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河北长城概况

作者:李建丽 李文龙

广灵县东加斗村南。总长约109公里。
  这段长城墙体为石砌,以涿鹿西灵山段、蔚县张家窑段保存最好,底宽3.1米,顶宽2.8米,高约3米左右,顶部略呈圆拱形。其它地段坍塌较严重。
  3、太和八年(484年)筑长城。东段由内蒙古化德县进入张家口市康保县,向东北再入内蒙古太仆寺旗,折向东南方向,经内蒙古多伦与张家口沽源交界,又向东进入承德市丰宁县,止于万盛永乡的乌孙吐鲁坝西麓。总长约93公里。
  沽源、丰宁境内的北魏长城沿用了原燕北长城。康保境内的北魏长城金代被利用改造为界壕。
  
  五、北齐长城
  
  天保六年(555年)至天统元年(565年)修筑。天保六年先修建了自北京市延庆县始,经赤城、沽源、崇礼、宣化、张家口市区、万全、张北、尚义、怀安进入内蒙古兴和县的长城。天保七年和天统元年,长城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西部沿用原北魏“畿上塞围”,由山西广灵县入河北蔚县,再进入北京市,到密云与滦平交界的古北口。东段历滦平、兴隆、遵化、迁西、迁安、宽城、青龙、抚宁,延伸至山海关角山、馒头山。再向东长城遗迹不明显,有人认为过杨庄村后进入辽宁省绥中县,止于墙子里村北的渤海岸边。
  北齐长城大部分被明长城修缮利用。墙体结构为石砌或土石混砌,有夯筑迹象。现坍塌严重,底宽1.2~4米,残高0.6~2.5米,许多地段已成一条石垄状。
  
  六、唐代长城
  
  为开元年间(713~741年)修筑。自张家口市赤城县名旺庄村东北的四十里长磋西侧山顶向西,至大尖山转南,止于宣化县小蛤蟆口。总长约70公里。
  长城墙体坍塌严重。雕鹗以东为石砌,底宽约3.5米,残高0.5~3米;雕鹗以西为黄土夯筑,底宽约3.5~7米,残高0.8—4米。
  此段长城明代又经修缮,分属宣府镇下北路和中路管理。
  
  七、金代长城
  
  金长城又称界壕、壕堑,掘土为壕,堆土夯筑为墙,重要地段双壕双墙并列,墙体外侧筑望台(马面),内侧建成堡、关城。金长城有主线和多条支线,河北境内的金长城属南线,分别位于承德市的围场县、丰宁县和张家口市的康保县。长城东由内蒙古赤峰进入围场,沿用原燕、秦长城至桃山后,向西北方向进入内蒙古多伦,又由多伦向西入丰宁县草原乡,再人多伦。康保县的金长城东由内蒙古太仆寺旗进入,东西横贯县境中南部,向西入内蒙古化德县。总长约215.5公里。丰宁金长城内侧有骆驼场边堡,康保金长城内侧有大土城、小兰城两座边堡。
  河北境内的金长城由外壕、墙体、望台(马面)构成,墙体夯筑迹象不明显,坍塌严重,底宽3.6~10米,残高0.5~3米,望台间距200~300米。
  
  八、明代长城
  
  河北的明长城最初由蓟镇和宣府镇管辖,嘉靖中期后又分设昌镇和真保镇管理内长城事务。明长城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分布在河北的8市39县的广大区域内,并穿插于北京、天津和山西的部分地区。
  蓟镇管辖范围为:东起山海关,西至元连口(今北京怀柔县莲花池)与昌镇慕田峪相连,长城长约880余公里,下设12路驻守,自东向西分别为山海路、石门路、台头路、燕河路、太平路、喜峰口路、松棚路、马兰路、墙子路、曹家路、古北口路、石塘岭路。长城经过今秦皇岛市的山海关区、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唐山市的迁安县、迁西县、遵化县,承德市的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承德县、滦平县,天津市的蓟县,北京市的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等地。
  昌镇管辖范围为:东起怀柔县慕田峪,西至怀来县挂枝庵(今挂子庵),接真保镇沿河口城,长城长230公里,分为黄花路、居庸路、横岭路3路管理。长城经过今北京市的怀柔县、延庆县和河北省的怀来县。
  真保镇管辖范围北起沿河口(今北京市门头沟区沿河口),南至鹿路岭口(今山西省境内),延袤390公里,下设马水口路、紫荆关路、倒马关路、龙泉关路4路镇守。长城从北到南经过今北京市的门头沟区,河北省的涿鹿县、涞水县、涞源县、易县、唐县、阜平县、灵寿县、平山县、井陉县、元氏县、赞皇县、内丘县、邢台县、沙河县、武安县,山西省的平定县、盂县、和顺县和左权县。
  另从武安县摩天岭向南,沿太行山脊还有一条长城经过河北涉县入山西省黎城县。
  宣府镇长城东起四海冶(今北京市延庆县四海),西至怀安马市口接大同镇,长约740公里,下设东路、下北路、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南路、南山路8路管辖。前6路为直接对外的北线长城,有连绵不绝的墙体,自东向西经过今北京市延庆县,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崇礼县、宣化县、张家口市区、万全县、张北县、怀安县、尚义县等地。南路、南山路是位于北线长城内的南线,东起四海冶南边的海子口,西抵阳原县西部。其中南路长城没有城墙,依靠堡城、关隘和大路两旁的连续烽火台形成烽火传递和御敌系统。南山路东部有片段的城墙和敌台、烽火台,西部则采用“连墩列戍”形式,基本不垒城墙,代之以连成一线的密集墩台。这两路长城经过今北京市延庆县,张家口市涿鹿县、怀来县、蔚县和阳原县。
  河北境内明长城的直线距离长约1650余公里,如加上复线及二边(外长城之内修筑的间断城墙),总长度约2000公里。
  城墙是河北明长城的主体建筑,有夯土墙、石墙、砖墙、砖石混筑墙等类型,一些地段依山为险或将山体简单劈削,或在山上垒砌短墙及垛口。城墙顶上有马道,外侧砌垛口,内侧砌女墙,险要地段设障墙、战墙,还大量修建了屯兵作战的空心敌台,城墙内、外设有传递消息和报警的烽火台。长城沿线设立关口、水门,以利通行和泄水,并用于阻碍来敌。长城内还建有各种军堡、关城及军事重镇,驻扎军队和军事指挥机关。
  河北境内的明长城以蓟镇、昌镇的修筑质量最高,多数地段墙体内为夯土,外包砖石,许多地段保存较好,底宽3.5~10米,高4.5~8米。沿城墙设空心敌台、墙台,两侧设烽火台。宣府镇长城的修筑质量明显低于蓟镇长城,大部分为毛石或夯土城墙,底宽2~4米,残高0.5~7米,现多数坍塌严重。真保镇长城除怀来、涿鹿、涞源等部分地段墙体保存较好外,许多地段是山险,不修城墙或仅筑间断墙体,墙体砌筑简单,保存情况较差。
  (责任编辑:许潞梅)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