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宁夏须弥山北周洞窟建筑及造像探析

作者:韩有成




  [关键词]宁夏固原;北周;须弥山石窟;窟龛形制;造像特点
  [摘 要]须弥山北周洞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洞窟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中心柱窟、方形禅窟及僧房窟三种类型,造像风格与北魏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雕刻手法纯熟,形式变化多样,表现手法趋于写实。须弥山北周洞窟的形成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来自麦积山、巩县石窟的影响,并融合了北齐石窟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北周时期都城长安新型造像的特点。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北55公里处的六盘山余脉西峰岭的须弥山东麓。石窟创建于北魏中晚期,历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现存不同形制的洞窟162座,其中尤以北周、隋唐时开凿的洞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本文拟就须弥山北周时期开凿洞窟的建筑构造形式、造像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与中原等地石窟的相承关系等问题试作初步探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又是一个偏居北方一隅的短暂的封建小王朝。自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氏废西魏而建立北周政权,到隋文帝杨坚废北周而建立隋朝(581年),北周仅历五代皇帝,共25年的时间。在这25年间,由于它“东灭北齐,南清江汉,西举巴蜀,北控大漠”,使我国分裂的北方又得到了统一,北方人民在经历多年的分裂与战乱后得以安宁和喘息,社会生产及文化生活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据史载,在北周的五个皇帝中,除静帝宇文阐年岁幼小,武帝宇文邕晚年信谶纬、重儒术、励精图治不甚佞佛外,其余三帝都非常崇信佛教。周太祖提倡“大乘”Ⅲ。明帝宇文毓时期“佛法全盛,国家年别大度僧尼”,明帝曾下诏在长安营造“大陟岵”和“大陟屺”两大寺院,并每年大度僧尼。武帝初年“本循例事佛,造功德”,周室上下,广及民间,礼佛修德者大盛于西魏,时有寺931所,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废斥佛、道二教时,还俗的僧、道有200余万人,可见当时的佛教还是相当兴盛的。但因这次的毁佛灭法,造成在我国北方现存的诸石窟中,留存到现在的北周洞窟及其佛教艺术品为数极少,除了在天水麦积山石窟中保存有40余座北周洞窟外,固原须弥山石窟可以说是保存北周洞窟及其造像最多、最集中、也最精美的地方了。据初步分期断代研究判明,在须弥山已经正式编号的162座窟龛中,计有北周洞窟11座,各类大小造像223身,这不仅是研究北周时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须弥山北周洞窟的建筑形式
  
  从洞窟的形制和结构来讲,其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中心方柱窟,如第45、46、47、48等窟(图一)。这种窟形完全是承袭前期洞窟形制而雕凿的,一般规模都较大,深、宽都在4~6米之间,高3米以上。主室平面方形,覆斗顶,窟内正中凿一方形立柱,直达窟顶。中心柱四面各开一重龛,四壁布满佛龛,正、左、右三壁各开三龛,前壁开窟门,门两侧各开一龛,门上方开三龛,龛内均雕一佛二菩萨三身造像(封二,1)。每壁中龛的主尊为立佛(封二,2),在左、右二壁的前端龛内出现有菩萨装和佛装的交脚弥勒和倚坐弥勒造像。窟内雕设仿木式佛帐结构框架,有斜枋、梁架、角柱、栌斗。中心柱柱身四角雕立柱,下有莲花柱础,上有栌斗承接中心柱顶部的梁架及窟顶的斜枋。佛龛以帐形为主(封二,3),龛表装饰繁缛,龛楣上浮雕帐褶、三角、莲瓣、帐杆、宝珠、璎珞等,两侧悬垂流苏,流苏上端一般衔在龙、凤、象的口中。少量为尖楣圆拱龛,龛楣上浮雕七佛。龛下壁面及中心柱基座四面浮雕伎乐人(图二)、供养人、神王(图三)、象头、博山炉、宝瓶等,窟顶浮雕供养飞天、化生、莲花、博山炉、云纹、忍冬纹、禽鸟等。造像总体组合为七佛、三佛题材,单铺组合为一佛二菩萨。第45、46窟和第47、48窟又各自成为一组双窟。
  
  中心柱式的洞窟在我国早期的石窟中便已开始出现,如4、5世纪西域龟兹境内出现的凿甬道的中心柱窟,5世纪末河西地区出现的中心柱窟等,在北朝则特别流行,成为北朝各代石窟中最主要的建筑构造形式,如云冈石窟、巩县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等。在须弥山现存的11座北周洞窟中,有一半是这种窟形,可以说这是须弥山北周时期洞窟的基本建筑形式,也是北周时期最宏伟、壮丽的洞窟。它是按照殿堂庙宇的结构形式雕凿而成的,而且把仿木结构与中心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须弥山北周洞窟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完备的仿木结构殿堂,不但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发展状况559年的甘肃武山拉梢寺的摩崖造像,570年大都督李允信所开的麦积山七佛龛以及敦煌莫高窟第428窟等。根据5l窟现存的遗迹分析,该窟左、右、前三壁开有窟门,而右壁左侧开有一大龛,按此推理,当初的开窟计划是在右壁门两侧各开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现只完成左侧一龛;左壁也应与右壁对称,在门两侧各开一龛,造像亦应对称。这样,从全窟整体布局看,正、左、右三壁在整体上构成七佛的题材,即正壁三尊、左右两壁各两尊,但未能按计划完工,可见供奉七佛也是须弥山北周洞窟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类为方形窟(图五),相对于中心柱窟来说,这类窟的窟形较小,规模也不大,内无雕饰,多为禅窟、僧房窟,一般附属于中心柱窟的周围,与中心柱窟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实物例证,而且对我们了解当时宫殿、庙宇内部的布置也颇有价值。成组双窟的出现系沿袭北魏旧制,如云冈的7、8窟,9、10窟,1 、2窟,5、6窟等都是成组的双窟。
  
  第二类为由四室组成的中心柱窟,这种形制独特的洞窟是须弥山石窟所独有的一种大型洞窟。如第51窟(图四),从现存的状况来看,它是由前室、主室、左耳室、右耳室四部分组成,总面阔达26米,进深达25米,规模宏大。主室平面方形,宽13.5米,进深13.2米,高10.6米,覆斗顶,为中心方柱式窟。窟内雕仿木式佛帐结构框架,壁顶有横枋,四披有斜枋。中心柱四面各开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前、左、右三壁正中开窟门,分别与前室、左耳室、右耳室相通。正壁开一圆拱大龛,内雕三身高达6.3米的坐佛(封二,4),右壁门左侧开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室内其余壁面的小龛均为隋代补凿。前室及左、右耳室也开有佛龛,内雕像,风化严重。
  这种大型洞窟盛行于北周,如开凿于须弥山北周洞窟所反映出的造像特征
  须弥山北周时期的造像,经过北魏、西魏两代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继承前代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显著的变化,雕刻手法纯熟,形式变化多样,表现手法趋于写实。
  在须弥山石窟中,所有北周时期的造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北魏中期以后的那种秀骨清像的余韵,但又体态丰盈,给

[2]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