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不过是部电影

作者:夏洛特.钱德勒




  希区柯克对荣誉一向都很重视,也很享受自己得到的荣誉。但他从没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对此甚为苦恼。他渴望在这方面得到他同行的认可。1968年,他以制片人的身份获得了欧文·撒尔伯格奖(Irving Thalberg Award)。(注:欧文·撒尔伯格(1899—1936),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曾监制多部名片。37岁去世时,学院特别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奖。该奖项从1937年设立以来,一直没有变动。)在学院奖的颁奖典礼上,希区柯克走到台前说道:“谢谢。”仅此而已。台下的观众还在期待他再说些什么。这就是希区柯克。
  1979年12月31日,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成了阿尔弗雷德爵士。由于身体不适,希区柯克没能飞往英国。几天后,英国总领事代替英国皇室在洛杉矶授予希区柯克爵位。在场的见证人有卢·沃瑟曼、加利·格兰特、珍妮特·利(Janet Leigh)等等。
  希区柯克曾希望得到这份荣誉,但当他得到时,他早就忘了曾经对它的期盼。他少了快乐的重要元素——期盼——留给希区和艾尔玛来享受爵士夫妇头衔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当记者问及希区柯克,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伊莉莎白女皇才授予他爵位。他回答说:“看来她是忘记了。”
  不能拍电影了,身边只有艾尔玛的陪伴,希区柯克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美酒佳肴不再能带给他快乐。持续的痛苦让他失去了活下去的愿望。他曾对我说,“生病是件很难堪的事。一个人的死亡毫无尊严可言。”
  1980年4月29日清晨,希区柯克在家中与世长辞。葬礼在贝弗利山的好牧羊人教堂举行。按照希区柯克的遗愿,他的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在了太平洋上的加州海岸。
  5月8日,据说有大批民众聚集在伦敦的西敏寺大教堂纪念希区柯克。
  两年后,即1982年6月6日,艾尔玛·热维尔·希区柯克离开了人世。她的葬礼在韦斯特伍德的圣保罗使徒教堂举行。她的骨灰也撒在了太平洋里。
  希区柯克曾在晚年时说过,当他和艾尔玛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去旅行时,他们就真的老了。希区柯克和他的妻子都是浪漫的人,他们相约做最后的旅行,可能是在圣诞节去圣莫里茨的大饭店。他们最爱在那儿庆祝结婚周年纪念。
  “为了不让对方失望,我们都没有承认已经没有这种可能了。于是,我和艾尔玛不再谈论去圣莫里茨。我俩都明白我们不愿再回去了,哪怕就一次。”
  “最糟糕的事,你明白的,就是当你回不到让你快乐的地方。因为你害怕一旦你回去,你就快乐不起来了——不是因为地方变了,而是因为你变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