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黑暗中的微光:解读《爱的疗药》
作者:张廷佺
小说中的死亡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厄德里克还借人物之口,对居留地制度、《道斯法案》、美国的司法制度、种族歧视等进行猛烈的抨击。露露是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她对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政策极尽嘲讽之能事。她说:“我从不让普查员进我的家门,哪怕他们说是为印第安人好。要我说,每次他们统计出人数,也就是知道了还要除掉多少人。”尼科特被好莱坞招去做演员,让他抱紧胸,从马上摔下来。尼科特嘲讽道:“印第安人在电影里最多只能扮演死人的份。”为了赚钱,他脱得精光,为一个白人妇女做模特,这让他想到“只有死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
战斧工厂倒闭后,莱曼幡然醒悟:“他们(白人)把分文不值的土地拿给你做生意,然后再从你脚下硬生生地抢走;他们把你的孩子带走,灌上满嘴的英语;他们把你的兄弟送进地狱,把他榨干了再送回来。他们用酒换你的皮毛,然后再告诉你不能喝酒。”莱曼还说,白人曾经耕种过印第安人的土地,抢过印第安人的饭碗,看着邻居受穷,自己过着优裕的生活,他们甚至从没正眼看过那些挨饿的、迷茫的印第安人。
露露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儿子盖瑞是小说中形象最丰满的人物。他天生是个领袖,步伐轻快,充满力量。他和一个牛仔争论齐佩瓦人是否也是黑鬼时,朝牛仔的睾丸踹了一脚,被判了三年。艾伯丁说:“如果白人目击者支持的话,他们是很好的目击证人,因为他们有名字、住址、社保号和工作电话。但如果他们不帮你忙的话,就和请印第安人目击者作证一样,是十分可怕的。”艾伯丁在小说中充满了对种族歧视的不满:“对于初犯,三年偏重了,不过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还不算重。”这无疑是对美国司法制度最大的嘲讽。盖瑞是印第安人运动的领袖,在越狱方面很有天赋。他自夸地说:“没什么狗屁的钢筋混凝土房子困得住齐佩瓦人。”他虽然长得高大,却能像鳗鱼一样从监狱里逃脱。在厄德里克笔下,他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英雄。他的话切中要害,直击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社会公平吗?社会就像我们打的这场牌,兄弟。我们的命运在出生之前就决定了,就像发牌之前已经洗过牌了,而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尽量把牌打好的过程。”
这些叙述是沉重的,是从印第安人心底爆发出的声音,描绘的是他们心中同样黑暗的画面。微光出现在“莱曼的运气”这一篇,也就是倒数第二篇,已接近小说的尾声。在反抗美国政府的印第安政策的时候,新一代的印第安人已渐渐明白如何在保持“印第安特性”(Indianness)的同时面对现实。露露的儿子莱曼是个典型的例子。战斧工厂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之后,他深刻反省:“是时候了,真的是时候了。印第安人该学聪明了,该学会利用联邦法律这个他们手里唯一的砝码了。”他准备开发自己的项目,教齐佩瓦人怎样正当地、彬彬有礼地从那些退休的白人手里把钱赚过来。莱曼继承了父亲尼科特赚钱的本事,认识到金钱是同化别人的关键:“为什么不能让钱生钱呢?就靠人们的狂热、企图,还有幸运之神大赚一把吧!”莱曼计划开赌场,碰碰运气,还准备办个大抽奖,中奖率高得连加拿大人都抛下家人和庄稼不管,他想象着钱像潮水一样汇集到部落的户头上。莱曼已经懂得如何面对现实,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小说名为“爱的疗药”,也是第十三篇短篇小说的篇名。显然,“爱的疗药”无论是作为整个小说的篇名还是短篇小说的篇名,都是极富深意的。笔者对厄德里克的小说中“爱的疗药”这一短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在《爱的疗药》中出现过十三次,在《痕迹》中出现过两次,在《宾戈宫》里出现过七次,在《燃情故事集》中出现过七次,在《小无马地的最后报告》中出现过一次,在《四颗心灵》中出现过二次。在《宾戈宫》里,利普夏的情人肖尼对他说:“你有了疗药,但你得不到爱。”在“爱的疗药”这个短篇中,自认为有超能力的利普夏急于让外公尼科特回到外婆玛丽的身边,想方设法制造“爱的疗药”,他想按照古老的药方配制,但找不到药方中所说的材料。他又突发奇想,准备去捕捉两只黑额黑雁(因为这种鸟终生成双成对),不成后,他又去商店买了两只火鸡,将鸡心挖出,让外婆和外公生吃。具有讽刺的意味的是,外公被生鸡心噎死。这一未曾预料的后果逼着利普夏思索。一天,外公的灵魂回来看外婆,利普夏这才恍然大悟,明白爱是没有捷径的:“不是爱的疗药让外公回心转意的,外婆。是别的东西。他对您的爱超越了时空,但他走得太快,根本没机会对您说,他爱您,他没怪您,他明白您所做的一切。是真实的情感让他回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魔力。”
在小说中,在有的家庭中成员之间并不存在血亲关系。玛丽收养了妹妹的小孩琼,还收养了儿媳琼与盖瑞生的儿子利普夏;纳娜普什收养了露露;当琼觉得更适合与伊莱一起生活时,伊莱收养了她。玛丽与露露原是情敌,势不两立,但当尼科特死后,两人捐弃前嫌,露露的眼睛接受手术后,玛丽帮她滴眼药水,露露深情地说:“她像座朦胧的大山,慢慢地俯下身来,身形模糊庞大,在刚出生的婴儿眼里,母亲一定也是这样的吧。”玛丽的婆婆拉什贝尔对她刁蛮凶狠,两人关系很僵,但当玛丽分娩时,拉什贝尔非常关心,这化解了两人之间多年的冰冻。玛丽说:“每次见到她,我都知道她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人,她所做的一切超越了我们之间脆弱的关系。”
小说开头,利普夏不知自己的身世,始终无法原谅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将他扔进沼泽地。他奶奶告诉他,他母亲当时并不是要将他淹死,而是她当时不知所措。真相浮出水面时,利普夏原谅了母亲。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他开车载着母亲的灵魂返回了居留地。
利普夏和外婆玛丽重新认识什么是爱的疗药,玛丽与露露恩恩怨怨结束了,利普夏谅解了母亲,没人要的孩子也可以投入温暖的怀抱。通过这些,厄德里克为整幅以黑色为底色的画卷抹上了一丝光亮:爱在心底,不能借助外力;爱的疗药只存在于宽容、谅解、诉说和倾听;爱才是真正的疗药;爱是印第安人黑暗生活中的明灯;因为有爱,印第安人才能坚强地存活。
(张廷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邮编:2000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