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关于河北三通古碑碑文的校正

作者:马生祥




  【关键词】河北;伊斯兰教;清真寺;碑文;校正
  【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抄录及考证的基础上,对《中国回族金石录》中收录的河北三通有关伊斯兰教的古碑碑文进行了校正,对其中的误断字、衍加字、遗漏字以及在标点使用和断句上的失误之处分别作了评点,并对这三通碑的碑文重新进行了校点录文。
  
  我在校正《中国回族金石录》中收录的定州清真寺元、明、清时期的三通古碑时,发现书中收录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清真南寺的《重修礼拜寺记》、保定清真西寺的《建修礼拜寺记》和石家庄清真寺的《石门建筑清真寺大殿碑记》三碑在碑文校点上错误百出,许多地方扭曲了碑文的原意。为了正确地介绍伊斯兰回族文化,我举意重新校点上述三通碑文。先是亲自去石家庄清真寺核对碑文,并请河北省伊斯兰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彦秀为碑文拍照;后又利用假期赴保定清真西寺,对大殿游廊北门上嵌着的《建修礼拜寺记》拍了照,并烦请原保定伊斯兰协会秘书长甘恒志按碑文原格式抄录碑文寄来;关于宣化清真南寺的碑,我亦请赵彦秀副会长和我的同事朱爱转求他人对该碑拓片照相,宣化清真寺阿訇马建才和宣化钢厂贾贵州同志先后寄来照片和底版,对仍存在的数处模糊不清者,我再次亲赴宣化校对拓片和原碑文,在寺管会沙主任、马建才阿訇、宣化区党校副校长车宝明和宣化区民族宗教干事田程雄等人的关照和支持下,查清了此碑的疑难问题,并抄录、核对了另外四通碑的碑文,方完成了本文的第四稿。现将校碑结果公之于众,以乞专家学者斧正赐教,并对上述支持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一、关于宣化清真南寺《重修礼拜寺记》碑的校正
  
  现将《中国回族金石录》第17~18页收录的宣化清真南寺《重修礼拜寺记》碑的错误校正如下:
  1、在原文“是以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中的“天”和“之”中间衍加了一个“下”字,变成了“是以天下之所覆,地之所载”,使原本对仗的语句变得不对仗,句意也被扭曲。
  2、在“凡有血气者,靡不倾心向化”句中,将“有”误为“在”,将“向”误为“而”,使句意不通。
  3、将“靡不倾心向化”的“靡”字写成了“縻”字。
  4、把“其先有名模颔德王,生而神灵”中的“颔”字误为“额”字,又把“”字拆成“牟”与“末”两字,将穆圣的译名由传统的“穆罕默德”四字变成了五个字。
  5、将“专以清净诚敬为本。其裔衍日繁,居天下有之”中的“清”误为“德”字,“清净”一词有讲,而“德净”不知所云;“”字是“派”字的手写异体;“”字同“遍”,而首选为“编”字,表明供稿者没有吃透“”字的字意。
  6、把“累有显宦”中“宦”字误为“官”字。
  7、漏掉了“而诗文间行于世者”中的“文”字。
  8、将“大率皆以诚敬相守。永乐间……”点破为“大率皆以诚敬相守永乐”。“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不能与“相守”组成动宾词组。
  9、把“而吾侪叨安于曲成之中”的“吾”字误为“五”,将“成”视为模糊不清,还把“之”误为“云”,使这句话不知所云。
  10、将“其闪宗先出赀若干两”中“先”字误为“光”字,又将“赀”字写成“资”字。
  11、漏掉“厥后人人相协,各出己赀”中的“各”字,又以“资”字替代“赀”字。
  12、将“迨及正德己卯”中的“及”字换成了“至”字,两字虽意同,但字形截然不同,不应混淆。
  13、将“以为不嗣而续之,先人余泽澌泯”句子点破,并将“余”误为“手”,将“澌泯”断为“斯民”,前者作完全泯灭讲,后者意为这些人民,大相径庭。
  14、把“率其同敬者”中的“敬”误为“教”字。
  15、把“每年整一月,必精洁身心”中的“每年整一月”断为“每日”,又将“精”字误释成“清”字。
  16、将“论人之赀产,以四十为率取其一,储以济乏者,谓之天税”中的“赀产”改为“资产”,把“乏”字误为“贫”字。
  17、将“瞻礼西方五色主房”中的“主房”二字误为“玉方”二字。
  18、将“遂于寺之颠末”句衍加一个“边”字。
  19、把“备书之碑”中的“之”字断为“元”字。
  20、将“有功斯寺斯石者,姓名俱列诸碑阴云”句的“斯石”二字漏掉。
  21、把“万全都司儒庠生古汴王浃撰书”中的“全”字误为“余”字。
  22、将“其旧而新之”句中非常清晰的“”视为模糊不清的字,“”字今简化为“彻”;又将“而”误断为“面”字,使句意非常清楚明确的话变得捉摸难定。
  23、把“建西殿三、左右庑各三”中的“三”字误识为“二”字,又将“庑”字改为“厅”字。
  除以上误断字、衍加字和遗漏字之外,尚有介绍一项内容完毕应该画句号的却仍然点逗号,这种错误有:
  1、“我太祖高皇帝有天下,海宇一统。”因为该句是简介形势,下文讲“治化”情况。
  2、“远在天方国之西。”此句介绍穆德那国,而下句是讲述穆罕默德本人。
  3、“专以清净诚敬为本。”前句和本句都是介绍穆罕默德及伊斯兰教,而其后是介绍穆罕默德及教众后裔分布的情况。
   4、“遍居天下有之。”因为其后介绍穆斯林在中国的盛况。
  5、“而诗文间行于世者。”其后转向概述伊斯兰教的一个宗旨。
  6、“大率皆以诚敬相守。”其后叙述该寺的始建过程。
  7、“碑井亭二。”其前及本句描绘该寺始建后各个建筑的具体情况,其后转向分析该寺建筑特点的宗教涵义及其作用。
   8、“朝夕遵奉其教。”其后转向介绍该教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不论为官为民,都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教法和习俗。
  9、“后之人,知斯教所自。”此句及前文披露立碑的目的,其后谈如何对待于该寺和该碑有功劳的人们。
  原录文对逗号的使用比较随意,同是在主语或状语之后的,时而点时而不点。如在“其先有名模颔德王,生而神灵……”的主语后用了逗号,而在“然而穆德那国远在天方国之西”、“教人丁刚、丁贵、田俊、闪宗、丁源咸相谓曰”、“其教人田宝、闪文、沙金以为……”、“掌教陈英、丁锐、王名恐久湮其事”、“有功斯寺斯石者姓名俱列诸碑阴” 等句主语后都没有用逗号。在“今年春,掌教……”等句子中在状语后用了逗号,而在“每于寅未酉戌亥五时沐浴拜天,以忏过愆”句中的状语后则没有用逗号。由此可见,校点者在使用逗号的问题上存在随意性,缺乏贯通如一的原则,虽然在主语或状语之后用不用逗号都不伤句意,但在校点同一篇古文时最好坚持同一原则。
  第二类错误是该断句的地方而不断句,其表现如下:
  1、“自旦及晡绝饮食严持斋戒”句,应在“及晡”和“饮食”之后用逗号,而都没有用。该句应断为“自旦及晡,绝饮食,严持斋戒。”
  2、“瞻礼西方五色主房随其所在,建寺会拜,以答所自”一句,应在“主房”之后用逗号,断句应为“瞻礼西方五色主房,随其所在,建寺会拜,以答所自。”
  综上,我认为宣化清真南寺《重修礼拜寺记》碑应校点如下:
  碑额篆书:重修礼拜寺记
  重修礼拜寺记
  我
  太祖高皇帝有天下,海宇一统,治化之隆远过
  汉唐宋,而媲美商周。绥柔之德,超诸古
  而独盛。是以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力
  所至,舟车所通,凡有气血者,靡不倾心
  向化,慕中国而杂居其间,不可枚举也。
  然」而默德那[1]国,远在天方国之西。其
  先有名模颔德王,生而神灵,专以清净
  诚敬为本。其裔衍日繁,」遍居天下有
  之。历汉唐才及我
  朝,累有显宦、名登进士、建立武勋、而诗文间
  行于世者。故其为教,大率皆以诚敬相
  守。永乐间,教人丁刚、」丁贵、田俊、闪
  

[2]