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
作者:石荣传 陈 杰
两汉葬玉制度中儒家思想的最根本表现是等级,是靠葬玉组合中器物的造型、缕质、种类、数量、质地等来体现的。此时已有了完整的葬玉组合:玉衣类(玉面罩、玉衣套)、玉手握、玉九窍塞、玉枕、玉璧等五种。
西汉初期,玉衣的发展尚未成熟,还处于玉面罩阶段。但从出土情况看,西汉早期葬玉就有等级之分,使用玉面罩、玉衣套的等级要比未使用的高,而在同样使用玉面罩、玉衣套的墓中,使用玉豚为手握的要比使用玉璜的等级高。早期的玉衣缕质多为丝缕,只有山东临沂刘疵墓中出土的玉衣为金缕,故尚不能说此时已有严格的缕质差别。
西汉文景时期,玉衣已发展成熟,组合也趋于定型,大体为:玉衣(1套)、玉枕(1件)、玉窍塞(最多为7件)、玉手握(玉猪2件)、玉璧(数量不等)。玉衣大都使用金属缕质,等级制度开始确立:诸侯王使用金缕玉衣,列侯、嗣侯使用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仅在四川绵阳发现。说明西汉早期使用玉衣的制度虽已确立,尚不够严格。
西汉中期,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用玉制度开始规范化、制度化,玉敛葬的使用率有所下降,玉衣组合完全成熟且固定下来:玉衣(金、银或铜缕)、玉枕(1件)、玉手握(2件)、玉九窍塞(9件)、玉璧(数量不等)。势力强大的诸侯王皆使用金缕玉衣,列侯、嗣侯使用银缕或铜缕。如果犯有过错,诸侯王则降级使用,而列侯、嗣侯则可能被剥夺使用玉衣的资格。如山东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刘宽墓使用了玉面罩组合,而徐州韩山宛朐侯刘执墓则未使用玉敛葬。
西汉后期,中央统治制度受到地方诸侯逾制和破坏,“百官之制同京师”,加之道家升仙思想在社会上的逐渐蔓延,使得葬玉的范围扩大,用玉制度受到冲击和僭越,有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开始自己制造玉衣。但是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用玉制度中的等级观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得以遵守和维护,因此虽然用玉范围扩大,但大多玉质较差或缕质较低,较高等级的用玉规格仍然得到了较好的遵守。
从出土的两汉玉器来看,只有等级较高的诸侯王才使用金缕玉衣,出土量最少;小国或实力较弱的诸侯王使用银缕甚至是铜缕玉衣,列侯或嗣侯只能使用铜缕,等级稍高或财力稍好的使用鎏金铜缕玉衣。后两种形式的玉衣出土较多,尤其是铜缕。同时,从西汉后期开始玉敛葬大量出现,说明由于中央统治势力的下降,加上神仙方术思想的泛滥,葬玉的使用范围扩大,相当于侯或低于侯的贵族开始使用玉敛葬,只是等级较低,玉质较差,如扬州“妾莫书”木椁墓所出玉衣为琉璃质[6]。这些皆是对儒家用玉等级制度的冲击和破坏。
鉴于西汉王朝灭亡的教训,东汉统治阶级制定了许多措施以重建中央统治集权,许多制度条令化、法制化,其中包括儒家用玉制度。正因为如此,在西汉典籍中很少提到的葬玉制度在东汉的正史《后汉书》中有了明确的记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从考古资料来看,诸侯王一级的墓中几乎没有不使用玉敛葬的,还有许多使用玉敛葬的墓主人并不一定是诸侯王。出土的玉衣大多使用铜缕,银缕次之,金缕没有发现。这表明由于东汉时期葬玉制度的法制化,较高等级的用玉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而随着道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和巩固,人们对玉的迷信也与日俱增,随葬玉器的风气也不再局限于上层统治阶级,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东汉后期,中央集权软弱无力,经济状况也一落千丈,诸侯王及贵族使用玉敛葬时在财力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儒学理论受到道家思想和佛教的冲击,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儒家用玉理论已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及至魏晋时期,魏文帝鉴于汉王朝覆灭的教训,作《终制》:“饭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7],儒家用玉理论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玉器逐渐脱离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学发展阶段。虽然唐以后玉器再度兴起,但只是继承了玉器象征贵重和美好的吉祥寓意而被生活化、世俗化,再未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虽然宋明理学的发展使得儒士又将许多理性内涵赋予玉器,但这大多是一种有意识的附会和托古,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下的主动性的内在心理需求,与两汉以前的儒家等级用玉思想相去甚远。
汉代玉器中的神仙方术思想
汉代玉器中的神仙方术思想其实是史前玉器被神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史前,人们把对神灵的膜拜和敬仰全部倾注到玉器上,并深信玉器的形状和纹饰具有特殊的法力,能沟通天地与神灵。在红山文化[8]和良渚文化[9]时期,动物形玉器和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神圣的社会功能。随着宗教思想的发展和人本主义的兴起,这种“玉神灵”思想日益成为统治阶级希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迷惑和恐惧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并逐步发展细化。《左传•昭公七年》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人活着则魂魄合一,死后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郊特牲》)。人们相信,如果尸体保存完好,有朝一日魂复归于魄,则可复生,而以玉殓葬可以使尸体不腐。这种观念随着神仙方术思想的传播更加深入民心,在汉代达到顶峰。玉器的功能和法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化,不仅以玉殓尸可以不朽,而且食玉可以长生不老,佩带可以避邪,正如《玉经》所载:“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神仙方术思想在考古出土的两汉玉器中集中表现在葬玉上,而其中又主要表现在玉衣、玉九窍塞和玉璧这三种玉器上。
玉衣是两汉葬玉中最具有特点的葬具,《墨子•节葬下》载:“诸侯死者,虚车库,然后金玉比乎身。”他们希望以玉衣将人的魂魄保存完好,以期在来世能还魂复活。在玉衣的结构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玉衣头顶部的一块玉璧。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其瓮棺葬的葬具瓮棺上方均钻有一洞[10],这是希望葬者的灵魂出窍以后,可以通过此洞升天而去。玉衣头顶玉璧的作用也主要在于此。另外还有礼天的作用,是人与神和上天之间的桥梁和分界,下文玉璧部分会再作介绍。所以玉衣的升仙思想得到诠释:人的灵魂通过“璧门”进入天国,而形体在玉衣中得以保存完好,在来世可以复活。
玉九窍塞是由一组小玉器构成:耳塞(2)、眼盖(2)、鼻(2)、口塞(1)、肛门塞(1)、生殖器盖或塞(1)。古代道家以为人的九窍是精气外溢通道,如果人的精气外溢,尸体将会腐烂,因此除了用玉衣来裹身外,还要用玉塞于九窍,防止精气外溢,以使尸体不朽,正如葛洪在《抱朴子•世俗篇》中所说:“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九窍塞中最能体现神仙方术思想的是玉蝉。蝉在先秦因会蜕壳生翅而被认为是奇异动物,很多铜器上都有蝉纹。后来,受羽化升仙思想的影响,玉蝉被赋以转生的寓意用于口,人们希望能如蝉一样蜕壳得以重生。
玉璧作为礼器,可以祭天,《周礼》曰:“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璧在先秦是巫觋与上天对话的礼器之一,张光直先生曾谈到:“天地之间或祖灵及其余神与生者之间的沟通,要仰仗巫祝与巫术,而礼器和牺牲则是沟通仪式中必须配备之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