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陪都重庆庆祝抗战胜利纪实

作者:杨耀健




  重庆各大报标题:《国府门前无数市民高呼万岁明晚渝市举行化装火炬游行》、《英大使昨返国述职两月后返渝》
  耕力发表《狂欢在南泉》,记述中央政治学校师生庆祝胜利的实况:
  中政校从山顶的宿舍到山下的课室,一片欢呼声震动了山谷。平剧团的锣鼓,在操场上敲得星星都在发抖。一个人过度兴奋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有的人在狂欢,有的人只能拉长了嗓子“啊!啊!”地乱喊。有的人反倒一声不响变成了呆瓜,原因是刺激过甚,无法表示自己的情绪,只好以沉默代替喜悦。
  南温泉更热闹了,满街灯火辉煌,噼啪的爆竹震耳欲聋,火花在狂潮一样的人群中跳跃,像顽皮的猴子。灯笼火把,震天的锣鼓声,一起又一起。小孩子乱跑乱跳乱叫,大人们也变得天真起来,平日愁眉苦脸所焦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时全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们跟着小孩子在火药味刺鼻的街上,从东头跑到西头,见了熟人一把拉住就叫:“恭贺胜利!”下江人则激动地叫着:“我们要回家了!”
  8月13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蒋介石:“你给我们的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利益,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和背叛祖国的汉奸们。”
  中共《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光荣属于人民》,称抗战胜利是全国军民共同奋斗之结果。
  《中央日报》发表社论《今年的八一三》,备述抗战艰辛。
  中央社讯《军委会电令各部队听命执行受降决定》,报道称:“并于11日电令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遵照。”
  中央社讯《渝市物价狂跌》:“本市金融方面呈现剧烈波动,11日午后收盘,黄金每两跌至十一万五千元,美钞跌至一千八百五十元,百货更狂跌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至于颜料、布匹、香烟等物,价亦惨跌。”
  重庆各大报标题:《受降复文送达东京四强伫待倭复牒》、《日本投降消息传出各地狂欢庆祝》、《胜利来临物价惨跌》
  陈叔通撰成《七律·日寇乞降喜而不寐枕上作》:“围城偷活鬓加霜,八载何曾苦备尝。未见整师下江汉,已传降表出扶桑。明知后事纷难说,纵带惭言喜欲狂。似此兴亡亦儿戏,要须努力救疮伤。”
  8月14日《中央日报》报道:“倭诿故延宕答复,竟诡称四国受降复文迟到,瑞士外交部声明揭穿敌谎言。”又讯:“伦敦13日广播,英美航舰飞机一千五百架大举攻击东京湾。”又讯:“苏军南库叶岛登陆激战,六路大军直攻泊尔洼。”
  报载《陪都各界昨开筹备会将有二十万人大游行》:“庆祝胜利大会筹备会议,昨下午三时半假百龄餐厅举行会议,出席者计有各机关社团代表百余人,方主任委员主席,席间对庆祝之节目讨论颇详。
  
  四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上午10时,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一小时,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发表《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蒋介石的文章、讲演稿平时都是找人代笔,一般由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捉刀,但这次的广播稿,却是他亲自执笔。蒋介石在广播中说:
  全国军民同胞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们:
  我们的“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这亦是表示了我们国民革命历史使命的成功,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
  我全国同胞自抗战以来,八年间所受的痛苦与牺牲,虽是一年一年地增加,可是抗战必胜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地增强。尤其是我们沦陷区的同胞们,受尽了无穷摧残与奴辱的黑暗,今天是得到了完全的解放,而重见青天白日了。这几天以来,各地军民的欢呼与快慰的情绪,其主要意义亦就是为了被占领区同胞获得了解放。
  在谈到对日本的态度时,蒋介石说:
  中国同胞们须知,“不念旧恶”和“与人为善”是我们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到今天一贯地以抵制黩武的日本军阀为敌,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我们更不可以对敌国的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被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和罪恶。我们必须切记,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将成为冤冤相报,永无终止。这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是日深夜,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惟有虔诚感谢上帝赐给我的伟大恩典和智慧。”
  同日,中共《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日寇接受无条件投降之后》。
  《中央日报》发表社论《莫候消息加紧奋斗》。
  《中央日报》讯:“四国处置日本投降,蒙巴顿将军为英代表,庞大英舰队即驶远东。”又讯:“伦敦今日广播,超级堡垒今日向日本目标投弹六千吨。”
  8月15日为银行比期,中央社讯:“物价仍续下跌,投机家正图抛出黄金美钞,本比期各行庄可安然度过。”中央社又讯:“下午收盘时,条子价格十一万四千元,宰块十万零二元,成交者甚为寥落。”
  
  五
  
  8月16日中央社讯:“外交部公布,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投降电文系经瑞士政府转达。”又讯:“蒋主席胜利之日播讲,正义终于胜过强权,感谢国父指引,军民牺牲。世界已因互尊互信而团结,民主合作可实现永久和平。”
  中共《新华日报》同日刊登消息《蒋主席致电毛泽东邀请来渝共商国家大计》,摘登《蒋主席发表广播讲话》。
  《新华日报》8月17日发表社论《远东和平的基石》,庆贺14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新约。中共对中苏条约表示谅解和支持,与此同时要求党内坚持自力更生以排除条约的不利影响。毛泽东在延安说,中苏条约“为远东和平之保障物”,并非“对我国之民主运动不利”。苏联与国民政府签约,“实则除国民政府而外自无可为对象者”。“我们完全同意中苏条约,并希望它的彻底实现,因为它有利于两国人民与世界和平,尤其是远东和平”。
  8月28日,在蒋介石三次电报邀请下,中共主席毛泽东自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陪都更增添祥和气氛。
  谢觉哉作《七律·抗日战争胜利》:“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虎待全擒须扫穴,鱼还未得莫忘筌。拼将福祉贻孙子,嘉岭山头看月圆。”
  
  六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国海军巡洋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中国政府将次日即9月3日明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在渝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9月3日早上,重庆晴朗无云,微风和煦,吹拂着国民政府花园里的榕树和雪松。国府大员济济一堂,文官着长袍马褂,武官着戎装,互相恭贺胜利,喜气洋洋。8时半,蒋介石着特级上将制服莅临,主持遥祭国父孙中山仪式。
  在蒋介石的率领下,文武百官向东垂首,面朝南京中山陵,缅怀国父孙中山。蒋介石亲自宣读祭文,其大意为,驰念国父在天之灵,能不黯然。过去我们追随国父的革命血花坚持抗战,今后将恪遵国父的遗教以建国。
  此时,毛泽东正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单独会谈。
  9时正,“陪都庆祝胜利大会”在较场口会场隆重举行,10万民众到会。会场上悬挂着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蒋介石的巨幅画像,他们是中英美苏四强国的象征。会场还设置了一座大型地球仪,松柏树枝点缀的巨大牌坊一座又一座。大会进行中,远处炮台突鸣礼炮101响,取意为“和平之声”。某些市民听惯空袭警报,一听炮声犹悚然惊恐,后来意识到此乃庆祝和平之声时,不禁哑然失笑。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