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民国“怪杰”石瑛

作者:王 谦




  不久,审计主任又向石瑛报告一个情况,当时渔业学校有两艘渔轮和一个罐头厂,这都是为学生实习用的,但该校校长、张静江的女婿利欲熏心,只报渔轮出海消耗燃料机油的费用,从不将渔业收入列入预算;同时,又只报买猪杀牛让学生实习的材料费,不将所制罐头的收项列入预算。石瑛一听,对审计主任说:“要依法追究!”石瑛执政严明,对渔业学校的财经问题遵章处理,使张静江咽不下这口恶气,发誓:“非再回浙江干一任省主席不可!”但此时对张静江倚老卖老大有成见的蒋介石,倒觉得石瑛替他出了一口气,使张静江有气也只能往肚里咽,奈何石瑛不得。
  石瑛生活简朴,十分厌恶当官后就奢侈淫乐。一次,在国民党中央的有关会议上,生活奢侈的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中执委邵元冲居然大谈整饬风纪,并且滔滔不绝。石瑛听了甚为反感,当即便打断邵元冲的话说:“对一些败类,确实应该大张鞑伐。但是更重要的是从我们在座的人自身做起。我们中间不是有人为自己营造宫殿式的官邸吗?:其夫人不是也涂脂抹粉、奇装异服、妖怪式地招摇过市吗?”
  邵元冲听了又自找没趣地问:“蘅青,你指哪个发这么大的脾气?”
  见邵元冲明知故问,石瑛更是火烧心头,厉声说:“我指的就是你!”
  邵元冲感到石瑛这是故意给他难堪,变色道:“你不要骂人嘛!”
  没想到石瑛更加气愤,举起藤椅吼道:“我不但骂你,还要揍你呢!”
  俩人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被与会者劝开。
  石瑛任南京市市长得于汪精卫、蒋介石的提携,然而石瑛刚一上任就让蒋介石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石上任之初,作为国都的南京市财政状况极差,市政府收人每月不过数万元,而月需经费20万元,市政债务高达500余万元。为了摆脱人不敷出的困境,石瑛决定厉行财政紧缩政策,其办法之一就是裁减冗员,尤其是严禁达官显贵在市府中安插私人。为此,他上任伊始便在《中央日报》上登载了一篇《石瑛启事》,声明自己的观点。蒋介石似乎没有看到这篇《石瑛启事》,打电话给石瑛:“石先生,推荐一个人给市府,你看如何?”蒋介石的语气是委婉的,可商量的。
  片刻沉寂之后,听筒里传来冷淡而不容商量的回答:“你说的这个人我根本不了解,怎么好安排? ”
  蒋介石深知石瑛的倔强,便呵呵一笑道:“那就算了吧!”
  
  为国为民,三辞市长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迫不得已而下野,林森当了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行政院长。为邀名流人阁,以壮声势,行政院决定教育部长一职由石瑛担任。石瑛此时与好友张难先隐居在苏州乡下,当接到邀请函时予以回绝。次年,蒋介石复出,与汪精卫合作,汪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南京作为当时的京城,市长一职令人垂涎。国民党派系斗争特别厉害,都为抢这块“肥肉”而争夺不休。汪精卫感到实在难办。最后决定将这一要职给一位“超然”人物,可以堵住各方之口。这位“超然”人物就是陈铭枢想请而未能请出的国民党元老石瑛。石瑛经过再三权衡后,决定出任南京市长职务。
  这年的4月9日,石瑛到达南京,他身穿长布衫、脚穿布鞋,避开市里组织的欢迎队伍,径自来到市府大楼。上任伊始,他宣布约法三章,作为市府办事的准则,一是紧缩,二是廉洁,三是公正。他说,凡是不必要的消耗,都要尽量节省,以减轻市民负担。如有违反此原则者,市民可以举报。尤望市民随时对市府加以批评。
  石瑛在任内三辞市长职,前两次因蒋介石、汪精卫的极力挽留而复任,第三次由于不愿媚日而坚决辞职。第一次1933年2月中旬,他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出席中央党部会议。会上,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提了一条提案,说1929年建造的孙中山陵园太狭小、简陋,为纪念总理逝世10周年,应该扩大陵园,添建亭榭。国民政府主席说的谁敢不同意?加上又是为孙中山先生的陵园,谁敢背上对先总理不敬的罪名?于是会场上附和的人不少,没有附和的也不吭声。惟有石瑛敢提出不同见解。时局动荡,国运维艰,当时南京市的财政状况亦十分严峻,要扩充陵园,势必会削减国防、市政开支。石瑛站起来发言,说:“诸位,纪念总理固然是党国大事,可这样一来,那些因为扩大陵园而被迁出的百姓到哪里去落脚安身?况且,现在是什么时候?日本人的炮火就在眼前,总理倘是九泉有知,绝不会同意此举。”但林森是主席,扩充总理陵园的议案最后还是通过了。身为一市之长的石瑛眼见百姓受扰而无能为力,便以辞职表示抗议。
  2月28日,《中央日报》披露了市长“因病辞职”的消息。此时,蒋介石在西南,立即回电慰留,表示同意将扩大陵园的提案暂且搁置。石瑛这才同意复职。林森对石瑛顶碰自己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在审阅新国民政府委员名单时提笔划掉了石瑛的名字。
  石瑛的第二次辞职是在1934年初,当时的财政部长孔祥熙拨给南京市的市政经费中取消了铁道部协助款12万元。石瑛不知何故,元月中旬中执委开会,会间休息时,石瑛走到孔面前,问道:“为什么取消铁道部给南京的协助款?”
  孔祥熙显得有些不安,支吾道:“经费困难……”
  石瑛一听,大声说:“经费困难?你难道不知道南京从一个中型城市跃为国都,增加了多少中央机关,这些机关除大员们之外,还有小职员要生息,孩子戛受教育……”
  “你的捐税收入不是很可观吗?”孔祥熙的话里带着嘲讽味。石瑛任南京市长后,把税收的矛头直指巨商买办洋行,迫使他们第一次依法纳了税,孔祥熙、林森一次就缴了现洋好几千元。
  “不错。可你莫忘了,全南京市每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及你私产的百分之一!”石瑛说着,竟随手抓起桌上的墨盒朝孔祥熙掷去。立刻,孔祥熙的美国毛料西服上溅满了墨污。当在场者还未从惊愕中清醒过来,石瑛已拂袖扬长而去。
  石瑛深知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年元月27日,他以“财政困难无力解决”再度提交辞呈,拟动身回武汉、蒋介石、汪精卫闻讯后立即进行劝阻。石瑛的第二次辞职,引起南京工商、教育、新闻界的极大关注。《中央日报》不得不辟“市长问题”专栏,隔三差五向市民报道石瑛动向。蒋汪当局此时很清楚,轻易去掉石瑛这个深得人心的市长会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况且从内心来讲,蒋介石向来钦佩石瑛为人刚直,敬重石的资历。尽管石瑛绝不能与蒋的心腹嫡系相提而论,而且有时令蒋恼火、难堪,但此时蒋还需要用石瑛。从元月至3月,蒋汪不断去电并派人再三挽留,市工商界联合去电敦请石瑛复职。蒋介石给石瑛的函电中表示高法恢复铁道部协助款12万元的协定,希望石瑛“于当前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并肩艰巨之时势”。4月12日,石瑛乘船由汉口返南京。那天大雨如注,市府职员和500多市民代表在码头摇旗欢呼,迎接他复任。
  石瑛的第三次辞职是1935年3月,起因是石不愿同汪精卫一样巴结日本人。当时兼任外交部长的汪精卫一味采取对日妥协、媚日的立场,在这个问题上,石瑛是绝不买汪的账,行政院每周开一次工作会议,每当讨论中国与日本关系问题时,汪精卫必有妥协言词。石瑛每次听到,必予以反驳。当时外国对一国之首都市长是很重视的,新任外交使节拜会已成世界通行惯例。石瑛深悉其理,故对外交官员的来访,按国际礼节接见,但惟独对日本使者例外,绝不接待。当时南京市经常进行防空演习,石瑛是主要的组织者、领导者。一天,南京市正在进行防空演习,石瑛驱车市区各处指导,不料,在最繁华的新街口,碰到了他最不愿见的日本外交官须磨的车。须磨对石瑛说,他们正在找市长。翻译在旁边进行翻译。石瑛回答说:“这么忙,谁还有时间会客?”接着,石瑛转而装着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新任日本驻中国大使的须磨,恼脸训斥道:“难道你们不知道,中国防的什么空?不就是防备你日本人偷偷地来丢炸弹么?我们搞防空,你们还好意思在街上跑,真是无耻至极!”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