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不过是部电影

作者:夏洛特.钱德勒




  “对体罚的恐惧感要比结实地受一顿鞭打糟糕得多。无论我有多么谨慎,我始终能感到体罚的威胁。”
  希区柯克认为由体罚产生的担惊受怕造就了他的悬疑电影中“定时炸弹”的理论。并非是爆炸,而是爆炸的威胁造成了紧张和悬念。他还认为对原罪与被禁事物的畏惧使得一切更为奇妙。
  “我最钟爱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看书是希区柯克童年时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书本影响了他的一生。“我对埃德加·爱伦·坡和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印象深刻,还有英国的‘惊悚作家们’,比如约翰·巴肯(John Buchan)。我小时候就对柯南·道尔(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威尔基·柯林斯(注:十九世纪英国惊悚作家,原先在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所创的杂志上连载作品。)和狄更斯非常熟悉。我最钟爱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在柯林斯和狄更斯笔下的那个维多利亚时代,谋杀是一项难以启齿的罪名,我也一直持相同的态度。即使在谋杀推理小说中也不能草菅人命。人不能就这样被随意抛弃。”
  “爱伦·坡的作品告诉我,即便你没有身处危险,你的情绪和身体也能经历所有恐惧带来的震撼。尽管读完他的书,我不敢马上走向黑暗。”
  “在我孩提时代,有次我独自从黑暗中醒来,我不知道这次经历是否是我童年害怕黑暗的开端,抑或是在这之前我就怕黑。我想当时我大约四岁,之后我就一直讨厌黑暗。它代表了未知,而我偏爱熟悉的事物。没人知道黑暗里隐藏着什么。也没人想知道。”
  希区柯克的恐惧并不都是肉体上的。“我最大的恐惧之一就是在公众场合出丑。尴尬的场面。我想是公众恐惧症吧。而我最害怕的是——预知未来。”
  
  希区和艾尔玛(Alma)
  
  “他是眼睛,她则是耳朵。”
  ——诺曼·劳埃德,演员兼制作人,希区柯克的终生好友
  “你好,热维尔小姐。我叫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新片的副导演。你愿意担任剪辑工作吗?”
  希区和艾尔玛由此开始了他们的关系。希区柯克一进拉斯基明星电影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电影公司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娇小的红发女子。只是他太害羞,他担心自己的职业地位不及她,所以他一直没有接近她。直到他认为他们的地位平等了。就这样,她成了他的助手,负责编辑和写脚本。这些工作对于无声电影来说相当重要。
  五十七年后,在1979年举行的美国电影学院颁奖典礼上,希区柯克被授予终生成就奖。他在答谢词里为他和艾尔玛的关系做了最好的总结:
  “我这一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在这里请允许我提一提其中的四个,他们给了我最多的爱,欣赏,鼓励和长久的合作。”
  “第一位是电影编辑。”
  “第二位是电影剧本作者。”
  “第三位是我女儿派特(Pat)的母亲。”
  “第四位则是在我家厨房创造无数奇迹的厨师。”
  “他们的名字是艾尔玛·热维尔小姐。”
  “如果五十三年前年轻漂亮的热维尔小姐没有无条件地接受那份终生合同,答应做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太太的话,那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先生今天在这个场合就不可能坐在桌边了,而是一个站在一边的迟钝的侍应生。我和她共享这个奖,就像我选择和她共度此生。”
  艾尔玛·露西·热维尔于1899年8月14日出生在诺丁汉。她父亲是诺丁汉蕾丝花边公司驻伦敦办事处的代表。随着蕾丝花边的过时,一战期间经济和社会的种种变迁,艾尔玛的父亲转行去了伦敦电影公司,在戏服部工作。电影公司离家才几个街区,艾尔玛常骑车去看望他父亲,当然也为了去看望那些演员。父亲发现了女儿的兴趣,也希望她能找份离家近的工作,于是艾尔玛就成了公司里的端茶女侍。艾尔玛的老板很快发现了她的细心、聪颖和活力,而公司正需要一个低薪剪辑,艾尔玛就这样升了职。1919年,伦敦电影公司倒闭,其位于伊斯林顿(Islington)的制片公司则卖给了拉斯基明星电影公司,而艾尔玛接受邀请留在那里,负责电影场景的串联。
  同年,艾尔玛遇到了公司新来的负责场景间字幕的一位青年。当时的艾尔玛有着比他丰富得多的制片知识,这青年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她立刻注意到了他,而他似乎并不在意她,只是沉浸在工作之中。这点令她很惊讶,因为她早已习惯于年轻男士们的注意,他们喜欢她自信满满的样子。
  和她未来的丈夫一样,艾尔玛相信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我记得有个青年腋下夹着个大包走进来,穿着件暗黑的外套。”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艾尔玛咯咯的笑了。希区柯克告诉我,就是艾尔玛的咯咯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尽管希区柯克立刻爱上了艾尔玛,但他认为还没到追求她的时候。因为他们当时身处十九世纪末,各自的家庭都是十九世纪式的,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直到希区柯克成为副导演,他才开始追求艾尔玛。生性害羞的他,以提供工作为借口,打电话接近艾尔玛。“那并不浪漫。”他回忆说。艾尔玛不同于希区柯克以往遇到的任何女孩。“遇上她之前,我从来都不知道女人要什么。我只知道她们要的不是我。”
  1924年,希区柯克作为副导演被派往柏林拍摄《普鲁特的堕落》(The Prude's Fall)。艾尔玛作为他的助手一同前往。坐船回国的时候,希区柯克决定在他们踏上英国土地之前向艾尔玛求婚。他希望艾尔玛仍沉浸在此次长途旅行的喜悦中。但他的计划被她的晕船打乱了。他们一上船,艾尔玛的晕船就不断发作,希区柯克因此犹豫了。即使情况没有他期望的那样浪漫,他好奇她的虚弱能否助他一臂之力,使她不至于严词回绝。他没法想象没有艾尔玛的生活。在此之前,他从没想过能和一个女子如此舒服地相处。
  旅途将尽,艾尔玛的晕船并没有减轻的迹象。艾尔玛脸色苍白,痛苦地躺在床铺上。希区柯克记得前去看望她的时候,脱口而出提出求婚。这和他预先排练的完全不同,但她没有拒绝。她只是打了个嗝,希区柯克就当她答应了。
  艾尔玛告诉我说:“我太虚弱了,连说愿意的力气都没有,否则我会说的。”
  他俩于1926年12月2日在一座罗马小教堂里举行了婚礼。蜜月是在巴黎和瑞士圣莫里茨的大饭店度过的。
  
  希区柯克的电影
  
  希区柯克常会在自己的电影里露脸。他的处女秀是在电影《房客》里。影片开头,他出现在阅览室。影片结尾,他在人群里追赶诺韦洛(注:Ivor Novello,英国音乐家和词作者,英国作曲家协会音乐奖就是为纪念他而设立的。)希区柯克回忆说:“有两个演员没来。在那个年代,如果需要的话,你得不时走进镜头做些什么。”
  在电影《下坡》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伊莎贝尔·琼斯(Isabel Jeans)后仰看着刚走进她梳妆室的艾弗·诺韦洛。接下来的镜头就是她看到的倒在地上的诺韦洛。这个片段成为希区柯克电影的经典镜头。在英格丽·褒曼和加利·格兰特主演的《美人计》中,希区柯克故计重演。
  另一个经典片段出现在《水性杨花》(Easy Virtue)中。希区柯克把这个场景描述为“无声的独角戏”。
  “是在一个小布景里拍的,大约一分钟左右。酒店的电话接线员,由班尼塔·休扮演,坐在那儿,戴着耳机,正在看爱情小说。”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