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抵抗殖民话语的文化策略
作者:张廷佺
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 1954—)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她曾先后获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苏·考夫曼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和司各特·奥台尔历史小说奖等文学大奖。1984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爱药》使她名声大噪,鹰扬文坛。从那时起,她始终在文坛的聚光灯下,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追捧。迄今,她已出版了10部长篇小说,3本诗集,4本儿童故事。厄德里克已进入美国文学的正典。她的小说和诗歌被收入多种文学选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已成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美国文学、比较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等学科和课程的研究文本。
有研究者认为,厄德里克与美国现代小说家福克纳至少在以下三点上极为相似,轩轾难分:1、 浓郁的地方特色。福克纳的小说大都以他熟悉的南方为题材,创作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而厄德里克以北达科他州齐佩瓦人居留地为背景,创作了“北达科他传奇”;2.、“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与“北达科他传奇”都描写了数个家族几代人的沉浮;3、福克纳和厄德里克部分作品采用多角度叙事。
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大多以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为背景,基本每两年就创作一部,且几乎部部叫好。10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爱药》(1984,1993)、《甜菜女王》(1986)、《痕迹》(1988)、《宾戈宫》(1994)、《燃情故事集》(1996)、《羚羊妻》(1998)、《小无马地的最后报告》(2001)、《屠宰师傅歌唱俱乐部》(2003)、《四颗心灵》(2004)和《着色的鼓》(2005)。其中《爱药》、《甜菜女王》、《痕迹》和《宾戈宫》被称为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四部曲”,是厄德里克长篇小说中影响最大的。她的抒情的笔调和耳目一新的叙事形式赢得了普通读者和学界的认同。《甜菜女王》曾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小无马地的最后报告》和《屠宰师傅歌唱俱乐部》均曾入围国家图书奖。
我国读者和学者对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和诗歌相对比较熟悉,但她在短篇小说上的取得的杰出成就尚未得到充分注意和重视。其实,厄德里克首先是一个公认的优秀的、多产的短篇小说家,是《纽约客》等文学杂志短篇小说栏目的“常客”。《外国文艺》曾在2002年译介了她2000年和2001年发表在《纽约客》上的《复活街》、《屠夫之妻》、《披巾》三个短篇小说。在短篇小说的数量和质量上,美国当代作家中鲜有能与其平分秋色的。厄德里克天赋极高,加上受到家庭熏陶,从小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自1978年至1982年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地磅》是以作者本人在公路计重处的工作经历为基础写成的,于1982年发表在《北美评论》上,后入选1983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圣徒玛丽》于1984年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获1985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1982年,在《芝加哥杂志》举办的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大奖赛中,28岁的厄德里克从20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受到由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凯·博伊尔和斯塔兹·特克尔等评委的青睐,其短篇小说《世上最了不起的渔夫》夺得大奖。至今,她已在《纽约客》、《美国小说》、《哈泼斯》、《大西洋月刊》、《芝加哥杂志》、《肯庸评论》、《佐治亚评论》、《美国之声》、《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杂志》等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短篇小说。她于1985年、1987年、1998年、2001年、2002年和2006年6次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这在美国当代作家中是罕见的。至今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次数最多的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曾经获得6次和6次以上的均是尤多拉·韦尔蒂、弗兰纳里·奥康纳和威廉·福克纳这样的短篇小说大家。
厄德里克别有炉锤的短篇小说叙事技巧、丰富的素材和杰出的成就得益于印第安口头文化的熏陶。厄德里克1954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小瀑布城,在北达科他州的瓦佩顿长大。她的外公是龟山齐佩瓦人居留地的部落首领,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有齐佩瓦和法国血统,父母都在瓦佩顿的印第安学校任教。厄德里克是龟山齐佩瓦人部落的成员。她自幼受家庭熏陶,长期浸淫于印第安的神话故事、创世传奇和英雄故事,印第安文化的丰富悠久的口述传统和神奇故事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她讲故事的能力,对她的小说创作,特别是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她说,小时候,家人围坐在一起讲故事,这在某种程度上比阅读文学作品对她的写作影响更大。“小时候,人的感觉也是最开放的,思维正在形成,这些故事都被你吸收。”那些故事环都以神话中的某个人物为中心,故事有些夸张离奇,讲故事的人从人物的一件事讲到另一件事,人们一晚接一晚、一天接一天地讲故事,“这就是故事环……那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但在讲述的过程中加入了非齐佩瓦文化或者欧洲文化的成份。”小时候,父母鼓励她写故事,每写一个故事父亲就奖励她一枚五美分的镍币。所以厄德里克自幼就觉得写作的才能似乎与生俱来。她后来说,“写作要比在甜菜地里锄草容易得多。”
有趣的是,厄德里克发表过大量的短篇小说,但至今没有出版过短篇小说集。1984年,厄德里克将《世上最了不起的渔夫》、《地磅》、《圣徒玛丽》等获奖短篇小说与其他短篇小说合在一起,稍作修改,取名《爱药》,厄德里克坚持认为这是一本长篇小说,而不是短篇小说集。该小说汇集了作者短篇小说的精华,得到“每月一本读者俱乐部”的高度赞扬,获当年全国书评家协会奖。该奖与美国全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并列为美国三大图书奖。1985年,厄德里克因该小说而获得由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苏·考夫曼奖和洛杉矶时报1985年最佳长篇小说处女作奖。文学前辈菲利普·罗思、托妮·莫里森等著名作家对《爱药》不吝溢美之词。厄德里克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爱药》的获奖证明了她旺盛的创造力和不竭的才思,也表明了读者和评论者对她艺术成就的肯定。厄德里克大器早成,随着《爱药》的成功而一步跨入美国重要作家的行列。
1984年是厄德里克创作的分水岭。此前,她的创作以诗歌和短篇小说为主;此后,她开始侧重于长篇小说创作,但没有停止短篇小说的创作。厄德里克后来出版的数部长篇小说大多将那些发表过的短篇小说与未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合成,叙事模式与《爱药》基本相似。她的10部长篇小说包含了发表过的47篇短篇小说。1993年再版的《爱药》共18章,有11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甜菜女王》共16章,其中13章全部或部分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在厄德里克的所有长篇小说中,本书在成书前已经发表的内容占全书的内容的比例是最高的);《痕迹》共9章,其中4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宾戈宫》共27章,其中3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燃情故事集》共4部分,46章,其中7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小无马地的最后报告》共22章,其中2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屠宰师傅歌唱俱乐部》共16章,其中2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四颗心灵》共16章,其中2章的部分内容作为一篇短篇小说表过;2005年出版的《着色的鼓》共4部分,17章,其中3章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其中两章即前文提到的2000年发表在《纽约客》上的《复活街》和《披巾》)。从《羚羊妻》的版权页的信息来看,似乎只有本书没有任何章节作为短篇小说单独发表过。在当代作家中,如此通过短篇小说来构成长篇小说的恐怕只有厄德里克一人了。由此可以看出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对短篇小说的倚重,也可以看出她对短篇小说创作的偏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