安妮·恩莱特折桂2007年布克奖,颇有几分爆冷门的意味。在获奖后首次接受的采访中,她与斯图亚特·杰弗里斯聊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崩溃,聊到了家庭在爱尔兰文化当中的意义,也聊到了她的小说为什么并不如大家读出的那般阴沉荒芜。
  
  安妮·恩莱特未曾下注赌自己会赢,这有点遗憾,不然在五万英镑奖金之外,她还可揽走输家碎银若干。因为威廉·黑尔——大名鼎鼎的博彩公司——会为她设立12比1的赔率,赌她的第四部小说《聚会》会击败其他的入围作品,最终胜出。她在《聚会》中讲述了一个爱尔兰家族噩梦重重的悲惨传奇故事,作者在渲染凄凉氛围上毫不吝惜。书中展示了这样的群像:自杀的醉汉,眼神空洞的恋童癖,暴虐的父亲,茫然的母亲,自鸣得意让人讨厌的牧师;甚至还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糟糕透顶的性爱,自戕自虐,寡然无味的守灵夜,还有凌晨五点悲伤袭来的放声哀嚎。赌家们以为,这样一部小说不会是捧冠的热门。
  “我丈夫倒是押了宝,”恩莱特说。这是她获奖后第一次接受采访,这会儿她把一只可颂面包送到嘴边,咬下一口,眼里忽闪了一下。“有一些奇怪的规则,其中一条是只准你一次投十五欧元。他赢了一千块。我另一个伦敦的朋友却在除我之外的其他入围作品上都下了注,赌其中总有一个会赢。因为他觉得赌我赢的话等于自找霉运。”
  对于入围最终榜单的其他作品,她怎么看?“在书店里的话我甚至连看也不会看一眼那些书的。自从知道自己入围决选名单,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接下来六个星期,将会很好玩。我可不愿呆呆坐着,忧心忡忡,想东想西。以至于昨天一下子看到其他入围作品时——嗯,我是这样称呼它们的——我还吓了一跳。原先感觉中决选名单里就只我一个人呢。”
  离她意外捧冠才刚刚一晚,早上,我们就坐在伦敦一家公关公司的地下室里了。恩莱特这一整天都将在这儿接受采访——听上去真像因为胜利而得付出的偿赎——然后才能飞回都柏林的家。前一晚她只睡了四个小时,还喝了“不只一丁点儿”香槟酒,不过单从外表你可看不出来:她一脸轻松满足,很是乐得与你交谈。爱尔兰总统府正好向她致以了祝贺。“我得留意,别让自己成了爱尔兰文坛上的索尼娅·奥沙利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该国中跑名将)。”玛丽·麦卡利斯总统曾经亲自致电索尼娅?“噢不不,是总统助理,”恩莱特很快回答。这位四十五岁的女士仔细瞧着我,眼神里竟有几分怨愤,仿佛我执掌天气,却在她的游行日下了雨。
  文学圈外,知道恩莱特的人并不多。然而在圈内,二十年来她的声誉日隆,而且在英国和爱尔兰都曾捧得奖项。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便携式处女》(The Portable Virgin) 就曾受到过去的写作班导师安吉拉·卡特的热情赞誉:“格调高雅,扣人心弦,处处流露智慧,笔法新颖特别。”评论家们对其长篇小说《我父亲的假发》(The Wig My Father Wore)、《你像什么》(What Are You Like)以及《伊莱扎·林奇的乐事》(The Pleasure of Eliza Lynch)也是热情洋溢。然而只有《制造宝宝》——写的是她对于怀孕时光的回忆——进入了主流视线。这主要是因为书写得妙趣横生,充满人情味,就像给充斥市面只会指手画脚的种种育儿手册来了一针解毒剂。同行小说家A.L.肯尼迪在为《卫报》撰写《聚会》的评论文章中就叹道,恩莱特笔下的一切都栩栩如生——她的笔调有力又轻快,时而诙谐,时而魔幻,背景是暗色的,却有抒情诗的风味。她笔下的世界,安静又巧妙,实在让人敬畏。这番话或许没错,不过单凭这些还赢不来理查德-朱迪俱乐部的出版认可——这认可价值重大;也赢不来疯狂的销量。恩莱特获布克奖之前,《聚会》在整个英国一共才卖出三千五百五十三本。毫无疑问,布克奖的奖杯将很快扭转局面。
  我对她坦言,翻开《聚会》之前对于阅读此书并未抱有多大期待,因为之前媒体上的介绍文章实在描述得叫人心情沉重。赫戈特家族的几代人团聚在都柏林,参加溺水自杀的利亚姆的葬礼。维罗尼卡——利亚姆最亲近的妹妹——一刻也停不下回忆他们的童年,想知道哥哥的死是否跟几十年前还是个孩子时所受的侵犯有关。她满心的悲伤,满心的担忧,索性从自己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当中抽身而退了。我是宁肯一边读叔本华,一边在玻璃碎屑当中打滚,也不愿意读这样一个故事的!
  “我明白,我明白,”恩莱特温和地接过话去,“还有个学生时代的朋友跟我说:‘恐怕我现在是非读不可了,可是我好害怕!’”她呵呵笑起来。有人说她作品的素材纯属爱尔兰小说中的陈词滥调,这一点恩莱特决不同意。“从爱尔兰小说当中你可读不到那段故事。从回忆录里面倒可以——譬如弗兰克·麦考特写的那些。”
  那位学生时代朋友的心情不难体会。批评家们也一样,一边热情赞扬这部作品,一边对其中冷酷剖析家族历史的做法很是愤愤,虽则他们对这种不满通常着墨不重。甚至纽约时报的批评家——他的评论基本是褒扬,而且算得上是最有深度的文章之一——也忍不住要说一句此书当中找不到“一丝慰藉”。我对恩莱特说,他们读的跟我肯定不是同一本书,因为我读下来感觉是风趣好玩。
  “噢,谢谢你这么说,”她回答。我说的是真心话。《聚会》在哪怕最阴森的场景里也安插了幽默,这种慰藉是此书的好处之一。就像贝克特在《终局》当中做的(或者不如说在他每一部既灰暗又欢闹的作品当中)一样,即使写死亡的场景写到一半,我们的女作家也忍不住添一段笑料,虽则冒险,却当真充满存在主义的意味。利亚姆给自己衣兜里塞满石头,在布莱顿投海死去。他的守灵夜上,十一个还活着的兄弟姐妹当中挑出一个来守卫没合盖的棺材。恩莱特写道:“基蒂在远处那面墙边站岗,免得哪位吊丧者不小心一个人同尸体呆在一起,那就很不体面了;也免得尸体一个人孤零零躺着没人管,那同样很不体面。”她滑了虔诚的葬礼仪式一稽,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停尸屋内的时候,拿尸体怎么办才算是对?”恩莱特邪邪地笑了,“我打包票,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从头到尾,若非有味的笑料,就是新颖的想象,如同酵母一样把书中的阴郁调节到风味正好,即便是关于爱和死亡最严肃的思考也变成迷人佳肴。“要我手里拿捏着一个句子那么久,却找不到一点乐子,我可受不了,”她这样说。评论家们经常拿她早期的作品与爱尔兰伟大的幽默作家弗兰·欧布莱恩对比,这一部却恰恰还无人如此提起。也许他们应该马上跟进。
  并不是说恩莱特的笔触不深沉,不阴暗。噢,她其实总也如此。维罗尼卡赶到布莱顿,认领人们送回的弟弟的尸体。她低头望向海滩。“我注视着自己搭在栏杆上的手,多么苍老的一双手;还有我的身体,因为生孩子而早已走形,有时候我感到自豪,因为从这身体里孕育出了崭新的人儿;可是他们给孕育出来,最后仅仅只是喂养了坟墓,喂养了坟墓!我简直想对着这群陌生人大声叫喊,喊出这一番话来。我还想做一张三明治广告牌挂在自己身上,提着扩音器大声宣告,叫人们停止繁衍后代!”
  小说对性欲的探索亦有深刻惊人之处。“在这本书里,我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追寻欲望和仇恨究竟是如何紧紧彼此捆缚,”恩莱特说,“你知道,有时候我们会感觉,一个人——通常是一个男人——因为自己想要得到某一个人——这又通常是一个女人了——而狂怒不已。”小说中,这番竦人的话是在维罗尼卡与丈夫做爱后说出的:“将来你的女儿会同像你一样的男人睡觉。那些个男人会恨她们,因为他们想要她们。”我暗示道,这么说不免有些太过冷酷。恩莱特又一次咯咯笑起来:“没错!我就指望你这反应!可是欲望有时候真的就是那样。你恨你所欲求的东西,正是因为你想要得到它。这就是为何我们会用如此暴力的一个词——操(fucking)。男人笔下的性总不过是花花公子一类俗套,我想写出些不同来,想思考隐藏在欲望当中的暴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