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郭沫若与田汉的友情

作者:黄禹康




  
  肩并肩抗日救亡写雄文同仇敌忾
  
  1937年7月25日,郭沫若别妻抛子,只身从日本回到了上海,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斗争。田汉于当年8月,也匆匆由南京赶到上海与郭沫若相会。阔别了10年,两位亲密战友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从此,两位文坛健将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血与火的战斗之中。
  8月,郭沫若主办的《救亡日报》在上海正式创刊。田汉积极为《救亡日报》撰文。
  9月,郭沫若与田汉在上海发起由文艺界救亡协会主办俘获文件物品展览会。这期间,郭沫若、田汉、夏衍等一大批文化巨子经常冒着战火,在上海郊区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11月,田汉回到长沙,积极筹办宣传抗日救亡的《抗战日报》,得到了徐特立和周恩来的资助,顺利解决了办报经费。《抗战日报》在《代发刊词》中声明:它与郭沫若主办的《救亡日报》是“姊妹刊”,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统一战线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报纸。
  1938年2月,郭沫若不满国民党当局的种种阴谋手段,拒绝就任军委会政治部三厅厅长的职务,由武汉避往长沙田汉处。
  田汉为了欢迎郭沫若,特作《长沙迎沫若》:“十年城郭曾相识,千古湖南未可臣。此处尚多雄杰气,登高振臂待诗人。”
  郭沫若即用原韵和诗,诗曰:“洞庭落木余霜叶,楚有湘累汉逐臣。苟与吕伊同际遇,何因憔悴做诗人。”
  郭沫若2月7日到长沙,在长沙一共生活了20多天,几乎天天都由田汉陪伴。20多天的活动:一是欢迎、座谈、演讲;二是参观、游览、凭吊;三为听戏、讨论。田汉陪郭沫若看京剧、湘剧,讨论改编传统戏为抗敌宣传服务的问题。此外,便是劝慰。周恩来要郭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并说“有你做第三厅厅长,我才可考虑接受他们的副部长,不然那是毫无意义的。”田汉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郭沫若多方进行劝慰。于立群来长沙,带来周恩来的口信,催郭沫若回武汉。28日,在田汉的陪同下,郭沫若、于立群、张曙乘车离开长沙,去了武汉。
  与20多年前的福冈之游相比,这次的长沙之游时间更长,谈话的内容更广泛。20年前,他们谈理想,谈文学,谈歌德,谈席勒。这次,更多的是谈民族的危机,历史的沧桑,以及当前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长沙之行留给了郭沫若极深的印象,他在《长沙哟,再见》一文中,抒写了来长沙22天的感受,充满了对长沙的眷念,对友情的珍惜。
  郭沫若与田汉到武汉后,3月27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两人均为主席团成员;最后,两人均被推为该会理事。4月1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为第三厅厅长,田汉为第六处处长,掌管艺术宣传工作。在周恩来、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田汉组织了10个抗敌演剧队和4个抗敌宣传队,到各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田汉曾为演出队作诗:“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全球作观众,看我大史剧。”
  为了提高演出水平,增强宣传效果,郭沫若和田汉还主办了“田汉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郭沫若担任班主任,田汉担任教务长,对700余名楚剧、汉剧、京剧、评剧和杂耍等各种艺人进行了培训。
  1938年11月12日,三厅撤离长沙。深夜,国民党军队火烧长沙城。郭沫若与周恩来对长沙大火感到诧异和愤慨,并安排田汉、洪深带领三厅部分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以后,郭沫若长期定居于重庆,田汉除率演出队四处慰问演出外,还在桂林居住过一段时间。1940年春夏之交,田汉由长沙到达重庆。他与郭沫若一道,关心着当时戏剧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8月,他们一起往中苏文化协会,主持了文协主办的鲁迅六十诞辰纪念会。9月,郭沫若、田汉、老舍等人筹备了1938年在桂林日寇轰炸时遇难的张曙追悼会。
  1941年3月,郭沫若与田汉相约,过江骑马登南山,春游3日。春游结束,田汉乘舟东下桂林,郭沫若题一首七绝送别,中有“伏枥何能终老此?长风万里送华骝”句,以此共勉。
  同年11月,为庆祝郭沫若五十诞辰暨创作生活25周年,重庆、延安、桂林、香港、星岛都举行了庆祝活动。在桂林,新中国剧社演出了由杜宜根据郭沫若事迹编写的话剧《英雄的插曲》。演出开始时的大合唱。即为田汉作词的《南国之什》。在纪念会上,田汉满怀深情地朗诵出自肺腑的心声:“没有你,锦江会失去她的旖旎,没有你,历史宝库会不能及时而开,没有你,诗歌之国将成为大戈壁!没有你,中国与平等待我的国家将失去紧密联系。这该是多么值得骄傲啊,中国有着你,这该是多么当然的事啊,中国纪念你半世纪的功绩!”
  民族的期待,战友的勉励,使郭沫若创作热情奔放,在1941年至1943年间,郭沫若文思如涌泉,创作了6部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这批风格独具的历史剧作的出现,标志着郭沫若继“五四”《女神》以来,创作上出现了第二个高峰。当《屈原》演出成功的消息传到桂林,田汉欣喜若狂,作《欣闻<屈原>演出成功》以示祝贺。他赞美郭沫若的才情:“江入夔门才若尽,又倾山海出东方。”此时,田汉也新作纷呈,话剧方面的代表作有《卢沟桥》、《最后的胜利》、《秋声赋》、《黄金时代》等。京剧方面的代表作有《江汉渔歌》、《新雁门关》、《岳飞》、《新儿女英雄传》、《潘金莲》。湘剧方面的代表作有《新会桥缘》。电影方面的代表作有《胜利进行曲》。1947年3月,上海文艺界举行“庆祝田汉五十寿辰及创作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熏郭沫若作《先驱者田汉》,称赞田汉“不仅是戏剧界的先驱者,同时是文化界的先驱者”。“二十五年来,中国各项新兴的文化部门中,进发得最为迅速而且有惊人成绩的要数戏剧电影,而昌寿(即田汉)在这儿是起着领导作用的”。“他多才多艺,旧诗做得满好,平剧唱得满好,而他没有丝毫轻薄的才子气”。田汉有着“无数青年朋友的景仰,人民大众的欢迎。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应该夸耀的一个存在。”在大会上,郭沫若还即席题诗赠田汉:“肝胆照人,风声树世,威武不屈,贫贱难移。人民之所爱戴,魍魉之所畏葸。莎士比亚转生,关马郑白难比。文章传海内,桃李遍天涯,春风穆若,百世无已。”
  为贺田汉寿辰,郭沫苦还赠五律一首,赞其“平生沥肝胆,世事苦蹉跎。命为生民立,还当战养和”。
  
  建设祖国心相印不朽文章昭后世
  
  1948年冬天,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田汉经天津抵达河北平山西柏坡党中央驻地。不久,党组织又派他去北平看望徐悲鸿先生,希望徐留下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同年11月,郭沫若也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化名丁汝常,秘密乘船离开香港北上,1949年2月25日抵达北平。从此,两位老朋友又在北京相见相聚了。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郭沫若为主席团成员、总主席,并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田汉参加了这次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郭沫若、田汉均成为政协第一届代表,郭沫若还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无党派民主人士组召集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